?

共同富裕視角下安徽推進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情況報告

2023-04-17 22:41李佳鑫
統計科學與實踐 2023年12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安徽公共服務

□ 李佳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面對共同富裕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钡男乱?。中小城市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是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為安徽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支撐。推進中小城市共同富裕已成為當前和未來需要面對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命題。

| 近五年安徽中小城市共同富裕發展情況

按照《國務院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對于中小城市的界定標準,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城區人口的調查結果,安徽16 個地級市中,淮北、亳州、宿州、蚌埠、滁州、六安、馬鞍山、宣城、銅陵、池州、黃山11 個市屬于中小城市,其中池州、黃山為小城市。截至2022 年底,安徽中小城市行政區域面積達9.35 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66.7%;常住人口3258.1 萬人,占全省人口的53.2%;經濟總量2.1 萬億元,占全省經濟總量的46.6%。

(一)經濟實現跨越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五年來,安徽中小城市經濟規模逐步擴大,生產總值由2017 年的1.4 萬億元提高到2022 年的2.1萬億元,其中滁州GDP 總量跨上3 千億元臺階,亳州、宿州、蚌埠、六安、馬鞍山跨上2 千億元臺階,淮北、銅陵、池州、黃山GDP 總量跨上千億元臺階;人均GDP 由43676 元提高到64371 元,經濟發展蹄疾步穩,不斷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激發,2022 年,全省中小城市新設各類市場主體60.2 萬戶,占全省的比重為50.8%,高于GDP 占比4.2 個百分點。其中,企業17.7 萬戶,占全省的比重為44.1%,個體工商戶42 萬戶,占全省的比重為54.1%,是富民強市的重要基本盤。就業總體穩定,收入持續增長,2022 年末就業人員1703.9 萬人,占全省的比重為53.6%,高于常住人口占比,各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快于經濟增長,住戶存款余額達2.1 萬億元,是2017 年的2 倍。

(二)區域城鄉協調共進,厚植共同富裕的均衡底色

聚力推動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2017 年安徽中小城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0.4%,2022 年已提升至55.9%,年均提升1.1 個百分點。從地區差距看,各中小城市中人均GDP 最高市和最低市的倍差由2017 年的2.82縮小至2022 年的2.77,遠低于全省的3.17;城鎮居民收入倍差由1.55 縮小為1.53。從城鄉差距看,近五年來,中小城市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持續快于城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平均為2.18,比2017 年低0.17,低于全省0.13??h域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全省中小城市縣域經濟總量占全省縣域比重超“半壁江山”,2022 年GDP 為5991.2 億元,占全省的55.7%,是推進中小城市共同富裕的重要單元。

(三)奮力增進民生福祉,筑牢共同富裕的普惠根基

一是在健全高質量教育體系上下功夫。安徽中小城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培養能力不斷增強。2017 年以來,中小城市新設高校6 所,新增在校生14.2 萬人。累計培養畢業生56.6 萬人,其中大多數是服務新興產業、主導產業和民生急需人才。二是在推進健康安徽建設上下功夫。深入實施健康安徽行動,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與保障能力,增加優質高效醫療服務供給。五年來,新建立醫療衛生機構2904 個,總數達17406 個,占全省的57.7%,超過常住人口比重4.5 個百分點,其中新建醫院129個;新增衛生技術人員8.3 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4 萬人。三是在兜牢社會保障底線上下功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持續擴大社會保險參保面,城鄉居民低保保障金額、醫?;鹬С?、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分別比2017 年增長82.8%、41.7%和105.8%。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2017 年增長31.2%和27%。

(四)物質文化均衡發展,凝聚共同富裕的精神動力

經濟的穩步發展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安徽中小城市人均公共服務支出①人均公共服務支出測算時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的教育、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城鄉社區、住房保障等支出。由2017 年的5443.2 元增加至2022 年6833.7 元。聚焦改善衣食住行,累計建成公租房1663.8萬平方米,2022 年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4 萬套(間)。高效率交通路網不斷形成,年底公路線路里程達14.6 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615公里,一級公路4040 公里,分別為2017 年的1.2 倍、1.2 倍和1.6 倍。文化生活持續豐富,2022 年全省中小城市常住人口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1.7 次,與全省持平,實現市有“三館”、縣有“兩館”,鄉鎮文化站全覆蓋。文化產業持續壯大,有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324 家,比2017 年增加170 家,實現營業收入999.2 億元。人口文化程度持續提高,2022 年中小城市總人口文盲率5.7%,比2017 年下降1.5 個百分點。

| 安徽推進中小城市共同富裕的實踐經驗

(一)安徽黃山:聚力特色小鎮發展,走城鄉融合的共富之路

安徽黃山市以特色小鎮為抓手,探索產城人文共融、創意創新賦能的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新路徑。在全省率先出臺加快特色小鎮建設實施意見,先后啟動兩批26 個特色小鎮(微型產業集聚區)建設,西溪南創意小鎮入選全國最美特色小鎮,宏村藝術小鎮、齊云旅游小鎮、西溪南創意小鎮等6 個小鎮入選中國特色小鎮50 強;潛口養生小鎮、宏村藝術小鎮等14 個小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微型產業集聚區),入選總數居全省第一。全市18 家省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區2022 年營收266 億元,稅收收入10 億元,入園企業5700 余戶,帶動超6.5 萬人就業,從以旅游休閑為主的單一類型向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科技服務、新型專業市場等類別拓展。

(二)安徽潛山:“小”產業撬動“大”生活,依托富民產業推進共同富裕

潛山市源潭鎮以刷立鎮、以刷強鎮,源潭工業刷、環衛刷和民用刷分別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90%和30%以上,刷業行業規模居全國第1 位。源潭鎮先后獲得“全國重點鎮”“國家建制鎮示范試點鎮”等10 余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獲評“中國刷業之都”。源潭鎮堅持“立足刷業、發展刷業、突破刷業”不動搖,通過聚力“數智賦能”,實現制刷產業的轉型升級,全鎮共有制刷企業和個體工商戶4700 余家,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集聚了外地創新創業人才近3 萬,形成了便捷的“20 分鐘就業圈”。源潭鎮現已建成優質醫院和小學,免費開放2 座公園和市民健身中心,培育特色餐飲上百家,為全鎮群眾和外來人才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三)安徽鳳陽:努力打造鄉村振興小崗樣板,創建共同富裕示范村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隸屬于安徽滁州市鳳陽縣,在推進共同富裕道路上依舊走在前列。由縣里研究出臺《小崗村創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共同富裕示范村實施方案》,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圍繞農村改革、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突出“和美”二字,加快推進小崗村創建“人心和、鄉風和”“生態美、生活美”“產業旺、村民富”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共同富裕示范村。從持續深化農村各項改革、著力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積極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扎實穩妥實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鄉村公共服務提質增效、不斷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方法、持續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7 個方面探索共同富裕的小崗路徑。

| 推進中小城市共同富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從“做大蛋糕”這個硬核支撐看,綜合實力仍待提升

在戰略層面上中小城市得到的政策支持與各方面資源是難以和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相提并論的,安徽中小城市中還有淮北、銅陵這樣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中小城市的總體資源有限,因而經濟發展差距始終存在。從經濟總量看,規模超過3000 億元的市只有滁州1個,中小城市GDP 占全省的比重比2017 年下降1.6 個百分點,人均GDP 相當于全省比例由89%下降至87.5%。而經濟體量越小,對于人才、資本、產業等的吸引力相對越弱,發展越受限制。安徽中小城市人口整體呈外流趨勢,已連續7 年下降,常住人口比2017 年減少15 萬人,占全省的比重下降0.8個百分點。

(二)從“均衡發展”這個應有之義看,區域差異仍然較大

雖各中小城市間整體差距不斷縮小,但城市內部分化依然明顯。調研發現,以長江為界,一江兩岸發展水平差距明顯。安徽馬鞍山市江西片區的含山縣、和縣2 縣土地面積超過全市一半,但經濟體量僅與江東片區的當涂縣1 縣相當。銅陵市在區劃調整之前,是個江南城市,城鎮化率全國領先,相對工業化程度和人均工業化水平均較高,劃入以農業為主的人口大縣樅陽縣后,與原銅陵市相比,經濟社會發展差距較大。從工業看,江北地區土地面積約占銅陵市的六成左右,但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占比不到一成。

(三)從“提高收入”這個本質體現看,收入水平仍需提高

安徽總體居民收入本就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22 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低11.2%,居全國第14 位、長三角末位,僅相當于上海的41.1%、江蘇的65.7%、浙江的54.3%。中小城市收入水平更是不具有競爭力,在長三角40 個地級城市中,除馬鞍山外,安徽其余10 個中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均在后15 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分城鄉看,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更大,長三角城市中后13 位均為安徽地市,其中有10 個都是中小城市,江蘇省唯一一個中小城市宿遷市的農村居民收入是安徽中小城市中最低宿州市的1.4 倍。

(四)從“民生普惠”這個主要內涵看,基本公共服務仍存短板弱項

隨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多層次,安徽中小城市在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從對滁州市的調研情況看,80%的被調查對象認為目前公共服務最嚴重的問題是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在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之間供給水平相差較大、分配不均。醫療方面,2022 年,全省中小城市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7.4 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選擇市外住院就醫占比較高,醫保資金流出情況嚴重。教育方面,一般公共預算中教育支出占比低于全省0.3 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相對更深,中小城市60 歲及以上年齡人口超過五分之一,高于全省0.9 個百分點。

| 下一步中小城市共同富裕發展對策建議

(一)強基礎,做大做好經濟蛋糕

聚焦中小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環境和要素需求,開展專業化、精準化、實效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在打造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實現新突破。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下好創新先手棋,注重發揮市場和資本的作用,不斷增強經營主體的活躍度和滿意度,把“蛋糕”做大做好,讓共同富裕的根基更加牢固。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完善第三次分配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推動更多低收入居民邁入中等收入行列。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助推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促均衡,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堅持中小城市全域統籌、一體謀劃,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實現產業、人口、重大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的優化配置,縮小城市內部區域發展差距,增強發展的均衡性。深入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協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增強連接長三角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市場樞紐功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和競爭力提升行動,加快縣城、中心城市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三)補短板,切實增強民生福祉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等民生需求,努力打造覆蓋城鄉、區域均衡、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推進健康安徽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高中小城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實施教育提質擴容重大工程,穩步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加快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加強養老托育救助服務,推動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可及。加大農村地區政策傾斜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四)顯特色,蹚出共富安徽路徑

相比于大城市,中小城市資源規模較小、結構簡單,突出一城一品、一市一色,走特色發展之路更優。一方面注重專有特色。結合當地實際,保護特有的自然風光、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歷史傳承等,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形成獨有特色的城市風貌,把“千城一面”變成“百花爭艷”。另一方面著力做“?!弊觥熬?。力戒求全求大,從本地資源稟賦和現實條件出發,轉變“小而全”“大而全”的觀念,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旅則旅,放大比較優勢,走錯位發展、特色發展之路,著力構建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的中小城市發展新格局。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安徽公共服務
共同富裕
公共服務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安徽醫改自我完善主動糾錯
安徽藥采如何“三步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