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的三重邏輯

2023-04-18 15:49
阿壩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文化遺產物質育人

李 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復興多次發表重要論述。2022年12月在“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①習近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N].人民日報,2022 -12 -13.。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民族民間文化精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之一。到目前為止,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遺產保護實踐中,都出現了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資源,為當地的文化政治經濟發展活化利用的現象。②方李莉,王永健,孟凡行.遺產資源論——中國藝術人類學前沿話題三人談之七[J].民族藝術,2016,(2):28 -36.近年來,我國高校在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方面開展了大量實踐。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是指高校將當地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視為一種內容性教育資源,運用于教育教學當中,進而有目的、有計劃地實現既定文化育人目標的各類實踐活動。本文嘗試從歷史、理論和實踐三個維度總結提煉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的內在邏輯,以期為高等教育進一步增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和自覺性提供理論借鑒。

一、歷史邏輯:全球化背景下增強中華民族認同的時代選擇

二戰結束后,全球化掩蓋下的西方霸權主義刺激包括中國在內的戰后國家增強了民族意識。20世紀末國內新文化保守主義興起又間接開啟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則是高校擔當傳承發展民族文化責任、增強民族認同的時代選擇?!罢J同”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表示“相同”,“the same”之意,包括客觀存在的相似性和相同性,指向心理認識上的一致性以及由此形成的社會關系。③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認同視域下的政治認同[J].中國社會科學,2013,(9):27 -39.作為概念,認同強調的是共性,一般是指個人或群體在社會交往中,通過辨別和取舍,從精神、心理、行為等方面將自己與他人共同歸屬于某一特定客體。①王沛,胡發穩.民族文化認同:內涵與結構[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01 -107.民族認同首先源于對該民族文化的認同。

(一)全球化掩蓋下的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刺激戰后國家增強民族意識

人們通常所言的“全球化”,是指16、17 世紀幾個西歐中心國家出現,現代化浪潮蔓延至全世界的過程。②康帕涅拉,梁光嚴.全球化:過程與解釋[J].國外社會科學,1992,(7):3 -7.全球化始于歐洲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張,再從經濟、科技領域蔓延至文化領域。二戰結束以來的全球化可看作是西方通過文化霸權繼續向世界擴張的一個歷史組成部分,即占據科技領先、經濟優勢地位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將技術、資本與商品注入發展中國家的同時,公開或隱蔽地進行文化傾銷和價值滲透,以此在文化上形成霸權統治其他國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主權”問題被現實地推到主權國家面前。③豐子義.全球化與民族文化的發展[J].哲學研究,2001,(3):11 -19.諸多發展中國家主張以文化認同維系民族認同的思潮在戰后開始持續蔓延,他們要求擺脫前殖民統治者的文化影響,恢復和強化本民族的文化。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從保護文化遺產轉向關注自然遺產,又從保護自然物種多樣性的思路出發,強調對小地方的文化及價值的關注,于是就有了后來的保護文化多樣性的理念。該理念進一步激發并支持了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文化獨特性的自覺意識。進入1990年代后,文化遺產的觀念更加深入,被認為是一個民族心靈深處文化認同的象征,也是文化認同的載體。④方李莉.遺產實踐與經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19.

(二)20 世紀末新文化保守主義間接開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實踐

20世紀中后期國內改革開放后,黨的工作重心從政治斗爭轉向經濟建設,1980年代興起的“文化熱”對“左”傾錯誤進行了批判,1990年代興起的“國學熱”又對文化激進主義進行了反思。這一時期,一方面文化與政治的關系得以重新定位,文化從政治仆從的困境中解脫出來,文人學者可以在相對獨立、開放的氛圍中從事研究與交流;另一方面,由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逐漸向市場經濟轉型,市場經濟著陸中的工具理性膨脹、價值迷失、道德失范以及加入WTO以后西方工業產品中包裹的價值體系、思維方式等,嚴重沖擊著國人的精神世界。在此狀況下,我國文人學者再次求助于中華傳統文化,因而從這一時期起,國內逐漸興起了新文化保守主義。⑤郭建寧.新文化保守主義論析[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 -5.其“新”表現為重點反對近代中國的文化保守主義,在倡導弘揚文化傳統的同時坦然接受文化發展中的開放性和多元性。

新文化保守主義興起后,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問題受到密切關注,除典籍中的儒家文化外,來自少數民族和廣大農民創造的民族民間文化也獲得了重視和保護。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著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迅速進入了我國文化建設工作的實踐領域。2002年11月,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 屆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以下簡稱《公約》),我國在次年正式加入《公約》,成為締約國。由此,在新文化保守主義興起的浪潮中,許多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工程而成為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繼而成為政府和社會的保護對象。

(三)高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能發揮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職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其概念誕生之前,我國部分高校一直著力于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在其誕生之后,則有更多高校參與,更加深入地探索如何在育人過程中發揮高校在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方面的作用,以此回應增強民族意識、傳承發展民族文化的社會需求。北京師范大學是我國最早招收民間文學專業研究生的高校,也是培養民俗學(民間文學)專業研究生最多的高校,培養出多位專家,如朝戈金、巴莫曲布嫫、楊利慧等,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貢獻了重要力量。高校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教學則主要存在于一些民族院校中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少數民族藝術、少數民族體育等專業。

進入21 世紀以來,中央美術學院在2002年5月率先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打造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心的文化信息平臺,并將民間美術融入大學藝術教育課程等。同年10月,中央美術學院承辦了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與會高校共同發表《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初步明確了高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責任。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并以一系列重大決策加以推進。高校更加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弘揚,也更廣泛地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來提升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覺性和自信力。

二、理論邏輯:社會主義建設中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

從理論推演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是高校立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獲得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涵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凸顯教育方向性和實踐性,以此建設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的科學理論體系。該思想的主題為“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①秦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題、內容和邏輯結構[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4):28.。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弘揚。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深化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并發表一系列關于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這些新觀點、新思想、新論斷對高校如何看待、繼承以及轉化傳統文化,進而發展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理論和實踐指導作用。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鐘敬文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有三個干流:首先是上層社會文化,從階級上講,即封建地主階級所創造和享有的文化;其次是中層社會文化,城市人民的文化,主要是商業市民所有的文化;最后是底層(下層)社會文化,即廣大農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②鐘敬文.話說民間文化[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3.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相當部分屬于底層民眾所創造的民族民間文化,也有少許是由勞動人民創造但限于宮廷之內為貴族獨享的上層文化,但不論哪部分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汲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營養,將核心價值觀培育與廣大群眾傳統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民俗節慶、道德審美以及言行舉止等緊密聯系在一起。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利用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講話中論述如何傳承利用傳統文化時所貫穿的重要思想。在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上,這一思想至少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根本,拋棄傳統文化如同隔斷精神命脈;另一方面,文化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適應時代而發展。例如,他指出:“古今中外,文藝無不遵循這樣一條規律: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③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0.。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立場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構筑在過去時代的經濟與政治上,作為一種人文資源,需要隨著時代變遷而轉化和發展,才可能成為社會主義新文化的一部分。當前,黨和政府號召全社會全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著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繼承與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創造社會主義新文化。文化具有功能性,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事項大多數都產生于傳統社會,因其為傳統社會中人們生產生活所需要而得以延續。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逐漸消失,這些文化事項變得無用武之地,便難以存續。任何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滿足當下社會需求時才能活態傳承,即在被不斷利用的過程中才能獲得生命力。這種“利用”不是簡單復制再現,而是瞄準當下社會主義社會的某一需求繼而進行創造性轉化或創新性發展,是有的放矢的使用。這一復雜過程也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得以延續,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因此,當代中國社會積極正向地“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人文資源,就是在轉化與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換言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通過“利用”獲得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

(三)高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凸顯教育的方向性和實踐性

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對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論述,其核心主題為:把握青年教育的方向性和實踐性。就方向性而言,重在回答“為誰培養人”和“培養什么人”的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高校培養出的也必然是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能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人才。社會主義不僅僅是一種理論、一種運動、一種制度,同時也代表一種價值觀。①方愛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綱[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12):127 -135.這種價值觀蘊藏于社會主義的理論、運動和制度當中,體現在這些理論、運動和制度中的人的價值追求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肖貴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系——學習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5 -12.接受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等于認同和接受了一套社會主義價值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正是高校立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探索,凸顯出教育的方向性。

就實踐性而言,焦點在于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進教育教學全過程,也就是回答“如何培養人”問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實踐性,就是要從教育教學這個最大、最重要的實際出發,發揮教育教學增長本領的更大作用。③鄭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若干思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思想理論教育,2017,(1):4 -9.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十大類,涉及日常生活的諸方面。當今,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經過發展和轉化已經進入了現代生產領域,與高校部分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關系密切。并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向來倡導“見人見物見生活”,強調躬身實踐以此體悟文化。所以,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的渠道多重、形式多樣。這些遺產作為教育文化資源既可以融入公共課,也可以融入專業課,育人形式既可以表現為校園之內的博物展演活動,也可以表現為對周邊社區文化考察實踐。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可融入大學生日常教育教學全過程當中去,促使大學生在文化實踐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凸顯出教育的實踐性。

三、實踐邏輯:高教改革中破解人才培養適切性問題的探索舉措

從實踐情境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是高校破解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中人才適切性問題的探索舉措。適切性一般指貼切程度或適應程度,人才培養適切性即所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人的本質需求等方面的貼合程度。關于高等教育適切性的劃分維度有多種,此處依據學者周光禮的觀點將其分為內在適切性和外在適切性。其中,外在適切性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對社會發展需求的切合程度,內在適切性主要是指高等教育與人的內在發展需求的切合程度。④周光禮.論高等教育的適切性——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分歧與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62 -69.我國高校在教育教學內容上與社會現實需求的聯系不夠緊密,在組織建設及文化建設上還缺乏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機制與意識,進而導致人才培養不適切。這種“不適切”由來已久,突出表現為當前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在計劃經濟時代,高等教育實行的是“統招統分”的政策,大學生從進入校門就相當于端上了鐵飯碗,幾乎不存在就業問題。隨著本世紀初我國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階段,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就業形勢嚴峻,引發了新一輪的“讀書無用論”,社會出現較明顯的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于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適切性問題充分暴露出來。

(一)高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提升人才培養內在適切性

高校參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不僅是因其具有文化傳承的責任,更因其自身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可以此展開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諸多探索,增強高等教育的內在適切性。德育過程中,高校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可改善長期以來教學內容刻板、氛圍僵硬及脫離生活實際等弊病。道德總是以“群體”為單位而普遍存在,體現為群體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具有內隱的共同性。文化是這種共同性的載體,文化認同則是德育有效性的基礎。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傳統社會的地域性文化,以生活化、藝術化的方式延續著當地人具有普世價值的道德觀念和價值信仰。智育過程中,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可拓展大學生專業知識、增強實踐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歷時方向上看,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生產力狀況和科學發展水平等;從共時方向上看,其包含的諸多民族文化元素,內涵豐富。大學生將這些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實踐就是進行文化創新。美育過程中,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美育課程相結合、與大學生各類實踐活動相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藝術形式和價值觀念可以豐富大學生的審美知識、提升審美能力、培育審美認同,引導大學生通過其形態風格了解民眾的審美追求,體會民眾的審美理想和價值追求。體育過程中,高??梢岳皿w育類和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充實豐富教學活動內容,盡可能提高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娛樂性,實現體育生活化。勞動教育過程中,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可引導大學生在傳統文化中身體力行地感悟勞動品質和勞動情懷,進而將工匠精神、奮斗精神等優秀傳統在新的時代和社會環境中繼承發揚。

(二)高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提升人才培養外在適切性

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之所以可以提高教育的外在適切性,原因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等本體價值的同時,還具有很強的經濟價值。當社會轉型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步喪失原本的社會功能時,它們又因文旅消費市場的介入,被重新賦予了新的社會功能,進而能夠在現代社會中得以繼續存活下來。我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分布在農村地區,以及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而這些地區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豐富的地區。從發掘資源優勢、走綠色發展之路的角度出發,很多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政府已然將旅游與文化產業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從實踐來看,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在我國的廣泛傳播以及對遺產資源的活化利用,我國許多地方的文創產業、旅游產業等確實得到了較大發展。

高校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能促使大學生熟悉本地的民風民俗、感知地方性知識乃至掌握一定技藝,為其進行本地文化產品創新打下一定基礎。例如,將民間文學中的情節素材提取后制成影視和動漫作品;將傳統音樂和舞蹈在原有經典模式基礎上加入現代元素開發為具有古風韻味的現代音樂和舞蹈;將傳統美術中的代表性圖案以刺繡、印染等方式附在錢包、飾品等物件上,把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需求相結合,設計出生活藝術品;將民俗與文化旅游相融合后可開發出能提升游客文化體驗的服務類產品。于是,當具有濃郁地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融入教育教學乃至專業建設當中,高校所培養的學生可較好地適應區域產業發展的特點和需求,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所辦的教育也就走出了面向地方、面向市場的特色化道路,因此說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外在適切性。

綜上所述,從歷史發展來看,全球化趨勢進一步激發了戰后獨立國家的民族意識,文化遺產因作為民族認同的象征而受到重視和保護,上世紀末國內興起的新文化保守主義間接推動了我國開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是高校在全球化背景下注重傳承發展民族文化以增強中華民族認同的時代選擇。從理論推演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優秀傳統文化需要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與當代文化相適應相協調,古為今用。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是高校立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凸顯教育方向性和實踐性,以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從實踐情境看,隨著高等教育的規模擴張,高校人才培養中的適切性問題逐漸暴露。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融入教育教學過程,既可促進新時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又可進一步滿足地方勞動力市場對人才規格的需求,因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成為高校破解當前人才培養適切性問題的探索舉措??梢哉f,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育人,不僅僅是高校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形實踐,更是在教育領域中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利用過程中實現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無形之舉,其意義廣泛而深遠。

猜你喜歡
文化遺產物質育人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與文化遺產相遇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文化遺產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