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

2023-04-18 15:49
阿壩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長征四川黨史

吳 靜

關于紅色資源,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這樣的闡述:“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①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J].共產黨員.2021,(22):6.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為發揮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做好其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指明了方向。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擔負著鑄魂育人的重要使命。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政課具有的高度內在契合性,為地方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拓展了空間。

有鑒于此,本文以梳理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為切入點,探討紅色文化資源在地方高校思政課應用的價值與路徑,為高校傳承紅色基因和提高思政課教育教學實效的探索提供借鑒。

一、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概貌

四川民族地區地理位置偏遠,經濟文化發展相對緩慢,但有著代表性的紅色文化資源,包括長征主題文化、抗震救災精神、脫貧攻堅精神、西昌衛星基地展現的航天精神等,價值突出,影響力大。

紅軍長征在四川民族地區書寫了光輝篇章。從行程與時間來看,紅軍長征三大主力在四川民族地區行程遠、時間久。1935年5月3日,紅一方面軍在云南“巧渡金沙江”,進入四川大涼山,歷時26 天,長途跋涉10 個縣市,行軍總里程共計800 余公里,在紅一方面軍長征總行程中占比6.8%。②徐箭明.賡續紅色血脈傳承長征精神[N].涼山日報(漢),2023 -07 -05.同年5月至1936年7月,紅軍三大主力先后進入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州),足跡遍布全州的15 個縣市,行程達到5787 公里。在這里,黨還建立了具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的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中央博巴自治政府)和其他各級蘇維埃政府,歷時近15 個月。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簡稱阿壩州)是紅軍三大主力在長征時期駐留時間最長的地區。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紅軍在阿壩州的13 個縣市艱苦轉戰,駐留16 個月。從召開的重要會議來看,長征期間,黨在四川民族地區召開的重要會議最多。中央政治局先后在會理、磨西、瀘定、兩河口、卓克基、蘆花、沙窩、毛爾蓋、巴西、牙弄等地召開10 余次會議,同黨內錯誤路線進行激烈斗爭,并取得勝利。從重要戰斗戰役來看,四川是長征中發生重要戰斗戰役最多的省區,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甘孜會師等壯舉都發生在四川民族地區。從經歷的自然條件來看,阿壩州是紅軍長征過程中自然環境條件最艱苦之地。在這里,他們成功挑戰了人類生存極限,翻越人跡罕至、終年積雪、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八座大雪山,三次征服了茫茫沼澤水草地①阿壩州檔案局.紅軍長征過阿壩[J].四川檔案,2006,(5):23.,黨領導紅軍用生命和熱血譜寫了壯麗的革命篇章。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大多是以紅軍長征在四川的斗爭歷程為依托不斷衍生而成,記錄了該地區的崢嶸歲月、團結進步,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彰顯著偉大建黨精神,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

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點多面廣、種類較全、形式多樣、特色鮮明。據資料記載,涼山彝族自治州(簡稱涼山州)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共計35 處,可移動革命文物共計578 件。②周燕.涼山州紅色文化資源整合與旅游開發路徑探索——基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視域[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32.甘孜州現有長征主題紀念設施、遺址48 處,收藏革命文物達4000 余件。③蘭珍.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段建設“紅”與“綠”的融合探索[N].四川日報,2022 -05 -25.阿壩州遍布各類革命遺址,共計413處,全國12 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之一的“雪山草地紅色旅游區”主要分布在阿壩州。④羅眉,王東.四川民族地區革命遺址保護與利用模式探索——基于兩河口會議遺址保護與利用的調查[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20,(1):10.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和傳承。2019年,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四川積極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出實施長征文化線路(四川段)整體保護工程的重點任務,這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彰顯革命文化的感召力有著深遠的影響。2021年,《四川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及配套辦法頒布,規定加強保護紅軍長征、川陜蘇區等遺址、遺跡和代表性實物等紅色資源,同時對紅色資源名錄實行動態管理,對新發現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紀念意義、教育意義的紅色資源,及時列入紅色資源名錄并予以公布。⑤吳浩.四川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N].川觀新聞,2022 -01 -10.《四川日報》為此發表評論說:“在慶祝建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時段,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傳承立法正當其時?!雹迍⒓眩t色資源保護傳承立法正當其時[N].四川日報,2021 -06 -29.以制度夯實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基礎,對彰顯紅色資源的四川特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四川民族地區的紅色文化,是高校思政課教學優質而獨特的資源,為地方高校開展四川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政課應用的價值

第一,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面臨諸多挑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社會思潮乘虛而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處在價值觀塑造期的青年學生。尤其是蔓延我國四十余載的歷史虛無主義,經過黨的大力抵制和反撥,逐漸式微,影響力和迷惑性大不如前,但不可忽視的是,歷史虛無主義由來已久,不會輕易消亡。事實上,歷史虛無主義散播的主陣地已經向互聯網、新媒體轉移,并不斷耦合智能化技術推演、升級。⑦陳甜.十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演變的理性審思[J].史學理論研究,2023,(4):48.歷史虛無主義反對“宏大敘事”,否定歷史知識的客觀性和歷史發展的連續性,通過主觀臆測、斷章取義、剪裁拼接、戲說惡搞等手法,解構主流意識形態,歪曲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丑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的形象。例如,兩名英國人通過GPS 定位系統探測出長征里程為6000 公里,歷史虛無主義者僅僅據此而斷然否定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真實性。又如,瀘定橋戰役在國民黨通訊稿中闕如,英籍作家張戎據此辯稱,“其實,在瀘定橋根本沒有戰斗。紅軍五月二十九日到達時,瀘定橋沒有國民黨軍隊把守”,“當時國民黨無數通訊沒有一份講瀘定橋打了仗”。⑧盧毅.“飛奪瀘定橋”是虛構的嗎?[J].歷史評論,2020,(2):67.因為國民黨通訊稿中沒有提及瀘定橋戰役,就企圖否認紅軍“飛奪瀘定橋”歷史事件的真實性。習近平總書記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可謂一針見血:“現在,一些錯誤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夸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有的將黨史事件同現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將黨史庸俗化、娛樂化,熱衷傳播八卦軼聞,對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樂道,等等?!雹倭暯剑邳h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黨建,2021,(4):11.要看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基本原則就是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用歷史事件的鐵證來回擊歷史虛無主義。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背后都是真實的事件,真實往往更容易打動人。因此,思政課教學中適時引入民族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以翔實的史料補充歷史事件的細節、展現歷史人物特點,有助于“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②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11.,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第二,用好紅色文化資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加強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是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內容。2019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強調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需要課堂教學的開展。由此可知,高質量開展思政課教育教學,對鑄牢青年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思政課教師要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全局高度,立足四川民族地區民風民俗、文物古籍和紅色文化的實際,思考如何用好“彝海結盟”“漢藏團結”“朱德總司令與格達活佛建立友誼”“紅色土司安登榜率眾參加革命”等生動的教學素材,探索在系統構建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上如何發力,引領青年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三,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助推青年學生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戰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雹哿暯剑撝袊伯a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36.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中華民族復興、中國人民幸福而英勇奮斗的偉大實踐,孕育了優秀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優秀品質的高度凝結,具有跨越時空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所以,地方高校思政課教學務求創新教學方式,充分運用四川民族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引領青年學生深入了解地方獨特的歷史脈絡、濃厚的文化底蘊,堅定文化自信。

第四,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增強思政課教學實效。如何讓思政課的內容入耳入腦入心,如何把重要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真正為當代青年學生啟智潤心呢?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見證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程,具有特色鮮明的生動內容,如,長征中紅軍和彝族同胞共同進行艱苦卓絕的對敵斗爭,37 名船工打破“金沙自古不夜渡”的舊俗,黨和國家最終選定“西線方案”修筑成昆鐵路,成昆鐵路建設者們在地質復雜的崇山峻嶺中開道架橋等。思政教學可以以此激活思政課的紅色基因,善加利用四川民族地區在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的經典事例,以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為切入點,講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重要思想,讓理論傳播更加鮮明、生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青年大學生“懂得黨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貴,理解堅守黨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④習近平春節前夕赴云南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民生活越來越好祝祖國欣欣向榮[N].人民日報,2020 -01 -22.。因此,用好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思政課教學體系,有助于增強思政課教學實效。

綜上分析可見,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進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在思政課主渠道的應用,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益實踐。

三、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政課應用的路徑

那么,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如何應用紅色文化資源,以何應用,專題教學框架如何調整?這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應用”并不是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簡單嫁接,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安排、統籌兼顧,即將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貫通融入思政課教育教學,從教學內容、實踐教學、課程資源、隊伍建設等多維度架構起相互呼應的實踐路徑,進一步推進地方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第一,突出“內容為王”,著力做好思政課的教學設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特別是“要用好學校思政課這個渠道,推動黨的歷史更好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好黨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①習近平.繼續把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N].人民日報,2022 -01 -22.。為此,我們以深耕教材為基,堅持整體性原則,立足“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后簡稱“綱要”)課十章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定位融合的重點。具體教學設計是,以理論闡釋“四個選擇”的歷史必然性,并用其統攝“四史”全部歷史進程、人物和事件,如第三至七章突出黨史的“救亡圖存”主題;第八至十章從不同角度詮釋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彰顯“復興”主題。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有機嵌入四川民族地區的紅色文化、革命故事,既能提升教學內容的思想性、前沿性,又能增加教學內容的本土性、場景性。

“綱要”課第五章第二節第二目“紅軍長征的勝利”教學,講述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如何擺脫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贏得戰爭主動權。對“巧渡金沙江”“彝海結盟”和“強渡大渡河”,許多學生十分熟悉,但對介于這幾個歷史事件之間的重要連接點的“禮州會議”,知道的很少。教師可補充闡述“禮州會議”召開的歷史意義:正是因為禮州會議做出決議改道冕寧,才有了后來的“彝海結盟”,進而過彝區,越涼山,強渡大渡河,粉碎蔣介石圍殲紅軍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圖。如此教學設計不僅促使學生明了這段歷史發展的連續性,是對“綱要”課教學內容的豐富,又能引導學生確立歷史思維、理解偉大的長征精神。

又如,關于脫貧攻堅戰的問題,“綱要”課第十章第三節第一目以一段文字、幾個數據概述了“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歷史結論。這里,可設計“普格縣紅軍樹村的前世今生”為切入點,在翔實準確的史料和深入細致的分析基礎上,講述曾經“一步跨千年”的涼山州——作為脫貧任務最重的“三區三州”之一,如何實現從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引導學生從了解歷史知識轉化為分析歷史邏輯,進而達到歷史認同,增強歷史自信。

第二,突出“知行合一”,構建“多維協同”實踐教學模式?!案锩┪镳^、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雹诹暯剑撝袊伯a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11.紅軍長征在四川不僅記錄在課堂教學使用的載體上,如教材、影視、網絡等,還遍布于四川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的青山綠水和紅色村落之中。四川紅色文化資源在思政課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既能在線上網絡教學中開展,也可在線下教室集中教學,還可在校外星羅棋布的革命遺址和紀念場館中進行,于此拓展思政課教育教學的三維空間,構建“多維協同”實踐教學模式。一方面,組織學生參觀革命圣地、聆聽紅軍故事等,特別是四川民族地區的高??沙浞掷眉t色文化資源的優勢打造具有歷史場景感的課堂,讓學生沉浸式走進歷史,重溫紅色歲月,進而打開視野、樹立格局、涵育情懷、激勵擔當。另一方面,增加地方紅色資源融入思政課的教學活動。例如,組織美術學專業同學觀賞《血衣》《轉戰陜北》《鐵軍忠魂》等紅色美術經典作品,結合專業素養,用手中的畫筆展現自己對黨史中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理解,繪制成紅色美術作品并展出。這樣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程的參與度,又增強了“綱要”課的藝術性、感染力。再如,組織學生團隊,整理地方紅色文化案例,調研四川紅色資源保護與利用等社會發展情況,撰寫實踐調查報告;鼓勵有興趣的學習小組依托紅色文化的實踐報告,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強化學術訓練,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第三,突出“智慧教育”,建設立體化課程資源。思政課教師可以通過集體備課與研討,遴選線上適合大學生特點的“四史”教育資源,構建“綱要”課網教平臺,以供學生個性化深度學習;充分利用“互聯網+”和VR-AR(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技術,結合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增強大學生紅色文化情感體驗和文化自信;精心撰寫講稿,在教學內容和視頻長度上力求實現“精準化”,制作一批數字化、情境化且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小故事,建成在線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歷史文化案例庫、教學資源視頻庫,實現生動故事與政治性道理有機結合,以此激勵青年學生銘記黨的光輝歷程、傳承光榮革命傳統,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第四,依托民族地區紅色資源,優化教師團隊。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思政課高質量建設提出了新要求,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①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因此,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如何應用到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最終要依靠思政課教師來落實。一方面,學校拓展思政課教師培訓渠道,提高思政課教師業務水平。例如,2021年6月,成都師范學院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理論研討會,圍繞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成就與經驗、黨史研究關注的問題、四川紅色文化遺址保護與傳承等主題,邀請川渝兩地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為全體思政課教師搭建深度學習的新平臺,對思政課教學改革與研究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學校應定期安排思政課教師參加專題培訓,走進四川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開展調研。通過對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的整理和研究,學校以此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將其鍛造為一支具有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的教師團隊。經過紅色文化熏陶的教師,對“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等重要問題,深有感受,講授起來能夠有理有據、明白曉暢,學生也就能夠較為容易地領會、把握其要義,并學以致用。

四、結語

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又蘊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歷史經驗和深入認識。地方高校思政課教師應進一步認識四川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教育價值,不斷開發與利用,將其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活動,以此打造更豐富多彩的思政課堂,更好地服務于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充分地培育優秀的高素質人才。

猜你喜歡
長征四川黨史
A gift I treasure
我們為參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長征”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四川:不只辣,還很甜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
“翱翔之星”搭長征七號順利入軌
長征六號為何能快速發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