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養導向下小學思政課程落實革命文化教育的探索

2023-04-18 16:03王國釗
課程教學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革命法治道德

文∣王國釗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全面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重大主題教育有機融入課程,增強課程思想性。近幾年,教育部相繼印發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等系列文件,提出圍繞時事政策教育,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等設置課程,充分發揮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鑄魂育人功能,實現革命傳統教育整體化、系列化、長效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培養目標。然而,調查發現,現在的學生對革命歷史故事了解甚少,理解革命文化的內涵有一定難度,難以引起心靈的共鳴。為此,防止革命傳統斷裂是新時代學校培養人才的重大課題。我們聚焦核心素養、聚集鑄魂育人,提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落實革命文化教育研究”這一課題,探析革命文化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路徑,將革命的基因融入學生血脈,發揮革命文化對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培養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樸素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偉大志向。

一、融入基礎:革命文化切合課程標準要求

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是我國偉大事業的精神實質財產和傳統文化,是我黨和廣大人民群眾優良作風和品性風采的充分體現,是實現文化強國夢的強大思想驅動力。

道德與法治課程要促進革命文化親近人、激勵人和改變人?!读x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應的核心素養是政治認同,具體來說,就是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進中華民族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增強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使命感。本文探索素養導向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落實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徑,發揮革命文化對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從實質意義上看,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教育是一致的,相對來說,紅色文化教育是更形象的描述。紅色是血與火的色調,中國人民賦予其特定的文化內涵,代表著希望、熱烈、勇敢、創造、奮斗、犧牲等。紅色是中國共產黨黨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顏色。在我黨帶領人民開展革命斗爭中產生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主要的表現形態。這種革命文化是在黨和廣大人民的偉大斗爭中創造的,是成千上萬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是中華民族精神實質的改革創造與傳承,始終閃耀著光輝。

二、融入契機:革命文化具有課程育人價值

革命文化源于我黨為中華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振興的初衷,產生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當中,是中華民族歷史人文的珍貴精神食糧。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堅持以革命文化作品和革命文物鼓舞人心、振奮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精神力量。

(一)革命文化助力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是民族賴以生存永續發展的思想橋梁。中華文化數千年源遠流長、一脈相承、不屈發展的關鍵便是中華文化有相同的精神追求、精神實質特性、精神實質主脈。當代中國,中華文化應當恪守怎樣的價值觀念,是基礎理論問題也是現實問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了古圣先賢的觀念,展現了愛國志士的夙愿,展現了革命烈士的理想,也寄托著各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

(二)革命文化助力推動和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走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應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革命文化在歷史時期培養出來的紅色精神,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呈現出赤誠的愛國情懷、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念、洶涌澎湃決戰決勝的豪情壯志、舍生忘死敢于抗爭的犧牲精神、堅貞不渝威武不屈的改革骨氣、處事不驚沉著冷靜的心理韌勁、軍令如山紀律如鐵的紀律意識……這些都是革命文化的本質展現。革命文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重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著一脈相承的價值追求。

三、融入路徑:深挖革命文化的課程教學資源

如今,有的學生顯得十分浮躁,容易被個人利益至上的價值觀誤導,難以對革命文化的育人價值產生心理認同;也有少數學生認為革命文化已經過時。道德與法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關鍵課程最重要的是堅持問題導向,培養學生愛家愛國的情感,了解影響我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珍視祖國的歷史與文化,具有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革命文化教育是道德與法治課程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和實踐途徑,革命文化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路徑可以從四個方面考慮。

(一)深挖教材中革命文化內容,豐富道德與法治課程資源

通過解讀教育部發布的《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認真分析已有的文獻成果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講話,深入挖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主要內容、鮮明特點和重要價值的相關論述,通過學科融合滲透,進一步充實和豐富道德與法治課程。

本文著重引導小學的思政教師挖掘各年級教材內容,大力推動革命文化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讓革命文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靈魂,使學生熱愛祖國、珍視歷史,增強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統編版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十分注重革命文化的融入,重視革命傳統教育。如教學一年級下冊第二課《我們有精神》時,引導學生認識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是祖國的象征,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染紅的,要尊重和熱愛國旗。注重體驗式教學,升旗的時候要面向國旗,抬頭、挺胸、肅立。在教學時可以請學生起立,面向國旗莊嚴敬禮,通過真切的情感體驗,讓革命文化的種子在學生心中扎根。運用生動具體、形象直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啟蒙,引導學生認識國旗、國徽,學唱國歌、少先隊隊歌,激發學生對國家標識、革命領袖和英雄模范的崇敬之情,引導學生弘揚革命精神,繼承革命文化,賡續革命傳統。

(二)加強多學科滲透,構建道德與法治跨學科教學資源

愛國主義教育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革命文化教育非常必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滲透革命文化教育,能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本文著重探索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生獲得豐富的革命文化知識,能夠更好地了解革命文化的產生發展趨勢、精神實質、價值意蘊。在革命和改革的實踐中,黨帶領人民造就了與眾不同的革命文化,從“井岡山精神”到“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抗疫精神”,這些頗具時代特色的紅色精神推動了中國文化的改革創新。在充分發揮道德與法治課程主導地位的同時,小學各學科教師在語文、音樂、美術和實踐活動等課堂教學中要開展革命文化教育。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了解英雄的個人事跡;音樂教師可以教學生唱紅歌,編演紅色戲??;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繪畫英雄人物故事;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參觀紅色基地……多種形式、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革命文化的陶冶,傳承紅色精神。各學科課程深入貫徹落實革命文化教育,讓學生體會革命先輩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與責任擔當,激發學生不懼艱難、奮發圖強的動力,提高他們對中華文化的信任感、歸屬感、自豪感,在傳承紅色精神中深植愛國情懷。

(三)用好用活革命文化,拓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活動資源

教師可圍繞思想政治與社會道德啟蒙教育,通過講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模范的故事等,激發學生對革命志士、革命英雄的敬愛之情,體會革命前輩全身心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團結一致的高尚品質和愛國情懷,認知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培養他們對黨和國家的質樸情感,提高民族自豪感,樹立為國家富強而努力奮斗的理想。一是開發學生喜聞樂見的音頻、視頻資料,如微視頻、情景劇、動畫片、歌曲等,讓革命文化教育更為深入,優選經典的紅色電影在中小學校巡回播映,讓學生追憶黨的優質革命傳統;二是學唱紅色經典歌曲,讓學生體會紅色節奏的慷慨激昂;三是充分發揮“五老”的作用,“五老”是黨的歷史的參與人和見證者,是黨的歷史實至名歸的宣講員,是黨史國史文化教育最栩栩如生、最感人至深、最新鮮的教材內容,組織“五老”敘述紅色故事,感悟革命文化,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

傳承革命文化,還需要重視對高品質資源的維護與綜合利用。針對革命斗爭時代遺留下來的出色文藝作品,可以依照地區進行分類整理,并在學校圖書館設置專屬的區域存放。充分發揮文化藝術的宣傳作用,持續浸潤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進一步認知革命文化,培養革命精神。

(四)加強節點教育,為學生創設道德與法治情景化學習資源

在節點教育方面,重視學生的體驗教育。一是注重常態化的教育,推進革命文化教育進校園進課堂。親臨現場的實踐體驗是課堂的理論學習無法替代的,具有直觀性,生動有趣,學生在情感上有親近感,易于將革命文化內化于心。利用好本區域的革命文化紀念館和革命遺址、遺跡,開發和拓展基地教育內容和教育功能,增加體驗教育和志愿服務教育;二是抓好節點教育,在清明節、“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國慶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對應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相關的宣講教育。結合節點開展黨史國史教育活動,并通過沉浸式的儀式教育,強化儀式感、參與感、現代感,促使紅色基因融入青少年的精神血脈。

基于小學生對革命文化了解甚少,教師對課程理論的認識不足,忽視了學生對于革命文化的自身理解與興趣,應重點突破教師對革命文化理論內涵的認識、價值導向和傳承路徑的問題。一是提高教師紅色底蘊,培養政治認同和價值觀引領、厚植愛國主義情感,真正達到鑄魂育人;二是強化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組織學生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歷史博物館等,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或通過實地參觀、訪談的方式,對比祖輩的生活與現在的生活,感悟其中的變化。通過引導教師聚焦核心素養,探索革命文化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不同路徑,可豐富和充實革命傳統教育內容,充分發揮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鑄魂育人功能,突出提高思想認識、政治覺悟,堅定理想信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政治認同,引導學生弘揚革命精神,培養高尚品德,實現革命傳統精神的薪火相傳。

猜你喜歡
革命法治道德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