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空間的書寫與重構
——評王安憶的“淮河系列小說”

2023-04-18 17:44王小燕
南昌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王安憶淮河生命

王小燕

(亳州學院中文與傳媒系,安徽亳州 236800)

地理是文學生成、發展、衍變的客觀環境和文化土壤,文學與地理結緣有著深度的重疊和交織。地理空間與文學創作之間存在著互動關系,昭示著山川河流在審美活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河流既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和文明的搖籃,也是地理空間與文化空間,作為一個審美集合體呈現在廣袤的大地與藝術世界中。人與河流相生相伴的關系,不僅激發了人的空間意識,也促進了文學與地理的不斷融合?!白匀画h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作為人文環境的基礎,與人文環境一道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第一空間?!盵1](P45)作為文學作品中呈現的、讀者可以看到的自然風景或人文風景,地理空間往往具有直觀性和可視性。在當代作家王安憶的創作歷程中,淮河、長江、黃河、江南水鄉等都是重要的文學地理空間,淮河之濱下鄉插隊的個體生命體驗成為其人生的重要記憶,并以此作為文化資源與敘述載體,創作了與淮河流域的歷史地理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淮河系列小說”,蘊涵著充溢的地理元素和詩性感悟。學術界對“淮河系列小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鄉土敘事的解讀,而未從文學地理學的視角探究王安憶筆下淮河書寫的審美內涵與思想意蘊。這位淮河之濱的“外來妹”為什么對書寫淮河情有獨鐘?人與河又是如何互為闡釋、交融共存?探尋王安憶筆下淮河這一地理空間的書寫與重構,挖掘其中的審美情感與文化痕跡,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一、記憶之河:排斥與回望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盵2](P72)自古以來,人與自然便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作為“四瀆”之一的淮河介于黃河與長江之間,位于南北沖要,全長約一千公里,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对娊洝ば⊙拧返?“鼓鐘將將,淮水湯湯……”[3](P202)《長淮謠》中的“長淮之水青如苔,行人但覺心眼開”[4](P36),便是中國文人將淮河這一獨特的地理空間作為審美感知對象的寫照。1970年,16歲的知青王安憶響應祖國的號召從黃浦江畔來到因淮河、澮河、沱河、漴河、潼河交匯于五河口而得名的安徽五河縣的鄉村插隊。人類在自身認識與反思的過程中,記憶是不可或缺的一種參照,它使個體生命的片段連綴為一個貫穿始末的過程。作為一種符號編碼行為,“只有具有重要意義的過去才會被回憶,而只有被回憶的過去才具有重要意義”。[5](P73)淮河是承載著王安憶文學之夢和開啟心靈之窗的地理空間,她打開記憶之河的閘門,以淮河作為文學創作的地理坐標,創造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文學世界。

自然現象和地理景觀往往是作家創作情感與靈感的觸發點,被其不斷書寫和重構,這種選擇反映了作家的地理意識與地方認同感。英國學者邁克·克朗認為:“人對‘地區’的親近說明歸屬感對于人類是至關重要的。生活地理的基本意義并不是封存在地圖格子所表明的意義中,它向外延伸,超出了地點的概念,因此也超出了對地點進行研究的學科知識領域。人們并不單純地給自己劃一個地方范圍,人們總是通過一種地區的意識來定義自己,這是問題的關鍵?!盵6](P95)盡管王安憶到淮河之濱下鄉插隊的經歷僅有兩年多,但這份地緣關系激活了作家的創作熱情,她以淮河這一地理空間為中心,陸續推出《蚌埠》《輪渡上》《臨淮關》《隱居的時代》《大劉莊》《小鮑莊》《姊妹們》《五湖四?!返取盎春酉盗行≌f”,展現了淮河流域的地理景觀與人文情懷。作為從大都市插隊于淮河畔的“外來妹”,王安憶最初對這里有些許排斥。而多年后回望那塊厚重的土地時,才發現淮河在她心底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對其日后的創作產生了非同尋常的影響。個人記憶是各種不同社會記憶的交叉點,淮河之濱的生活經歷成為王安憶寫作的源泉,在其四十余年的創作生涯中,不同的階段表達出不同的審美情感,她將生活的積淀、理解、品味都融化到淮水中,顯示了一代人的文化記憶與精神指向。

作家的創作離不開特定的時間與空間,對于王安憶來說,創作中所選擇的地理時空來源于其生活經歷的回憶。自小生活在大上海的王安憶面對城市與鄉村的巨大反差是極不適應的,通過書寫淮河之濱的景象與風情,敘寫淮河兒女的生活狀況,表達其內心的失望與苦悶?!杜R淮關》取景位于淮河南岸的濠水河口臨淮關這一地理空間,書寫關內老杜一家吃水上飯的清苦生活。小說中,王安憶在現實經驗的基礎上,借來自臨淮關的鄉里妹子小杜和上海學生下放到五河的遭際影射自己,感嘆流落于異鄉的茫然與排斥?!栋霾骸分袑懙?“這是一條枯乏的河,兩岸的景色很單調。位居中游的蚌埠,則以鋼鐵、水泥、煤煙,給這條河增添了灰暗沉重的顏色?!盵7](P3)淮河中游的蚌埠以化工和釀造為主要產業,耗水量大且水污染嚴重,承載這一老工業區記憶的蚌埠落后、貧苦,“灰暗”“枯乏”的色調成為艱難人生的象征,使背井離鄉的知青毫無留戀之心。這里也暗示了蚌埠迥異于繁華的上海,表現出作家渴望逃離的心緒。作為外來妹的王安憶與本土作家相比,既不同于戴厚英在其小說《流淚的淮河》中以淮河的歷史關照現實,展現對故鄉的深切牽掛;也不像苗秀俠在其小說《大澮水》中以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的變遷,呈現新時代、新氣象、新人物的特色古鎮,而是從容不迫地講述著這方水土生生不息的故事,淮河這一地理空間成為王安憶回望鄉村、狀物抒懷、展現生存精神的資源和基點。

河水具有流動之美,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安憶以淮河這一地理空間作為敘事元素的系列小說亦是不斷變化的。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正處于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大眾文化逐漸普及的階段,文學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網絡化。面對這樣的社會發展趨勢,王安憶則能夠更為冷靜溫和地看待世界。王安憶認為,“現代化的都市生活太制度化與格式化,人變得概念而抽象,而農村的生活是感性的,更富有人性,更具審美的性質,就這么簡單,是農村影響了我的審美方式?!盵8]都市商業化飛速發展,讓王安憶這位“城市的女兒”也倍感不適,她開始回望曾經身處淮河之濱的鄉村生活,思索被以往艱難的生計遮蔽的鄉村所存在的審美形態?;春恿饔虻靥幬覈媳睔夂蜻^渡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獨特的地理環境使淮河形成了以漁樵耕讀為主的農耕文明,孕育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時隔多年,淮河記憶在王安憶的內心留下的不僅僅是最初的排斥,還有插隊時令人難忘的感動與感恩。

時間與空間是社會存在的兩個維度,人生存于一定的時空中,再從空間潛入到無形的時間之流。小說中的時間和空間相互依存難以切割,既是時間結構也是空間結構。地理空間是人類活動的大舞臺,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環境?!翱臻g,同樣是我們先天所具有的,因為有它做基礎、作為條件,經驗世界才成為可能?!盵9](P35)個體經驗以及對地理空間的感知、感悟時常作用于作家的心靈,影響其藝術表達和審美情趣?!遁喍缮稀窋懥思易』春觾砂兜亩幸慌溯喍煞掂l的故事,王安憶將取景框對準了淮河?!斑@是在稠厚的淮河的背景之下的畫面,有一種油畫的醬黃的暖色調,二男一女的面容是由光和影結構的,不是那種線描式的?!盵7](P57)川流不息的淮河、緩緩行駛的輪渡共同構建起區域性的地理空間,成為小說人物活動的特定場域?!俺砗竦幕春印逼鋵嵤侵刂丿B疊的歲月的影子,人與河相互映襯、溫暖和諧,在淮河展現返鄉途中淮河兒女充滿活力、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断惭纭分?作者以溫情的筆觸書寫淮河畔小崗上的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地理環境共同構建的淳樸、和諧的生活狀態。小說中,大劉莊的知青熱情參加鄰村一位老師的結婚喜宴。在他們看來,小崗上雖是個貧瘠的村莊,但大家都是歡樂而幸福的。尤其寫到淮河之濱的婚宴風俗,結婚的主人在自家院子里搭棚設宴,鄉親們主動幫忙收拾桌椅、洗刷碗筷,又一起上席開吃,甚是熱鬧?!爸R青年酒喝干了,一個個走起路來都有些歪,說話舌頭也大了?!盵7](P130)雖說是淮河的過客,但這些知青已經逐步適應并與淮河兒女和睦相處,貧瘠的地理環境與溫暖的人文環境相碰撞,構成王安憶文學敘事的沿淮村莊,有著濃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王安憶以記憶中的淮河女兒為關注點,表達自己的審美情感,構建精神家園?!白鳛楸姸嗪恿髦械囊粏T,淮河首先是屬于大自然的,其次才是屬于人類的、社會的。作為自然的淮河,其天性是自由的?!盵10](P57)《姊妹們》將現實的碎片聚集起來,淮河邊上“水做的女兒”成為鄉村生活場景中的亮點。在王安憶筆下,“我們莊”是一個傳統守舊的村子,女子在家種田、做女工,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為人妻。而小勉子看書識字,追求思想進步,面對傳統的婚姻制度敢于抗爭,勇敢追求獨立和自由?;春铀虧櫫恕拔覀兦f”的“姊妹們”,又制約了她們,王安憶對傳統倫理觀念予以審視,為像淮河水一般追求自由、富有個性的姊妹們塑像,對溫暖質樸的人情美、人性美予以贊頌,以細膩的筆觸呈現出女性悲憫且堅韌的生命本質,引發人文關懷與深刻思考。

王安憶與淮河有著斬不斷、理還亂的精神血緣,值得注意的不僅僅是展示記憶中“麥田”的風景,而是講述記憶的方式,一次次的精神還鄉也是對現實的逃離或突圍,尋找心靈的棲息地。她以淮河為敘事載體,借助想象的媒介拓展文本的內涵,彰顯出現實地理空間向文學地理空間的跨越。

二、生命之河:生存與死亡

生命不僅是一條流動的河,也是宇宙間最生動、最偉大的存在形式。地理空間則是人類安身立命的重要場域,由于生存的需要,人類不斷地認知土地,逐水而居,對地理空間的感知、體驗、探尋、相融和互建伴其一生。土地與河流是生命之本,文學中的地理空間不僅是人的生活居所,還是人的意識和靈魂的居所,虛實交織的空間書寫具有生存哲學的維度。在“淮河系列小說”中,王安憶將人物和以生命個體為中心的事件置于淮河流域這一特定的地理空間內,體現了對生命形態的觀察、感受、體驗和思考。

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和適宜耕種的、肥沃的河漫灘土壤,為沿河兩岸地區帶來生命的源泉。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安憶將“淮河”這一地理空間作為淮河兒女的生存場域,賦予生命之河的典型意義?!熬壦?不耕不稼”[11](P178),水對人類生命的意義不言而喻。王安憶的地理空間感十分明顯,淮河在她的目光里是什么樣的?《蚌埠》中寫道:“這是一條現實的河流,它從實打實的人生中穿行而過。在它的兩岸,人煙稠密,溝渠遍布,五谷雜糧,一季三熟,種瘦的土地,熬干的農人,多少歲月從這河里流淌而去?!盵7](P10)淮河流域平原遼闊,河道眾多,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下,淮河兒女種植小麥、大豆、水稻等農作物維持生計。位于淮河下游的五河,春秋戰國時期便是“水鄉澤國”,淮河兒女以“下湖”捕捉魚蝦為生。南宋時期由于黃河決口奪淮,淮河入海通道受阻,上游的大量泥沙流到五河境內,日積月累形成灘地,淮河兒女開始以種地為生,但仍習慣說是“下湖”干活?;春邮且粭l奔流不息的母親河,淮河兒女的生存離不開淮河的孕育與滋養,王安憶在小說中強調了淮河對兩岸民眾的重要性,對沿淮日常生活場景予以細致的描寫,注重營造敘事氛圍和背景,曾經鮮活的故人面影和生命鏡像盡管有些模糊,卻閃爍著人性之光。

水是生命之源,而在宗教與神話中象征著災難、死亡、重生等內涵。米爾恰·伊利亞德指出:“水在萬形之前,并支持萬物的創生……水中的浸禮表現了對原初預定形式的回歸,表現了對無差別的前存在模式的重新投入,從水中的復現重復了對宇宙生成行為形式上的表征,浸沒于水相當于形狀的一種瓦解。這就是說水既象征著死亡又象征著再生的原因?!盵12](P71-72)生命是宇宙間最偉大、最生動的存在形式,由水構成的河流是人類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而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死亡。生命意識是對自我生命存在的體驗與感悟及其對人的生命意義的關切與探尋。寫作對女作家而言是一種內在的需要,王安憶對個體生命的感受更敏銳、更細膩,洞察到宇宙“生生不已”的運行之“道”,并在其小說中灌注了濃郁的生命意識。在《小鮑莊》中,特定的地理空間小鮑莊是作家設定的位于淮河之濱的古老村莊,淮河的地形與氣候使得此處水患不斷,據說小鮑莊的祖先因治水失敗安家落戶鮑家壩而形成了小鮑村,而自古就有的洪水一直持續至今,這一災難在小說中也多次出現。代表傳統文化之根“仁義”的撈渣在洪水中出生,又在洪水來襲時為救鮑五爺而死,小鮑莊居民卻因撈渣的死擺脫生存困境。作者把虛幻的神話故事疊合在現實故事中,對一個古老村莊的古老家族進行透視,剖析了民族深層文化心理結構與生命追求。在小說中,作者借文化子與小翠的對話,提到人的起源繼而談到地球上最初只有水時,小翠說“那可不就像鬧水的時候”,暗示了水作為人類起源的生命源泉與再生意義。洪水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災難,也象征著生與死、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較量。王安憶賦予水意象雙重意義,既表示淮河養育著代代鮑家莊人,也暗含死亡因子,將處在地勢低洼的小鮑莊“因水而生、因水而亡”的生存狀態呈現于讀者面前。

從涓涓細流到融匯百川奔流入海,河流給人碩大頑強的想象空間,表述的是一種完整的波瀾壯闊的生命過程。川流不息的淮河與王安憶的生命體驗、審美意識撞擊互動,轉化為富有靈性的人生感悟的符碼,負載著豐盈的文化內涵和隱喻意旨,以生命之河的一簇簇浪花為人類的精神世界增添亮色。王安憶2022年的新作《五湖四?!纷叱隽恕拔覀兦f”,卻依然從淮河畔入手:“托水的福利,多條河流交集本縣境內,有名目的淮、澮、沱、渦、濉,無籍錄的溪澗溝渠就數不清了?!盵13](P4)五條河流在此處交集,溪澗溝渠連接構成“貓子”的水上世界,河水的流動性恰如其分地表現出跌宕起伏的人生與自由灑脫的生命。小說中多次寫到“七八月的淮河,水漲得高”,馬達汽笛此起彼伏,萬舸爭流的景象。作者在淮河這一地理空間內構筑歷史的變遷與生命的存在,對常年游走于淮河流域的張建設來說,河流成為其生命軌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張建設和修國妹結婚一年后,他在淮河岸構想未來發展的圖景:“淮河經洪澤水域、高郵湖流到長江,向東到黃浦江,黃浦江的造化就大了,直向東?!盵13](P24)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下,張建設帶領公司從淮河邊的三河口轉到長江邊的蕪湖,最后發展到黃浦江與東海邊的上海與崇明,他從水上到陸地重新安家把握時代風向,由默默無聞的“船老大”成為優秀的企業家。然而水滿則溢,漂浮于五湖四海的張建設最終在崇明岸“拆船”時發生意外。王安憶將張建設置身于從1978年在淮河邊到21世紀某一年的東海邊,呈現出的時空與40余年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幾乎完全契合,由時光的飛逝關聯其奔走于五湖四海的生命流程,匆匆歲月,人心起落,珍視和思考個體生命的存在、生命的脆弱、生命的質量、價值和意義,把具有生與死的雙重意義的象征物融合在一起,彌漫著水的氣息與人的質疑。

三、文化之河:抗爭與包容

有論者言:“天地是文化的基座,山河是文化的經緯?!盵14](P8)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治水傳統的農耕文明國家,河流湖泊交織如網。大禹治水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對河流的疏導、治理、感知中,創造了數千年“治水興邦”的水文化傳統和水文化理念。黑格爾認為地理環境是人們“精神發展的基地”。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人們生活方式、思維模式、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不同,不僅在物理性的自然空間里生存,還在不停地開創新的人文空間。流淌于中原大地的淮河,既不同于奔騰咆哮的黃河,又迥異于蜿蜒壯闊的長江,孕育出獨特深厚的人類文明。以“農耕文明”與“水文化”為顯著特征的淮河,養育了千千萬萬的淮河兒女。每個具體的人總會和某些地方有特殊的緣分和價值連接,淮河在“69屆初中生”王安憶的心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在她筆下,淮河成為善良與美好、勤勞與勇敢、柔美與剛強相融合的文化象征。王安憶在眺望淮河時重拾歷史文明的遺跡,探尋淮河柔美與剛強兼具的文化內涵,對這里的地理與人文、歷史與現實等文化因子進行敘說。皖北鄉村的文化景觀在思維的深層已被理性仔細整理和過濾提升,以質樸的方式映射淮河這一特定地理空間下的生存困境,并深入思考“人化的自然”。

黃河奪淮由來已久,大量泥沙淤淀致使淮河水系被破壞,河道淤塞嚴重,水患災害頻發,形成“兩頭高、中間低”的河道環境。水患促使淮河流域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影響了淮河兒女的生活質量與精神氣質。王安憶聚焦淮河,重新審視人與河的關系,思考淮河鑄就的文化厚土。在小說中,作者建構的地理空間,不僅是人物活動的場所,也是展現人物形象的軸心。生長于淮河畔的人們“靠河吃河”,面對滔滔洪水也未曾逃離,而是以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與之抗爭。在《姊妹們》中,淮河兒女用土和石頭壘砌高臺,并將一座座房屋建在堅實的莊臺上?!峨[居的時代》中,五河縣的淮河兒女為抵御水患而建造的分洪閘,不僅有效抵御水患還起到了航運的作用。不同地理環境下形成的建筑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固若金湯”的高臺,縱橫交錯的治水圩田和壩子,構成了淮河流域獨特的文化景觀,顯示出淮河兒女的生存智慧、抗爭精神。這些地理景觀不僅是抵御淮河水患的后盾,也成為特定時代淮河的獨有屏障?!缎□U莊》《大劉莊》經受著現代化潮流的沖刷,古老的村莊在作家的筆下不再是一個自足的封閉結構,已變為一個文化學意義上的空間符號。

而反觀王安憶另一個文學地理空間——江南水鄉,沒有了淮河畔的憂思和焦慮,營造出溫婉寧靜、富有詩意的“烏托邦”?!陡黄肌分饕v述了來自揚州鄉下的富萍歷經艱辛扎根上海棚戶區的故事。王安憶曾提到寫作此文的原因:“鋼筋水泥的上海,因有了揚幫人的鄉俗,方才變得柔軟,有了風情?!盵15](P34)江南水鄉的柔美影響了創作基調,蘇州河的景色另有一番味道。小說最后一章名為“大水”,但并不是寫洪水,而是呈現江南水鄉的迷人畫卷。城市的生活并未受到大水的影響,反而平添了些許生活情趣,富萍如一葉“浮萍”帶著家人漂泊在水上,大人、小孩饒有興致地“劃大水”。獨特的生命體驗造就了王安憶以河流意象為核心的文學地理空間,詮釋出不同的生活哲學。特定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與文學作品之間存在著必然的現實關系,淮河與江南水鄉兩大不同的地理空間必然影響作家創作出不同的文學作品,彰顯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審美情感。

文本中的地理空間雖有客觀物理空間的某些投影,但并不是簡單復制,而是真實與虛構相結合的“地景”的重構,離不開地理元素與空間范疇,并由“自然地理環境”精心營造為“人文地理環境”。不同于王安憶早期的“淮河系列小說”集中于淮河畔的地理空間,《五湖四?!防锏幕春訛槿宋锏牧料啻罱司G色平臺,構架起從淮河這一地理空間到五湖四海的時代變遷與水上人家的生活沉浮,其中的地理景觀經過藝術想象和加工,承載了歷史的、文化的和人性的內涵。王安憶認為:“空間唯有生發含義,才能進入敘述?!盵16](P152)小說主要敘述以“貓子”起家的張建設與修國妹結為夫婦,終年奔波于淮河、洪澤湖、烏江、漢江、長江、黃浦江等水域空間,從淮河流域出發走向上海內陸的生活變化與心靈起伏。王安憶由淮河這一地理空間入手,書寫改革開放背景下,根植于淮河畔五河縣的修國妹與丈夫、父母、弟妹、朋友、兒女等等人物之間所發生的生活沉浮與情感糾葛??此品爆嵙鑱y的日常小事,展示了“水上人家”的家庭變遷史、經濟發展史及心靈動蕩史,在人間煙火中深入細致地考量生活在這個時代大變局下的人性與倫理。對中國人而言,“大江大河”往往指長江與黃河,這是鐫刻在中華民族基因里有關母親河的認知。而海洋不僅象征了未知、遙遠、神秘,也攜帶外來侵略者橫行霸道的沉重記憶。改革開放以來,“海洋”逐漸刷新在國人心目中的印象,成為進步、機遇、開放的近義詞。發達地區從江河而起再向沿海伸延,遼闊迂回的“五湖四?!蓖卣沽宋谋靖挥袕椥缘奈幕臻g。

建構文本的地理空間必須以人物為主體,地景則是人物活動的場所以及觸發人物情感的媒介。曾大興認為:“在文本的地理空間中,人不僅是具體的,多樣的,多變的,而且是有主體性的。一方面,人的思想和行為受其所處的地理空間之影響;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和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作用于其所處的地理空間?!盵1](P341)作為南北分界線的淮河,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具有非南非北、兼南兼北的過渡性和包容性,淮河養育的淮河兒女也大都有著胸懷寬廣、包容乃大的品性?;春咏欀迖脴銓嵣屏紝捄竦男郧?承襲了豁達大度包容的內在地理基因。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老子將水人格化,認為最高的“善”如水一般,清澈純凈、深邃安靜。溫柔如水的性格和堅強如水的意志支撐著修國妹的人生理念,任勞任怨地操持著整個家。她與丈夫互相扶持,養育子女、照顧父母,為弟妹處理棘手的問題,應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修國妹完美詮釋了中國傳統女性質樸善良、包容大度的品性。緩緩流淌的河流與修國妹的身影相對應,映現出人性的閃光點。而受到西方文化教育的袁燕則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與修國妹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由于中西方地理文化的差異,人物的倫理觀念產生了差異,體現出不同的地理文化特征。女人通常被認為是柔弱的代名詞,但在水文化的解讀中,女人既有柔美的一面,又有剛強的一面。老子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老子強調了柔弱勝剛強的真諦?!段搴暮!分?隨著時代浪潮的沖擊,人的物質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精神生活也在變化。張建設與修國妹白手起家,共同建立起穿梭于五湖四海的生存空間,但人心卻越走越遠,對此修國妹選擇了隱忍。王安憶為張建設設置的結局給讀者留下開放性的想象空間,起于淮河這一地理空間,終于上海崇明作業場。在地理基因和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下,修國妹展現了淮河女兒剛柔并濟的性格魅力。

四、結 語

從文學地理學的視角來看,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地理環境共同影響著作家的創作,文學作品也相應地呈現出孕育其生長的地理環境,彰顯出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質。插隊于淮河畔的記憶深深鐫刻在王安憶心底,她將淮河之濱作為自己生命之旅的地理原點予以重構。在描寫淮河這一自然景觀時,既有寫實的一面,也有虛構的一面?;春硬粌H是文本中的地理標識和移動式、開放式的特定空間,也為讀者提供了通過現實而進入歷史的黃金水道。河流作為獨特空間的隱形文本,為作家的想象騰飛與詩情迸發提供了資源共享。同樣是以女性視角書寫鄉村世界中的河流,王安憶筆下的湯湯淮河不同于鐵凝《閏七月》中的拒馬河、遲子建《候鳥的勇敢》中的金甕河、葛水平《活水》中的耐受河、盛可以《北妹》中的資江,人與村莊、河流三位一體相互依存,互為闡釋,相映生輝?;春又疄I的獨家記憶是屬于王安憶的,既不同于孫惠芬構建的遼南鄉村“歇馬山莊”,也不同于葛水平故鄉沁河邊的山神凹,而是坐落在廣袤的皖北平原的“我們莊”。王安憶的“淮河系列小說”建構的文學地理世界充滿豐富的情感意蘊,展現人類的生命意義,彰顯了淮河文化的特質。

猜你喜歡
王安憶淮河生命
中秋
淮河防總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
第二屆淮河文化論壇在阜陽舉行
悲劇與救贖——談王安憶“三戀”中的女性救贖之路
劉鄧大軍:搶渡淮河挺進大別山
王安憶小說病象報告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說不盡的王安憶
我生命中的淮河——為紀念治淮60周年而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