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涵·價值·路徑: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交通文化建設

2023-04-19 08:45郭振華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交通價值觀建設

郭振華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8)

0 引 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1]。加快交通強國建設,不僅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更要加快培育和塑造交通文化。交通強國須以交通文化為支撐,須以繁榮交通文化為源泉。交通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輻射場域,然而在我國交通強國建設中,重硬件輕軟件、重技術輕文化現象依然凸顯,基于此,以交通文化為軸心,以交通文化的基本內涵、內蘊的價值觀為主線,進行研究和探索,推進交通文化建設,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1 交通文化的內涵

交通文化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體現。交通文化的定義和構成還沒有權威標準[2]。一般認為,交通文化由“交通”和“文化”構成,其中“交通”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制度、精神三個部分。

1.1 交通物質文化

交通物質文化是指交通發展過程中,人們所創造出來的與交通有關的實物形態,它是交通文化的外部層面,承擔著協調交通系統與環境關系的功能。交通物質文化最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因為它是以實物的形式存在和展示的,主要包括:一是交通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橋梁、隧道、交通樞紐等,這些設施是交通系統的基礎,保障了人們的出行和貨物的運輸;二是交通工具,包括汽車、火車、船舶、飛機等,這些工具是人們出行和貨物運輸的主要載體,其設計和制造水平直接反映了交通物質文化的發展程度;三是交通技術,包括交通信息技術、智能交通系統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是交通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交通環境,包括道路綠化、燈光照明、公共藝術等,這些環境營造了交通系統的外部氛圍,體現了人們對交通文化的認知和追求。

1.2 交通制度文化

交通制度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或地區在交通領域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稱,體現人們對于交通的態度、行為方式以及對于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關注程度,主要包括:一是交通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以及法律法規對于交通行為和交通管理的規定和規范;二是安全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職責、運作方式等,以及對于交通設施和交通工具的管理規定;三是教育制度,交通宣傳、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制度,旨在提高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和行為素質;四是交通評價制度,對于交通狀況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以及對于交通問題的研究和改進;五是交通人員的行為規范,人員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以確保他們能夠公正、規范地執行交通管理工作。

1.3 交通精神文化

交通精神文化是指在交通領域中形成的一種特定的精神氛圍和價值觀念。它強調人們在交通活動中的態度、行為和文化意識,是對于交通安全、互相尊重、合作協調以及對于交通環境的責任感等方面的價值取向,主要包括:一是交通安全,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等思想意識、安全理念和價值標準為核心,融入責任、認同、公正和公平等情感元素;二是交通共同愿景,建設一個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現代化交通運輸系統,實現人便于行、貨暢其流,讓人們享受高品質的運輸服務,讓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充滿活力,讓交通與自然、與社會更加和諧;三是交通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信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四是交通精神,一代代前仆后繼的交通人在交通事業不斷發展中用畢生精力所描繪出的華麗詩篇,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交通行業的具體體現。

2 交通文化彰顯的價值觀

價值反映著主體按照自己的需要對客體及其屬性進行選擇、利用和改造的關系,或者說,是客體屬性對主體需要滿足的關系[3]。交通文化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折射社會價值目標、價值取向,體現著社會的價值觀?!敖煌ㄎ幕且环N以價值觀為基礎,包括思想、道德、價值觀念、愿景、目標、精神風貌、行為規范等為核心內容的整合體?!盵4]。交通文化彰顯著豐富的社會價值觀,集中體現為“安全、有序、文明、和諧”[5]。

2.1 安全

安全是交通的生命線。加強交通設施維護和管理,確保交通設施的完好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交通工具要符合國家的安全標準,配備必要的安全裝置;行人和車輛要遵守交通規則,如不闖紅燈、不逆行、不亂扔雜物等,互相尊重,遵守禮儀習慣,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交通事故的發生;交通執法部門要對交通進行嚴格的監管,對于交通違法行為要及時處理,確保道路安全暢通;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可以提高公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從而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2.2 有序

有序是交通最有力的安全保障。交通有序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道路暢通,車輛和行人能夠順暢地通過;交通信號是道路交通有序的重要保障,交通信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影響交通的流暢度和安全性;行車規則是道路交通有序的基礎,車輛和行人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如不超速、不闖紅燈、不占用非機動車道等;在道路交通中,行人應該享有優先權,交通參與者應該尊重行人,為行人讓路,確保行人的安全;在城市交通中,公共交通應該得到優先通行,如公交車、地鐵等,這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質量;交通管理部門制定規范的交通管理制度,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和糾正,維護交通秩序。

2.3 文明

文明是交通發展的標志。交通文明包括交通文明執法水平、交通參與者的交通文明意識、良好的交通環境秩序。通過設立交通標志、交通信號燈等設施,采用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方式,如交通監控系統、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等,進一步提高了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體現了城市的文明價值觀;規范交通參與者的交通行為,如遵守交通規則、尊重交通信號,文明出行,不亂扔垃圾、不亂涂亂畫,不隨意變道、不違規停放、不占用應急車道等行為;營造良好的交通環境秩序,有效促進市民的文明素質提高,進一步體現交通的文明價值觀。交通是社會文明的窗口,是社會文明的標志,內蘊文明價值要求。

2.4 和諧

和諧是一種至善的交通狀態。和諧交通是一個系統性概念,包括交通主體之間、交通主體與客體之間、交通與自然之間的協同共生?!爸黧w和諧”既包括各交通管理者(交通執法者)、提供者(交通設施、交通服務提供者)、使用者(旅客、貨主)和其他影響者(行人)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還包括各類交通主體在交通理念、交通法規和交通倫理上的協同;“客體和諧”要求航空、鐵路、水路、公路和管道五大運輸方式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構建立體式交通運輸體系;“交通與自然和諧”,倡導減少車輛排放,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機動交通工具,推動綠色出行,保護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3 交通文化實踐路徑建構

抽象性與高度概括性的文化必須借助具體的文化形態才能落地生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而交通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具體形態?!吧鐣髁x核心價值觀作為高位階的文化存在,只有在與低位階的文化存在互動和轉換的過程中,才有可能被人們理解、內化和踐行”[6]。

3.1 交通物質文化建設

交通物質文化的建設,內容包括: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對道路進行維護和升級,確保道路暢通,減少擁堵,重點關注主干道和連接城市重要區域的道路,支持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地鐵、公交、輕軌等,以提高城市內部和周邊地區的互聯性。二是交通工具更新,鼓勵和支持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輛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廣,減少對傳統燃油的依賴,降低排放,推動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包括自動駕駛技術、智能交通信號燈等,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三是交通技術創新,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來優化交通流,預測擁堵情況,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建設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包括實時交通監控、智能信號燈控制等,提高交通系統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3.2 交通制度文化建設

交通制度文化的建設,內容包括:一是法律法規建設,定期審查和更新交通法規,以適應新的交通工具、技術和挑戰;建立完善的法規體系,確保法規之間的協調和一致性;提高法規制定過程的透明度,鼓勵公眾參與,確保法規制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二是技術標準和規范,鼓勵交通技術創新,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以保證新技術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與國際接軌,確保技術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三是交通行為規范,加強對交通法規和行為規范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交通規則的認識和遵守意識;提高駕駛培訓的水平,注重道德倫理教育,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和道路禮儀。四是交通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建立健全的交通事故調查機制,迅速、客觀地查明責任,以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嚴格追究違法和事故責任,強化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法律懲罰力度。五是社會監督和參與,建立公眾投訴機制,讓公眾能夠對違法行為和交通管理提出建議和投訴;鼓勵社區組織和居民參與交通管理,促進共建共治。

3.3 交通精神文化建設

交通精神文化的建設,內容包括:一是制定和宣傳交通愿景,制定明確的交通愿景和目標,使之成為城市和地區交通發展的指導思想;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廣泛宣傳交通愿景,激勵公眾積極參與和支持交通事業的建設。二是弘揚傳承交通精神,定期發布和宣傳模范交通從業者和交通志愿者的事跡,榜樣的力量可以激發他人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舉辦交通文化活動,包括交通文藝晚會、交通志愿者表彰活動等,提升交通事業的社會聲譽。三是交通道德教育,將交通安全和道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道路行為和文明禮儀;在社區進行交通道德教育宣傳活動,通過社區活動、講座等方式提高居民的道德素養;在駕駛培訓中強調交通道德,培養駕駛員文明駕駛的意識。四是推廣交通公益活動,組織交通志愿者服務,參與交通疏導、安全宣傳等公益活動,弘揚社會責任感;制作宣傳材料,如海報、宣傳冊等,宣傳文明出行、守法駕駛的理念,廣泛分發于社區和駕駛培訓場所。五是倡導綠色、健康出行,強調綠色出行理念,倡導步行、騎行、共享交通等環保、健康的交通方式;將交通與健康生活方式相結合,通過活動和宣傳,推動人們更健康、可持續的出行方式。

4 結 語

加強交通文化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踐行,要注重交通設施和交通工具現代化,倡導安全、綠色發展,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交通服務;要注重交通制度的建立、宣傳和執行,不斷提高交通管理科學性、規范性和法治水平;要注重交通愿景激勵、交通精神傳承,不斷提高交通人的交通道德素質。加強交通文化建設,使之成為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

猜你喜歡
交通價值觀建設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繁忙的交通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小小交通勸導員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