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瓜經濟”賦能浙江高水平開放的策略

2023-04-19 11:11涂辛瑤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浙江供應鏈經濟

黃 劍,涂辛瑤

(1.溫州大學,浙江 溫州 325035;2.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100872)

一、問題的提出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持續三年沖擊,局部地緣軍事沖突、逆全球化保護貿易趨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組等多種效應,對中國以及浙江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結合浙江經濟發展現狀,進一步推進“地瓜經濟”,有效利用兩種資源、兩種市場,能夠進一步提升浙江對外開放水平,從而有效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成的嚴峻形勢。

浙商“地瓜經濟”的魅力所在,就好比地瓜的藤長到了人家的地里,還向空中伸展吸收陽光雨露。但更重要的是,地瓜最終還是結在自家的地里[1]。對于浙商要不要走出去有不同看法,很多人擔心大量浙商向外發展會造成浙江經濟“空心化”。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提出“地瓜經濟”的比喻: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根莖還是在這塊土壤上,藤蔓是為了吸取更多的陽光、雨露,發揮更多的光合作用[2]。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抓住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機遇,創新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高增長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瓜經濟”[3]。做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關鍵是立足浙江實踐基礎,準確、深刻理解新時代地瓜經濟,堅持高水平走出去闖天下與高質量引進來強浙江有機統一[4]。內外貿易是暢通雙循環的關鍵樞紐,也是“地瓜”加快生長的必由之路。要鼓勵企業揚帆出海,持續深耕國內市場,構建“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5]。

以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發展中國家加快實現工業化為特點、以產業提質增效升級和新動能培育為核心的新一輪全球制造業競爭正在全面鋪開。推進更高水平開放、促進多邊合作與互利共贏同實現高質量發展一道,已成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時代主題[6]。當前全球供應鏈正在呈現數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平臺化、綠色化、區域化發展趨勢。積極參與全球供應鏈的構建、重塑與創新,是新時代賦能高水平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必然選擇[7]。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更好地發揮“外循環”的作用,全面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創新,讓“外循環”為“內循環”保駕護航[8]。后疫情時代,中國發展高質量對外開放具有經濟復蘇前景良好、工業部門齊全、國內市場規模超大、勞動力充足且素質高等優勢,同時也存在產業鏈有短板、高新技術制造業國內增值率較低、經貿話語權缺失等潛在問題[9]。隨著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加速重構,我國要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盡快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同時又能與國際經貿規則無縫銜接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機制[10]。

現有研究對于地瓜經濟的作用、機理有一定的剖析,認為浙江“地瓜經濟”發展壯大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需要立足于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統一;同時也表明全球價值鏈正在重構,高水平開放需要制度、規則、技術、市場等多種因素有機結合。隨著逆全球化趨勢上揚、技術革命加速推進、國際規則重塑多變,結合國際形勢與浙江實際,運用“地瓜經濟”原理賦能浙江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二、地瓜經濟原理內涵及當前國際經濟環境

1.地瓜經濟原理內涵

“地瓜經濟”源于2004年8月10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日報》的《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的《在更大的空間內實現更大發展》一文。該文生動闡述“地瓜經濟”的原理:地瓜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為的是汲取更多的陽光、雨露和養分,但地瓜的塊莖始終在根部,藤蔓吸取陽光、雨露和養分,而塊莖更加粗壯碩大。浙江本地的企業就像地瓜,企業跳出浙江發展才能更好。2023年1月,浙江召開“新春第一會”,部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等三個“一號工程”。2023年5月,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在全省“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大會上再一次強調了“地瓜經濟”的重要性。

經濟的本質在于價值創造、流通、分配和消費,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工業革命不斷深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創造價值的主體—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對消費者、替代品、同行業等多方面的挑戰,需要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保證進入到價值循環領域,維持企業生存及擴大再生產的能力?!暗毓辖洕痹淼膬群腔趦r值循環的以上過程,企業立足浙江,通過獲取省內、省外、海外各種資源,拓展本省及國內、海外兩種市場,創造并實現更大的價值,從而促進浙江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通過企業延伸對省外、海外投資,從而利用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拓展國內、海外市場,進而促進浙江企業總部的發展壯大。

2.當前國際經濟環境

2018 年以來,逆全球化保護貿易趨勢抬頭,突出體現在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經貿往來不僅對于兩國具有重要影響,也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中國企業每年從日本、韓國進口大量零部件,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大量芯片,中美貿易摩擦必然對相關企業形成貿易壁壘。中美貿易摩擦經多次洽談未能達成有效協議,從而對中美貿易造成不利影響。按照海關統計數據,2023年1—10月,中國對美國進出口3.86 萬億元,同比下降7.6%。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2.91 萬億元,同比下降9.9%;中國自美國進口9 488.7億元,同比微增0.2%。相比于2022年中美貿易額0.6%的同比微增長,2023 年以來中美貿易額呈現大幅下降,深層次原因仍然是美國政府持續對華扼制政策,造成中美雙邊關系仍處于低谷。

新冠疫情給世界各國造成了持續三年的沖擊,阻斷了世界經濟正常發展進程,致使世界范圍內需求增長放緩,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產業鏈供應鏈局部重構,加之俄烏沖突造成能源、糧食價格一度上揚,均影響了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的缺失使得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經濟發展障礙。中國企業包括浙江企業面臨的正是世界市場需求增長緩慢、產業鏈供應鏈部分重構、貿易壁壘加劇的國際經濟環境。

三、浙江擴大對外開放水平面臨的主要障礙

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有利于“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當前浙江更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主要面臨保護貿易壁壘、需求增長緩慢、供應鏈轉移、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以及產業競爭力短板等障礙。

1.逆全球化保護貿易壁壘

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是逆全球化保護貿易思潮興起的集中反映,特別是中國借助1997 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承接制造業轉移、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接全球市場,在需求端、供給側均得到了高水平提升,經濟規模迅速擴大,至2010 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 年經濟總量占美國的60.45%,從而引發“修昔底德陷阱”危機。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出臺關稅壁壘、技術封鎖等措施,造成中美關系降至低谷,不利于中國企業拓展美國市場。同時由于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影響力,不少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唯美國馬首是瞻,造成中國企業的國際環境惡化。自2018年3月份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摩擦,雙方雖然歷經十五輪談判,但是未達成實質性解決協議。其后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暴發阻斷了雙方的進一步協商,其間雖歷經美國總統及美國政府的更迭,但是美國政府堅持并加強了對中國的貿易壁壘,根本上仍然在貫徹扼制中國的戰略導向。鑒于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中國企業包括浙江企業在出口歐美市場方面遭遇關稅及非關稅壁壘障礙仍然是普遍現象。

2.世界范圍內需求增長緩慢

外需增長減弱主要體現在歐盟市場及美國市場需求增長減弱。新冠疫情三年的沖擊造成世界范圍內經濟滯緩,人們出行、聚集受到抑制,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開展。歷經三年的防疫,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維方式短期內仍然無法全部擺脫疫情影響,消費、投資均無法恢復至此前水平,特別是很難毫無顧忌地生活、工作、出行、聚集,將大大影響消費,進而影響投資,造成世界范圍內整體需求增長緩慢,不利于企業獲取訂單、擴大再生產、經濟穩步增長。同時,據中國商務部公布數據,受限于持續近兩年的俄烏沖突影響,歐盟國家能源價格上漲,通貨膨脹嚴重,民眾購買力下降,導致中國對歐盟市場2023年1—7月出口2.08萬億元,同比下降2.6%(按美元計算同比下降9.1%)。美國自新冠疫情暴發后連續三年發放家庭紓困金,債務總額突破31.58萬億美元,此種情形下不可能無限制持續發放紓困金,必將導致家庭減少消費,市場需求減弱(2023年1—10月中國對美出口2.91萬億元,同比下降9.9%)。以上情況說明不僅中國對歐盟、美國兩個主要市場出口額下降,同時也倒逼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劇,出口換匯成本增加,不利于中國外匯儲備積累及人民幣國際化推進,且會加劇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歐美國家整體需求增長的放緩必然導致民眾購買需求增長放緩,使整體采購量增長放緩,從而導致中國企業包括浙江企業對歐美市場的出口面臨下降壓力。

3.供應鏈轉移矛盾

2023 年以來,鑒于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部分供應鏈由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北美、非洲等地,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的封鎖政策引發美國采購商對采購中國供應鏈的擔憂,從而導致中國企業市場份額的喪失。2023年上半年中美貿易額同比下降14%,中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17.9%,退居美國第三進口來源國。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出口低于東南亞及歐盟,部分原因就在于美國采購商將采購供應鏈轉移至墨西哥。而且,如果中美關系持續惡化,這種轉移趨勢將會加劇。出口下降的另一個負面效應是倒逼人民幣大幅貶值,由2018年3月中美貿易摩擦初始時期的6.2881大幅貶值至7.1792(2023 年8 月3 日),貶值幅度達14.17%。這意味著美國的貿易壁壘造成中國企業出口相同量的貨物,價值損失了14.17%,需要商業銀行多置換14.17%的人民幣,影響人民幣的內在價值,不利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劇了國內通脹壓力。

4.國際市場競爭日益加劇

隨著科技的發展、全球人口數量的增加、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經濟主體數量日益增多。例如,2022年僅我國新注冊企業就超過800萬家,總數突破5 000 萬家。企業是容納就業的主體,是人類在現代社會生存的主要載體,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必然帶來供過于求、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態勢。這不僅是世界總體趨勢,在中國尤其明顯。一方面源于中國的國情,包括市場經濟日益成熟,商品經濟日益發達,中國人口數量龐大;另一方面源于中國的歷史和傳統,包括3 000年以來的經商傳統,20世紀90年代全民“下?!睙岢?,中國人一貫的勤勞和智慧。這些更加催生了中國市場主體數量日益增加,國內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疊加中國在世界范圍內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5.產業國際競爭力短板

產品生命周期縮短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的普遍趨勢,原因在于市場競爭加大,技術迭代、產品更新加快,企業為穩定發展及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就必須不斷在產品創新上推陳出新,從而獲取訂單。而產品創新、技術迭代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因而一旦企業無法在產品創新、技術迭代上取得領先,就會出現國際競爭力短板。目前浙江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附加值方面與世界先進企業尚存在一定差距,在全球價值鏈中仍然主要處于低端,因而需要向高附加值兩端攀升,從而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四、運用“地瓜經濟”原理提升浙江對外開放水平策略

“地瓜經濟”揭示了開放進步、封閉落后的基本原理,特別是說明了有效吸收外部資源、充分拓展外部市場是浙江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進一步提升浙江對外開放水平主要在于政府、企業共同發力,從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業競爭力、多元化市場拓展等四方面進行應對。

1.政府加大開放型經濟政策支持力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具有體制優勢,核心在于“黨管經濟”,通過改革開放奠定制度優勢。擴大開放首先需要政策引領,加大開放型經濟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企業減小經營成本、堅定國際化方向,從而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可通過進一步簡政放權、降稅減負、出口退稅、電子口岸通關、投融資便利、產業基金杠桿、負面清單管理、人才補貼政策等多方面優惠措施,為企業出口、跨國經營、對外投資創造便利化、低成本經營條件。通過加大對外開放政策支持力度既能進一步明確企業擴大對外開放的方向,也能提升企業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堅持拓展國際市場、加強跨國經營與投資的信心。

2.加強技術創新支撐

工業4.0 時代,產品競爭的核心在于技術優勢。特別是數字技術、AI技術、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商業領域的滲透和運用,更加凸顯出技術創新的重要性。政府應加大科創平臺、產學研融合的引導,形成各地科技創新的優良氛圍,出臺鼓勵成立科創平臺政策,加大對重點科研院所的研發支持,圍繞重點產業進行技術攻關,在研發資金支持、研發團隊打造、研發人才引進方面加大力度,制定具體措施,形成技術創新支撐。

3.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開放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在于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在于產品、服務的結合。緊密對接國際市場需求,立足于省市層面科學的產業規劃、企業微觀層面市場運營,在浙江現有產業基礎上,政府層面應加強產業布局規劃,加大產業投資信息透明度,引導資本向傳統產業升級、新興高科技產業投資流動。例如,加強服裝、鞋帽、家具、食品加工、玩具、電子電氣等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投資,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高科技產業的投資,引導資本流向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產業。通過重點產業發展、產品不斷創新、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引進,提升浙江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產品競爭力,形成產業國際競爭力優勢。

4.精準定位多元化目標市場

應對貿易壁壘的良策在于拓展多元化目標市場,從而分散單一市場風險。面對部分歐美國家的貿易壁壘,浙江企業需要精準定位東南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特別是針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有效甄別政治風險及市場風險。通過加強新興市場的開拓,形成新的出口、投資增長點。

5.打造“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迅速應對保護貿易趨勢疊加新冠疫情暴發的重大戰略調整,旨在增強自主更生能力、擺脫外部環境風險。浙江需要引導企業注重國內市場的開拓、國內資源的獲取,在此基礎上增加拓展國際市場、獲取國際資源的能動性和伸縮度。立足國內市場奠定企業發展的穩定基礎,從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能夠采取更加機動的策略,有效防范風險,擺脫外部依賴,促成更高質量的對外開放水平。

五、結 論

“地瓜經濟”是結合浙江資源稟賦、發展階段、產業結構提出的創新性基本經濟原理,對于浙江應對當前復雜國際經濟形勢、供應鏈產業鏈沖擊、逆全球化保護貿易趨勢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審視浙江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發展水平的障礙,包括逆全球化保護貿易壁壘、需求增長放緩、供應鏈轉移矛盾、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產業競爭力短板等主要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如政府加大開放型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加強技術創新支撐、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精準定位多元化目標市場、打造“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賦能浙江的更高水平開放。

猜你喜歡
浙江供應鏈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掃一掃閱覽浙江“助企八條”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雙下沉、兩提升”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