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小學信息科技課堂教學建議

2023-04-19 17:40翟建越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新課標軟件學科

翟建越

2022年4月,教育部頒布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將“信息技術”改為“信息科技”,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信息學科教師要深入理解“新課程”,站在發展的角度去思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新課標發布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筆者進行了實地調研,詢問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學過哪些內容時,他們通常會說學過“EXCEL、美圖秀秀、Scratch……”,而不是“學過電子表格處理、美化圖片、制作小游戲”。教師一般緊緊圍繞某一個軟件展開教學,詳細講解軟件名稱、安裝流程、使用方法和技巧等,卻忽略了講解軟件的功能、運行原理及運用軟件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當教師自己有了“信息工具論”的思想,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他們被動、機械地學習。

教師面對的是學生,要關注他們未來的發展,不僅要教會他們某一種軟件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信息科技課堂培養其適應信息科技快速更迭的能力。軟件更新換代的速度非???,有時學生學習某款軟件剛入門,新的軟件就已經問世,這樣往往使教師在教學中被牽著鼻子走,導致學生在信息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滯后。而且現在的學生都是數字原住民,獲得信息的能力比以往更強,如果他們知道學習的軟件有更好的替代產品,就會對課堂內容產生疑問,進而質疑信息教師的能力,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二、“新課標”給小學信息科技課堂帶來的改變

(一)從“技術”到“科技”

“新課標”把“信息技術”改為“信息科技”,從一個名詞的變化可以看到教育思維的重大變革?!凹夹g”導向關注操作和知識點,培養的方向是熟練程度和技巧,它會導致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靶抡n標”中的“科技”導向幫助學生認識、理解世界,更注重培養學生能力?!翱萍肌睂蛳屡囵B的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學生的適應力、勝任力和創造力得到增強。[1]“新課標”的實施把原來重操作、重知識點的信息技術,轉變成重科學、重素養的信息科技,而且其覆蓋面包括全體學生。

(二)從“知識點”到“大概念”

大概念是一個學科的科學基礎,體現了一個學科的知識關系,所有的知識在這里可以變成一個知識網絡,貫穿其中的是學科邏輯。信息科技課程的“新課標”中,包含了數據、算法、網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這6條學科邏輯主線,能夠引領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知識網絡中得到螺旋式的提升。關注單一知識點的教學很容易忽略知識間的普遍聯系與內在邏輯,導致在教學中以偏概全,解決問題時有很大局限性。[2]教學中,教師應跳出具體的知識點,聚焦學科大概念,根據不同層級的概念建構學科知識體系,為學生提供多種體驗,促進概念的建構和理解。

(三)從“素質”到“素養”

素質教育重視不同學科的知識,而“素養”重視知識內化、實踐和運用。在日新月異的信息化背景下,“新課標”更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在各種實際情境中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3]基于核心素養確立課程目標、遴選課程內容、研制學業質量標準、推進考試評價改革,是“新課標”釋放的重要信號。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運用所學技術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也是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4]

三、“新課標”下小學信息科技課堂教學建議

(一)注重科技導向,挖掘小學生創造力

信息技術課堂以知識導向為主,講操作、重編程,“新課標”下的信息科技課堂則以素養導向為主,著重培養學生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強調信息社會責任。[5]過去的信息技術課程強調學生會操作幾種機器、會編幾種小程序、會使用幾種軟件,但這些知識都在不斷地變化和更新,學生如果只學會操作方法,未來并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去從事創造性工作。信息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開發以科技導向為主的課程,不斷挖掘小學生的創造力。

“新課標”下小學信息科技課堂的價值在于育人,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可以使其受益終生。這就需要教師關注這個學段學生的認知力、理解力和學習態度,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不僅學會某一個軟件的操作方法,更要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增強適應力、創造力,這是小學信息科技課堂的一個重要目標。

(二)樹立大概念教學理念

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強調體驗,保障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不同發展水平地區的學??梢愿鶕陨淼膶嶋H情況安排課程體驗的內容和程度。但如果僅僅是體驗或者體驗的內容占比太大,就會使教學流于表面,小學生樂呵呵地上完一節課,卻沒有實質上的思考和收獲?!靶抡n標”要求信息學科教師要把教學內容劃分成具體的主題單元,貫徹大概念教學理念。

大概念是將核心素養落實到具體教學中的錨點,反映學科本質,指向具體知識背后的核心內容。信息學科教師樹立大概念教學理念有助于在課堂中完成知識遷移,塑造學生復雜的認知結構,其不僅可以打通跨學段、跨學科的學習,而且能解決學校教育和真實世界相阻隔的問題。[6]小學信息科技課堂要關注學生未來所要面對的真實世界,根據不同層級的概念建構學科知識體系,為其提供多種體驗來促進概念的建構和理解。

(三)側重提升小學生信息素養

在調研中與很多小學信息學科教師交流發現,教師普遍認為“新課標”實施的難度在于沒有及時更新觀念和轉變思維。目前,信息科技課堂依然偏重于技術操作,沒明白技術導向不再能撐起素質教育?!靶抡n標”下信息科技教師應把教學的重點從掌握技術轉移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建立素養導向的學習目標,項目學習的主題要具有引領性,學習任務的布置在有趣性的同時要具有挑戰性,要設計持續性學習評價,制訂有效的評價方案和標準。[7]教師在實踐中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身邊的資源,構建數字化、開放的學習環境,并不斷在教學中進行總結、反思和改進。

“新課標”下信息科技課堂側重培養青少年信息素養,教師要改變之前固有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實現信息科技的課程理念和培養目標在課堂落地,譜寫信息科技教育的新篇章。

猜你喜歡
新課標軟件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禪宗軟件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軟件對對碰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談軟件的破解與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