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者網絡理論: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的新視角

2023-04-19 23:51騰,李猛,劉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行動者就業指導民辦高校

王 騰,李 猛,劉 葉

(1.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人事處,河北 張家口 075000;2.滄州交通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北 滄州 061199;3.河北經貿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石家莊 050061)

引言

“2023中國現代教育發展指數”調查顯示,在涉及擇校、減負、教師待遇、教育公平等近30個教育問題中,“大學生就業問題”首登榜首。大學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近些年,我國經濟處于增速換擋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傳統產業就業機會減少,新興產業就業機會供不應求,疊加上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困境更加突出。提升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已經成為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本文以河北省某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為例,依據行動者網絡理論,嘗試對提升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一些思考。

一、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中的行動者網絡分析

(一)行動者網絡理論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以下簡稱ANT)由社會學家卡龍(Michel Callon)、拉圖爾(Bruno Latour)等人提出,后被廣泛運用到眾多公共治理領域。ANT以三個概念為核心:行動者(actor/agent)、異質性網絡(heterogeneous network)、轉譯(translation)。該理論克服了技術與社會的二元論,將社會科學從認識論層面轉向了本體論研究[1],無論人或者非人(技術、設備、觀念等)孤立存在都是不具有意義的。在行動者網絡中,核心行動發起者和其他行動參與者都具有各自異質化的利益,網絡的穩定與行動的推進是各方利益不斷“協調”“轉譯”的過程。因此,ANT中的“行動者”既包括人也包括非人,也就是在網絡中發揮作用的一切因素,平等地在集合的連鎖效應中發揮各自的能動性[2];“異質性網絡”也并非實體網絡,而是由行動者的行動建構的聯結,行動者之間盡管是“異質”的,存在著不同行為邏輯、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但又是彼此聯結著的存在;行動者網絡建構所通過的關鍵環節就是“轉譯”,能否達成某種一致,“轉譯”成功,這決定著行動、項目、方案等成立與否?!稗D譯”主要通過四個環節——問題化(problematization)、利益相關化(interessement)、攝入(enrollment)、激活(mobilization),將網絡中所有行動者高效地組織起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中關涉的行動者動機復雜多元,同時又富于變化,借鑒ANT理論視角,關注高校內部人與非人要素的整合,分析高校、企業、政府、畢業生等不同類型行動者的差異和協同,為我們全面審視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路徑提供了新的契機。

(二)行動者網絡分析

從ANT理論視角上看,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本質上就是大學生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各個“異質行動者”成功進行問題轉譯(利益協調)、協同育人的結果。在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中,培養具備核心就業競爭力的畢業生是網絡的中心目標,而網絡中心目標對異質行動者的吸引力是網絡建立與維護、網絡規模擴大與拓展的關鍵性指標。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中關涉到的行動者有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輔導員、導師等)、企業、地方政府、畢業生等。非人(non-humans)行動者有指導思想、就業方針、組織協作機制、人才培養機制、就業管理機制、職業生涯教育機制、校企合作機制等。值得注意的是,非人行動者在行動者網絡中同樣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不容忽視。在這當中,高校和大學生是核心行動者,起到網絡發起和吸引其他行動者、啟動轉譯機制的作用。所以,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和依托,應該在提升畢業生競爭力方面積極有為;學生自身是尋求自我成才的主體,要發揮好主觀能動性,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扎實提升專業素養。

“轉譯”是核心行動者協調利益分歧、維系網絡行動的過程。在“問題化”和“利益相關化”階段,高校作為核心行動者應該主動識別問題,也就是培養畢業生核心就業競爭力的意義、困難、方案,通過強調高質量畢業生對各方的價值來保障各方行動的一致性和持續意愿。高校要明確“異質行動者”的興趣和利益訴求,比如,政府關注就業率、企業關注用工質量、畢業生關注個人發展前景。高校在制定方案時要盡量滿足各方利益,明確各方角色,調動各方參與,實現多元主體利益耦合。

二、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國內學者對畢業生就業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生、高校、政府、企業四個層面[3]。筆者采用問卷調查與部分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法,以河北省某民辦高校2023屆英語和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350人為調查對象,編制《民辦高校外語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指導情況調查問卷》。問卷設計從畢業生、高校、政府、企業四個維度全面了解畢業生的就業準備和獲得就業指導情況,其中,畢業生維度主要從畢業生“職業傾向”“職業動機”“職業準備”三方面進行考察;高校維度主要從高校及所在學院“提供就業信息情況”“提供就業教育情況”“就業幫扶制度與政策落實情況”“校企政協同合作情況”四方面進行考察;政府維度主要從地方政府在“促進就業質量提升政策制定情況”“提供就業崗位和舉辦招聘會情況”兩方面進行考察;企業維度主要從高校所在地企業對畢業生“提供實習崗位和實踐機會情況”“參與高校就業指導服務情況”兩方面進行考察。問卷發放350份,回收342份,回收率97.71 %,有效問卷330份,有效率96.49 %。隨機選取畢業生15人進行訪談。

(一)畢業生:職業傾向趨穩,職業動機多元,職業準備不足

調查顯示,英語專業畢業生職業傾向60 %選擇從事教師行業,40 %選擇考研升學,31 %選擇外貿行業,26 %選擇考公務員??梢?大多數畢業生更傾向選擇穩定安逸的體制內工作。在訪談中,有畢業生表示,父母希望她們將來過上安穩的生活,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或教師編制,可能會選擇延遲就業、繼續備考或不就業。學生本身職業規劃并不十分清晰,考研、考教師編制有時也只是隨大流。職業動機是直接引起、推動并維持人的職業活動以實現一定職業目標的心理過程。從職業動機影響因素的調查數據來看,當前英語專業畢業生擇業動機多元,大多數人更希望找一份個人感興趣(81 %)、專業對口(64 %)、薪資待遇較好(65 %)的工作。此外,工作環境(57 %)和家庭因素(32 %)也是重要影響因素。畢業生的職業動機取向,多數是從個人長遠發展著眼,比較關心自己工作生活整體狀態的協調性。職業準備是學生確立職業目標之后,為了實現職業理想所做的努力嘗試。調查顯示,87%的畢業生希望通過獲取職業資格證來增強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畢業生希望得到的就業幫助,主要是簡歷制作(63 %)、面試經驗(69 %)、求職注意事項(73 %)方面。

(二)高校:就業教育與指導制度尚不健全,就業政策落實實效性不足

搭建就業信息平臺,拓展發布渠道,及時發布信息,是高校就業指導的重要內容。調查顯示,畢業生對高?!疤峁┚蜆I信息情況”非常滿意(5 %)、滿意(54 %)、一般(36 %)、不滿意(4 %)、非常不滿意(1 %),大部分學生認為高校在提供就業信息方面表現尚可。訪談中,有學生表示,自己主要是從班級群或者網上查看就業招聘信息,提前了解任職條件與崗位內容、人才招聘計劃。在招聘網站了解利用上,除本校的就業信息網、智聯招聘和Boss直聘,對其他招聘網站知之甚少,獲取招聘信息有限。高校就業教育體系是畢業生職業成長的催化劑,對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升求職技能發揮著重要作用。調查顯示,畢業生對高?!疤峁┚蜆I教育情況”非常滿意(2 %)、滿意(39 %)、一般(47 %)、不滿意(12 %),一部分畢業生認為高校的就業教育差強人意。在對高?!熬蜆I幫扶制度與政策落實情況”“校企政協同合作情況”調查中,選擇“非常滿意”及“滿意”的學生占比分別為31 %和28 %。由此可見,民辦高校的就業制度和政策落實及校企政合作情況并不樂觀。訪談中,只有53%的學生有過參觀實習經歷,其中還包括學校組織的企業參觀,這也說明畢業生對于企業發展狀況和工作環境了解并不多,民辦高校在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實效性上尚有待提升。

(三)地方政府:統籌提升就業服務質量有待加強

民辦高校畢業生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了促進大學生就業,地方政府往往在財政、稅收、社會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完善的政策和制度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有效保障。畢業生對地方政府在“促進就業質量提升政策”的調查中顯示不太了解(81 %),在對“提供就業崗位和舉辦招聘會情況”的調查中顯示基本了解和比較了解(52 %)。作為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的行動者之一,地方政府要加強與高校以及畢業生的聯系,不僅要做好畢業生就業的前瞻性布局,增加當地的就業崗位供給量,創造更多的高質量就業機會,同時也要做好就業政策的宣傳工作,鼓勵畢業生積極創業,提升好就業政策制定主體間的協同。

(四)企業:參與高校人才培養深度不夠

協同育人理念下,企業是高校人才培養中重要一環。對于民辦高校而言,地方企業積極參與到高校人才培養環節為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是提升畢業生崗位勝任力和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在校期間的實習、實踐經歷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手的就業經驗,縮短畢業生職業過渡期,加速其職業成長。畢業生對地方企業在“提供實習崗位和實踐機會情況”的調查中非常滿意(5 %)、滿意(42 %),“參與高校就業指導服務情況”中非常滿意(6 %)、滿意(37 %),可見,盡管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落實就業政策,不斷深化與高校之間的育人合作,但是在深入程度上依然有待提升。

三、提升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建議

從ANT理論視角看,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本質上是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輔導員、導師等)、企業、政府和畢業生共同協作的過程,合作共贏是保障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必要條件。生、校、企、政各方在行動者網絡構建中呈現出的價值追求、興趣指向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認清各方責任,發揮好高校的聯結中心作用、畢業生的行動主體作用對實現提升就業質量有重要意義。

(一)發揮好核心行動者的主導作用

大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在提升就業質量網絡構建中發揮著核心行動者的作用。就業是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進行檢驗和考核的環節,大學生應具有自主就業的責任意識[4]。大學生需要在就業過程中提升創新意識和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從而找到符合自身個性特征、價值觀和能力的理想職業。一是要早做準備。經常性地瀏覽網絡招聘平臺,多參加就業指導中心組織的線上線下招聘會,對目標企業有意識地查找資料、進行實地參觀和爭取實習機會,盡早根據目標企業的任職條件和崗位內容進行自身提升。二是學會主動問詢。主動提出自己的困擾,向輔導員、導師咨詢和求助,爭取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指導。

在有限責任視角下,高校并非要包攬大學生就業,而是通過建立健全就業工作體系突出高等教育的服務性來提高就業服務質量[5]。事實上,無論是協調其他就業服務主體還是提供就業教育和指導、搭建就業信息發展平臺,高校都是提升就業質量網絡構建中的核心行動者。人才培養是高校的基本職能之一,夯實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進行改革和發展的出發點。通過提供支持和教育,幫助學生找到與自身需求匹配的工作是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一環。這個過程中尤其是要協同好就業指導中心、輔導員、指導教師三者之間的作用。

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作為提供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指導的專門化機構,一是要開設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進一步加強職業價值觀的深入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明確未來的職業生涯方向。幫助學生梳理就業創業知識體系,尤其是求職面試經驗,增強競爭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二是要搭建綜合就業平臺,積極聯合各二級學院導師資源,組織專業類專場招聘會“訪企拓崗”,開發學校就業平臺,通過綁定學生微信賬戶,借助大數據精準推送相關專業招聘信息和就業指導方面的講座。

輔導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要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困擾,提供就業咨詢與指導,協助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落實就業去向,為企業輸送優秀人才,為網絡招聘平臺輸送流量,協助導師推進畢業生答辯進展。輔導員還要幫助學生學會科學抉擇,解決就業迷茫,加強學生思想引領,引導學生把個人理想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三支一扶、西部計劃、中小企業招聘等。

全方位就業指導政策背景下,應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納入就業指導與幫扶工作中,導師在論文指導之余,積極發掘自身資源,組織學生參加企業實習和社會實踐,增進企業就業認同。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能力傾向,引導他們進行自我完善和塑造,提高他們的就業技能和就業技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發揮好其他行動者的協同作用

企業是畢業求職成功的重要決定力量,同時,優秀的畢業生也是企業發展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了提高雙向選擇的效率,企業應與高校積極開展合作,如訂單培養、實習實踐等,一方面提高畢業生的工作經驗,另一方面也能增加企業與畢業生的相互了解,提高簽約率。

政府是行動者網絡中重要的其他行動者。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需要構建強大的異質性行動網絡,為著畢業生質量提升這個核心,所有關涉到的行動者們需要不斷進行利益的協調、問題的轉譯。因此,政府在整個網絡的建構和維護中起到政策支持者和資金資助者的角色,同時,政府行動者的強力參與對于其他行動者的加入和問題轉譯也會起到輻射帶動作用。

結語

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培養具備核心就業競爭力的畢業生是民辦高??沙掷m發展的重要衡量指標。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引入可以有效揭示畢業生就業指導與幫扶體系中不同主體的不同訴求以及內在邏輯,協調多元主體間的合作關系,進而提升民辦高校外語類畢業生就業指導與幫扶的效果與質量。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下,通過分析行動者的角色來呈現高校就業指導與幫扶網絡建構過程,重塑多元協同的行動者網絡,從而推動高校就業指導與幫扶實現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行動者就業指導民辦高校
與異質性行動者共生演進: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政策執行研究新路徑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開展對策探討
略談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敬仰中國大地上的綠色行動者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網絡行動者的新媒體使用特征、影響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聯網+”的積極行動者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