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實踐:強師培育的現實需求、路徑探索和關鍵環節

2023-04-20 23:03楊玉春?陳為建
中國教師 2023年4期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

楊玉春?陳為建

【摘 要】《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的印發,既為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撐,又對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作為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重要一環的學校,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場優勢和主體作用。文章通過分析強師培育的現實需求、路徑探索和關鍵環節,從學校實踐的角度闡述了如何立足本校實情,探索強師培育的校本化實施路徑,為“大國良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提供助力與保障。

【關鍵詞】強師培育 教師專業發展 學校實踐

教育事業發展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有高質量的教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指出,“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筑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建強、全面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整體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教書育人能力素質”[1]。面向2035教育強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強師計劃》,既是學校承擔的責任使命,也是學校發展的關鍵要素。研究強師培育的現實需求、路徑探索和關鍵環節,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強師培育的現實需求

1. 建設教育強國的呼喚

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師計劃》為新時代學校強師培育指明了方向。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才有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才能為建設教育強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實基礎。

2. 實施課程改革的需要

高中新課標和最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有一個共同指向—聚焦核心素養。開展教師培訓是落實課程改革要求的關鍵,培訓要面向全體教師,堅持“先培訓后實施”。注重研究型、參與式培訓,采用專家報告與案例研修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集體學習與自我實踐相結合等多樣化培訓方式。注重校本教研體系的建設,整合各類資源,創新教研機制,高水平開展研究、指導和服務工作[2]56。

3. 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充分激發各級學校辦學活力,整體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提高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優化教育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做到應教盡教,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3]。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推行,社會對學校教育質量的追求和要求會更高,這需要教師下更大功夫、投入更多精力。

二、強師培育的路徑探索

1. 重視師德師風建設

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和師德水平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學校要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

(1)加強思想價值引領

學校要把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領導和指導,形成黨組織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把《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作為教師的必讀書目,引導教師深入學習領會核心思想,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在教師中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統領學校師德建設,制訂并實施教師從教的基本準則,為規范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提高育人水平指明目標和方向,引領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良好的職業操守。

(2)涵養教師高尚師德

學校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從品德素養和業務素養等方面下功夫,制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計劃,聘請相關專家學者引領教師,線上線下相結合,自主學習和集體研討相結合,把傳統文化的精髓理解吃透,涵養師德,錘煉內功,提升境界。引導教師敬業、誠信、友善、嚴謹、務實、創新。組織豐富多彩的師德涵養活動,強調師德涵養活動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深、做實、做細、做久,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使教師行有所遵、做有所循。

(3)規范教師職業行為

師德師風建設在學校立德樹人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學校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規定,通過完善制度設計、制訂評價標準、健全激勵機制等,組織教師深入學習貫徹,注重宣傳教育,榜樣引領和實踐養成相統一,制度規范和紀律約束相銜接,考核評價和監督獎懲相結合,建立健全學校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切實將教師職業規范準則落深落細,確保教師應知應會、入腦入心,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教書育人良好環境。

2. 構建教師發展共同體

(1)掌握學校教師隊伍實際情況

先要了解學校教師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科結構、職稱結構等基本信息,針對教師、學生及家長開展深度訪談和調查研究,并進行SWOT分析,權衡利弊、揚長避短,全面掌握學校教師隊伍的優勢、 劣勢、機會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2)選拔中心組成員

根據個人申報、組內推舉、學校評選,每個教研組選出最優秀的教師,組成學校中心組,對學科中心組成員進行重點培養,充分發揮中心組成員的模范帶頭和示范引領作用。

(3)建立教師成長共同體

由中心組成員和全體教師組成若干教師成長共同體,定期組織骨干教師介紹教學經驗,開展骨干教師觀摩課、青年教師匯報課、學術沙龍等活動,共同研究學科課程、教學規律、學生發展、作業布置、考試輔導,提高全體教師育人能力和研究水平。

3. 健全學校教研機制

以校為本的學校教研是提高教師課程實施水平和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學校要努力建成服務師生共成長的“教—學—評”一致性的教研機制。

(1)課程研究

課程作為教育思想、目標和內容的重要載體,在教育改革中的意義日益凸顯[4]。每一門學科有多個版本的教材,學校須以學科教研為依托,引導教師分工合作,結合具體學情精細掌握各版本教材,整合教學內容,落實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

例如,初中化學可以進行如下整合。序言“開啟化學之門”,內容聚焦什么是化學、化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化學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化學推動社會快速發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力。第一單元“空氣和水”,整合初中化學課程中有關空氣和水的內容,集中研究水的組成和水的凈化、空氣和水的污染與防治,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化學學科的意義和價值。第二單元“解密化學語言”,整合初中化學課程中有關化學語言的內容,分成三個模塊,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從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發展三方面研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系統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5]90。

(2)教學研究

學校要精心組織、系統設計教學研究,基于整合后的課程內容,對課程標準和知識體系進行深度解讀,開發教學資源,任務情境和問題設計相結合,單元內容與核心素養相結合,根據學生認知水平與學習進階,開展集體備課,提升單元整體備課的深度與質量。

(3)評價研究

課堂教學評價旨在促進課程目標的落實和診斷課堂教學的效果,這必然要求一體化設計與實施“課程、教學、評價”?;谶@種認識,學校應加強過程性評價,改進終結性評價,深化綜合評價和探索增值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和發展功能[2]45。

4. 賦能教師專業發展

(1)夯實教師學科知識體系

學校要借助高校學科專家的力量,對教師開展一系列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學科歷史與學科發展歷程、學科的內容體系和結構特征、課程的性質和目標、課程標準的內容、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等。

(2)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積極推動學校教師適應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變革,提高信息素養,針對學校實際,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建立指導團隊,各教師發展共同體圍繞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四個維度,以學科信息化教學設計為重點,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推動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動。

(3)成立名師工作室

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學校要建立若干名師工作室,圍繞情境教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核心素養等關鍵領域,以教學觀摩、校本教研、專家講座、集中展示等形式,搭建交流平臺,夯實全體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智慧,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

5. 注重教師基本功訓練

學校要注重教師的基本功訓練,通過優質課比賽、實驗技能比賽、作業設計比賽等,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1)舉行優質課比賽

為解決教學過程中一些重點問題,共享優質資源,學??梢蚤_展優質課比賽。從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現狀分析、教學創新點、課程目標、教學過程、效果分析等維度設計優質課,先組內打磨,后校內展示,組織教師相互觀摩學習。

(2)組織實驗技能比賽

為提升教師的實驗技能,落實新課程倡導的“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發揮實驗教學的功能,落實核心素養,組織教師開展實驗技能比賽,包括實驗設計能力、實驗操作技能、實驗說課、信息技術應用等。流程包括組內集體準備、校內觀摩等環節。

(3)開展作業設計比賽

為提高教師的作業設計、批改和反饋能力,學校定期開展教師作業設計能力比賽。作業設計的類型包括基礎類作業、拓展類作業和創新類作業?;A類作業注重基礎知識、覆蓋面廣、重點突出,基本覆蓋全部的學科基礎知識。拓展類作業體現多樣性、靈活性和綜合性。創新類作業體現學科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和科技進步的聯系,并將知識還原到生活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的未來[5]91。

6. 著力提升教師幸福感

(1)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學校干部要深入教學一線,了解教師的工作、生活與發展情況,定期走訪離退休老教師、優秀一線教師、家庭困難教師等,通過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等,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為教師辦實事,創造教師安心從教、靜心從教、舒心從教的良好環境,形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良好局面。

(2)樹立科學評價體系

教師評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促進教書育人質量。針對教師的評價,要以質量為導向,突出育人能力、育人質量和實際貢獻,突出評價的質量導向,有助于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破除短視化和功利化行為,更好地發揮評價對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支撐作用。注重分類評價,不同學科、不同崗位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在專業發展上的需求和表現也不相同,開展分類評價,有助于引導教師在自己的崗位和專業領域上,勇于改革、大膽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整體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3)關注教師心理健康

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實際出發,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減輕教師過重的工作負擔與心理負荷,營造有利于教師心理健康的學校氛圍。把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師研修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教師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提高教師的身心健康修養,學會自我調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根據教師的年齡及身心健康狀況實行“柔性”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教師的生活,緩解教師的壓力,防止教師心理健康疾病的發生。

三、強師培育的關鍵環節

1.強師培育要健全工作機制

從單個教師的進步走向全校教師的共同發展,是學校發展的關鍵環節。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要健全工作機制,做好課程規劃和校本教研工作,重視教師專業成長,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支持和保障;學校的教師發展機構要充分發揮研究、指導和培訓功能,工作室主持人要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全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2. 強師培育要聚焦核心素養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水平,是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學校要統籌設計,以教師成長共同體為載體,全體教師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按照不同的學習主題,分別從知識體系、學情分析、課程標準、教學設計、評價檢測等維度進行系統分析,形成一整套課程資源、背景拓展、作業設計和培訓課程等,在實踐過程中提升每一位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從而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3. 強師培育要保障教師權益

《教育概覽2019》的相關數據顯示,OECD國家的教師工作時間多用于教學工作,而中國教師在非教學事務上耗費的時間相對偏多。這不僅給教師帶來沉重負擔,也給基礎教育高質量體系建設埋下隱患。須從保障教師權益角度出發,嚴格客觀把握和管理教師的工作時間,避免教師承擔過多的非必要性和非專業性的工作,確立基礎教育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工作制度,明確限制教師加班時長,尊重教師的專業勞動,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學校層面須尊重教師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

4. 強師培育要激發教師潛能

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不取決于主觀愿望,而取決于能否讓學校的全體教師行動起來,這是學校發展取得突破的根本保證。把學校的發展愿景和目標告知全體教師,讓每一位教師都明白學校的發展目標、根本任務,明確實踐路徑和具體要求,給予全體教師清晰的方向感,保障全體教師的獲得感和成就感,激發全體教師的工作熱情,將學校強師培育價值追求內化于每一位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過程中。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探索,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不斷完善學校層面的教師發展范式,不斷提高每一所學校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和課程實施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的通知[EB/OL].(2022-04-02)[2023-03-04].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14/content_5685205.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OL].(2021-07-24)[2023-03-0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ivk_sa=1024320u.

[4] 柯政.從整齊劃一到多樣選擇——課程改革發展之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78.

[5] 陳為建.縣域初中化學教師發展共同體的構建[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2,43(19).

(作者單位:1.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2.山東省莒縣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胡玉敏

猜你喜歡
教師專業發展
教育信息化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新任務與新途徑探究
各國教師素質提升淺析
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意義
應用型大學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構建研究
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方式
技術支持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利用云錄播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研修平臺
微視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研究
論反思性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