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檔案法》實施背景下依法治理檔案的探討

2023-04-20 03:56蔡蓉菲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檔案法附件

蔡蓉菲

(潮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潮州 521011)

引言

習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在法制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2020年6月,修訂完成的新《檔案法》以法治理念為核心,對檔案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通過依法治檔加快檔案治理的現代化步伐[1]。不論是政府、還是企事業單位,檔案均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好檔案能為發展決策提供依據。以下結合筆者個人實踐,探討了新形勢下依法治檔的相關事宜。

一、檔案工作的性質和依法治檔的概念

(一)檔案工作的性質

檔案工作具有政治性、管理性和服務性等特性。第一,檔案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統治階層掌控了檔案工作,為其政治、經濟、文化服務,體現一定的階級關系和利益,這是政治性的表現。第二,檔案工作不會產生物質財富,是對各部門形成的歷史文件進行管理,因此具有管理性,是整個社會管理系統的一部分。第三,檔案信息為社會實踐服務,檔案部門對檔案進行研究、開發、利用,本質是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這是服務性的體現。

(二)依法治檔的概念

依法治檔就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嚴格按照《檔案法》的要求對檔案進行管理。具體來看,依法治檔的含義包括六個方面:

1.檔案管理工作要在國家法律范圍內進行,堅持黨和政府的領導,才能確保大方向不會產生偏差。

2.《檔案法》是檔案管理的依據和保障,對各項工作問題均提出明確要求,必須規范執行。

3.檔案管理部門要嚴格執法,保證檔案的安全性、完整性,違規開發利用檔案者,要依法追究責任。

4.各個層級的檔案管理機構,均要樹立依法治檔的理念,按照法律程序為檔案使用者提供服務。

5.落實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普及《檔案法》內容,營造檔案工作良好環境。

6.促進檔案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形成法律意識和秩序,推動檔案事業健康穩定發展[2]。

二、新《檔案法》對檔案管理的要求

新《檔案法》對檔案管理的要求,可以總結為“四化”:分別是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這也是依法治檔的基礎。

(一)管理制度化

第一,為了落實檔案管理制度,管理機構應明確自身職責和具體責任人,主管機關和部門協作配合。實施管理制度時,對人員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提高全體職工的檔案意識[3]。第二,從檔案收集開始、到使用為止,制定全流程的管理規定,例如:各類檔案收集整理、立卷歸檔、開發利用的規范,軟件和硬件設施的建設標準等。第三,用好監督考核機制,調動檔案管理者的積極性,對各個工作環節進行監督,確保管理活動符合制度要求。同時,領導要關注制度執行情況,采用績效考核評價的方式,肯定取得的成效,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提高檔案管理部門的能力和效率。

(二)流程規范化

檔案資料收集時,嚴格按照歸檔范圍開展整理。在檔案管理環節,根據文件的重要程度、文件之間的關系、文件產生時間等進行分類,做好順序管理,格式統一。檔案借閱和利用時,對查閱者進行評估,尤其是涉密檔案,應獲得主管負責人的批準,而且不能借閱原始文件;設置明確的歸還期限,如實記錄歸還時間,避免發生文件丟失、損壞等情況。

(三)書寫標準化

在檔案內容方面,要想做到書寫標準化,就必須嚴格執行《檔案法》的要求。以著錄和標引為例,它是檔案歸檔、保管和使用的基礎,編制著錄和標引時,標準化要求做到:

1.使用專業詞匯,確保格式統一得當。

2.執行國家或行業制定的著錄規則,例如文件編號規則、標簽規則等。

3.著錄內容包括標題、文件編號、保密保管期限、時間及編號、稿件、載體形式、關鍵詞、人員姓名、附件、摘要和注釋等。.管理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才能掌握相關規則,保證書寫標準化。

(四)讀取數字化

信息時代背景下,建立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能滿足電子檔案的管理需求,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有效手段。檔案讀取數字化,要求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將紙質檔案轉化為電子檔案,使用計算機、數碼相機、掃描儀等設備,生成檔案數據信息,并對顏色、分辨率等技術參數進行設置調整,方便后續計算機和管理系統進行處理[4]。二是建立檔案數據庫,包括目錄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兩類。數據庫建設過程中,要保證目錄和全文的數據是兼容的、通用的。隨著紙質檔案變化,電子檔案和數據庫也隨之變化,實現檔案信息共享,提高檢索和利用效率。

三、目前檔案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一)縱向角度存在的問題

從縱向角度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后,省、市、縣級檔案機構分別設置,各級黨委辦公室增加檔案局牌子,提高了檔案工作的執行力、影響力。但在實際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1.新管理機制尚未建成。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檔案局、檔案館、檔案管理部門之間工作運行機制尚未建成,在檔案管理中,職能不明確,存在交叉、空檔現象,實際管理效力不高。

2.專業工作人員不到位。隨著機構改革,雖然掛牌成立檔案局,但管理人員的編制未核定,基層管理人員不到位。以縣、市、區檔案管理部門為例,一方面檔案管理人員不足,另一方面并非檔案專業出身,缺少從業經驗,實際業務不熟練,影響檔案管理效率和質量。

3.機構不具備執法條件?!稒n案法》中規定:至少2名具有行政執法證的人員,才能開展檔案執法工作[5]。在現實情況中,因檔案管理人員配置不到位,不能滿足執法要求;或雖然人員數量達標,但從業者沒有行政執法證,不具備執法資格。在此影響下,檔案執法存在盲目性、隨意性,依法治理成為空談。

(二)橫向角度存在的問題

從橫向角度看,行政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工作已經完成,但撤銷單位、合并單位的數量較多,他們的檔案移交工作可能尚未完成,存在的管理問題有:

1.檔案管理意識薄弱。對單位而言,檔案不僅是見證單位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為領導提供決策的依據。部分單位的檔案管理意識薄弱,存在重業務、輕檔案的現象,并沒有將檔案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內部組織結構混亂,崗位職責不明確,影響檔案管理效果。

2.存在較多安全隱患。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便于單位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然而一些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未遵循這一原則,各門類檔案管理散亂,缺少統一規劃和協調。一些單位錯誤采用“誰形成、誰管理”的理念,重要檔案資料隨處放置、自行管理。這些安全隱患的存在,是導致檔案丟失、信息泄露的重要原因[6]。

3.歸檔范圍不明確?!稒n案法》和國家檔案主管部門對檔案的歸檔范圍、歸檔要求、保管期限已做出明確的規定。但一些單位未依法依規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對文件材料的分類界定模糊不清,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文件材料歸檔分類錯誤、歸檔不合格、材料收集不全面的現象。例如:檔案未按要求進行分類編號,未在規定時間內歸檔并移交檔案室;重紙質而輕電子、聲像類檔案,電子、聲像類檔案保存不當;邊緣文件材料歸檔不嚴格。

4.人員業務素質差。檔案工作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和專業性,但是檔案發揮的作用滯后,而且日常工作枯燥、重復,因此不被領導重視。在基層檔案部門中,尤其是偏遠地區、經濟落后地區,依然有兼職檔案人員;檔案人員流動性強,頻繁更換影響工作連續性,無法對工作質量負責。

四、新《檔案法》實施對依法治理檔案的措施建議

結合目前檔案工作中的問題,依據新《檔案法》和依法治檔的要求,我們從制度建設、宣傳教育、執法監督、人才培養四個方面提出相關措施建議,以期加快檔案管理工作的法制化進程。

(一)強化制度建設,夯實依法治檔基礎

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是依法治檔的保障,能確保實際工作開展有章可循,推動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第一,以上位法為依據,結合單位工作需求,盡快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夯實依法治檔基礎。例如,將《檔案法》、檔案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與單位的工作內容、發展需求相結合,從檔案資源體系、安全體系、開發利用體系、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出發,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如出臺《檔案管理制度》、《檔案分類方案、文件資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制度》、《檔案工作人員職責》等。第二,在制度建設過程中,進一步明確歸檔要求、工作流程,編制《檔案分類實施辦法》,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時,要將檢查考核納入其中,明確崗位職責,逐步形成獎罰明確、可操作、實用性強的制度體系,嚴格依法治檔、依法辦事。第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單位運營變化,應對檔案制度體系進行修訂完善,過時的制度條款及時清理,滿足新形勢下的檔案工作需求。具體來看,一方面要擴大檔案資源的覆蓋范圍,檔案管理者要牢記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的使命,樹立為民服務的價值觀,依法對檔案進行建立、接收、保存、使用,能為社會發展、民眾生活創造價值。另一方面擴大檔案資源的服務對象,過去檔案服務傾向于黨政機關,新形勢下依法治檔要創新服務理念和方法,關注社會和民眾對檔案的利用需求,將檔案服務延伸到社會組織、民眾個人,真正提高檔案利用率。第四,優化檔案管理業務流程,實現超前管理。以基建檔案為例,在工程設計、施工階段,會和以往同類型的項目進行比較,通過調取相關檔案,對本工程的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對施工方案進行完善,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和質量缺陷,實現事后控制到事前控制的轉變,從中發揮出檔案資料的價值和作用。

(二)大力宣傳教育,樹立依法治檔思維

如何提升檔案意識,做到依法治檔呢?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通過宣傳教育,能幫助人們轉變思維認識,學習法律法規知識,樹立依法治檔思維,為檔案工作開展營造出良好的環境氛圍[7]。第一,站在單位的角度,應開展多元化的宣傳活動。一是開展主題鮮明的宣傳活動,利用真實案例+法律法規,實現宣傳教育的目標。二是設置咨詢服務臺或咨詢熱線,職工如果存在疑問,可以向專業人員尋求幫助,及時消除疑惑。三是利用新媒體,擴大宣傳范圍和影響力,例如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尤其能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第二,宣傳工作除了單位本身的努力,還應該加強合作,獲得其他部門機構、社會組織、民眾個人的配合支持。首先,檔案機構之間加強合作,主要包括檔案局、檔案館、檔案科研單位、教育機構等,建立橫向合作機制,統一組織宣傳教育活動。其次,各單位可加強與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等機構的聯動,聯合開展專題展覽、公益講座,展示結對研究成果,形成長效合作機制。最后要和黨校、干部學院進行合作,讓檔案走進黨校,走進黨員干部的學習生活,提高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助力檔案事業健康發展,實現依法治檔的目標。

(三)開展執法監督,保障依法治檔落實

執法監督是依法治檔的重要環節,能維護檔案工作的權威性、嚴肅性,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第一,深入學習《檔案法》,以相關規定為準,管理人員應合法行使權力、履行義務,嚴格開展執法監督工作,對違法違紀行為及時查處,避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發生。第二,在單位內部,組織行政、人事、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聯合開展檔案執法監督活動,發揮出部門合力,拉近各個部門之間的距離,消除信息孤島和信息不對稱問題,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第三,執法監督過程中,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運用大數據將監管對象分級分類,主推執法人員與執法對象雙隨機抽查模式,輔以專項督查、跟蹤督辦等方式,提升監管靶向性,提高問題發現率。針對存在檔案安全隱患的單位,應責令限期整改,指導落實,對違法行為應依法予以懲處,追究當事人責任。

(四)培養專業人才,提高依法治檔能力

依法治檔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檔案管理隊伍,做到業務精、作風正、能力強、形象好。第一,職業道德教育。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的方式,堅定從業者的信念,增強工作自豪感,激發主觀能動性[8]??赏ㄟ^群眾的服務評價,及時反饋工作成效,形成正向促進效應,激發工作積極性。第二,紀律作風教育。持續加強紀律作風整頓,堅決守住道德和法律紅線,規范工作行為,依法依紀治檔管檔。第三,業務知識培訓。采取專家講座、主題會議、外出進修等多種形式,學習檔案管理的新知識、新方法,明確自己的短板,利用高標準、高要求開展工作。第四,信息技術培訓。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優勢,對檔案資源進行整合,在共享的基礎上開發利用。例如:建設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將檔案管理工作統一化、集成化,提高檔案管理與使用效能;利用微信公眾號和官網更新發布檔案工作信息,為民眾提供便捷的檔案信息服務。

結語

綜上所述,新《檔案法》要求檔案工作做到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這是依法治檔的基礎。文章結合檔案管理現存問題,從強化制度建設、大力宣傳教育、開展執法監督、培養專業人才四個方面提出依法治理檔案的措施建議。希望本研究可以為實際工作開展提供借鑒,加快檔案工作的法治化進程,提高檔案資源的利用價值。

猜你喜歡
檔案法附件
新《檔案法》法律責任的設定及其完善
附件三:擬制定的標準匯總表
盤龍區檔案局組織業務培訓
昌寧縣檔案館多措并舉深入學習貫徹新修訂檔案法
省檔案局館舉辦新修訂的《檔案法》學習活動
大理州委辦公室召開學習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專題會議
關于TSG 07——2019附件M與TSG Z0004——2007內容的對照
吉林省檔案局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頒布三十周年組織舉辦檔案法律法規知識競賽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附件 注釋體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