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體認語言學的視角透視英語表演活動

2023-04-23 09:12胥倩
關鍵詞:小學英語

摘要:英語表演活動在教學中具有多重意義。體認語言學強調的“以體驗為背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體’‘認’統一為指向”“以建立圖式和理據為載體”為新課標指導下的表演目標達成提供了理論指南。從體認語言學的視角設定表演操作流程:校正目標,變身劇中人;互動體驗,構筑劇場;認知加工,創編劇本;合作排練,展演劇目;明晰維度,鑒賞評價。

關鍵詞:小學英語;表演活動;體認語言學

一、體認語言學是表演目標達成的理論指南

英語表演活動(以下簡稱“表演”)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單元主題和學習內容,通過模仿朗讀、模擬配音、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情境中運用語言,發展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獲得文化熏陶和審美體驗的學習實踐活動。表演使學習活動情境變得真實、過程顯得有趣、要求富于挑戰、氛圍具有美感、表達更具個性。為學生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創設真實情境、提供運用語言和展示綜合素養的舞臺,對師生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在教學中具有多重意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圍繞發展語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識、提升思維品質和提高學習能力等,提出了多個與表演相關的教學目標。例如,能圍繞相關主題,運用所學語言,表演小故事或短??;能對語篇內容進行簡單的續編或改編;能在學習活動中(嘗試)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等。[1]總的說來,表演的目標是“想表達”“能表達”和“會表達”,體驗并獲得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并把學習引向更廣闊的現實世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這些闡述為表演的有序開展指明了方向。

體認語言學認為,語言是“體”(互動體驗)與“認”(認知加工)結合的產物,其核心原則為“現實—認知—語言”,即“語言”和“現實”不是直接相連,而必須通過“認知”連接。[2]語言由人創造和運用,因人而定、因時而異、因地而移。體認語言學強調的以體驗為背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體”“認”統一為指向、以建立圖式和理據為載體等,為新課標指引下的表演提供了理論支持。

首先,以體驗為背景。體認語言學認為,語言源于人與世界的互動體驗[3],語言的發展完善也以此為基礎,它在課堂中的具象化表現為教學情境。語言學習和表演活動都以情境為背景,正如新課標提倡的“把學生的學習從書本引向更廣闊的現實世界”[4]。

其次,以學習者為中心。體認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教會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使用語言,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豐富情感體驗。表演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觀照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情感體驗,鼓勵學生“能在人際交往中,嘗試理解對方的感受”[5]。

再次,以“體”“認”統一為指向。體認語言學認為“現實”和“語言”通過“認知”連接,認知是人們對客觀世界感知和體驗的過程,需要運用抽象、概括、理解、表達等心智活動。[6]新課標提出基于核心素養的感知積累等12種表現,表演也要求學生通過感知積累、習得建構、比較判斷、觀察辨析、歸納推斷、表達交流等活動去感知、內化語言,并創編劇本(如能對語篇內容進行簡單的續編或改編),排練劇目(如能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展示表演(如表演小故事或短?。?,在此過程中實現“體”“認”的相互融合和循環上升,充分體現了體認語言學在表演中的邏輯和理念。

最后,以建立圖式和理據為載體。體認語言學指出,人的認知發展會經歷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加工過程,建議人們從身邊的語言實例中抽象出圖式,形成抽象而深刻的語言。圖式是語言中處于上層的、較為簡略的、抽象的、結構性的信息,既包括詞匯、句子等語言單位,也包括從實例中概括出來的知識結構。表演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各級圖式,推動語言從實例向圖式轉化。同時,體認語言學倡導通過幫助學生內化和運用語言,在交往中“適當調整表達方式”,鼓勵其根據交際情境和表達意向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培養學生使用語言的理據性意識。[7]

二、體認語言學是表演流程設定的操作指南

表演是教師將情境、故事情節、角色扮演等戲劇元素運用于英語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排演短劇的形式學習、遷移、拓展語言知識,讓學生在表演中活化語言、體驗情感態度,發展思維和表達能力。英語課堂在融入戲劇元素之后被賦予了新的面貌和教育意義:師生是導演、編劇、演員等“戲劇人”,教室成為表演的場域,課內外語篇是劇本的來源,教學活動構成表演。體認語言學可以指引表演活動設定表演流程,各個戲劇元素交織環繞,“戲劇人”努力構建劇場環境、創編表演劇本、完成表演活動。

(一)校正目標,變身劇中人

了解表演的教育意義后,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表演納入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擔任不同角色,完成語言認知加工任務。

在表演中,教師是決定選題、給出大綱的制片人,也是影響劇情發展的導演和評價表演的劇評人,學生則是完善劇本的編劇、合作呈現劇目的演員、投入觀看表演的觀眾和評價表演的劇評人。師生合作呈現不同場景下的人物,如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涉及的新年里互致問候的Uncle John與Uike,圖書館里談論公共場合規則的Yang Ling和Liu Tao、童話中的仙女和辛德瑞拉,抑或寓言中的獅子和老鼠……師生互相依賴,自如交流,傳達情感,提升思維。表演,真正成為集體驗現實、加工語言、掌握圖式、體認結合于一體的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活動。

(二) 互動體驗,構筑劇場

課堂表演如何構筑劇場?可以從教學設施和表演設施兩個層面考慮。教學設施,如桌椅、黑板、課件、墻壁等,表演設施,如與主題相符的道具、服飾等,都可以具有教育性,富有戲劇感,成為構筑劇場的工具。其中的課件,可以呈現表演所處的時空背景、音效、配樂等,如動物學校(五年級上冊Unit 3 Animal Friends)、夢幻教室(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診桌(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餐桌(五年級下冊Unit 6 In the kitchen)等,讓課堂跨越古今、橫貫中西,涵蓋人類和動物,超脫于時空之外。表演設施中豐富、合理的道具,可以成為分析人物特征的觸媒;與主題匹配的服飾,如角色頭飾、T恤和短裙等,可以讓表演更加真實,也讓學生對語言情境和意義有更準確的理解。[8]

用教學設施和表演設施構筑劇場,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編劇、表演、觀劇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自然地回憶現實、運用語言、體驗情感、升華認知。

(三)認知加工,創編劇本

教學中可用于表演的語篇主要是連續性語篇,如故事、日記、寓言、童話等,可以源自教材,也可以來自課外資源。這些語篇都可以改編為劇本。

小學生語言能力有限,于他們而言,創編基于語篇的邏輯清晰、語言豐富、情節合理的劇本有一定的困難。正式表演中的劇本由角色臺詞和舞臺指示組成,課堂表演雖然不需要完整成型的劇本,但需要師生共同建立基本框架,包含場景劃分、主要情節、角色語言等,雖不求情節多么曲折、角色多么豐滿,但需關注語言得體、話輪流轉、邏輯合理、思維交匯乃至文化蘊藉。下面,推薦幾種劇本創編方式。

1.變化語篇體裁,細化腳本背景

劇本框架應以對話形式呈現,敘述性的語篇(故事、日記等)先要將其轉化為對話體裁,并通過細化時間、地點、場景、人物等完整的劇本背景,建構真實情境。小學生學習是體驗先導,但目標仍指向語用。從體認語言學的視角,劇本改編還應突出支架語言的運用和變形,包括關鍵語句的重復、句式的變化等,使學生能根據交際情境和表達意向選擇適當的語言表達方式,同時思考人物的動作、神態、情感等內在信息,將其納入劇本框架。

2.轉換語篇視角,調整劇本角度

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場景,會凸顯不同的要素,生成不同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9]英語教材中的語篇,通常以教材人物的視角展開。創編劇本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代入情境,談論個人興趣愛好、出行方式、家人職業等,讓語言表述由第一、第二人稱擴大到各種視角,使教材情境與學生生活產生聯系,讓表達更加真實、思考更加多元。

3.鼓勵語篇續編,擴展劇本空間

在初步感知支架語言和把握語篇梗概后,為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可以采取拓寬主題續編語篇的方式引導學生創編劇本,檢驗其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圖式建構,擴展劇本轄域。

例如,三年級上冊Unit 8 Happy New Year!的內容為新年時Uncle John到Mike家給Mike、Helen和未出場的Tim帶來禮物。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四人小組討論設計了課文情境(Part Ⅰ,括號中的部分為增加內容),增加回家的Tim接受禮物(Part Ⅱ,全部為學生續編的內容)的表演場景,確定了問候、贈禮、拆禮、贊禮的情節,以及與人物、情節吻合的動作、神態等提示語,形成以下劇本框架:

Part Ⅰ

(敲門聲起。)

Mike & Helen:(兩人開門后發出驚喜的笑聲)Happy New Year, Uncle John!

Uncle John: (微笑著)Happy New Year?。ㄗ哌M室內,遞上禮盒) This is for you, Helen.

Helen: Thank you, Uncle John!

Mike: Whats this?

Helen: (打開禮盒)Its a doll. (開心地撫摸洋娃娃)How nice?。↖ like her?。?/p>

Uncle: (遞上禮盒) This is for you, Mike.

Mike: Thank you.

Helen: Whats that?

Mike: (打開禮盒) Its a ball. (We can play with it after lunch. )

Part Ⅱ

(敲門聲起。)

Mike: (去開門)Its Tim.

Tim: (走進房間,奶聲奶氣地) Happy New Year, Uncle John!

Uncle: Happy New Year, Tim! (遞上禮盒)

Helen: Whats this?

Uncle: (打開禮盒)Its a robot. It can walk, talk...(可變化)

Tim: Really? Show me, please! Its so cute!

學生運用語篇中詢問、談論禮物的支架語言,思考編排新的場景和人物語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提升了語用、理解、想象和思維能力,同時擴展了劇本的空間。

4.拓展語篇,深化劇本主題

教師可引導學生挖掘語篇留白,將過往知識和新授語言融會貫通進行劇本創編,使主題更加詳盡深入。根據新課標“選擇與教材單元主題情境相匹配的英語繪本、短劇等學習材料”的要求,也可以融合課內外語篇,基于課內外語篇的交匯點創編劇本,深化主題。

例如,六年級上冊Unit 4 Then and now介紹了幾十年間Mike一家在外表、生活、交友等方面的變化。在單元復習課中,有教師運用繪本When I Was a Little Girl,幫助學生從課文情境遷移到更寬廣的生活空間,感受時光變遷對周圍事物尤其是個體內在的影響,然后指引學生拓展語篇,深化劇本主題。以下為師生對話:

師There are some stories in this unit. Some of them are about changes around us, and some are about changes in us. We have finished about “Change around us”. Now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Changes in us”. Now lets act and feel.

(課件背景為小巷、花園,學生齊讀提示語。)

生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was like a running horse. I would run down alleys, to gardens, even to farther fields.

師(舉起女孩人形手偶放在背景前)Alleys, gardens, farther fields, I feel like wind.

生(出示“小女孩被絆倒”的圖片)Sometimes I tripped on bumpy roads, but I still liked to run.

師 Ouch! But crying can never stop me to running. I love running! Now you can be the little girl to say something. Work in groups.

以下為學生四人小組利用課件和手偶合作創編的表演內容:

生(展示爬樹嘗野果的圖片)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was like a naughty monkey. I would climb cherry tree to taste the juicy fruit.

生Its yummy and juicy!

生(展示與同伴跳繩的圖片)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was like a dancing butterfly. I liked to play jump rope with my friends.

生Its fun! I want to play with my friends.

生(展示陪伴小貓的圖片)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was like a sweet angel. I often gave my animal friends delicious food and cleaned their home.

生 I love my animal friends. They’re so cute!

生(展示慶祝節日的圖片)When the holidays came, we would rehearse different dances.

生I can dance beautifully. We are so happy!

教師在引導學生關注“Changes around us”的同時,提出了“Changes in us”的新視角,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與繪本自由創編表演,調動關于童年的體驗與情感,體會時代發展與個人成長同樣重要,使“變化”的主題意義更加豐滿、個性、具象化。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選擇場景、確定角色、組織語言、豐富情感,為表演展示做好準備。改編后的劇本以更為開放的語言、更加豐富的形式、更具童趣的面貌,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感知,體悟語言所蘊藏的情感和文化。將“事件—概念—語用”置于劇本這一載體,拓展語篇,深化劇本主題,使得語篇理解向深處漫溯,實現了語言體驗性與認知性的連接融合。

(四)合作排練,展演劇目

語言體認既在個體內部生發,也需要在與他人的互動中驗證運用。表演中,多個角色支撐劇本,小組成員共同編排,師生共同設計完成表演活動,其間貫穿著各方的對話和互動,體現了表演的教育性和成長性,有助于進一步完善語言體認。

在討論確定劇本框架后,“演員”需要通過排練熟悉角色和臺詞,完善場景內容,在合作和互動中排練表演。此時,教師應巡視走動,為各小組排練提供指導和幫助。接下來,為使表演更具舞臺儀式感,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走位、增加動作、神態到位,并適時運用道具。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給予啟發指導;可以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想象力,結合人物特點設計神態動作,并自由運用隨手可得的道具輔助表演。仍以Happy New Year為例,以新年主題的課件為背景,墻壁上的節日拉花、人物頭飾和裝著禮物的禮盒等,以及演員的移動走位、自然的神態和交流等,都會讓表演真實、生動和完整。

(五)明晰維度,鑒賞評價

為使表演形成完整閉環、持續調動學生表演的積極性,表演評價至關重要。評價維度應融合劇本創編、語言面貌、舞臺效果,既要評價學生在主題下對新學與已知的融合,還要評價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的合作交流是否自然、動作表情是否符合情境和角色,以體現表演培養學生情感、提高語言體認的作用。

具體說來,可觀照三個維度:第一,語言面貌,需關注聲音的響亮、神態的自然,主干語言表達的流暢,語音、語調的準確,等等;第二,劇本創編,需關注是否能增加語言或豐富的句式,是否有續編、擴編等創新內容,創新內容是否符合主題與邏輯,等等;第三,舞臺效果,需關注演員的情緒和動作是否符合人物特點,是否能合理使用服飾道具,演員合作是否默契、展示完整,等等。圍繞以上評價維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打星的方式評價:完成最好的,打三星;完成良好的,打二星;完成一般的,打一星。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針對表演中完成不太好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展開討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在評價時應注意,評價主體為“師+生”,師生都有評價的權利和責任。學生應培養觀察反思的習慣,在教師指導下經歷對自身和他人語言體認的過程。評價角度體現“揚+抑”,即應從正、反兩方面評價學生表演??陀^理性的評價,有助于學生提高語言體認的質量和效率。

受教學時間限制,課堂表演無暇反復排練,在語言、表演、合作等方面可能會表現出粗糲的質感,但也因此能彰顯獨特的張力和喜感,是學生語言學習中難得的調劑與亮色。希望從體認語言學視角透視的表演能在課堂中發揮激勵表達、促進語用、展示個性等積極作用,成為正確理念指引、精妙環節設計、師生傾情合作的高潮活動。

參考文獻:

[1][4][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711,37,8.

[2][3] 王寅.后現代哲學視野下的體認語言學[J].外國語文,2014(6):6167,67.

[6][7] 林正軍,張宇.基于體認語言觀的外語教學探索[J].外語教學與研究,2020(2):261272,265.

[8] 胥倩.以遷移為導向的職初教師培訓[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1):4650.

[9] 王寅.突顯原則與詞法教研——基于體認語言學的新觀[J].語言教育,2022(2):5463.

猜你喜歡
小學英語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英語綜合版塊教學活動層次性設計的策略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基于策略指導的語篇教學活動層次性設計
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多元化單詞記憶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