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表型的自我形塑

2023-04-24 17:19姚靚
科學文化評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醫學史表型物種

[英]埃德溫·蓋爾(Edwin Gale)著,《改變自己的物種:繁榮如何重塑人類生命》(The Species that Changed Itself: How prosperity reshaped humanity),潘隆斐 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定價: 89元

中圖分類號? N09∶Q1

文獻標識碼? A

收稿日期:2023-05-10

作者簡介:姚靚,江蘇蘇州人,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近現代科學技術醫學與社會、 科技的跨國交流與合作、物質文化史等。Email:liang.yao@bjmu.edu.cn。

達爾文的進化論表明,物種是可變的,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適者生存、不斷進化。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需要不斷適應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而人類作為最高等的生物所面臨的環境卻是自己創造的。從采集漁獵到農耕文明,直至現代工業文明的演進,反映了人類對世界強大的改造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發生了哪些變化?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自然選擇角度闡釋了從猿到人的演變,《改變自己的物種:繁榮如何重塑人類生命》(The Species that Changed Itself: How prosperity reshaped humanity,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2020年,284頁,12.99英鎊,圖1)一書從生物學、醫學、考古學和人類學等視角,揭示了人類物種在近現代呈現出的表型演化。與我們的祖先相比,后工業時代的人們身高變得越來越高,體重越來越重,壽命越來越長。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也發生了改變,發展出比祖先更高的智力和同理心,但卻常常死于在古代極為罕見的疾病?!陡淖冏约旱奈锓N》一書指出,人類在近現代的這些變化不是源于自然環境的力量,而是來自人類自己創造的環境。我們利用科學技術知識對抗嚴酷的自然環境,重塑了適合人類生存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現代人類社會的富足、豐饒和繁榮遠遠超出了我們祖先的想象。但是,在改變世界的同時,我們的身體又不知不覺被這個人造環境所重塑,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個在生物學特征上有別于先輩的新的人類物種。

該書作者埃德溫·蓋爾(Edwin Gale)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醫學院糖尿病研究領域的專家。從醫之前,他曾在劍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隨后,在諾丁漢大學、哥本哈根大學、倫敦圣巴塞洛繆醫院和布里斯托大學學習和工作。在長期的糖尿病研究中,他對糖尿病病例數增長速度之快感到十分震驚。當思考為什么糖尿病病人數量逐年遞增時,他認為糖尿病這一疾病本身并沒有發生改變,變化的是我們人類自己,這也是他寫作這本書的緣起。根據遺傳理論,基因在幾代之內是不會發生太大變化的,也就是說基因表型是相對穩定的。根據這個邏輯可以推理出,現代人類呈現出的表型變化是來自對外界環境的反應。這也就意味著人類生命體的各種特征,即生物學中定義的表型,是具有可塑性的,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古至今,特別是近現代,人類生存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于是,蓋爾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并得出結論:人類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物種。他認為“我們的祖先和我們有著相同的基因(只是有微小的變異),但是他們的身體和思想卻和我們不一樣。我們不斷變化的身體和思想是人類對生活環境的綜合表型反應”([1],頁364、365)。該書的中文版本于2022年底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譯者是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的年輕教師潘隆斐,主要從事科學技術醫學與社會方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一? 篇章結構與主要內容

該書的一個核心概念是人類表型的可塑性。表型指的是“經過環境的過濾和生命旅程的塑造之后的基因表達”([1],頁9),而人造環境對于人類表型的不斷塑造是貫穿全書的主線。整本書由五個部分組成,每部分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第一部分“大逃亡”講述了人類如何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逃離了馬爾薩斯陷阱,即所謂的沒有天敵的“兔子島”,出現了馬爾薩斯假日。根據馬爾薩斯理論,人類社會最終會由于人口的過度增長和糧食供應的不足而崩潰。作者認為,人類世界之所以沒有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現代化農業和工業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充沛的食物,使人類逃離了“兔子島”,走向了消費社會。

第二部分“可塑性”描述了由科技帶來的物質財富的增加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如何改變了人類的一些表型。比如,因為營養充足,富裕社會中出生的胎兒體型更大,存活率更高,性成熟更早,成年后身高更高,體能潛力更好。較軟的現代飲食改變了人類的容貌,讓人的頜骨變窄變長。食物的豐富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并通過母親傳遞給下一代,激素和固醇類物質的廣泛使用讓現代男性精子數量大大減少等等。

第三部分“生命的旅程”聚焦了人類在走向消費社會過程中疾病的變化。隨著營養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結核病、斑疹傷寒、瘧疾等舊時代傳染病,除了在貧窮地區仍然存在以外,基本都逐漸消失。然而,富裕的生活環境催生了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F代社會多發的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都是人類先輩鮮有的新型病癥。

第四部分“改變我們的思想”描述了現代人類思維層面的表型變化。作者認為人類通過語言、閱讀和寫作,能夠深入接觸他人的內心,因此現代人類的自我意識變得更強,同理心變得更寬。激烈的社會競爭和持續的科技文化發展不斷激發著大腦,讓現代人類變得比先輩們更聰明。

第五部分“住在一起”討論了人類表型改變的社會緯度:個體變化如何影響社會,社會又如何塑造其成員表型。人類性成熟的提前和廣泛的教育,使得現代青年人處于身體成熟但仍與社會脫離的矛盾之中,催生了揮霍無度的青年文化。避孕藥等科技和醫學的發展讓女性從連續分娩中解放出來,推動了現代社會的婦女解放運動和女權主義。社會的貧富差距分別影響著富人和窮人的表型,窮人壽命相對較短就是貧富差距在生理結構上的一個反映。

二? “進化醫學”與醫學史的內外史融通

傳統醫學史,亦稱“內史”,指的是醫學作為一個學科發展的歷史,主要研究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術的發展、名醫名家的生平和傳記、醫學典籍和疾病史等等。20世紀以來,隨著西方史學界中“新史學”的興起和歷史學的社會文化史轉向,一些歷史學研究者開始關注醫學領域,推動了醫療社會史的誕生和發展,掀起了醫學史領域一股“外史”研究的熱潮,嘗試從社會史角度對疾病、醫學、醫療活動的歷史及其相關問題進行研究。雖然學科交叉越來越成為當代很多學者的共識,但是打通科學技術和醫學史領域內外史的分野,形成相互借鑒的協同發展之勢,在學界,尤其在中國,仍然需要很多學人的努力?!陡淖冏约旱奈锓N》一書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憑借文理兼修的跨學科優勢,蓋爾把醫學“內史”的發展與人類社會文明的“外史”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20世紀90年代,密歇根大學醫院醫生蘭道夫·尼斯(Randolph M. Nesse)和芝加哥大學生物學家喬治·威廉姆斯(George C. Williams)開始嘗試用進化論的視角來解釋人類疾病的病因,開啟了進化醫學(evolutionary medicine),也叫達爾文醫學(Darwinian medicine)的研究熱潮[2]。進化醫學通過將自然進化的概念應用于人類形態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來理解當今人類疾病的成因,并且認為疾病是進化過程的產物,強調歷史、功能和環境對疾病的影響。在醫學領域,進化醫學從進化的角度解釋了生物體耐藥性的形成,為傳染病和癌癥的治療開辟了新的思路;生物的進化速度與人類社會發展速度的不匹配的進化論視角,則為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現代疾病的高發提供了新的詮釋。進化醫學對時間維度和環境維度的重視,打破了科學與人文的分野,通過把人類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納入醫學科學研究的視野之中,大大促進了醫學史領域內史和外史的融通。

在進化醫學的影響下,近年來西方世界出現了一批從進化視角出發的兼顧醫學內史和外史的醫學史著作,諸如杰里米·泰勒(Jeremy Taylor)的《人為什么會生?。喝梭w演化與醫學新疆界》[3]、薛人望的《演化醫學啟示錄——人類疾病的過去與未來》[4]、蘭德爾·M·帕卡德(Randall M. Packard)的《熱帶疾病的形成:瘧疾簡史》[5]等?!陡淖冏约旱奈锓N》是這一方向的又一力作。該書既是一部有關人類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一部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不斷改造環境的歷史,又是一部審視人類自己生理結構演化及其影響的生物學史和醫學史,不僅為傳統歷史學界對于人類社會文化發展的歷史研究提供了獨特的醫學視角,也為傳統科學技術和醫學史的書寫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v觀全書,進化論的思想貫穿始末,揭示了人類表型不斷被環境所改變的科學事實;同時還強調了人類改造環境的巨大能力,這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歷史學界環境史領域新近提出的“人新世”(Anthropocene)的觀點,即認為人類對近現代環境的變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6]。本書的核心論點“人類的生物學表型不斷地被自己創造的環境改變著”[1],突破了醫學史內史的研究范疇,從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大歷史中詮釋表型、疾病和健康的演化,實現了內史和外史的有機結合。

三? 進化論視野下的新啟示

《改變自己的物種》是從人類不但是自然物種,更是自身文化的產物這一進化論視角來闡述問題的,不僅讓讀者對人類文明和現代化進行反思,而且還促使我們對健康、疾病、公共衛生治理和人類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重新考量。畢竟人類文明的進步不只是影響了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還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物種本身,而且這種改變往往是無意識、無察覺,卻又是巨大而深刻的。

首先,進化論視角下的醫學和醫學史強調了環境對疾病的影響,這警示我們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公共衛生管理中單純依靠醫療技術是不夠的,還必須同時強調社會文化環境方面的綜合治理。例如,耐藥性是現代醫療的重要瓶頸之一。隨著新的耐藥變體不斷出現,醫學上用于對抗疾病的抗生素以及相關藥物越來越少,而新藥研發成本又是相當高昂,人類健康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進化論視野下的醫學史闡明了在疾病預防和治療過程中對藥物使用進行嚴格監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其次,《改變自己的物種》指出很多現代疾病是由于人類古老的基因與現代生活環境不匹配導致的。這類“生活方式”疾病是現代醫學的一個難題,但是,如果通過采用改變社會文化環境的方法去預防,也許將會取得比醫學治療更好的效果。比如,政府可以在公共政策層面,通過促進全民合理的飲食和鍛煉來保持全民健康。具體措施可以包括在城市建設更多免費開放的公園綠地和體育健身場所,加強對原生態環境以及生物物種多樣性的保護,縮小貧富差距和普及衛生健康知識教育等等。

最后,在當代,基因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的發展比以往以更快的速度改變著世界的面貌。未來人類的表型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應該如何預判快速變化的環境對人類自身的影響?如何進行自我設計,提前規劃,改變和管理未來人類這一新的物種?這些都是我們現在就需要思考和準備的問題。

除此之外,書中的一些討論同樣也值得讀者深思。例如: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疾???兩者之間有沒有清晰的界限?作者指出醫學常常以青年人的指標作為劃定疾病和健康的標準,只要有所偏離,不管是什么人群,都被認為是不健康的。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指標,如體重、血壓、血糖等都會發生變化。衰老過程中的這些指標偏差應該被視為一種退行性疾病,還是作為衰老表型的自然反應?它需不需要醫學的干預,需要怎樣的干預?這些問題是需要讀者分辨和進一步思考的。

四? 余論

《改變自己的物種》這本書的觀點和視角非常新穎,給人很多啟發,但是書中的一些論點仍然存在進一步研究和討論的空間。如:現代人類與古代人相比確實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是我們的變化,尤其是在思維方式上真的有那么大嗎?此書援引的心理測試和智力測試的量化指標能夠準確、全面反應人類的智商嗎?回顧歷史,舊有的宗教偏見、種族歧視等觀念并沒有因為現代人同理心的變寬而消失??茖W技術發展到今天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和很多解釋不了的問題,人類大腦和意識之謎至今尚未完全解開?,F代人類顯得更加聰明,也許只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另外,全書討論基于大量的二手文獻和資料,并非作者本人的原創研究。書中的論證也僅流于表面的介紹,無法考證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如果讀者想進一步了解或者是做一些深入的專題研究,需要對這些資料做一番求證。書中還大量使用了文學作品、神話傳說、奇聞軼事作為佐證,盡管增加了生動性和趣味性,但部分文學類敘述與核心論點略顯疏離。還需要指出的是,書中很多例證和結論,比如窮人矮胖、壽命更短以及消費社會的概念,大多是以西方社會的研究為基礎的。非西方社會是否也遵循相似的規律,人類的不同種族之間是否呈現一致的變化趨勢,也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改變自己的物種》作為一部面向普通大眾的人文科普著作,視野開闊、論點鮮明,用長時段和演化論的視角來看待人體表型的變化,并對現代疾病的產生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該書旁征博引,深入淺出,不僅囊括了很多醫學相關的硬核科學知識,還穿插了很多生動的小故事,讀起來通俗易懂,又不失趣味。對于科技史和醫學史領域的研究者而言,該書博古通今、文理并蓄的寫作手法,也可以為打通內外史的跨學科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埃德溫·蓋爾. 改變自己的物種: 繁榮如何重塑人類生命[M]. 潘隆斐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22.

[2] Nesse, R. M., Williams, G. C.. Why We Get Sick: The new science of Darwinian medicine [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6.

[3] 杰里米·泰勒. 人為什么會生?。?人體演化與醫學新疆界[M]. 秋涼譯. 上海: 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21.

[4] 薛人望, 馮異. 演化醫學啟示錄——人類疾病的過去與未來[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22.

[5] Packard, R. M.. The Making of a Tropical Disease: A short history of malaria [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1.

[6] 約翰·麥克尼爾, 徐露, 李星皓. “人新世”和大加速(1780—2021)[J]. 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 2022, 39(2): 62—69, 7, 13.

猜你喜歡
醫學史表型物種
吃光入侵物種真的是解決之道嗎?
當代醫學史的前沿研究*
——基于期刊的計量分析
回首2018,這些新物種值得關注
醫學史研究現狀與醫學發展方向的思考
電咖再造新物種
30年前我赴英研究醫學史
建蘭、寒蘭花表型分析
GABABR2基因遺傳變異與肥胖及代謝相關表型的關系
瘋狂的外來入侵物種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與血清學測定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