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職業發展,聚焦“生命成長”

2023-04-25 16:46繆艷君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3期
關鍵詞:生命成長生涯規劃中職學生

繆艷君

摘要:作業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針對目前中職職業生涯課程在作業設計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可通過項目式作業的設計和實踐應用,將課程實踐與體驗內容體現在項目化作業之中,突出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的雙培養、生命成長與職業發展的相融合、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

關鍵詞: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課程教學;作業設計;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3-0063-04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個體職業生涯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正處于職業探索階段的中職學生面臨著人生和職業生涯定向的問題,往往有學習熱情,但缺乏長遠目標;對自己的職業特性了解較少,故不能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對職業概念較模糊,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職業規劃能力較弱。

中職職業生涯課程恰恰可以幫助學生在心理成長過程中學會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實現心理成長,從而助力學生具備成為“準職業人”的職業素質。

職業生涯教育重在意識喚醒、參與體驗、能力拓展、實戰訓練,但目前中職職業生涯課程偏重單一的、說教式的課堂教學。體驗式教學、活動教學、案例教學、項目式教學等教學方式雖然也逐步進入課堂,但在課程教學中往往忽視中職生涯規劃課程的作業設計,作業設計是否符合新的教學方式、是否適應教學過程、是否有效服務于課堂教學、是否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求也都需要深思。

以“項目”為作業形式、以“成果”為目標評價的項目式作業,能針對學習內容、學習目標設計出一個貫穿整個課程教學主線的項目式作業及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子項目任務,以作業形式布置給學生。學生在項目式作業中去體驗與應用,從而確立職業目標、明確自我定位、規劃職業路徑。

一、項目式作業的設計

(一)作業目標設定基于學習目標,契合中職育人目標

在研讀課程標準、分析教學內容、提煉核心主題、把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設置了與教學目標協調統一、相輔相成、一一對應的作業目標。作業目標設置體現課程標準、考慮學生特性、滲透教學目標,目標維度全面、內在邏輯合理,體現整體性、多樣性、層次性,確保作業的有效性、針對性。

知識目標方面,學生能了解職業發展的階段特點,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認識自己的職業特性,了解外部世界(如職業教育、專業以及職業等方面的知識),明確自己的決策風格。與知識目標相延續的作業目標設置為“通過課堂作業的自我探索,完成課后作業中的職業特性專業測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深學生對職業特性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能力目標方面,學生能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掌握自我探索技能、生涯決策技能和心理發展技能,提高生涯規劃能力;提高各種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比如溝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際交往技能等。與能力目標相延續的作業目標設置為“參與課堂討論,完成課內項目作業任務,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學以致用的能力;完成個人簡歷的編寫,能夠在自我職業探索的基礎上,運用職業生涯規劃工具和方法,做出職業決策,設計出合理、可行的職業發展方向;參與模擬招聘,運用常用的職業技能和心理發展技能”。

素養目標方面,學生具有職業規劃意識,增強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自覺性;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持不懈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環境適應能力;樹立正確積極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成才觀,把個人發展和國家需要、社會發展相結合,愿意為實現個人的生涯發展和社會發展主動做出努力。同樣,學生在完成課中、課后的各項目作業中也可以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成才觀,增強自我修養的自覺性,提升責任意識和心理素質,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準備,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作業內容設計立足學生專業,突出職業教育特色

職業生涯課程包含較多學習內容,通過學情分析,綜合提煉了“樹立職業理想、探索職業性格、發掘職業興趣、善用能力優勢、明確價值取向”這五個核心主題。作業內容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核心學習任務為主線,以課堂教學實施為載體,把教學目標滲透在項目式作業中,合理分配到多個子項目作業,促進教學目標達成。

一方面,站在學生角度設計出以“完成一份面試簡歷、參加一場模擬面試”為貫穿整個課程教學主線的項目式作業。通過制作一份手繪“花式簡歷”代替職業規劃課常用的作業內容“職業生涯規劃書”,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設計、自我實施,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另一方面,在每個學習主題下,學生還要完成相應的課堂作業、課后作業及項目作業任務點,這些作業內容的設計與選擇均與項目作業密切相關(見表1)。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設計了符合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培養的作業內容,強調聯系生活、社會、學生實際,學生在項目式作業中開展自我探索、獲取外界信息、體驗專業與職業、進行職業決策。

(三)作業實施評價重視理論聯系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為發揮“作業評價”的育人功能,通過評價激活知識、培養能力、形成素養。不論是課堂作業、課后作業還是貫穿始終的項目作業,在評價內容上圍繞教學目標、合理設置評價標準;在評價方式上重在優化完善,切實提高評價實效。課中、課后作業實施系列化,課中作業強內化,課后作業重轉化;同時,采用動態參與式評價,評價重點放在學生完成項目式作業過程性表現及模擬招聘環節的作業成果展示。

1.課堂作業體現參與式評價

教師動態地參與學生作業過程,通過持續、動態和全方位視角來評價學生課堂作業完成的過程和質量,關注作業完成度、作業反饋參與度及思維條理性等多個評價指標;同時,課中通過優秀作業展示、精彩分享討論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評價,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作業完成的質量,更加客觀公正地認識自己,激發學生職業探索行為,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2.課后作業重在發展性評價

課后作業評價關注學生完成作業后的結果與成效,教師通過對學生撰寫的職業特性分析報告進行點評、反饋,評價他們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學以致用情況;更關注他們在職業意識、情感和價值觀方面的形成和發展,重在職業發展、生命成長。同時,強調學生自評,引導學生從自我學習程度、專業學習動力、行為改變意愿等角度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探索。

3.項目作業巧用表現性評價

教師通過創設“用手繪個人簡歷來參加一場模擬面試”這一表現性任務,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表現行為,收集學生學習成果,從而進行表現性評價。教師對學生項目作業成果——個人簡歷,按照統一的評分標準進行現場反饋,重點關注簡歷中的自我分析和職業定位部分。同時,給予學生作為“面試官”參與到面試過程的機會,鼓勵學生自評、生生互評,使作業評價成為學生再學習的契機和動力。

二、項目式作業的實施

教學實踐中,項目作業“手繪個人簡歷”貫穿于五個核心主題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完成每個主題學習及相應課堂作業、課后作業的基礎上,都要有針對性地完成與該主題相對應的一個項目作業任務點。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根據每一個學習主題下的學習任務單,完成參與式的課堂作業,課堂中進行分享、討論,教師及時進行過程性評價。課后作業則借助信息化手段,運用問卷星,學生線上完成專業心理測評;通過班級微信群,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測試結果完成分析報告。

在實踐考試環節,教師設計表現性任務,創設出一場模擬招聘會,針對學生專業情況,構設出與學生未來就業方向相關的公司、企業,并發布招聘崗位;學生在模擬真實招聘情景中完成項目式作業任務的最終成果展示,要用自己手繪的簡歷進行求職應聘。

三、項目式作業的成效

中職職業生涯課程將項目式作業作為課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在作業設計和實施中,以學生為主體,推動學生高效完成作業;以目標為起點,達成課堂學習與作業相輔相成;以實踐為策略,契合職業教育育人目標。不論是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實施與評價的實踐以及最終的作業效果,都可作為一個有效的作業設計范例,切實服務于中職職業生涯課程的教學。

(一)學生學有所悟,認知與情感同促進

完成作業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認知和情感層面都發生了改變,他們開始自覺客觀地認識自我,職業目標定位更加理性,對自己職業目標和職業理想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同時,將作業變成項目,學生主體意識也得以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最終達到主動體驗、主動學習的目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和能力,增強了學生綜合素質的自主培養意識。

(二)學生學以致用,理論與技能雙增強

以作業為支撐,學生不僅提升了學以致用的主動性和技巧性,加深了職業生涯規劃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能夠運用“知己知彼→職業定位→職業規劃”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理論、技術和方法,在逐步認識自己和職業的“做中學”過程中,開啟職業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而且,學生行動能力也得以改變,學會了自我規劃、自我管理,強化了學生內在的專業學習動機。

(三)學生學用相長,能力與素養共提升

在完成項目作業中,學生不僅樹立了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也樹立了正確積極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成才觀;學生不僅掌握了自我探索技能、生涯決策技能,提高了生涯決策能力,也明確了自身必備的職業素養,增強了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和心理發展技能;學生不僅培養了積極進取的態度、堅持不懈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等心理素質,也促進了心理成長和職業發展。

四、結語

項目式作業很好地拓展了中職職業生涯課程的課堂教學范疇,發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培養了他們自我探索、溝通交流能力,豐富了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實踐經驗,促進了他們的生命成長。同時,以項目式作業貫穿整個課程教學主線,將課程實踐與體驗的內容體現在子項目式作業之中,也突出了職業教育特色和中職學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標,引導學生在作業中開展自我探索、獲取外界信息、體現專業與職業、進行職業決策,從而激發學生樹立職業規劃的意識,真正解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的困惑,提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發展學生生涯成熟度,使其愿意把個人發展和國家需要、社會發展相結合,為實現個人的生涯發展和社會發展主動做出努力,最終實現“人人成才,人人出彩”。

參考文獻

[1]黃蔚艷.項目式作業教學在高等旅游專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7):80-82.

[2]董曉燕.“思診互通”體驗式作業設計在職業生涯教育中的應用[J].職業,2019(15):120-121.

[3]鄧華杰.職業發展規劃課程的項目化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28):56-57.

編輯/ 衛 虹 終校/ 張 旗

猜你喜歡
生命成長生涯規劃中職學生
關注生命成長 打造動態課堂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與策略探究
淺談中職英語單詞教學策略
淺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用班級文化打造有靈魂的班級團隊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生命成長
高校生命教育課程體驗式教學的運用
提高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的培養機制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