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閱讀引領思維,建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2023-04-27 17:22徐玲玲
江西教育C 2023年4期
關鍵詞:數學閱讀高效課堂小學數學

徐玲玲

摘? ?要:數學閱讀能力是學生認識數學原理、發展數學思想的基礎能力。本文從用數學閱讀喚醒小學數學課堂的本真色彩、用數學閱讀營造小學數學課堂的探究氛圍和用數學閱讀指導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實施,闡述了數學閱讀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以培養學生的數學高階思維能力,建構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數學閱讀? ?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在數學學習中,隨著學習內容的進階,需要學生自主閱讀的內容會越來越多,數學題目中的難懂字句也會越來越多,數學學習的難度逐漸遞增。尤其是對應用理解類的數學題,教師需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并引領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學生才能理解數學題目給出的信息,從而自主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聯,提高學習效率,發散數學思維。

一、用數學閱讀喚醒小學數學課堂的本真色彩

(一)寓教于故事情境之中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為如何創設情境而煩惱。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好數學閱讀材料,寓教于故事情境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故事,預習新知識,就能使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道閱讀題: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法比類大全》中記載了一道“哪吒戰夜叉”的趣題——八臂一頭號夜叉,三頭六臂是哪吒。兩出爭強來斗爭,不相勝負正相交。三十六頭齊出動,一百八手亂相抓。旁邊看者殷勤問,幾個哪吒幾夜叉?首先,學生需要先讀懂該文言故事的意思,將其翻譯成白話文。其次,學生在閱讀后要歸納出該問題屬于“雞兔同籠”類問題。這種閱讀故事的預習形式,既能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情境,驅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又能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研讀數學教材,從而深化學生的數學學習。

(二)引導學生自主提出數學問題

小學數學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自覺提問的平臺。利用好數學閱讀,不但能為數學課堂教學提供情境素材,而且能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并在自學的過程中學會提問。這些問題通常是學生在閱讀時產生的疑惑,能讓學生在上課期間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與思考,使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簡易方程”時,筆者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第1頁到第5頁的內容,然后提出自己的疑問。比如,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怎么判斷一個算式是不是方程?”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怎么解方程才能提高準確率?”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方程能解決哪些問題?”等。這些都是自主閱讀給學生帶來的真實感受和疑惑,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主動融入課堂,讓數學課堂處處有學生“恍然大悟”的喜悅之聲。

二、用數學閱讀營造小學數學課堂的探究氛圍

(一)回歸教材,充分利用課內閱讀資源

通常來說,學生所遇到的數學題都是圍繞教材例題所蘊含的知識內容展開的。教材還編排了一些數學文化閱讀材料,這些都是編者特意挑選的,是課堂知識的延伸,能很好地擴充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深化學生的數學見解。因此,教材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歸教材,充分利用課內閱讀資源,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例如,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設置了“你知道嗎”的知識鏈接欄目,是發散學生思維的重要素材。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因數與倍數”中設置了四處知識鏈接:第一處解釋了什么是“完美數”;第二處在學習質數之后補充了分解質因數的方法——短除法,為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方法和技巧;第三處補充了“哥德巴赫猜想”,滲透數學文化,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底蘊;第四處補充了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表示方式。這些閱讀資料不僅有數學文化的滲透,還有數學方法的補充,更有數學基礎知識的拓展,具有重要的閱讀價值和學習意義。教師要利用好這些拓展閱讀資料,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鼓勵學生走出教材,開展數學課外閱讀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而言,只學習教材上的知識和內容是不夠的,而數學課堂時間有限,難以滿足學生大量進行數學閱讀的條件。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走出教材,開展課外閱讀,將課內數學學習與課外數學閱讀相結合,使學生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能進行課外數學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有一道題:“梅山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花圃,長8米,在修建校園時,花圃的長增加了3米,這樣面積就增加了18平方米?!眴枺涸瓉砘ㄆ缘拿娣e是多少平方米?在解決這道題前,學生遇到的問題大多都是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求它的面積,沒有遇到過面積變化后,求原來長方形面積的問題。于是,筆者鼓勵學生走出教材,閱讀課外數學案例,讓學生了解逆向思維,并結合課外閱讀中的解題方法,自主探究新辦法解決新問題。最后,學生用逆向思維成功解決了該問題。

三、用數學閱讀指導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實施

(一)培養閱讀習慣,讓學生主動閱讀

數學閱讀需要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并提出問題,再結合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只有像語文學科一樣,將數學閱讀培養成一種習慣,學生才能自主閱讀。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簡易方程”時,筆者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要求學生畫出關鍵句子,圈出重要字詞,把疑惑之處做好標記。經過深入研讀教材,學生能初步了解什么是方程,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培養深度思考的習慣。在課堂上,筆者讓學生帶著問題與教師共讀教材,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預習成果,鼓勵學生說一說解題思路,在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學會主動閱讀,培養閱讀習慣。

(二)掌握數學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

數學閱讀方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指導學生學習讀題的方法;二是要指導學生學會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說清楚解題思路或解題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讀題與說題能力,讓學生學會閱讀與表達。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時,針對習題:“王大叔用22根1米長的木條圍一個長方形花圃,怎樣圍面積最大?”有的學生列式:22÷2=11(米),5×6=30(平方米)。雖然答案是正確的,但是當筆者提問:“你是怎么列出這兩個算式的?”學生卻解釋不清。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方法與數學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長期的訓練,發展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總之,有效的數學閱讀能豐富學生的數學語言體系,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與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建構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許娟.關注數學閱讀,點亮小學數學教育智慧[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2(2):29-31.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新橋小學)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指向思維發展的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研究”(課題編號:XH202001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數學閱讀高效課堂小學數學
以數學閱讀為支點,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淺論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試論初中生數學焦慮對數學閱讀的影響
“數”山有路“讀”為徑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