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筆畫校本課程的教學探索

2023-04-27 17:49陳秀蓉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8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教學實踐

[摘要] 工筆畫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色彩豐富,艷麗奪目,造型嚴謹,繪畫中滲透了豐富的個人情感。通過開發工筆畫校本課程,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繪畫的創造力。具體實施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位,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掌握中國工筆畫基本技法的同時,培養學生工筆畫基本繪畫能力,提高學生美術鑒賞和審美能力,開發創新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中國工筆畫;校本課程;教學實踐

美育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樹立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作為優秀傳統文化載體的中國工筆畫越來越受到中小學美術教學研究的重視。中國工筆畫校本課程教學是學校美術課之外,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又一陣地。在中國工筆畫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者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付諸實踐,教授學生中國工筆畫的基本技法,在繼承和弘揚工筆畫這一民族傳統繪畫形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合作交流能力和創新意識。

一、中國工筆畫校本課程教學的原則

一是要激發學生對工筆畫的興趣。對于中國工筆畫而言,不少初中生一無所知或者只有零星的認知。要讓學生樂于參與到中國工筆畫的繪畫學習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對工筆畫的興趣。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傳統國畫的博大精深,以及有代表性的國畫大作在藝術史上的地位。之后,用電子白板呈現工筆畫名作,組織和引導學生對其進行鑒賞。在對工筆畫精美絕倫的畫面進行觀察與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深深的視覺沖擊,進而引發內心的情感共鳴,并由此對工筆畫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是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在中國工筆畫校本課程教學中,同樣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是美術課程教學的價值取向。教師要注重初中生的個性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靈活運用不同教法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中國工筆畫的描摹練習當中。這樣,他們就能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挖掘和開發自身潛能,初步培養工筆畫基本技能。

三是要加強合作交流。在進行工筆畫教學和創作中,教師要善于營造合作交流的氛圍,促進生生、師生之間都能順暢地開展溝通和交流。在工筆畫校本課程具體實施過程中,教者要選擇恰當的工筆畫描摹練習內容,提出具體的目標和要求,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合作教學方式,讓他們都能積極參與到繪畫描摹當中。在完成畫作后,教者要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畫作進行點評。在點評中,要注重交流不同學生對畫作的認知、理解與心得體會,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這一價值取向。同時,從結合自身的認知水平和對事物的審美特點出發,深入挖掘學生的繪畫潛能,對工筆畫表達的素材加以觀察并對比評說,使學生的審美取向既符合傳統美學,又能體現出個性特色。

二、中國工筆畫校本課程教學的路徑和方法

中國工筆畫校本課程教學相對于其他校本課程而言,學生接觸得較少。正因如此,教者就要注意教學中路徑和方法的選取,探究出行之有效的教學路徑,并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這樣,可以使學生較快掌握工筆畫的基本技法,在之后的學習和繪畫練習中,真正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工筆畫作品。

1.強化感悟,生成體驗

初中生具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具有鮮明的個性思維,同時又樂于表現自我個性。因此,在工筆畫作品基本技能的掌握、練習、創作中,教者一定要將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激發學生探索工筆畫技法的欲望,釋放藝術創作的天性,積極給學生搭建表達自我的舞臺。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悉心教授、耐心指導。在描繪、創作及修改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個性,讓學生大膽表達個人風格。此外,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開展交流,對自己的畫作進行點評,從而發現繪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修正。待學生完成畫作后,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和點撥的作用,對學生的畫作及時點評,指出畫作在結構、輪廓、技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學生能夠當堂理解、及時改正。

例如,中國工筆畫的白描技法是初中生學習工筆畫時掌握線描的基礎。在初學線描技法時,初中生可能難以從整體上把握工筆畫人物或景物的輪廓結構,很多學生有無處下筆的感覺。對此,教師首先要給學生講解線描的基本技法,邊講解邊在黑板或電子白板上示范筆法,讓學生在畫紙上跟著描摹。在初步掌握描摹的基本技法之后,則可以運用“臨摹、體驗、探索、感悟”這一套教學流程。在具體操作上,教師讓學生描摹古代有代表性的工筆畫白描作品,通過親身描摹體驗,探索中國畫的用線方法,如用筆時的中鋒與側鋒,線條的粗細、長短、疏密、虛實、曲折等。這樣,學生就能在臨摹中慢慢探索出用筆的規律,體驗和感悟到臨摹的一些基本方法,逐漸掌握線條的運用技法,為接下來更好地創作工筆畫打好基礎。

2.質疑問難,交流解惑

在工筆畫校本課程教學中,教師為學生選擇的臨摹范本大多可以是宋人小品畫,這是因為該時期的工筆畫最具代表性,其線條、著色都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準。學生通過臨摹宋人小品,掌握花鳥魚蟲的基本構圖、表現造型、繪畫技法,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作品。例如,在臨摹《出水芙蓉圖》時,教師要求學生先對畫作進行觀察與欣賞,談談各自的感受。有學生經過觀察后,道出自己的疑惑:“這幅畫只有一朵荷花和兩片荷葉,構圖和內容是不是簡單了些?”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先不要急于下定論,而是引導學生繼續觀察作者的用筆,探索這幅畫是如何用寥寥幾筆卻能表現出如此豐富的內涵和意蘊的。學生經歷了細致觀察、深入體悟后,認為作者運用線條精準地進行了構圖,并且在描繪時顏色把握得當,因此使得荷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讓學生臨摹。教師在巡視指導中會發現,不少學生由于剛剛接觸白描這一手法,他們在荷花的輪廓構圖中線條描繪得不夠準確,對花瓣的白色部分處理不佳。究其原因,如今學生對毛筆的使用較少,駕馭能力較弱,僅憑短時間的速成練習則難以達到準確構圖和描繪的要求。因此,畫中的線條毫無骨力。有的學生將白色調得太濃了,加之心思太急,在渲染花瓣時出現很多白色團塊,導致暈染不均勻。為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問題,及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正確的畫法,讓學生從放慢速度的畫面中,了解該怎樣一遍一遍慢慢分染,在必要時還可以用礬水固定。除此之外,還能了解分染荷花邊緣時選擇的顏色是什么,又是怎樣分染的,觀察曙紅在白色底子上的濃淡變化是怎樣自然過渡的。在多媒體動畫的輔助下,學生一邊觀看畫面,一邊動筆臨摹,逐步掌握了分染和顏色濃淡變化的技法,熟悉了花瓣層染的步驟,學會了構圖和著色的一般技法。

3.觀察自然,汲取靈感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有創新的源泉和材料。繪畫的原材料均來源于自然和生活。因此,教者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大自然,學會欣賞自然美景,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在此過程中,要盡可能讓學生全身心地體驗和感受美,積累新的素材。在繪畫教學中,需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繪畫練習,以讓學生先熟練掌握工筆畫的技法,再實現自由發揮、自主設計乃至自我創作。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點撥與引導、釋疑與解惑的作用,讓學生從嘗試、質疑、練習、評價之中獲得自我提升。

對于創造能力的培養而言,教者要學會放手,讓學生調動自我感官,觀察大自然,捕捉創造的靈感。中國工筆畫的一大特色就是用線條對畫作進行描述。工筆畫線條的作用是對描繪對象的大小體積、明暗亮度、量質感、結構等進行表現。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大多沒有受過專門的美術訓練,有些學生雖然素描畫得不錯,但如果要用線條表現這些物象則有些困難。為此,教者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描繪的對象,對線的造型、線與線的組織結構認真觀察,并從中思考構成一幅富有藝術美感的畫面所包含的元素。學生則要不怕畫錯,大膽處理線條,結合主觀感受,進行一定幅度的變形與夸張,讓所描繪對象的特征得到描摹和再現。

4.注重借鑒,總結提升

教者在指導學生學習中國工筆畫時,要在臨摹和借鑒前人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構圖和創作,讓學生學會漸次處理好敘事、主賓、開合、縱橫等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需要學生運用所學工筆花鳥畫的基本技能與審美知識,按照繪畫步驟完成作品創作。

初中生創作的工筆花鳥畫作品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線條的表現力,畫面上線條的質量決定了這一幅作品呈現的效果如何。為了讓學生提高作品中的線條描畫質量,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利用輔助工具——尼龍勾線筆,這種筆勾出的線條較為流暢挺拔。同時,在用筆的手法上,要強調中鋒用筆,在行筆和輕重提按上反復琢磨,積累經驗,結合墨色變化靈活運用,從而有效提高線條質量。而對于畫理與技巧,則要讓學生在實踐創作中不斷加以總結,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者要鼓勵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不求快,但求靜下心來創作,作畫的過程中要時不時地回看,用心思考接下來該如何構圖設色,在分析、總結之中獲得感悟,提升自身的繪畫技能。學生在掌握了工筆畫的基本技法之后,可完成簡單的工筆畫作業,但要想創作出優秀作品,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唯有不懈堅持,才能真正掌握工筆畫的技法,提升自身的繪畫創作水平。

5.敢于突破,大膽創新

在創作繪畫中,教者還要不斷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嘗試,突破傳統。例如,在開展以“出淤泥而不染”為主題的荷花工筆畫繪畫練習中,有的學生在描繪工筆荷花時,略顯粗放,動不動畫面就變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該學生在荷葉處大膽地使用了肌理法,雖然讓荷葉顯得更“臟”,卻意外地收獲了別樣的藝術效果。也有學生雖然難以較好地掌握分染技法,但借助工筆畫中另一種技法——撒鹽法,同樣實現了意境之美。還有的學生認為逐層分染費時費力,轉而運用現代裝飾畫法,在宣紙上畫“竹林”,使用金粉勾線等手法,同樣獲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學生開動創造性思維,創新作品畫法,讓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也在工筆畫繪畫實踐中得到培養與提高??梢哉f,在工筆畫繪畫中,學生在感受傳統工筆畫魅力的同時,也培養了探究、合作、創造能力,彰顯了自身的個性,促進了健康人格的發展。

在中國工筆畫的學習中,學生想讓自己的作品變得賞心悅目,體現“中國風”,單靠每一節課的練習或簡單的作業是無法達到的。因此,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適當開展課上課下相結合的延伸教學,切實搭建好美術興趣小組的這一平臺。這樣,有繪畫興趣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工筆畫的學習和創作,讓他們通過實踐,創造出富有美感的工筆畫作品。

工筆畫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之一,是繪畫藝術領域里的明珠,也是一種重要的傳統繪畫形式。在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和教學中,教者要立足學生興趣愛好和實際學情,將中國工筆畫這一民族傳統繪畫形式融入校本課程教學中,以此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工筆畫繪畫興趣,培養學生工筆畫的基本繪畫技法和技能。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習、傳承和借鑒優秀名作中善于突破和創新,融入新時代的印記和元素,融入自己個性特色的繪畫理念,讓中國工筆畫“古曲今唱”,更加彰顯以美育人的深層意蘊。

[參考文獻]

[1]高琴.初中階段中國畫教學的價值及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20.

[2]龍香.工筆畫在初中課外美術活動(第二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7.

陳秀蓉?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廣成學校。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教學實踐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