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分析

2023-04-27 10:03王沛旭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8期
關鍵詞:治理效能制度優勢轉化

王沛旭

摘?要:制度是治理的基礎和保障。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今世界,從現實中找到我國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實例,更好地歸納經驗總結對策,才能從容應對國內和國際的治理難題。更好的治理效能將助力中國夢的早日實現,也將極大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關鍵詞:制度優勢;治理效能;轉化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8.055

國家制度是國家治理的前提和基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這就需要我們從現有的國家治理經驗中找出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具體表現;分析、歸納出更好地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可行對策;總結出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重要意義。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現實體現

1.1?穩定的領導團體與長期的目標規劃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國家領導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選舉程序嚴肅、縝密,過程公平公正,捍衛了民主權利?!稇椃ā泛汀度嗣翊泶髸M織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為國家領導人選舉提供了法律支撐和保障,確保了國家政治上的穩定。

反觀美國大選,鬧劇頻出。以往美國大選結束的標志——輸的一方向勝的一方打電話祝賀,而2021年美國大選,特朗普、拜登兩位候選人臺上臺下都鬧得不可開交,讓特朗普打電話祝賀拜登,似乎成了天方夜譚。英美制度中,這種“習慣性”的做法恰恰是當年社會矛盾平穩、資源豐富寬裕養成的,這種制度上的不完善,在社會關系動蕩時期,往往更加激化社會矛盾。

所以我國在制度和法律的保駕護航下,擁有穩定領導團體,這是提升國家治理效能和社會穩定的基礎。與此同時,我國的“五年規劃”作為國家長期計劃,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愿景規定目標和方向。這種長期的目標規劃是國家解決許多“疑難雜癥”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

“十三五”規劃中,要求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因此,從2016年開始,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國展開。2020年作為“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將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舉世矚目的成果,如果只憑借短期政策調整是無法完成的,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想根除其本國許多頑疾弊病,卻始終因領導團體不穩定,元首任期短,政治內耗嚴重,無法制定也無力實施長期規劃。所以,盡管奧巴馬在任期間已經意識到讓美國制造業回歸的重要性,可至今,美國產業空心化依然嚴重。

隨著第十九屆五中全會順利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規定了國家治理效能要得到新提升。這也證實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這種穩定的領導團體結合長期的目標規劃扎實推進了國家治理效能。

1.2?集中力量辦大事

一提到社會主義國家的優勢,人們一致的觀點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今年顯得尤為明顯。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基礎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整個湖北醫療資源、設備一時間嚴重匱乏。如果不及時控制人員流動,整合醫療資源,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艱難之際,黨中央果斷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及時“封城”,先后緊急調動了近全國十分之一的醫療力量馳援湖北。最終,全國上下一盤棋,從中央到地方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防線,有效控制了國內疫情。

這次“疫情大考”,中國是遭遇戰,毫無準備直接開考,但中國依然交上了一份優秀答卷供全世界參考。而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在有著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卻未能阻止疫情的侵襲。一些國家就是否佩戴口罩出現了嚴重黨爭,一些國家因疫情嚴重需要封城與堅持自由的抗議者發生沖突。

國外滑稽的亂象與國內穩定的勢頭無不說明了堅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礎上所迸發出的出色的領導能力,高效的應對能力,非凡的動員能力和強大的執行能力,直觀地展現了我國的國家治理效能。

1.3?在百年大變局中積極進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很好地概括了當前全球的局勢。

經濟上,美國對中國展開貿易戰,并延伸至科技及其他領域。此外,對其他一些國家也濫施貿易制裁,嚴重擾亂了經濟全球化的正常秩序。政治上,目前,許多國家內部矛盾嚴重,階級矛盾、種族矛盾、利益集團矛盾等引發了諸如美國的“BLACK?LIVES?MATTER”運動,法國的“黃馬甲”運動,泰國“?;逝伞焙汀白兎ㄅ伞钡臎_突。加之美國頻繁“退群退約”,嚴重影響全球政治穩定。軍事上,俄烏沖突,中印邊境、臺海局勢等有所升溫。

針對美國對華的層層遏制,中國積極轉變外交思路,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定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更積極進取的姿態尋找機遇,迎接挑戰。

當國際上逆全球化浪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開始出現,我國在對外開放的基礎上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尋求合作共贏的機會。RCEP協議正式簽署,由東盟10國以及中、日、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5個國家,組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從地理角度來看,以“一帶一路”和RCEP兩個方向出發,使得國際重心由美洲大陸移至亞歐大陸,尤其是東亞。

在對外政策的正確引導下,通過不斷積極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會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推動國內經濟的良好發展。這明顯詮釋了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實際策略

2.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痹诎阎袊厣鐣髁x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全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倍蚝萌蠊詰?,必然是在新時代,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邁向現代化的一次淬煉。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及時成立了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迅速推動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員干部發揚共產黨員模范帶頭精神,勇于奉獻,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疫情的成功控制,各行各業的復工復產證明了,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必須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在脫貧攻堅的戰斗中,正是無數奮戰在一線的基層扶貧干部認真學習歷次脫貧攻堅相關會議精神,從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行動上才能自覺。許多駐村干部不畏艱苦,謹遵總書記囑托,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扎實開展扶貧工作,有些干部甚至在扶貧工作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充分說明了,打好脫貧攻堅戰,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在污染防治工作中,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各地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立足本地實際,特別是陜西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方法,重點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確保治理效果與群眾切身感受相一致。相較于前幾年全國各地PM?2.5頻頻“爆表”,如今我國的空氣質量提升十分明顯,這證明了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依靠共產黨的領導。

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我們不斷戰勝風險挑戰,不斷奪取勝利的基礎,也是關鍵所在。只有全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更好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2.2?堅持“四個自信”是內在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提出: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八膫€自信”的提出,全方位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性。

從國際形勢中,我們不難發現歐美各國處在國家的衰退期,而中國正處于國家上升期。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要從現實中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衰退的實質,更要總結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經驗,樹立自信,牢固自信,依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優勢,更好地推進國家的治理,實現民族的復興。

歷史證明了中國從積貧積弱到現在的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正是因為中國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越是取得成果,越是要肯定自我。堅持“四個自信”,換言之,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方位肯定。我們正是借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內生出的強大動力,不斷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實現一次又一次的彎道超車。因此,我們更應從歷史與現實中認真捕捉中國騰飛的每一個身影,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堅持“四個自信”,使其創造源源不斷動力推動國家治理效能邁上新臺階。

2.3?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方向

群眾史觀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主體,這也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收獲的寶貴經驗。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至今,中國人民創造出一系列世人罕見的奇跡。這些奇跡的背后是每一個中國人辛勤的付出,默默的奉獻,凝聚了每一個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是血、淚、汗共同鑄就的。因此,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想要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就必須以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為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全黨始終牢固樹立人民主體地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在經歷每次災難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這些都延續了中國共產黨在群眾路線上的傳統政治優勢,而脫離群眾是被歷史反復證明了的一個政黨最大的危險,中國共產黨只有密切聯系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依靠人民群眾,才能實現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從邏輯上來說,以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為方向,方能不忘初心,實現制度優勢向國家治理效能的轉化。而國家治理效能的不斷提升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促進社會更加公平正義,穩定團結,提高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這種良性循環機制也印證了以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為方向之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重要意義。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非凡價值

3.1?國內價值

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對國內價值而言就是有助于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即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能促進國家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真正到來前,牢牢掌握核心技術,擁有優先發展的主動權;能夠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能夠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向,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邁上新的大臺階,從而實現國家富強。

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能使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團結一心,頑強奮斗;能讓中國成為唯一擁有全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門類的國家,使中華民族以更為自立自強的姿態站在世界舞臺中央;先進的治理能力伴隨著先進的制度和優秀的文化能夠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團結、自立自強、文化繁榮,從而實現民族振興,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能讓城鄉差別進一步縮小,分配結構進一步改善;能讓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能夠更加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更加彰顯社會公平正義;能夠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逐漸緩和,從而實現人民幸福。

3.2?國際價值

從國際角度來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能夠向世界提供“中國之制”以及“中國之治”,為更好地解決全球性難題提供了中國經驗,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在最初的社會主義國家應不應該發展市場經濟時,中國已經向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提供了充滿智慧的解決方案。如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將為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衰退期帶來新發展。在抗擊疫情中,中國已經向世界展示有效地做法,如及時封城、佩戴口罩、基層動員、研制疫苗、動態清零等。更有網友向西方國家喊話“快來‘抄作業’”,以此來表達中國在疫情期間為世界提供的中國智慧。在英美等老牌發達國家,發展后勁兒不足,金融業發達,但國家經濟脫實向虛引發社會危機時,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工業的現代化向世界展示了發展實體經濟對于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和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舞臺上多次倡導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可行性方案除了“一帶一路”倡議,RCEP協議等其他國際組織和協議外,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以切實解決國家發展實際問題的現實意義更能影響國際社會間治理體系的相互學習交流,進一步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參考文獻

[1]匡婕.堅持黨的領導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治理的最大優勢[J].學習月刊,2018,(4).

[2]羅宗毅.國家治理現代化: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N].學習時報,20191007(01).

[3]李放.現代國家制度建設:中國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選擇[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

[4]管玉蓉.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29):132133.

猜你喜歡
治理效能制度優勢轉化
后稅費時代鄉村“權力文化網絡”的選擇與發展研究(上)
政府社會治理效能建設若干問題探析
從網絡問政到網絡理政:中國政府的網絡認知自覺
認清制度優勢 堅定制度自信
陜甘寧邊區縣政制度的設計理念
陜甘寧邊區縣政制度的設計理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