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渝經濟圈”大學生學科競賽的規范化管理探究

2023-04-27 08:18趙麗曹力趙威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0期
關鍵詞: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

趙麗 曹力 趙威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學科競賽在促進基礎學科建設、提升教學質量、引導高校教學改革、重視學生的創新訓練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認為高校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是必要的,目前成渝經濟圈的高校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成渝經濟圈高校學科競賽的組織管理比較混亂;二是缺乏多元化的學科競賽激勵機制;三是缺乏特定競賽平臺和系統性的競賽培訓。從而高校應當加強學科競賽的組織宣傳、搭建先進的特定競賽平臺、完善多元化的學科競賽激勵機制等方面積極推進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

關鍵詞:學科競賽;成渝經濟圈;規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73

2018年8月,教育部發布《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文件,對高校明確提出了要加快振興本科教育,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的要求。高校開展學科競賽活動不僅有效增強校園學術氛圍,并促進相應基礎學科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同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但是高校學科競賽活動也存在著組織管理模式比較混亂、學科競賽激勵機制不完善、缺乏系統性的競賽培訓和特定競賽平臺等諸多問題。如何建立科學、特色、系統性的大學生學科競賽組織管理模式,是所有高校應該思考的問題。

本文將以大學生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為導向,以“成渝經濟圈”高校的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為突破口,以成都大學學科競賽管理為案例,分析學科競賽存在的問題,以探索成渝經濟圈高校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的思路。

1?“成渝經濟圈”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2021年3月份,全國高校大學生學科競賽排行榜全部競賽項目達到了57項,在當年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分析報告中,成渝地區高校數量進入競賽排行榜前300的比例達到了40%。在學科競賽項目日益增多的同時,成渝地區高校的學科競賽依然是存在著不少問題。

1.1?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管理比較混亂

成渝地區許多地方院校在轉型發展時期,缺少系統的學科競賽管理模式,且沒有專一的統籌管理學科競賽機構,競賽體系和獎勵制度也不夠健全。例如,在師資力量、競賽場所、設備和活動經費等方面對大學生學科競賽的投入不足。同時,成渝地區部分高校學科競賽種類較少,學科競賽的側重點與學生的專業培養方向不匹配,學生競賽作品就很難做到推陳出新,導致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未得到顯著的提高。

1.2?缺乏多元化的組織宣傳方式和學科競賽激勵機制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學科競賽侵占著學生的業余時間,大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動力大多是為獲得學校獎學金能有突出優勢,甚至參與學科競賽僅僅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學分要求,而老師在業余時間對學生的競賽項目進行指導,往往無報酬,導致老師的指導積極性差。一方面,高校對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缺乏多元化的組織和宣傳方式;成渝地區部分高校對如何有效組織和宣傳大學生學科競賽缺少靈活和新奇的辦法,導致學生報名參加學科競賽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成渝地區高校缺乏多元化的學科競賽激勵機制,難以真正實現學生跨學科、跨學院組隊參賽,對學校各學院間的優質資源難以整合利用,不能夠全方面促進學校學科競賽的有序發展。

1.3?缺乏特定競賽平臺和系統性的競賽培訓

從《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發布的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結果來看,許多高校沒有特定的競賽平臺,但是搭建一個特定的競賽平臺價格高昂,后期也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對競賽平臺進行維護,這讓許多高校望而卻步,導致競賽項目數量增長緩慢。從總體來看,成渝地區很多高校缺乏對學科競賽專業系統性的競賽培訓,高校缺乏專業的學科競賽指導老師,參賽學生經驗又不夠,在比賽中遇到了難題卻沒有專業的老師能及時幫助解決,導致高校所組織開展的學科競賽不能滿足學生的競賽需求。

2?成都大學學科競賽管理的現狀分析

成都大學在教學管理活動中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綜合提高大學生創新、學習、實踐和動手能力這個核心要素,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劃(2022-2025)》的文件、修訂了《成都大學學科競賽獎勵辦法》和《成都大學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條件》相關文件,在加快形成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激發大學生積極參與學科競賽的巨大潛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在競賽平臺建設、學科競賽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競賽激勵機制等方面有不完善之處。

2.1?競賽培訓、平臺建設方面的問題

2022年3月成都大學根據《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劃(2022-2025)》,已經搭建了“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管理系統”,并有專門的老師進行管理,但是功能還僅限于將國家級、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的立項、結題信息錄入系統,并沒有將各學院的項目信息進行共享,跨學院、跨學科交流的趨勢還不是很明顯。2020年成都大學參賽總數共計2646項,其中國家級獲獎賽事共261項,省級獲獎賽事共525項。2021年成都大學參賽總數共計4763項,參賽數量較往年同期增長80%,其中國家級獲獎賽事共149項,省級獲獎賽事共712項。但還沒有建立專門的學科競賽管理平臺,對學科競賽的組織管理較為混亂。如圖1所示。

圖1?成都大學學科競賽管理框架

成都大學每個學院學生會都設置了科創中心管理學科競賽,但還沒有建立專門的學科競賽管理平臺,對學科競賽的組織管理較為混亂,難以保證每個比賽都有系統性的賽前培訓。同時,同一競賽在不同學院間的分工不明確、默契度不高、信息交流不暢通等問題,導致學科競賽只能在單獨的學院小范圍內組織,缺乏學院之間的優勝聯合。

2.2?學科競賽師資隊伍建設的問題

2020年12月,成都大學出臺了《成都大學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條件》,將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或銀獎成果,納入到破格申報正、副高級職稱條件中,但是學科競賽師資隊伍不夠完善。一是目前各學院還沒有專業的學科競賽指導老師,通常由學院輔導員或任課老師擔任,但繁重的教學、科研和行政事務使得一線教師沒有多余的精力進行專業化指導。二是老師對學科競賽項目和學生團隊不夠了解,欠缺學科競賽的指導經驗,且指導賽事的積極性不高,更多是在競賽報名表上掛名指導,對參賽團隊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三是學科競賽的比賽周期普遍較長,導致老師對打磨競賽作品的專業性指導耐力不足。

2.3?學科競賽激勵機制方面的問題

2022年8月31日成都大學正式頒布《成都大學學科競賽獎勵辦法》,將學科競賽總體劃分為四類:A類競賽包括“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B類競賽包括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內競賽、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C類競賽包括四川省教育廳、教指委、行業協會等主辦的競賽;D類競賽包括對專業建設和學風建設起積極推動作用的校級、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項目。如表1所示。

成都大學根據學科競賽的級別制定了獎勵機制,但是激勵機制覆蓋度不齊全,且存在監管漏洞。一方面,A、B、C三類競賽的參賽難度大、門檻高,每年參賽學生取得省級以上獎項數量僅占參賽總數的20%,但是學校競賽經費向A、B、C這三類熱門比賽傾斜,那些真正與學科相關的D類競賽經費較少。另一方面,學校對學科競賽的監管有漏洞,部分學生為了獲獎,通過篡改往年的參賽作品來參加新一屆的比賽。因此,學科競賽激勵機制的欠缺阻礙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3?“成渝經濟圈”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的對策建議

2016年至2021年,“成渝經濟圈”高校不斷完善學科競賽的規范化管理,因此,學科競賽正朝著有利于教育事業、人才培養、學生全方面成長的方向發展。

3.1?積極宣傳學科競賽,提高學生的參賽興趣

學校應建立官方網站、抖音、快手,B站等受眾較多的平臺,宣傳學科競賽的進展。定期舉辦“競賽知識普及”交流會,優秀競賽作品展覽會,競賽經驗分享會等活動,打造學科競賽的濃厚氛圍,吸引更多的老師和學生參與學科競賽。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既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也能給企業帶去新的思想,讓枯燥的比賽變得有趣,增強學科競賽的新鮮感。并鼓勵跨學院、跨學科組隊參賽,讓各學院和各學科各盡其能。

3.2?搭建先進的特定競賽平臺、做系統性的競賽培訓

高校應搭建先進的學科競賽平臺和做系統性的競賽培訓,從而整合各學院的學科競賽資源,讓學生能跨學院、跨專業聯合組隊參與學科競賽,真正實現學生的多元化發展。一方面,搭建學科競賽平臺,不僅學生能掌握各類學科競賽項目的重要信息,而且指導老師還能通過競賽平臺招納優質的學生團隊,避免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做系統性的競賽培訓,既能提升高校學科競賽的組織管理能力,又能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3.3?完善多元化的學科競賽激勵機制

成渝地區高校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學科競賽獎勵機制,從而為開展學科競賽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對授課老師進行學科競賽的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教師對學科競賽的了解,鼓勵專業老師帶動學生一起投入到學科競賽中,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二是高校實行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引導學生跟著老師進行競賽式科研。以成都大學為例,實行競賽積分制,將學生的獲獎競賽積分納入到學生素拓分、素質分、評優評獎(如獎學金評定和三好推優)的考核指標中,從而提高學生的競賽積極性,促進學生將理論學習應用于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三是建立完善的高校學科競賽獎勵辦法,增加學科競賽獲獎項目的業績點在教師的年終績效考評、補貼獎勵和職稱評定等方面的分值。

4?結論

“成渝經濟圈”高校廣泛組織大學生開展各類學科競賽,是實施科教興國,強化現代化人才建設的有力抓手。完善學科競賽信息傳播體制、搭建特定學科競賽平臺、施行多元化的學科競賽激勵機制等管理措施,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發布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教高函[2018]8號)[R].2018827.

[2]李家卓,陳登紅.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開展現狀及改進策略[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22,(1):100104.

[3]王一成,田賽男,何安文,等.提高學科競賽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衡陽師范學院物理學(師范)專業為例[J].教師,2020,(35):4849.

[4]李敏,劉俊,杜基赫,等.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組織管理模式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9):911.

猜你喜歡
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組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