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罢n程思政”建設的四重維度*

2023-05-10 20:07婧,
關鍵詞:課程思政育人思政

周 婧, 周 松

(成都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成都 610059)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方向的最新標定,“課程思政”是以教育價值理性回歸為出發點,以全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為中心思路,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目標的創新教育理念。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審思“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原則、內容和路徑,助力高校精準把握建設方向、科學構建建設規制、高度聚焦建設內容,有的放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以期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全面整體推進和高質量開展有所增益。

一、 建設目標:“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依據

目標是主體基于自身條件、能力和資源集成程度對未來發展的指向性預估??茖W制定目標是事物發展過程中調節主體行為的基本依據。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要將提高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性目標,將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核心,將“課程思政”機制體制創新作為基本保障,對“課程思政”建設作出了具體的目標要求。

(一) 提升立德樹人實效是根本性目標

德才兼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大學生全面發展和自我價值實現的內在需要?!罢n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教學任務的創新理念,是否有效提升立德樹人實效是“課程思政”建設成功與否的基本標準。因此,提升立德樹人實效是“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性目標。提升立德樹人實效的目標指向要求我們在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把人才成長規律作為建設的基本依據,把學生接受教育的效度作為建設的基本標準,找準學生興趣點、激發學生積極性,由淺入深引導、循序漸進灌輸,用真理的光輝吸引人,用精神的魅力感悟人,引導學生在探求真知中感悟文化精髓、道德真義、價值真諦,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價值實現的需要。

(二) 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是基礎性目標

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是高校發展的核心點?!罢n程思政”建設的主要任務體現在糾偏課程的工具性價值傾向,疏通阻礙“課程”與“思政”之間融通的堵點,進而引導課程價值重新回歸人本位?!罢n程思政”建設過程即是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過程,因此,建設好“課程思政”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性目標。此目標要義在于“課程思政”建設中要把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作為基礎性任務來抓,注重以提升教師教學內容挖掘能力、課堂教學設計能力以及教學方法創新能力為著力點,從每門課程入手,以點帶面地提升課程的人才培養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能力[1]。

(三) 健全“課程思政”體制機制建設是必要性目標

“課程思政”要切實發揮“育德”“育才”雙重效能,需要多部門協調、跨學科協同以及不同專業背景教師的通力合作,最終構建“三全育人”的思政大格局??沙掷m、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向縱深發展,離不開相關體制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此目標要義在于不斷構建和完善“課程思政”建設的領導體制,形成自上而下有效聯動、各部門合力協同的組織領導工作局面;構建和完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培訓、職稱晉升、評優評獎等教師激勵機制,深入激發教師全情投入的熱情和勇于改革創新的動力;構建和完善“課程思政”的專家聽課制度、定期調研制度和學生評價反饋制度,構筑專家評價與學生評價結合、聽課與調研結合全方位科學有效的質量評價體系。

(四) 提高“課程思政”人才培養實效是決定性目標

“課程思政”人才培養實效,是指以高校課程為主要載體,重點培養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偉大民族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素養的高素質人才,注重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德育引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實踐。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成為既有扎實的學科知識和專業能力,又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素養,能夠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人民幸福生活作出貢獻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罢n程思政”人才培養實效的重要性在于,高校是培養未來國家發展所需人才的重要陣地,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有利于切實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具體地,提高“課程思政”人才培養實效可以有以下好處:其一,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其二,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支持國家建設和發展;其三,加強學生的道德素質和職業操守,使其更好地適應和服務社會,具備高尚的人格和優秀的職業道德;其四,激發學生的創新和創業精神,帶動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其五,提高學生的信息媒體素養,樹立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意識,自覺形成網絡免疫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媒體技能,與時俱進地發展和進步[2]。綜上所述,“課程思政”人才培養實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高校來說,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課程思政”實效,對于切實提高高校學生的素質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二、 建設原則:“課程思政”建設規范與準則

原則是為實現目標而設定的規范、準則,科學原則的設定是引導事物運動變化朝著預設目標方向發展的基本保障。建設原則是高?!罢n程思政”建設的方向指引和基本遵循,厘清建設原則是“課程思政”建設有效開展的前提條件,是引領“課程思政”建設達到預期育人效能的基本保障。

(一) 始終堅持“立德”與“樹人”教育目標的統一性原則

立德樹人既是新時代教育的基本目標,又是現代教育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高度蘊含了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內容、目標、方法和價值導向。也影響著當代每一個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每一個青年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又事關整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知識選擇、價值引導與知識傳授、技能培訓分別表征了“立德”和“樹人”兩個方面,是新時代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兩個方面既不能顧此失彼、有所偏廢,也不能生拉硬扯、機械組合。高?!罢n程思政”教學理念高度契合了“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既是以思政元素引領方向的課程教育,又內含以課程為基本依據的思想政治教育;彰顯了教育的方向性與科學性的有機統一,實現了育人與育德的同向同行。因此,在“課程思政”的建設過程中堅持“立德”與“樹人”的有機統一,就是要實現思政元素與專業教育內容的高度融合,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教育方法的有機融通,通過深度挖掘融入的思政元素、創新探索融入的適恰方法、精心建構教育教學方式,有效規避課程與思政的簡單疊加,實現二者的深度耦合和有機統一[3]。

(二) 始終堅持專業課與思政課深度融合的適恰性原則

專業課和思政課是兩種不同的育人方式和育人途徑,在傳播教育內容、達成教育目的方面既各具特色又功能互補。兩者的有機融合是發揮課程思政作用的基本前提。思政課以正面宣傳為主要方式、以提升教育客體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為教育目的,從而發揮思政引領和導向作用;專業課以隱性傳播為主要方式,讓受教育者在專業知識學習中通過感知,實現從知識向思想精神的升華,潛移默化地提升思想道德素養。兩種教育模式既相輔相成、相互聯系又相互滲透、互為補充,兩者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思政課的表現形式,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思政課的“抬頭率”“點頭率”,深度挖掘學科文化,開發文化育人資源,充分發揮學科教學價值塑造、知識傳授、技能訓練的復合育人效能,進而達成專業課與思政課協同育人目標[4]。

(三) 始終堅持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聯動的協調性原則

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的具體實施者,是起到關鍵作用的核心力量。專業課教師傳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過程中,積極發掘專業發展歷程中所彰顯報國圖強的愛國情懷、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艱苦卓絕的奮斗意志等思政元素,有意識引導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追求進而達成專業教育內生核心德育的教育目標。思政課教師在正面宣傳思想政治理論的過程中以大學生專業背景、專業文化為教育導入的重要素材,讓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質培育“接地氣”,在貼近專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實現立德之教育目標。因此,課程思政教育目標達成必須堅持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協調聯動的原則,通過集體備課等多種形式的密切互動,創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內容,進而提升德育親和力、說服力和實效性。

(四) 始終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相結合的科學性原則

高?!罢n程思政”建設需要理論學習和實踐運用相結合的原則,具體做法如下:其一,著眼于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通過制定課程目標、選取教材、設置課程內容等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了解祖國、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5]。其二,確立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建立正確的政治導向、價值取向和人才培養觀,明確教育目標、培養目標和核心素養,全面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組織機制。劃分好職責、落實好制度、分工明確、協同配合,促進“所有學科、所有課程、所有教師、所有學生”參與到課程思政中來,實現課程思政工作的全面覆蓋。其四,積極探索與落實“理論學習和實踐運用相結合”原則。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又要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和課外活動來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實踐經驗,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其五,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師職業發展相結合,采取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理論培訓和能力提升,推廣先進典型,為建設高質量的“課程思政”提供堅實保障。

三、 建設內容:“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

“課程思政”建設內容是達成建設目標不可或缺的核心組成部分。新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給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課程思政”建設內容,找準建設著力點,是有的放矢開展建設工作,正確指導課程思政建設并且取得成效的重點。

(一) 高勢位強化“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理念

新時代是多元文化交織、多元價值碰撞的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艱巨任務。強化“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理念,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關鍵性問題提升到關系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高度上認識,高勢位認識“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重要意義和內涵,要把“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嵌入到全體教師的教育目標,把協同德育的思想貫穿到“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過程,充分認識到協同育人是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的生本位協同,是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的協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三全育人”目標的落實、落地、落細,形成“大思政”協同育人新格局,讓學生在教育與浸染中實現知識獲取、能力提升以及政治素質、品德修為的養成。

(二) 高標準建設“課程思政”教師隊伍

教師是“課程思政”實施的主體,建設好教師隊伍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內容。教師是“課程思政”教育開展的過程設計者、內容組織者和教學形式的規劃者,主導了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課程中思政元素的深度開發、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有機融匯、課堂教學方法創新、課程體系的開發與設計有賴于教師的政治素養、學術內涵、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因此,高標準建設“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對于開展好“課程思政”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其一,強化育人意識。全體教師既是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教書匠,又是傳播先進文化、塑造崇高品格的引路人。在教師隊伍中牢固樹立“課程思政”育人意識,堅持將價值引領貫穿到知識、學理、技術等教育的全過程。讓思想鑄魂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內化為教師的理性自覺,進而使不同專業背景的課程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其二,提升核心素養。不斷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教師隊伍政治素養、激發干事熱情,要讓教師在明確“為誰培養人”的基礎上,堅守育人初心,提升育人溫度;在“如何培養人”方面積極創新思維、開拓視野,通過創新教育手段和表達方式,提升育人效度;通過正身正己,以身垂范,用高尚品格浸潤學生心靈,提升育人親和力、說服力。其三,切實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能力。課程思政分布范圍廣、涉及學科多,在紛繁復雜的不同學科領域中深度提煉、全面挖掘思政元素對思政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課程思政教師必須精于發掘、善于運用,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錘煉教師“育德育才”基本功,只有具備如此素養的高質量教師隊伍才能真正擔負課程思政育德育才的教育大任。

(三) 高質量建設“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教學過程是有效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環節,教學過程設計和規劃要兼顧知識性內容的顯性教學和思政教育的隱性浸潤,并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兩方面教育內容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進而形成契合“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教學體系?!罢n程思政”教學體系要同時承載知識傳授、價值引導和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同時承擔精準引導價值方向、精確補給精神需要、精細塑造臻美品格的教育任務。因此,必須從施教理念、內容、方法三個維度高質量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6]。其一,明確“課程思政”施教理念。要把專業課程育人特點與學生發展認知規律結合起來,在合規律性的基礎上,實現知識、技術與精神、修為的雙向供給,讓學生在追求真知、真理中培養家國情懷,發揮“課程思政”價值引領育人功能;要把傳播專業課程人文價值與學生精神動能激發結合起來,在合價值性的基礎上,實現專業精神與學生價值追求的同頻共振,進而激發學生追求真知、勇克時艱的內生精神動力,發揮專業文化的精神感召功能。其二,精確“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供給。要在課程所屬學科領域中深度挖掘蘊含其中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核,找準能夠在教學中運用自如并且邏輯自洽的思政元素,通過教學資源與思政元素的合理編排和有機融合,在避免思政元素的強行植入和機械組合的基礎上,形成復合型“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要精準把握思政元素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可為空間”,在明晰教學邊界的基礎上,確保思政元素與專業課教學邏輯契合和內容互恰,避免思政元素引導過渡的“泛化”或思政元素融入不足的“窄化”。其三,升級“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和手段。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特點和受教育者思想系統的復雜性,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時代變化發展要求,積極探索和升級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和手段。要以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為基本理念,以灌輸與疏導相統一為基本方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優勢,不斷探索升級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釋放思政元素引領效能,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引領實效[7]。

(四) 高水平完善“課程思政”實施機制

高水平完善“課程思政”實施機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完善課程思政實施機制。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和組織機制,將課程思政納入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定明確的工作計劃和目標,分配好人員,規范好工作流程,確保課程思政的有序開展。其二,強化課程思政實施的過程監控和評估。建立科學的監控和評估機制,對課程思政的實施過程進行監控、評估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確保課程思政實施的效果和質量。其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引導和管理,為課程思政實施提供有力保障。其四,落實課程思政的課程建設。明確課程思政的課程目標和教學要求,根據不同專業和年級的學生特點和需求,科學設計課程思政的知識結構和課程內容,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推進課程思政教育的創新改革和實踐運用,提高課程思政的質量和效益。其五,加強課程思政的宣傳工作。在校內和校外加強對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宣傳和推廣,營造濃厚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圍,提高各方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和認識水平。

四、 建設路徑:“課程思政”建設的策略安排

路徑是實現目標所采取的策略安排?!罢n程思政”建設是一項需要科學規劃、持續推進的系統工程,“課程思政”建設要以目標為依據、以原則為規范、以內容為核心,全方位、分層次有序推進。

(一)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障

高校黨委是教育事業建設和發展的領導力量。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推進“課程思政”需要充分發揮高校黨委統籌全局、凝聚人心、協調各方的領導力。因此,堅持黨的領導是“課程思政”的重要保障。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堅持黨的領導,就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其一,要發揮高校黨委凝聚人心的群眾優勢?!罢n程思政”的實施需要全體教師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必須發揮高校黨委團結群眾的優勢,在教育理念上形成統一思想,在教育實施中統一行動,最大限度地集中意志、集中精神、集中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和實施好“課程思政”。其二,要發揮學校黨委統攬全局的政治優勢?!罢n程思政”的建設、大思政格局的形成是一項任務艱巨的系統工程,既要在宏觀層面從全局視角進行整體性把握,又要在微觀層面從局部視角進行精心謀劃??茖W制定頂層設計、分步驟有序系統推進、全面統籌形成保障合力必須充分發揮學校黨委統攬全局的政治優勢。其三,要發揮學校黨委協調各方的組織優勢。高校各部門協同聯動、各類教育教學資源的有效配置和教育教學條件的充分保障是“課程思政”建設有效實施的關鍵。要充分發揮學校單位協調各方的組織優勢,調動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合力,有效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資源提供教育改革支持,持續建立健全培訓機制、監管機制、評價機制、反饋機制、激勵機制等機制體制形成條件保障系統。

(二) 錨定中心任務,分層次系統推進

錨定“課程思政”提質增效這個中心任務,圍繞“課程思政”深植育人理念、鍛造教師隊伍、精構教學體系三大建設內容,分層次系統推進。其一,發揮宣傳輿論導向作用,引導教師對“課程思政”從認知到認同,進而內化到教師自覺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理解“課程思政”對于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意義,認同將思政教育融入全課程的教育理念,適應課程與思政融合的課堂教學方式,營造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好育人氛圍[8]。其二,推進“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高校各級黨組織作用,通過開展各種組織教育活動,強化黨員教師政治意識,具備較高政治素養,鍛造政治可靠的教師隊伍;通過不同學科教師與思政課教師跨界學術交流和集體備課等形式,提升教師挖掘專業中思政元素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能力、創新教學方式的能力,鍛造政治素養好、學術水平高、教學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其三,推進教學體系建設。要在教材編寫、教學大綱制定、教學內容設計等方面有機融入適恰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刻探究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和現代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

(三) 完善評價激勵制度,發揮示范效應

其一,將“課程思政”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評估考核體系,把學生德育培養效果作為評價考核的重要指標。通過專家聽課與專項調研相結合,教學督查督導與專題研討相結合,多種方式壓緊壓實“課程思政”開展和建設責任[9-10]。其二,以“課程思政”評價結果為基本依據,在經費投入、職稱評定、評獎評優給與政策傾斜,充分發揮政策導向的作用,多角度、多層面激發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以及教改創新的積極性。其三,建設名師“課程思政”工作坊,發揮教學名師在師資隊伍中的聲譽度和影響力,在教師中形成教學示范效應;全校統籌多方資源重點建設具有代表性的“課程思政”教學示范團隊,形成教學團隊示范效應;整合學校優勢資源合力重點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通過評選“課程思政”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形成課程示范效應。

(四) 落實激勵機制實施,有效反饋改進

落實“課程思政”激勵機制實施和有效反饋改進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其一,促進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建立激勵機制,對表現優異的教師進行獎勵和激勵,可以增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其二,提高課程思政教育水平。通過開展教學質量評估和學生評教等活動,對教師的課程思政教育工作進行評價和反饋,有助于教師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進行改進,提高課程思政教育水平。其三,增強教師隊伍建設。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提高教師的滿意度和認同感,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其四,推進高校文化建設。課程思政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落實激勵機制和反饋改進,可以推進高校文化建設,培育優秀的文化氛圍。為落實“課程思政”激勵機制實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指導,提高教師的課程思政水平和教學能力,鼓勵他們把思政教育貫穿于日常教育教學中。二是制定激勵機制,如設置課堂貢獻分,對表現優異的教師給予獎勵、榮譽稱號等激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開展課程思政工作;同時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定期開展學生評教和教學質量評估,對教師的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給予評價和反饋,促進其改進工作。三是注重課程思政教育成果的宣傳和展示,組織教師交流會議、課程展示等活動,分享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成果,鼓勵大家在課程思政教育工作上形成合力。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