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路徑

2023-05-18 18:51張永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人文素養困境

張永梅

摘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就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而言,語文學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性。對于初中生來說,提升其人文素養對其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完善有顯著的推動力。初中語文教師在承擔知識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應關注學生素養的提升與人格的完善。然而,當前受各項因素影響,語文學科中蘊藏的人文內涵正逐漸被忽視。本文先闡釋了人文素養的內涵,再針對當前初中語文標準化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育困境加以分析,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人文素養 困境 路徑

人文素養關注的是人本身,包括人的價值存在、生存意義等。語文是義務教育初中學段的重要學科,其人文特征的顯著性是不容忽略的。當前,素質教育理念正逐漸滲透至教育的各個層面,教育教學工作者對于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也有了新的認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人文素養,能夠在促進學生語文成績提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陽光的心理?;诖?,初中語文教師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進行研究、探索,以此推動語文學科邁向更高層次。

一、人文素養概念及滲透意義

(一)人文素養概念

從概念上來看,人類社會存在的各類文化現象稱之為“人文”,這是《辭?!穼θ宋囊辉~的解釋?!拔拿饕灾?,人文也”。人文可以“察時變”,亦可“化成天下”,這是《周易》對人文的闡釋。古代人理解的人文是“教化天下”,與當下的內涵并不一致。由此觀之,“人文”一詞隨著歷史的演進而不斷發展變化,其內涵也愈加豐富。在教育視域下,人文反映的是“以人為本”理念,這不單單指人能力的發展,更是包括作為一個人的個性、價值、力量及潛能等。

《現代漢語詞典》中,“素養”即為“平時的修養”,與“素質”一詞含義相近。從古至今,人們認為素養同道德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系,如“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人具有社會性,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當人和外部世界展開互動時,素養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素養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溝通的有效性。有了素養,人在面對外部的人或事物時,就能作出相對合理的價值判斷。

總體而言,人文素養關注的是人作為個體生命的存在,對人的關懷是人文素養的終極奧義,無論是個體的生存價值抑或是存在意義,以及在面臨不同境遇時作出的價值判斷,人文素養都傾向于人的內在品質。筆者認為,素養主要包括人的氣質和修養,而這些東西是人在進行人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修養而來的,是對人內在品質的評價和反映。更具體來說,素養包括但不限于人的道德水平、思維模式、價值取向、交往方式、情感態度。其全面而充分地展現出人的主體價值觀,標志著一個現代人思想的成熟和獨立。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的意義

一方面,在初中語文標準化教學中進行人文素養的滲透,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知識的獲得與累積是學生學習的目標之一。人文素養在語文課堂中的融入滲透,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面的延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事實上,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知識點都涉及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應加以挖掘,再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人格也得到完善。另一方面,在諸多學科中,語文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豐富的人文資源,許多課文都傳遞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韌不拔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既要教授給學生文本研讀的方法,又要關注有關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將課文主題加以升華,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染,與文本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實現自我完善。除此以外,還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學生智慧、啟迪學生是教育恒久不變的主題,也是教育的本質目標。和語文知識相比,人文素養更隱形,也更加難以捉摸,需要語文教師不間斷地滲透與培養,從而喚醒學生的生命感。當學生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時,學生就能相對客觀、科學地作出合理的價值判斷,長此以來,就會逐步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從而由內而外審視世界,在正確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不斷前行。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育困境

(一)學生心態浮躁,文化品位較低

對于語文教育而言,其人文性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學生的文化品位。當今社會很多人的心態浮躁,庸俗的文化遍布周遭,學生將網游、網絡小說、手游及漫畫等作為精神消費品,卻忽視了對經典文學的閱讀。這樣一來學生人文素養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浸潤,學生道德水平也會下降。當學生群體的精神信仰不再,民族的精神必然滑向平庸與世俗?;诖?,作為教育者,我們有必要通過語文教育助力學生重拾文化趣味,增強人文素養。

(二)教師觀念陳舊,人文素養不足

語文課程具有很強的人文性,而這種特性能不能有效地發揮出來,還要看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新課程理念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全面性、均衡性。教師在以生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思考教育的目的、內容和實質,就不會只把目光放置于學生的成績,而是放眼于學生的未來成長。教學理念的更新是語文課程活動得以豐富延展的先決條件。語文教學的組織與開展須得從學生角度出發,只有這樣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被有效調動,從而主動與文本對話,感知、發現、思考語文,真正從內心深處感知漢語言文字的美。此外,人文素養的培育質量受教師文學知識儲備的影響。在知識大爆炸的新時代,不僅學生是受益者,教師亦是。對于新的思想、新的知識,教師要像海綿一樣積極吸收和過濾,再將其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學習之路永無止境,倘若語文教師故步自封,不能跟隨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擴充自己的知識庫,就很難在語文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無論是獲得語文知識的途徑,抑或是學生文本鑒賞能力的培養,都對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文學素養提出較高的要求,一旦教師本身人文素養不足,就難以帶領學生共同進步和成長。在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中,教師是指導者,同時也是合作者,只有這樣學生在文學的世界中才能暢快遨游,不斷探索和發現。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育路徑

(一)關注人文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育是靈魂對靈魂的喚醒,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人道精神應貫穿于教育全過程。也就是說,教師是富有情感、富于同情心的,而不是冰冷的。人文教育首先要把學生當作獨立、自由的人,而不是將其視作工具、道具。語文教師要承擔知識方面的教育責任,也要承擔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學生具有強烈的向師性,這也就意味著教師要把美好的品質展現在學生面前,如拼搏進取、無私奉獻、堅定不移等,學生會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習得這些品質。當教師在道德方面有污點時,他就很難在學生群體中樹立威信?;诖?,要想對學生開展有效的人文教育,語文教師應具備充沛的文化知識、高尚的文學修養。以情動人是語文課程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標準,語文教師的情感流露應當是真實的,就像泉眼一樣,只有這樣才會源源不斷地流出清澈的泉水浸潤學生心田,在一呼一吸、一應一和中達到精神上的共鳴。就任何一門學科而言,學生的接受度、學習成果均受到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做到科學設計、有效調控、及時反思,通過自身的語言、肢體表達能力來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情感??偠灾?,優化語文教師隊伍建設,實現語文教師人文素養與綜合水平的提升,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路徑之一。

(二)更新教育理念,打造有溫度的語文課堂

傳統語文教學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知識性和生命性粗暴分割,導致語文課堂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主場。新課程改革下,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人的終身需求,促進人的和諧發展,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有溫度的語文課堂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是知識性和生命性的有機融合。有溫度的語文課堂是開放包容的,是語文學科人文教育價值的充分彰顯和體現。語文教師要革新教育教學理念,讓語文課堂充滿溫情,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人文精神融入導入環節,創設故事情境,通過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出正文,這樣的語文教學具有趣味性,能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文本,開展研究性學習,同時也會對人文素養的滲透教育起到推進作用。值得關注的是,人文素養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要自然合理,盡量不要將其單獨分離出來,否則將會對人文素養培養的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以《愚公移山》為例,本課出自《列子·湯問》,屬于寓言故事。在新課導入環節,由于大多學生對這則故事有所了解,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回憶講一講這個故事,別的學生對發言學生的故事加以完善、補充,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知愚公移山故事的大概內容。在課文學習環節,教師可創造條件進行對比閱讀,學生先前接觸的故事,同課文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何異同之處,在此基礎上展開對主角人物——愚公的分析,嘗試以現代人的目光看待主人公的行為。教師可以從正向角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當今時代,愚公移山的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堅定不移、鍥而不舍、不怕付出、埋頭苦干等,《人民日報》中關于愚公移山精神也從不同角度進行闡釋,如“躬身篤行,久久為功”,可將其作為本課的拓展,從更深層面挖掘《愚公移山》一文中的人文內涵??偟膩碚f,教師通過尋求語文教學實踐與人文素養培育二者之間的契合點打造有溫度的語文課堂,落實人文素養培育目標。

新課程改革關注課堂情境的創設,該教學理念已逐漸為大多數語文教師接受,并運用到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來。在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是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打造溫馨課堂的重要手段。就人文教育而言,情感教育是有效的加速器。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就涉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以部編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中國石拱橋》一課為例,本課就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中國石拱橋的歷史呈現在學生面前。對于古人的勤勞智慧,學生既可以通過觀看視頻直觀感知,又能通過文本閱讀加以理解。在創設情境時,對于我國橋梁建筑的拱橋設計理念、建筑效果等,教師可以利用動畫的形式輔助學生理解,想象“長虹臥波”“初月出云,長虹飲澗”等畫面,深入理解我國石拱橋的高超建橋技術。古人的智慧跨越千年,以物的形式留存至今,為世界稱道,這是我們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來源。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以本篇課文為基礎,延伸出當今社會的“工匠精神”,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研讀文章思想情感,提升學生的自豪感,引導他們學習古人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大語文觀,有效落實人文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三)加強互聯網教學資源建設,滲透人文理念

在信息化社會,教育教學改革正逐步向著資源整合的方向推進,語文教學也不例外。語文教師應在充分研讀教材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資源的優勢,將其與語文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通過資源整合的途徑延展語文教學的寬度,增加語文教學的厚度,深化人文感知,從而將學生的人文情感充分激發出來,讓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更優質、更高效。以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的課文《土地的誓言》為例,為達成本課教學目標,教師可利用互聯網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如作者端木蕻良創作本篇時的社會背景,課上可以向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激發出學生的家國情懷,讓他們懷揣著強烈的愛國情感閱讀文本。這樣學生對于本課情感上的認知將會穿透表面,抵達更深的層次。此外,教學資源的豐富性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這篇血淚之作,明白為什么作者說“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穢和恥辱”,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語文教育的溫度體現在人文教育上,當前便捷的互聯網技術大大提升了語文課程資源的豐富性,語文的魅力也借此大放異彩,教師通過整合教學資源,引導學生以教材為支點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形成完善的人格。

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不可或缺。學校應強化語文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及綜合水平。初中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人文理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對語文課程資源的整合,以課堂為主要渠道滲透人文教育,深刻彰顯出人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引領學生實現知識的積累和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禎功.關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路徑探索[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4):6768.

[2]陳朋.滲透人文素養,激活語文課堂[J].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22(4):6162.

[3]孫有喜.初中語文標準化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探討[J].中國標準化,2022(4):151153.

[4]陳云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2(4):110112.

[5]莫俊.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91):3840.

[6]吳奎盛.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探析[J].新課程,2021(39):195.

責任編輯:唐丹丹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教學人文素養困境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見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研究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