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研究

2023-05-19 21:32郝曉燕
經濟研究導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納稅籌劃稅收政策小微企業

郝曉燕

摘? ?要:當前的營商環境更為適合小微企業的發展。我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政策來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其中稅收政策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宏觀經濟環境下,小微企業自身也需要規劃好自己的財務管理活動,包括納稅籌劃活動。因此,在闡述小微企業納稅籌劃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目的和內容,并指出了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誤區。

關鍵詞: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稅收政策

中圖分類號:F27?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8-0080-03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讓小微企業受益頗多,一夜之間,小微企業也就成了熱名詞。在國際經濟形勢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企業的現金流狀況非常重要,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尤其重要。納稅是現金支出的剛性需求,小微企業應該利用國家的諸多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對現金流進行管理。

一、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意義

(一)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微觀意義

從微觀上來講,納稅籌劃有利于小微企業有效選擇經濟活動,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小微企業通過納稅籌劃,選擇正確的籌資投資方式和生產經營決策,可以做到少納稅或者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增加可支配收入投入到再投資和再生產中,使企業的經濟活動進入良性發展;同時,納稅籌劃有利于小微企業避免稅務處罰,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二)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宏觀意義

從宏觀上來講,小微企業的納稅籌劃有利于實現國家稅法的立法本意,完成國家在稅收政策上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同時,小微企業的納稅籌劃也有利于稅務服務業的發展。

二、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內容

納稅籌劃是企業依據稅收法律、法規,自行或委托稅務服務機構,通過安排和策劃籌資、投資、生產、經營活動,利用稅收法律、法規的稅收優惠政策,從多種納稅籌劃方案中選擇最理想方案的財務管理活動。

納稅籌劃活動作為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要為實現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而服務;同時,納稅籌劃作為一項財務管理活動,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一)應納稅額籌劃

應納稅額籌劃,是指小微企業遵循稅收法律、法規,充分利用稅法規定的起征點、減免稅、退稅等優惠政策,通過合理的籌資、投資、生產和經營活動,達到應納稅額減少或者為零的目的。比如,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3號)發布規定,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小微企業如果享受這一稅收優惠政策,達到少繳稅的目的,就要在規劃上符合小微企業的標準,比如行業、資產總額、從業人數、應納稅所得額等;同時還要清楚資產總額和從業人數的具體規定。

(二)納稅時間籌劃

納稅時間籌劃,即在稅收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延遲納稅。延遲納稅,就相當于小微企業在延遲納稅期間使用了一筆與延遲納稅稅款相等的政府無息貸款。

比如,《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關于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2年2月28日起施行,繼續延緩繳納2021年度第四季度部分稅費。

屬于制造業的小微企業,可以享受6個月的緩稅政策,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1—6月的稅款都可以緩繳,比如,按月申報的2022年1月的稅款繳款期可以延緩至2022年8月;也就是小微企業相當于在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期間免息使用了政府貸款。

小微企業在納稅時間籌劃時,對于退稅辦理應盡早。比如,《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2022年第14號公告)規定,將先進制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至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等行業,并一次性退還其存量留抵稅額。14號公告發布日期為2022年3月21日,小微企業應在公告發布之日,即開始著手準備辦理留抵退稅額,以便盡早申請留抵退稅額,盡快收到留抵退稅額,更早使用退稅資金。

(三)納稅風險籌劃

納稅風險籌劃即通過納稅籌劃,使納稅風險降到最低。小微企業的納稅風險主要來自其納稅籌劃的前提條件和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

納稅籌劃的前提條件,是指小微企業的管理者、會計、稅務人員對納稅籌劃活動的認識清晰、會計核算健全、財務管理具有一定水平、納稅信用等級較高。例如,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就要求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B級,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情形。如果小微企業的這些納稅籌劃條件不完備,其納稅風險性將較高。

國家的稅收法規具有時效性。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涉稅公告都有明確的時間截止日期,例如《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的公告》(財2022年第10號公告)執行期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納稅籌劃是稅前籌劃,小微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應在稅收政策的執行期內才是合理有效的納稅籌劃方案。

小微企業經過納稅籌劃,是可以做到不出現任何關于納稅方面的滯納金和罰款的。達到這種狀態,雖然不能使小微企業直接獲得收益,間接上卻可以減少損失;達到這種狀態也有利于小微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為了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國家出臺了很多稅收優惠政策。例如,2022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就包括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擴大“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加大小微企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部分稅費。小微企業熟悉這些稅收優惠政策,用足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將稅負降到最低,減少納稅現金支出,就可以增加可支配收入用于投資和生產經營。

(二)加速費用分攤

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應在符合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規定的前提下加速分攤,將費用提前收回,在納稅時間上進行規劃。例如,《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12號)中指出,中小微企業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在500萬元以上的,按照單位價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選擇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對于小微企業來說,應當選擇盡早扣除此項費用,收回固定資產成本。

(三)合理使用借款

借款費用具有抵稅的作用。小微企業應該合理使用借款,借款利息和費用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從而達到節稅的目的。小微企業利用借款應重點關注以下問題。首先,小微企業要熟悉當地政府對于該行業的貸款優惠政策,使用優惠政策貸款。其次,由于高于金融機構的貸款利息是不準稅前抵扣的,所以要選用金融機構貸款。最后,小微企業如果自有資金有剩余,需要權衡自有資金機會成本和借款成本,在自有資金機會成本和借款成本相差不大情況下,可以選擇借款籌資,將自有資金進行投資,這樣,雖然在資金使用成本上沒有差別,但是使用借款及時償還可以增加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在急需資金時可以快速通過借款籌資。

(四)恰當租賃資產

資產租賃可以使用較少的資金來使用固定資產,同時還可以避免資產更新換代所帶來的風險,而且租金可以從稅前利潤中扣減,以達到沖減利潤而避稅的目的。同時,《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租入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90號》第一條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一般納稅人租入固定資產、不動產,既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又用于增值稅非應稅項目的,其進項稅額準予從銷項稅額中全額抵扣。如果小微企業的固定資產、不動產既使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又使用于增值稅非應稅項目,可以選擇租入資產,租金可以全額抵扣,以減少增值稅應納稅額。

四、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誤區

(一)認識不清

1.對納稅籌劃的本質認識不清

納稅籌劃從本質上講必須是一種合法行為。小微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一定要遵循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稅務機關的管理,在納稅活動方面避免和稅務機關沖突,將納稅籌劃活動作為合法活動進行。同時,小微企業要杜絕將納稅籌劃認為是巧妙地偷漏稅和逃騙稅,或者使用翻新手段偷漏稅、逃騙稅,或者通過搞關系、走路子、挖門子少繳稅、少罰款。

2.對納稅籌劃的性質認識不清

納稅籌劃的性質是一種財務管理活動,是為實現企業的最終經濟目標而使用的一種財務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不是企業的最終經濟目標。不能清楚認識這一點,就會為了納稅籌劃而籌劃,從而作出錯誤的決定。比如,為了享受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而人為地加大費用的支出,鋪張浪費;或者為了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的免稅期政策而以放棄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為代價,人為推后盈利年度,造成連續虧損。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既不符合社會效益原則,對小微企業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最終會導致小微企業整體經濟利益的損失,從而使納稅籌劃活動失敗。

(二)操作不當

1.輕信納稅籌劃的各種宣傳

專業稅務服務機構開展納稅籌劃業務是合法的,有利于國家落實稅收政策,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但是,一些稅務服務機構卻大肆渲染納稅籌劃的作用,甚至利用違規手段開展納稅籌劃。大多數小微企業對于稅收政策不專業,如果輕信這些納稅籌劃的廣告宣傳,不考慮納稅籌劃的風險,將納稅籌劃業務全盤委托給稅務服務機構,而稅務服務機構卻將納稅籌劃作為單純的少納稅,甚至鉆稅收法律法規空子,采取違規手法開展納稅籌劃,那么這種籌劃只能暫時達到少繳稅的目的,但是卻增加了納稅籌劃的風險。所以,小微企業在選擇納稅服務機構時,應考慮其知名度和信譽,而不能輕信稅務服務機構的宣傳口號。同時,在服務合同中明確要求機構作出合法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案并約定違約條款,對機構出具的意見也要認真核查,而不能偏聽偏信。這樣,一旦出現被稅務機關認定為偷逃稅的情況,就可以按照合同約定追究該機構的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

2.忽視納稅籌劃的成本效益原則

每一種經濟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收益,同時也要支付成本,納稅籌劃活動也不例外。小微企業納稅籌劃的成本主要是開展納稅籌劃所發生的全部實際成本費用,例如支付給稅務服務機構的咨詢服務費用、企業自行進行納稅籌劃所發生的支出等等。同時,納稅籌劃還需要考慮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就是小微企業采用了某一納稅籌劃方案而放棄的利益。例如,小微企業為了享受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所得稅稅前扣除優惠政策而提前購入固定資產,由于提前購入,資產沒有實際投入使用卻占用資金,以致無法使用占用資金進行其他投資,從而喪失了投資收益,這就是機會成本。在納稅籌劃中,小微企業必須同時考慮實際成本與機會成本,并和納稅籌劃帶來的收益進行比較,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的納稅籌劃方案才是可行的。

3.忽略稅種之間的聯系

在納稅實務中,每一稅種都要單獨進行申報,每一稅種也有單獨的條例和實施細則,所以每一稅種看起來都是獨立的。其實所有的稅種都是通過同一納稅主體的經濟活動產生的,它們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比如,企業所得稅的稅前可扣除稅費包括流轉稅、行為稅、資產稅,所以當小微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時就不能只考慮流轉稅、行為稅和資產稅稅額的減少,還要考慮由于流轉稅、行為稅和資產稅稅額的減少所增加的企業所得稅的稅額,只有減少的流轉稅、行為稅和資產稅的應納稅額高于相應增加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時,才能達到節稅的目的。

4.不重視同稅務部門的關系

小微企業常常錯誤地認為,重視同稅務部門的關系就是重視與稅務部門人員的關系,也錯誤地認為納稅的多少與同稅務部門人員的關系密切相關。小微企業和稅務部門就是納稅人和征稅機構的關系,小微企業應該通過合法的渠道同稅務部門聯系。比如,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建立小微企業涉稅訴求和意見快速響應機制的通知》(稅總函〔2019〕40號)指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新要求,落實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稅務總局決定在普遍適用的納稅人需求管理基礎上,建立小微企業涉稅訴求和意見快速響應機制。小微企業可以通過這一渠道及時了解掌握國家和地方的稅收政策,在納稅實務和申報方面與稅務部門溝通,做到納稅及時,降低納稅風險。

參考文獻:

[1]?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政策文件.http://shanghai.chinatax.gov.cn/zcfw/

[2]? ?劉暉.關于增值稅新政下小微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對策[J].財富時代,2020,(11).

[3]? ?陶俊華.基于財務管理視角的小微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措施[J].納稅,2021,(7).

[4]? ?張洪軍.新形勢下小微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的納稅籌劃[J].財務與會計,2020,(20).

[5]? ?楊艷俊.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解讀與納稅籌劃建議[J].納稅,2020,(18).

[責任編輯? ?興? ?華]

猜你喜歡
納稅籌劃稅收政策小微企業
稅收政策對東營市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及意義
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稅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為例
中小企業納稅籌劃探析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分析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稅務會計師在中小企業的作用及認識探究
納稅籌劃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支持西部大開發的稅收政策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