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步行者視角的歷史街道可步行性測評研究

2023-05-21 15:33蘇雅玨馮悅
美與時代·上 2023年4期
關鍵詞:問卷調查

蘇雅玨 馮悅

摘? 要:近年來,歷史街道改造在城市設計中掀起一股熱潮,而歷史街道的可步行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景觀價值。本研究從游覽者使用體驗的角度出發,借助實地調研、SPSS數據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問卷結構式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對廣州龍驤大街歷史街道的可步行性進行研究,建立一種使用者視角下的定量街道可步行性測度體系,以期為日后城市街道步行環境更新升級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歷史街道;可步行性;問卷調查

一、歷史街道可步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痹缭?008年,我國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就已經強調了對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進行保護的必要性[1]。歷史街區作為文化底蘊豐富、文化古跡保留較完整且能夠體現出特定歷史時期下的傳統風貌和民族特色街區,承載著城市中的集體記憶與歷史文脈;它既是所在城市歷史發展的剪影,也是構成該歷史的基礎單位,在城市文脈發展進程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街道空間被不斷壓縮,所承載的步行功能遇到了適宜性降低、安全性不足和活力低下等問題[2]??刹叫行栽诓煌I域中并沒有形成明確統一的概念,一般將其理解為城市建成環境空間對于步行行為的友好和倡導程度[3]。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測度指標的構建和步行空間的分析上,鮮有研究者探究特定類型街道的可步行性。因此,本文將歷史街道的可步行性進行量化的研究對于保護和規劃歷史街道、提高使用者的步行體驗有著重要意義。

本研究以街道設計為研究基礎,借助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的研究方法,以廣州龍驤大街歷史街道為研究對象,建立基于步行者視角的客觀系統的定量街道可步行性測度體系,以期為日后城市街道步行環境更新升級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二、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

在經過實地走訪后,對龍驤大街的步行者進行了歷史街道景觀需求的半結構式訪談,共計60人次。將訪談結果整理后進行語義分析[4](如圖1)??梢缘弥碍h境優美”“有歷史底蘊”“交通不擁堵”“地面平整”“顏值出眾”“安全感”“休息空間”“有秩序”“綠化豐富”等詞頻最高。將高頻詞提取和改寫后,確定了10個歷史街道的影響因子:建筑的歷史意義、建筑的裝飾程度、植物景觀觀賞性、景觀空間使用情況、地面鋪裝的平整度、地面的干凈程度、地面鋪裝的材料、道交通有序性、步行空間的暢通性、過街安全性。而后再將這10個因子進行歸納,得出“Ⅰ街道安全性”“Ⅱ步行舒適性”“Ⅲ環境宜人性”三項一級因子[5]。

單個因子采用復式問卷設計,即先對變量在街道可步行性中的重要性進行調查,再對該變量的滿意度進行調查。選項設置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法,分別對選項賦分值[6]。

(二)數據來源

選取歷史文化街區龍驤大街為研究區域進行實地問卷調查。龍驤大街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調查的具體范圍南至寶龍直街,北至龍福一巷,西至龍福路、龍驤大街,東至蓮花大街(如圖2)。龍驤大街為廣州市22片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街道內的歷史建筑大多是80多年前的民族實業家和歸國華僑出資建造的,其歷史意義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實地問卷發放時間選取每周的周三和周五,于2022年9月上旬共發放4次,回收問卷343份,其中有效問卷311份。

三、可步行性數據的回收與分析

(一)樣本特征性分析

在實地問卷調查中,受調查者年齡大部分為處于15~29歲之間;男女比例近似相等;主要職業為學生、企業工作者和機關或事業單位工作者;游覽目的大部分為旅游觀光;對步行環境整體較為滿意;停留時間15~30min居多(如表1)。

(二)因子對可步行性影響程度加權評分

1.加權評分體系構建

受調查者對于各項因子的滿意度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對可步行性的影響,但主觀性較高,因此本文選取加權評分的評價方法[7],對各項因子的重視程度I和滿意程度S進行單獨打分,分別對五個選項從低到高賦予分值0.2,0.4,0.6,0.8,1。每個樣本以重視程度i為權重對滿意程度S進行加權,求和后取平均分(樣本數量A),得出各項因子對街道可步行性的影響程度X。評分以百分制計算。計算公式為:

X=Σ(i·100%)·s/A

2.加權評分結果評估

對各二級因子調查結果求得可步行性影響程度加權評分后,在一級因子范圍內進行倒序排序(如表2)。將加權評分≥0.200的因子作為可步行性高影響因子。一級因子Ⅰ環境宜人性中,景觀空間的使用情況對可步行性的影響程度最高,建筑的歷史意義影響程度最低;一級因子Ⅱ步行舒適性中,地面鋪裝材料對舒適性影響最大,干凈程度影響最??;一級因子Ⅲ街道安全性中,街道交通有序性是街道安全的決定因子,步行空間通暢性影響相對較小。

(三)不同人群視角下可步行性影響因子相關性分析

1.斯皮爾曼相關系數分析

本研究采用斯皮爾曼相關系數分析方法來進行因子之間相關性的描述。由表3可知,與人群年齡顯著相關的因子有:“1建筑的歷史意義”“4景觀空間使用情況”“6地面的干凈程度”“7地面的鋪裝材料”“9步行空間暢通性”。與人群性別顯著相關的因子只有“6地面的干凈程度”。與人群職業顯著相關的因子有:“4景觀空間使用情況”“6地面的干凈程度”“8街道交通有序性”“7地面的鋪裝材料”“10過街安全性”。只有務農人員和其他職業人員對過街有序性滿意度的正項計數略大于預期計數,這說明龍驤大街的過街有序性亟待提升。

2.交叉表分析

本部分從年齡、性別、職業三個人群特征出發,年齡和性別與較多因子相關性顯著,選取其中可步行性高影響因子進行交叉表分析,比較預期和實際的計數,可以發現不同人群對該因子的滿意度的差異性。

年齡與可步行性影響因子交叉分析中,15~29歲、50~69歲人群對景觀空間的使用情況正項(評分大于0)計數均高于預期計數,而其余年齡段則計數基本低于預期計數,說明青年人和中年人群體對龍驤大街的景觀空間使用評價較為積極;15~29歲人群對地面鋪裝的材料正項計數高于預期計數,其余年齡段各項計數與預期大致相當,可以得知龍驤大街整體鋪裝情況滿意度較高(如表4)。

性別與可步行性影響因子交叉分析中,男性對地面的干凈程度正項計數均高于預期計數,負項計數均低于預期計數;女性則相反。由此可知,男性對龍驤大街地面整潔情況的滿意度低于女性,換而言之,男性更加注重地面的干凈程度(如表5)。

職業與可步行性影響因子交叉分析中,企業、務農、學生和其他職業的正項計數基本大于預期計數,說明從事這幾項職業的受調查者對龍驤大街的景觀空間使用較為滿意;學生和務農人員對于地面的鋪裝材料較為滿意,其余職業受調查者則滿意度較低;因子過街安全性和交通有序性交叉分析中,僅有務農人員和其他職業人員正項計數略微大于預期計數,說明街道的交通有序性和過街安全性亟待提升(如表6)。

四、龍驤大街可步行性測評

(一)環境宜人性

一級因子環境宜人性中,經過加權評分可以得知,植物景觀的觀賞性和景觀空間的使用情況對可步行性影響較高。在不同人群特征的相關性分析中,各項人群特征都與因子植物景觀的觀賞性相關性較低。由此可得,植物景觀在街道可步行性中主要是以功能性為影響因素,游人對植物的觀賞性關注度較低(如圖3)。因此,對歷史街道的改造提升,應注意植物的觀賞效果營造,包括大型植物組團設計,植物色彩季相的搭配等[8]。

因子景觀空間的使用情況與年齡和職業都有較強的相關性,青年人和中老年人對于景觀空間的使用情況較為滿意,而中年人對其滿意度較低。這是由于青年人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行動力,老年人則將足夠的時間用于街道的景觀。而中年人由于生活壓力較大、生活節奏較快,大多只是途徑龍驤大街,很少在景觀空間中停留。由此可知,應當加強景觀空間的可達性和空間吸引力,如增設港灣式停留空間,增加休憩空間入口等[9]。企業工作人員對于景觀空間的使用情況評價較高,原因是企業工作人員相較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不同,具有更多的外出機會。因此,要考慮增設私密空間以方便企業工作人員進行工作交談。

(二)步行舒適度

一級因子步行舒適度中,經過加權評分可以得知,鋪裝的平整性和鋪裝的材料是可步行性高影響因子。在不同人群特征的相關性分析中,各項人群特征都與地面的平整度的相關性均較低,而地面的鋪裝材料與年齡和職業具有較高的相關性。由此,步行者對龍驤大街的步行平整度較為滿意,而他們將更多的關注放在鋪裝的材料等更具有視覺吸引力的因子上。對于路面步行舒適度的提升,可以選取多種鋪裝進行設計,同時可以利用不同鋪裝的引導性,增加步行通過率。

青年人、學生、務農人員對地面鋪裝材料使用情況較為滿意。根據實地調研,龍驤大街地面鋪裝多為燒結磚和工字鋪以及水泥鋪地(如圖4),較為平整,步行舒適度較高。經過口頭訪談可以得知,青年人和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力和對新事物的探索興趣,來龍驤大街的主要目的不是單一的“途經”,更多的是逛街或者拍照。因此,具有歷史記憶的紅色燒結磚較受這類人群青睞。

(三)街道安全性

一級因子街道安全性中,根據加權評分得出的可步行性高影響因子是街道交通有序性和過街安全性。在不同人群特征的相關性分析中,這兩項與年齡的相關性較低,但與職業的相關性較高。不同職業的步行者中,僅有務農人員和其他職業人員對這兩項因子的滿意度稍高,說明街道的交通有序性和過街安全性亟待提升。經過實地調查,龍驤大街大部分路段的街道D/H值較小,且有較多車輛停放在人行道和機動車道上(如圖5),成為步行暢通性的較大阻礙。同時,交叉路口的車輛停放也成了在提升過街安全性時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圖6)。在歷史街道規劃中,應當在街道區劃周邊留出車輛停放區域,同時由于街道的功能多用于步行游覽,可以考慮在不影響城市交通的情況下禁止或限制龍驤大街的機動車通行。

五、結語

步行性作為評估歷史街道空間和景觀品質的重要標準,明確影響因素并進行量化分析能夠為歷史街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通過半結構式訪談和語義分析得出歷史街道步行者在意的景觀因子,在問卷發放和整理后,通過加權排序、相關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從步行者的視角得出龍驤大街的可步行性測度結果。

在環境宜人性方面,歷史街道應著重于景觀空間的營造,進一步科學化、合理化以及藝術化地分配好街道綠化,安排好土地和空間的使用關系。在步行舒適度方面,設計者需要根據人們的步行情況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一方面利用優質鋪裝來強化街道景觀的整體性以及連續性,另一方面滿足人們在步行環境中休閑和交通的使用要求。街道安全性方面,歷史街道相關部門應該逐步意識到疏導交通,加強過街安全性和維持街道秩序的重要性,逐步實現歷史街道空間“人本化”的思想轉變,做到優先保障步行和騎行空間的思想回歸。

本文得出的測度結果,可以為日后龍翔大街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這種使用單一的基礎數據作為信息統計來源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望各位科研者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指正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章,徐高峰,李文越,等.歷史街道微觀建成環境對游客步行停駐行為的影響——以北京五道營胡同為例[J].建筑學報,2019(3):96-102.

[2]楊俊宴,吳浩,鄭屹.基于多源大數據的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空間特征及優化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區為例[J].國際城市規劃,2019(5):33-42.

[3]賈科,楊哲,魏超,等.基于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系數的新能源送出線路縱聯保護[J].電力系統自動化,2020(15):103-115.

[4]龐文君,劉偉,謝榕怡,等.基于青年人偏好的城市園林植物景觀營造因子分析[J].中國園林,2019(10):130-134.

[5]馬淇蔚,李詠華,范雪怡.老齡社會視角下的綠地空間可達性研究——以杭州市為例[J].經濟地理,2016(2):95-101,116.

[6]趙春麗,楊濱章,劉岱宗.PSPL調研法:城市公共空間和公共生活質量的評價方法——揚·蓋爾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理論與方法探析(3)[J].中國園林,2012(9):34-38.

[7]王鵬,郭若曦,張晗,等.綜合加權評分法在粉底液感官評價中的應用[J].香料香精化妝品,2021(6):77-80.

[8]Lin,L,Chen,GJ,Yan,YL.A factor analysis of landscape metrics of particles deposited on leaf surface[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8(28):28391-28402.

[9]馮悅.基于步行者角度的城市可步行解讀——以意大利威尼斯為例[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1-2,34.

作者簡介:

蘇雅玨,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研究生。

馮悅,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問卷調查
學生對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調查研究
江蘇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調查與思考
江蘇省產業結構調整與大學生就業相關性分析
日語本科專業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的基礎性問卷調查分析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城中村改造問題及對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高?!霸喝芜x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