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路徑研究

2023-05-22 12:48史繼峰
互聯網周刊 2023年9期
關鍵詞:智慧黨建互聯網高校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智慧黨建工作已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盎ヂ摼W+”技術為高校智慧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使得黨建工作更加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同時,高校智慧黨建工作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例如,如何保證信息安全、如何提升師資隊伍、如何有效管理大量數據等?;诖?,本文主要研究“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路徑,希望為高校智慧黨建工作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智慧黨建;路徑

引言

在高校中,黨建工作是推動學校整體發展的重要內容?!盎ヂ摼W+”背景下的高校智慧黨建工作,既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必然選擇。通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黨建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是實現高校黨建工作全面升級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推動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開展,提升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理論基礎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理論基礎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實現“互聯網+”高校智慧黨建的基礎和關鍵?;ヂ摼W技術、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提升黨建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使黨建工作更加精準、快速、便捷。

第二,教育技術。教育技術是支撐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基礎。通過在線教育、遠程教育、移動學習等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以滿足黨員學習的多樣化需求,推動黨員教育的創新與升級。

第三,管理學。管理學是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管理基礎。運用管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黨員管理、信息管理、過程管理等進行規范和優化,可以提高黨建工作的組織管理水平和效果。

第四,心理學。心理學是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心理基礎。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黨員心理健康進行關注和幫助,可以促進黨員的全面發展,提高黨員的滿意度和忠誠度[1]。

2.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現狀分析

2.1 黨建平臺建設標準不統一

第一,標準不一致。不同高校的黨建平臺建設標準不一致,存在差異和局限。一些高校在黨建平臺建設中注重技術手段的應用和功能的完備性,而忽視了黨員參與度和體驗感;另一些高校則更注重黨員參與度和體驗感,但在技術手段和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短板。

第二,功能重復。由于缺乏統一的黨建平臺建設標準,一些高校在建設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功能重復的問題,導致資源浪費和管理混亂。

第三,安全風險。由于缺乏統一的黨建平臺建設標準,一些高校在建設過程中安全保障不足,存在安全風險,如個人信息泄露、網絡攻擊等問題[2]。

2.2 師資力量不足

第一,師資數量不足。由于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開展較為迅速,黨建工作師資的數量無法滿足工作需求。一些高校黨建工作隊伍中缺乏專業化、高素質的黨建工作者,導致黨建工作的推進和實施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師資結構不合理。由于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是,目前一些高校黨建工作師資結構不合理,缺乏信息技術、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導致黨建工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第三,師資培養不足。隨著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開展,需要不斷培養新的黨建工作者。但是,一些高校對黨建工作者的培養和發展關注不夠,缺乏針對性、系統性的培訓計劃和培訓資源,導致黨建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和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2.3 數據管理問題

第一,數據分散。由于各部門或單位在管理黨建工作中使用不同的數據平臺,數據可能會分散在不同的系統中,導致數據無法共享和整合。這會導致數據冗余、數據質量低下等問題,影響黨建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第二,數據不規范。在數據采集和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數據重復、數據錯誤、數據缺失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數據質量下降,進而影響數據的分析和使用。

第三,數據安全和隱私。在數據采集和處理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數據泄露、數據濫用等問題,這可能會對黨員個人信息的保護帶來風險,也會對黨建工作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2.4 黨員參與度不高

第一,興趣和動力不足。由于部分黨員對在線學習、在線考試等內容缺乏興趣和動力,導致參與度不高。這可能與黨員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認知和理解程度有關。

第二,傳統黨課思維。部分黨員存在傳統黨課思維,認為在線黨課不能取代傳統黨課,缺乏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接受和認同。

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路徑探索

3.1 建設統一規范的黨建平臺

建設統一規范的黨建平臺,可以實現黨建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化,提高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也可以促進黨員學習、參與和交流,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3]。

第一,建立全校統一的黨建信息管理平臺,整合各部門或單位的黨建工作數據和信息,實現黨建信息的共享和協同管理,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第二,建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對黨員的信息、學習、考核等進行統一管理,方便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有效的跟蹤、管理和評價。

第三,建立在線學習平臺,實現黨員在線學習的便捷和高效,豐富在線學習資源,提高在線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平臺設計應當注重用戶體驗,確保黨員能夠快速找到所需的學習內容,并能夠輕松使用平臺提供的各項功能。

第四,建立在線考試系統,實現黨員在線考試和測評,提高黨員的學習成效和質量,同時也方便黨組織對黨員的考核和評價。

第五,建立在線交流平臺,為黨員提供在線交流、互動的平臺,增強黨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豐富黨建工作的形式和內容。

第六,建立在線支部工作服務平臺,為支部組織提供在線支部工作管理和服務平臺,方便支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提高支部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高校內部存在各種形式的黨建服務資源,如黨建課程、黨組織活動、黨員志愿服務等,在構建在線支部工作服務平臺時,需要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和歸納,建立一個統一的服務平臺,方便黨員進行瀏覽和使用[4]。

此外,黨建平臺建成之后,需要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推廣,讓更多黨員知道平臺的存在。同時,還需要通過平臺開展在線學習、交流、互動等活動,鼓勵黨員積極參與。

3.2 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通過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可以提高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增強師生對黨建工作和“互聯網+”技術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促進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全面發展。

第一,建立師資培訓機制,加強對黨建工作和“互聯網+”技術的培訓和學習,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在建立師資培訓機制時,需要制定師資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時間等細節。計劃應當考慮到不同黨員的需求和特點,同時也要考慮到高校黨建工作的實際需要。

第二,招聘具有黨建工作經驗和技術能力的人才,建立黨建工作與技術相結合的專業團隊,推進黨建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具有黨建工作經驗和技術能力的人才,不僅可以為高校黨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還可以在智慧黨建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黨建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在招聘前,需要制定招聘標準和要求,明確招聘崗位的職責、崗位要求、工作經驗和技能要求等。標準和要求應當充分考慮到高校黨建工作的特點和需求。

第三,建立師資評價機制,評估師資隊伍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鼓勵和獎勵教學成果突出的教師,提高師資隊伍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在建立師資評價機制前,需要設立評價指標和標準,明確評價對象、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和標準應當充分考慮到高校黨建工作的實際需求和特點,同時也應當體現教學水平和黨建工作水平的要求。在進行師資評價時,需要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評價,如問卷調查、教學觀察、課堂演示、學生評價等。評價形式應當與評價對象和評價內容相匹配,以充分了解評價對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

第四,建立互動機制,加強黨校教師與黨員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反饋,為黨建工作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提供有效的教學保障和支持[5]。

第五,建立黨建工作和學科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加強黨員教育和黨建知識的普及,培養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

3.3 實現數據集成和管理

高校應該建立統一的數據管理機制,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數據的整合和共享。采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為高校黨建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和指導。

第一,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數據規范,統一各部門或單位的數據格式和采集標準,實現數據的標準化和一致性。

第二,建立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各類數據的集成和管理,包括黨員信息、黨組織信息、在線學習、在線考試等數據。

第三,實現數據的實時同步和更新,確保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同時也避免數據冗余和數據不一致的問題。

第四,引入大數據技術,對黨建工作的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深入了解黨員的學習、參與等情況,提高數據的應用價值和作用。在引入大數據技術前,需要建立數據采集和存儲系統,對黨員的學習、參與等信息進行收集和存儲。數據采集系統可以采用在線學習平臺、黨建APP等多種形式,確保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第五,建立數據共享和協作機制。在數據分析和挖掘后,需要加強數據共享和協作,促進黨建工作的互聯互通,讓不同高校之間共享數據資源,推動黨建工作的共同發展。

3.4 提高黨員參與度

通過提高黨員參與度,可以增強黨員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認知和理解程度,激發黨員的興趣和熱情,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

第一,加強宣傳和推廣,提高黨員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認知和理解程度,激發黨員的興趣和熱情。

第二,提供豐富的在線學習、在線考試等內容,建立在線互動交流平臺,增加黨員參與的樂趣和體驗,提高黨員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第三,建立激勵機制,如設置在線學習、在線考試等的積分制度和獎懲制度,鼓勵黨員積極參與“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

第四,創新在線黨課模式,如設置在線直播、在線互動等,增強在線黨課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提高黨員對在線黨課的接受度和認同感。

第五,加強黨員參與管理和評價機制,建立黨員參與評價機制,對黨員的參與度、貢獻等進行評估和獎勵,提高黨員的參與積極性和質量[6]。

4.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評價與展望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初見成效,但仍需要不斷完善和提升。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成效主要體現在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黨組織建設的規范化和科學化、黨員參與度的提高等方面??梢酝ㄟ^教育教學質量、黨員積極參與度、數字化黨建管理效率等指標來評價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成效。

未來,高校智慧黨建工作應該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拓展數字化技術應用領域,建設更為完善的黨建平臺和數據管理體系,培養更多專業化的黨建師資力量,提高黨員數字素養和參與度,推動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全面升級。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不斷創新和完善,將為黨的建設和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也將影響著整個社會。

建設智慧黨建平臺,推進數字化黨建管理,不僅可以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提升和創新,還可以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更為積極的貢獻。

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已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必然選擇。通過建設統一規范的黨建平臺、增強師資力量建設、實現數據集成和管理、提高黨員參與度等措施,可以有效解決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現有問題和挑戰,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現代化轉型和升級。

隨著智慧黨建工作的不斷創新和完善,高校黨建工作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高校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做出更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賈海陶,陳亮.“互聯網+”背景下高?!爸腔埸h建”的功能定位及舉措[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21,19(5): 32-35.

[2]蔣南琪.“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智慧黨建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J].公關世界,2021,(23):78-79.

[3]盧庚宿.數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一體化路徑研究[J].新絲路(中旬),2022,(10): 226-228.

[4]張欣.“互聯網+”時代高?!爸腔埸h建”工作的創新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8):320-322.

[5]潘曦.高校智慧黨建的創建邏輯,功能定位與路徑選擇[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1):15-18.

[6]劉洋溪,李佳欣,袁夢迪.“互聯網+”時代高校智慧黨建的優化路徑[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 18(4):14-17.

作者簡介:史繼峰,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網絡應用、黨建思政研究;通信作者:侯芳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紅色旅游、黨建思政研究。

課題項目:2022年度南昌職業大學黨建思政研究一般立項課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路徑研究(編號:NCZYDX 2022-009)。

猜你喜歡
智慧黨建互聯網高校
互聯網+時代高校智慧黨建的實踐路徑探析
“智慧黨建”指尖舞 孫常杰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