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治自動”中實現“專業發展”

2023-05-30 10:48胡有紅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理論學習課題研究課堂實踐

胡有紅

【關鍵詞】自治自動;課堂實踐;理論學習;課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03-0070-04

自治自動是我校校友朱自清先生對當時所倡導的民主教育方式的高度概括,意在強調學生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期促進自我提升、自我發展。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中的“重要他人”和“精神關懷者”,同樣需要踐行自治自動機制,在課堂實踐、閱讀寫作和課題研究等方面持之以恒下功夫,保持向上生長,向下扎根、向前發展,向后反思的內在動力,和學生同成長共發展,實現自身專業自覺、自主發展。

外鑠內省,在課堂實踐中發展自我

我熱愛教師這一職業,熱愛班主任工作。從開始工作至今,我經歷了從站上講臺到站穩講臺的過程,以及今后持續努力站好講臺。

課堂是一個教師安身立命的根本,教師最好的狀態理應在課堂。為了能夠從容地站在講臺上,我度過了一段漫長而又純粹的時光。工作最初的幾年,我住在學校宿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大部分時間我都用于備課、做題……我工工整整地手寫教案,每個教案都有完整的結構,包括三維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后反思,將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和閃光點都及時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將教案裝訂成冊,常翻閱常反思,看著自己一本又一本厚厚的教案,內心充滿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在靜心、精心、盡心的三“心”備課中,我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加深,理解逐漸透徹。同時,我認認真真鉆研每一道試題,在授課前,我已將該章節的練習全部做了一遍,既能保證我在課堂上胸有成竹、重難點突出,又能保證課后學生問問題時,我能準確而快速地做出解答。因此,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很快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了良好形象,也收獲了市優秀青年教師、市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

教研活動為教師成長提供了外部契機。我聆聽了專家講座,觀摩了多節公開課。原來一節好課不是搬運教材,不是教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解題,而是讓課堂成為學生生命拔節、思維流淌的地方。我常常在想,如果公開課的機會給我,我能完成任務嗎?如果這節課我來上,我會如何設計?我愛讀書,學校圖書館是我常去的地方,我在那里找尋到了學科專業方面的書籍、教育類的書籍,書中教學設計類的文章給我較大啟發,讓我知道課堂教學要能基于學生立場做好設計,氤氳著淡淡書香,我開始在課堂教學中實踐。

初次嘗試是在2005年,我參加市優質課評比。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動手實驗、小組交流匯報,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該課獲得了一等獎第一名。2008年,我在全市高三復習研討中開設一節公開課。我大膽嘗試,決定開設“探究性實驗”的課題,沒有現成的資料和課件,憑著自己對探究性實驗的理解,我以探究性實驗的流程串聯成課堂脈絡,圍繞這條主線復習相關實驗。2017年,我第一次接觸數字化實驗室,我用傳感器上了一節公開課《探究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課前我深知會有諸多困難和不確定性,如實驗器材缺乏,我自己想辦法解決;實現數據當場呈現,而數據會受到材料、天氣、溫度等因素影響,但我還是想嘗試。那段時間,我經常一個人在實驗室,一遍一遍地做實驗,換不同材料嘗試,持續了兩個多星期,最終成功地完成任務,并將這節課拍成了錄像,作為我和學生的珍貴記憶。在一次次的嘗試、挑戰和創新中我不斷成長,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會看到別樣的風景。

這樣的挑戰和嘗試,始終貫穿于我的課堂教學,我把這當成歷練自己的好機會。教師對課堂要始終保持敬畏之心,才能不負使命,不負學生。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后,我愿意和學生交流學習體會,共同解決學習中的疑問。因為在辨析中學生的思維會反饋給我,幫助我了解學情,調整教學策略。有一天晚自習下課,幾個學生來到辦公室和我探討問題,大家爭論辨析、思維交流,歷時40分鐘,才使疑問得以解決,但那晚的學習氛圍和狀態讓我難忘、感動。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在師生的思維碰撞和交流對話中,實現了知識的增長、智慧的提升和情感的豐盈。因此教師站好講臺,還要在課堂內外、線上線下與學生有更多的思維交流。

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我嘗試將課堂實踐寫成文章并拿去投稿。起初,我的文章常常被退稿,但我珍視退稿意見,如“文章新穎性不高、內容規范性不夠、語言規范性未達要求……”這是文章改進的方向,這些經驗的積累是自己沉淀、醞釀和質變的過程。自己的公開課漸漸轉化為鉛字,《“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探究性教學案例》《“利用傳感器探究光合作用過程及影響因素”一節的教學設計》《深度學習視域下科學思維的培養——以“DNA的結構”為例》等文章不斷發表出來。

“自治自動”型教師要始終保持成長型思維,在課堂實踐中發展自我,自始至終持有對課堂現場的“投入與浸潤”,課堂使命的“敬畏與擔當”,課堂理想的“向往與憧憬”,從而精益求精地躬身前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

掇菁擷華,在理論學習中豐富自我

“愛閱讀者會愛人、樂閱讀者能樂教”,教師通過閱讀書籍增加知識儲備,提升自我素養,實現“腹有詩書,其品自高;腹有詩書,其德自謙;腹有詩書,其身自正”。我的閱讀旅程歷經了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以致現在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009年,我報名參加全國教育碩士的入學考試。為了備考,那一年的暑假我幾乎將全部的時間用來閱讀教育學、心理學和專業書籍。外面炎炎夏日,然而我的內心卻是淡淡清泉,沉浸于學習備考中,我每天整理知識、梳理框架、記憶積累,兩個多月的全身心投入,不僅讓我以高分獲得入學資格,更是讓我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是一段處于被動閱讀的階段,但卻將我平時工作的一些困惑、想法與理論知識進行了匹配和耦合,間接促進了我寫作水平的提升。如孟克和奧斯本提出的HPS教育,成為文章《HPS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的選題,這篇文章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布魯納提出了“發現教學論”理論,成為我成功申報的揚州市“十三五”規劃課題“以科學思維為先導的‘發現式’學習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方向。時隔多年,這些知識為我在2020年參加江蘇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2021年參加江蘇省高中生物優質課大賽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兩次比賽均獲得了江蘇省一等獎。

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第N次經驗,卻是學生的第1次學習旅程,教師要撥開“職業倦怠”的簾子,用自身對知識飽含的新鮮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用自己的一縷陽光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目前高考新政全面實施,國家及時推出了新課標和新教材,我主動研讀課程標準和多個版本的教材,尋找不同版本教材的閃光點和創新點,對比不同教材的欄目設置、課后習題。在備課時,相互借鑒,融會貫通,我結合科學史資料在課堂上講好科學家故事,講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講學生感興趣的科學前沿知識,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進階。讀書與課堂是源與流的關系,是根與葉的依存,是理論與實踐的分解與化合,因此教師要自覺深度閱讀、自主思考、自治行動。

閱讀是一種無言的力量,有助于打通古今、穿越經緯,通過文字與作者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和交流思想。因此,讀書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個教師應該是一個深度閱讀者、安靜思考者、精神明亮者、幸福生活者。我會利用點滴時間閱讀,讀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種自治自動的狀態是我成長的原動力,滋養了心靈,豐盈了精神,幫助我找尋到自己的奮斗目標和精神追求——做一名專業化發展的教師。我閱讀的書越來越多,對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感悟更深,也讓我保持成長的狀態。

閱讀是一個“冷落無聲濕桂花”的浸潤過程。當我每天備好課,我會安靜地坐在講臺上,閱讀一本書,為優美的語句而會心一笑并摘抄下來,感動于作者的教育情懷,折服于作者的教育智慧。通過閱讀方式陪伴學生、成就自己,讀過的書、做過的筆記皆是風景。在長期閱讀的過程中,我慢慢蘊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智慧。用知識拓寬眼界,用經典潤澤心靈,真正把讀書當作生活中的一件樂事,一種自治自動的行為,從而達到“至樂莫如讀書”的境界,保持熠熠初心,告訴自己“做個好老師”。

爬梳剔抉,在課題研究中提升自我

對于課題的研究,我大致經歷了以下的狀態,從對課題的一無所知到剛開始接觸課題時的迷茫,再到自己申報課題的嘗試,以及目前拾級而上、漸入佳境的狀態。

我的恩師嚴濟良校長有著高尚的人格魅力、廣博的學識素養和深厚的教科研水平。雖然他早已經是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職稱,但是他始終堅持閱讀、筆耕不輟、樂于分享,為我樹立了榜樣。嚴校長主持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新時代在‘自治自動’中實現‘人格健全’的實踐研究”,我有幸作為核心成員加入課題組,在他的引領下開始接觸課題研究。嚴校長指導我圍繞課題撰寫系列文章,《自治自動:在班級管理中成人達己》發表在《江蘇教育》(班主任)《走進老班》欄目,成為雜志封底人物;《生活力視域下的新時代勞動教育路徑探索》和《在“自治自動”中實現“向美而行”》兩篇文章分別發表在《班主任》和《中小學班主任》,并成為這兩期雜志的封面人物。

我開始嘗試申報課題,最初申報沒有通過,但嘗試的過程讓我明白課題申報書的撰寫要點,課題來源于教學實踐的思考,課題研究需根植于課堂,致力于解決真問題,契合時代發展之需和學生成長之要。于是在平常的教學中,我不斷反思:我的教學風格是什么?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什么問題、有何困惑?我想研究的方向是什么?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我的思路漸漸清晰,于是擬定課題名稱,撰寫申報書,最終有兩個課題獲批,分別是揚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以科學思維為先導的‘發現式’學習研究與實踐”、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境脈思維的單元整體教學研究與實踐”??茖W思維是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科學思維培養關乎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意識。在系統思維視域下開展單元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建立生命觀念,理解學科本質,符合課程標準的理念“內容聚焦大概念”,這兩個課題前后連貫、一脈相承。有了課題,心中就有了方向和目標,我圍繞課題撰寫論文并發表,如《大概念統攝下的高中生物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免疫調節”單元為例》《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生物學單元教學設計——以“發酵過程”為例》等。課題成功申報和系列文章的發表,使我順利被評為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個人。

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情境創設的重要性。葉圣陶先生說:“為使學生‘需之切’,教師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蔽以趨⒓咏K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時,以問題情境導入,整節課圍繞情境展開,課堂上現場組織學生開展分組實驗:蛙坐骨神經—腓腸肌收縮實驗、電流表檢測生物電、興奮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等,實驗現象明顯,氣氛活躍;通過創意模型,將抽象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學生經歷“身臨入境、拾境而上、漸入佳境”的過程,整節課行云流水,一線貫穿,獲得專家和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這些都是課題研究帶來的收獲,教育科研是教師成長發展必不可少的部分。

當然,在工作中我也時有煩惱、挫折與失敗,雖有諸多不如意之處,但是要能克服“沾衣欲濕杏花雨”的浮躁,走出“云橫秦嶺家何在”的迷茫,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落實“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動。卓越并非一定事事爭先,而是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綿綿用力,馳而不息。

前路漫漫亦燦燦,真正的追求不在某個地點而是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歡
理論學習課題研究課堂實踐
課題研究與答辯評價機制科學化研究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表演唱應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思考
大學英語網絡資源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加強油田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學、導、用”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情景模擬在大學英語課堂實踐中的應用
工商管理學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
理論學習對實際演奏的幫助
淺析Photoshop課程的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
網絡教研,農村小學教師成長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