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沖突背景下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

2023-05-30 18:46陳小鼎羅潤
國際展望 2023年3期

陳小鼎 羅潤

【關鍵詞】??烏克蘭危機??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

【作者簡介】??陳小鼎,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蘭州大學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蘭州??郵編:730000);羅潤,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蘭州??郵編:730000)

【中圖分類號】?F114.4??D715.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68-(2023)03-0135-16

【DOI編號】?10.13851/j.cnki.gjzw.202303008

俄烏沖突發生后,歐亞地區格局深度演變。?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作為地處歐亞、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的綜合性地區組織,需要積極回應這一重大現實挑戰。2022年,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以下簡稱“撒馬爾罕峰會”)在國際局勢加速演變和重大調整的背景下舉行。?面對全球政治對抗加劇、制度競爭激化以及意識形態對立升級的嚴峻挑戰,撒馬爾罕峰會從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就上合組織發展的核心議題達成重要共識,實現了上合組織自召開峰會以來成果文件最多、參與范圍最廣、擴員規模最大三個歷史之最,彰顯了上合組織在應對地區嚴峻形勢和發展挑戰中的生命力與行動力。

在全球經濟復蘇面臨多重困境,地緣政治對抗壓力持續升級的當下,如何進一步激活區域經濟合作的潛力,成為上合組織迫切需要回應的重大議題?,F階段,相關研究主要從不同發展階段或一般意義上探索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進程,對俄烏沖突發生后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所面臨的新形勢研究較少。?與此同時,大多數觀點認為俄烏沖突發生后地區形勢的日益嚴峻勢必會對上合組織區域的發展合作產生消極影響。?但是,作為冷戰結束以來歐亞地區最大的一場地緣政治沖突,俄烏沖突產生的一系列外溢影響不僅關系到俄羅斯的發展走向,也嚴重波及中亞國家。其中,在地區和全球能源合作方面造成的劇烈沖擊將對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考察俄烏沖突發生后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面臨的新形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同時,俄烏沖突發生后歐亞地區地緣政治的對抗與沖突雖然對上合組織區域的市場基礎造成沖擊,但危機中也孕育著轉機。?在新形勢下探索深化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新思路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一、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面臨的現實挑戰

上合組織成立以來,區域經濟合作便是上合組織合作框架下的主要內容,與安全合作一同成為推動上合組織向前發展的兩翼。?經過20多年的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在制度保障、貿易投資、貿易便利化以及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區域經濟合作已成為上合組織發展運行的重要動力,逐步推動上合組織成為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國際合作平臺。它不僅拓展了上合組織的合作領域,有效發掘了成員國在能源、交通等戰略資源方面的優勢和發展潛力,為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能,還最大限度整合了各方利益訴求,增強了凝聚力,并進一步發掘了“上海精神”的開放性、互惠性和包容性,強化了組織認同,成為上合組織作為綜合性多邊合作平臺不斷發展、升級的動力基礎。俄烏沖突發生后,受地區安全形勢動蕩和區域發展進程劇烈調整的影響,上合組織內外部環境不可避免地發生深刻變化,區域內經濟合作面臨多重挑戰。

第一,宏觀投資環境惡化。俄羅斯作為上合組織的重要主導國以及中亞成員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因沖突和大規模經濟制裁而面臨一系列經濟和安全風險,波及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首先,俄羅斯經濟衰退對中亞成員國經濟發展造成沖擊。據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俄羅斯GDP下降2.1%。?這雖好于前期預測,但同期俄羅斯通貨膨脹率達到約12%,?工業生產增長自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連續10個月為負值。?對俄依賴較深的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均遭受了風險外溢的持續影響。?據世界銀行2023年1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前景報告》,受俄烏沖突戰事延續和多重風險外溢影響,2022年歐亞地區經濟增長放緩至0.2%,多數國家在2022年的經濟增長幾乎減半,?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將面臨成員國內部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其次,一些國家對俄制裁的連帶效應對區域內貿易投資合作造成消極影響。由于俄羅斯經濟衰退,購買力下降,2022年1—7月,中國對俄出口只同比增長5.2%,相較于2021年同期33.6%的增長率,增速明顯減緩。?同時,中俄兩國在高科技產業領域的貿易往來以及在北極地區的能源開發合作已受到西方對俄制裁的連帶影響,在油氣資源貿易領域的合作也因金融制裁而隨時面臨風險。

第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俄烏沖突發生后,地區安全形勢嚴峻,區域經濟合作面臨地緣對抗帶來的風險。當前,上合組織區域內的部分貿易通道已受到影響。俄烏沖突發生后,中歐班列歐洲業務大幅萎縮,嚴重時貨運量同比下降50%。?目前中歐班列運行狀況雖有所恢復,但由于國際局勢和俄烏沖突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依舊面臨生產企業供應鏈不穩定、貨量浮動和物流成本攀升等影響。?同時,中亞成員國之間原來存在的一些矛盾有所激化。2022年9月,吉塔兩國邊境爆發嚴重沖突,甚至持續至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期間。正在推進中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項目以及中吉烏鐵路建設也因此面臨一定隱患。其他成員間同樣存在著或隱或現的沖突性因素,很可能受到俄烏沖突的影響而有所惡化。當前,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在內部利益協調上的難度有所增強。此外,美國試圖借助俄烏沖突加強針對上合組織、“一帶一路”及“大歐亞伙伴關系”等由中、俄主導的合作行動,地區合作框架正面臨更加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在愈演愈烈的地緣政治對抗下,各國參與多邊框架的戰略回旋空間正在收縮。隨著成員國在中、美、俄間平衡難度的持續加大,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空間面臨受到擠壓的風險。

第三,外部力量干擾加劇。俄烏沖突發生后,俄羅斯主導的歐亞一體化進程受到重創,對相關國家的影響力減弱,其他國際勢力開始加速對中亞成員國的滲透。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本來就因美、歐、日等外部力量在中亞的介入,使成員國“注意力”分散而受困于區域內多層次經濟合作機制的交叉牽制,?當下這一問題更加凸顯。?與此同時,俄烏沖突發生后土耳其趁勢推進其歐亞戰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塞拜疆參與了土倡導建立的特定背景的國家組織,并表現出對推動這些國家合作進程的參與熱情。這些地區組織的項目議程雖規模有限,但無疑將進一步分散成員國的“注意力”,會對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產生一定的稀釋作用。印度作為新成員國,對上合組織則缺乏足夠認同,加之美國近年來極力拉攏印度,強化對華遏制,進一步阻礙了上合組織區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2022年撒馬爾罕峰會期間,印度是唯一沒有參與簽署上合組織在維護能源、糧食以及供應鏈安全領域三份核心文件的成員國。俄烏沖突發生后,歐亞地區形勢進入調整期,其他國際勢力對成員國的拉攏和分化有所加劇,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

二、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面臨新機遇

俄烏沖突發生后,歐亞地區局勢及部分上合組織成員國遭到一定沖擊,全球能源市場以及大國關系也在經歷一系列變動和調整,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面臨現實挑戰。但同時,也正是在全球能源貿易格局的劇烈變動和歐亞地區形勢的深刻調整中,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比較優勢和戰略空間正在擴大。上合組織在應對全球能源危機以及產業鏈、供應鏈危機方面顯現了重要優勢,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并彰顯了“上海精神”在推動互利共贏、開放包容的多邊合作方面的強大吸引力。上合組織在資源潛能、市場空間、成員戰略協調和機制效能等方面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一)優勢潛能再度激活

能源和交通兩大領域一直是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重點,也是比較優勢所在。當前,世界能源危機加劇,同時全球能源貿易格局和地緣政治經濟格局也在深刻調整。在俄羅斯能源貿易東轉和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組的趨勢下,上合組織能源貿易合作的活躍度上升,成員國在強化區域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

2022年9月,俄羅斯宣布無限期停止對歐天然氣供應,俄歐關系跌至冰點,這勢必加快俄東向能源貿易的整體布局。中、印等上合組織成員國中的能源消費大國已成為俄東向能源貿易的主要合作伙伴,2022年上半年,俄羅斯對中、印能源貿易額的快速增長體現了這一趨勢。?同時,上合組織區域內的能源運輸通道建設也開始加速布局。撒馬爾罕峰會期間,中蒙俄元首會晤就“積極推進中俄天然氣管道過境蒙古鋪設項目”達成共識。?中、俄已就通過蒙古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主要內容達成協議。?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也在中國與相關國家領導人的多次會晤中逐步加快進程。?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能源安全形勢,保障能源安全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上合組織能源合作將在維護區域能源安全上發揮重要作用。鑒于能源貿易涉及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諸多方面,能源基礎設施、能源技術以及能源金融等領域合作的相繼展開將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

在區域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區域化重組為上合組織區域互聯互通建設提供了重要契機。提升互聯互通水平,保障區域內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已成為成員國重要共識?!渡虾:献鹘M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撒馬爾罕宣言》正式提出加強中亞與南亞的互聯互通建設,?旨在進一步發掘上合組織區域聯通的巨大潛能。目前,烏茲別克斯坦已開始規劃連接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鐵路干線(馬扎里沙里夫—喀布爾—白沙瓦鐵路);?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的第三條跨境鐵路建設也已提上日程。?作為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國,蒙古自2019年以來投資實施了多個鐵路修建項目,進一步完善了上合組織區域內煤炭和金屬等大宗商品的內陸貿易網絡。?塔溫陶勒蓋—宗巴彥鐵路已于2021年竣工;宗巴彥—杭吉鐵路于2022年底建成通車,為蒙中兩國開辟鐵路運輸新通道奠定了基礎;?2023年3月下旬,蒙古已為解決塔旺陶拉蓋—嘎順蘇海圖鐵路與中國鐵路的連接點問題啟動準備工作,?上合組織區域的空間整合度正在逐步提高。隨著“硬聯通”的加速推進,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在能源合作政策、區域貿易規則以及互聯互通技術標準方面的“軟聯通”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市場空間和規模進一步擴大

俄烏沖突發生后,東西方力量間的地緣對抗不斷加劇,但全球再區域化進程有所強化。面對美國不斷鼓動其同盟國家推動國際社會走向陣營化和集團化的分裂態勢,上合組織始終積極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不斷顯現強大的吸引力,更多成員的加入拓展了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空間。

2022年撒馬爾罕峰會期間,上合組織批準伊朗成為正式成員國,同時啟動白俄羅斯加入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正式程序,并批準埃及、沙特、卡塔爾成為對話伙伴國,同意巴林、馬爾代夫、阿聯酋、科威特、緬甸為新的對話伙伴國,成為上合組織歷史上擴員規模最大,出席領導人最多的一次峰會。新成員的加入將促使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延伸覆蓋至東北亞、東南亞、中亞、南亞、西亞地區,?也意味著將有超過地球陸地面積四分之一、人口總數三分之一的區域參與到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中。伴隨成員國數量的增多和消費體量的增加,?上合組織將擁有巨大的市場和消費人口。這一方面意味著上合組織推動建立包容、開放和多邊合作的地區經濟秩序將擁有更大影響力和更強話語權;另一方面更多成員的加入也意味著更多優勢資源的匯聚,從而為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帶來更多新的可能。

(三)戰略協作不斷加強

在俄羅斯與西方矛盾全面激化,歐亞地區力量博弈復雜化的趨勢下,中國、俄羅斯及中亞國家作為推動上合組織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歐亞區域合作中的戰略協作不斷加強,將鞏固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政治基礎。

就俄羅斯而言,中國作為其“向東看”政策的戰略支點作用變得更為關鍵。在這一現實背景下,俄羅斯對中國在歐亞地區進一步開展合作增強了支持力度,中吉烏鐵路近期迎來新的進展就是一個重要信號。撒馬爾罕峰會期間,《關于中吉烏鐵路建設項目(吉境內段)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正式簽署,中吉烏鐵路啟動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該鐵路的修建以及今后的開通將成為歐亞大通道建設的里程碑。?對于俄羅斯而言,進一步強化與中國在歐亞地區的戰略協作已成為其對抗外部壓力的重要選擇。

對于中亞國家而言,面對歐亞地區日趨激烈的大國博弈,深化與中國的全面合作既可以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加強國家能力建設,還可以避免因過多接觸西方而面臨俄羅斯方面的壓力。2022年撒馬爾罕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開啟疫情后的首次出訪,首站就選擇了哈薩克斯坦,并同時訪問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峰會是近年來中國同時與中亞國家簽署聯合聲明密集度最高的一次,全面深化了中國與三國在政治、經濟、安全和人文方面的互信與合作。中亞國家不僅是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也是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關鍵區域,中國與中亞國家戰略協調力度的提升和成果的擴大符合上合組織的根本利益。

(四)機制效能逐步釋放

當前,國際地緣競爭持續升級,上合組織面臨的外部壓力增強,內部利益協調也更趨復雜化。面對這一形勢,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倡導開放、互利、包容、共享的機制理念與模式,為成員國對外發展合作提供了有效選項,并最大限度地團結和融合了各方力量,使區域經濟合作在彰顯開放理念、強化制度認同方面的機制效能進一步釋放。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亞地區的整體格局加速重構,正在向基于地緣政治零和博弈這一冷戰思維的“集團政治”“小圈子外交”模式回歸,制度競爭和制度對抗成為新的場域。?對上合組織而言,堅決反對通過集團化、意識形態化和對抗性思維解決國際和地區問題,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是始終堅持遵循的原則和宗旨,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核心的“上海精神”則更加明確倡導摒棄冷戰思維,建立非對抗性國際關系。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所秉持的互利共贏,開放合作的理念無疑更有助于在當前形勢下強化上合組織開放、包容、互惠、共贏的發展觀,彰顯“上海精神”的價值理念,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上合組織作為綜合性區域多邊合作平臺的職能定位。同時,區域經濟合作的理念模式也為協調內部利益提供了有力抓手。撒馬爾罕峰會期間,新、老成員國均對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充滿期待。各成員國為保障地區發展和穩定,圍繞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供應鏈多元穩定和氣候變化問題等領域簽署四項相關聲明,達成重大成果。在新形勢下,強化區域經濟合作已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對外部地緣壓力和增強內部認同的重要支撐。

三、未來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方向

當下,上合組織應努力克服不利影響,積極把握區域經濟合作在資源潛力、市場空間、成員協調和機制效能方面處于上升期的有利時機,抵御外部風險,凝聚內部合力。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創新多邊實踐,強化戰略協調,深化理念認同,推動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一)發揮比較優勢,應對風險挑戰

當前,上合組織雖面臨因制裁風險外溢及地區形勢動亂帶來的系列影響,但在俄羅斯東向政策的推進及成員國經濟發展政策的刺激下,區域內貿易、投資合作的活躍度有所上升。因此,上合組織應充分利用機會窗口期,推動大型項目投資建設,完善金融合作機制,強化資金保障,提升應對風險挑戰的綜合能力,為大型項目合作的順利推進提供資金保障和安全保障。

在加強能源、交通等領域大型項目投資方面,上合組織要把握發展機遇,積極推動項目發展進程,進一步發揮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傳統優勢。目前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中大型代表性項目有中俄天然氣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項目、西歐—中國西部國際公路(雙西公路)和中吉烏鐵路等,這些重大項目投資奠定了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升級的重要基礎,并在近期內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隨著擴員進程的推進,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石油年產量將超過全球總產量的一半,成員國間貿易合作的提升也將進一步增強對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拓展能源和貨物運輸通道勢在必行。上合組織要發揮平臺優勢,為推進大型項目創造有利條件,調動各方合作的積極性。通過營造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氛圍,加強彼此間的交流溝通與協作,排除外部分化干擾,推動項目合作談判的順利進行。

此外,作為大型國際合作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往往會因國際突發事件、國家間關系和技術創新風險等因素而面臨較高的不確定性。?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建設相關合同條款的談判環節還未完成;中國—中亞D線天然氣管道建設以及中吉烏鐵路建設還持續面臨西方國家的“污名化”沖擊,俄烏沖突發生后地緣政治風險的升級等外部挑戰對項目發展進程帶來的不確定性還在增加。對此,上合組織需發揮機制優勢,提升各方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的合作,鞏固合作談判的互信基礎,并進一步完善項目合作機制和綜合協調水平,為釋放發展潛力和應對風險挑戰提供制度保障。

在完善金融保障機制方面,上合組織需持續推進發展穩定基金和擴大本幣結算等金融合作實踐。發展穩定基金在正常情況下可以為大型項目提供資金保障,緊急情況下可以用于提供特別救助。?長期以來,資金不足是上合組織框架下大型多邊項目難以落地的重要原因,不穩定的地區安全形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投資信心。當前,項目投資對資金支持和資金安全的需求更為迫切,建立發展穩定基金對于深化區域經濟合作至關重要。此外,本幣結算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也是長期大規模貿易合作項目最適宜的領域。?目前,擴大本幣結算規模已在成員國間達成共識?;诖?,上合組織應復議關于建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上合組織發展基金等倡議的可行性,并盡快推動落實。同時在擴大本幣結算規模方面,要進一步提升結算程序的制度化和機制化水平,為保障金融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二)創新多邊實踐,拓展利益匯合點

面對持續激化的地緣政治競爭、外部分化勢力以及歐亞地區日益激烈的制度競爭,上合組織作為新型國際組織,應不斷創新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通過充實各層級多邊合作,拓展利益匯合點,提升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吸引力,強化組織凝聚力。

第一,建立保障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多邊合作機制。上合組織中既有能源、農業等戰略性資源生產大國,也有消費大國和交通樞紐國,在建立和維護供應鏈安全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有助于調動各方資源,激活發展活力。撒馬爾罕峰會期間,成員國簽署了關于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和多元化的聲明,從強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減少貿易壁壘和簡化貿易程序、擴大本幣結算合作、深化電子商務合作、建立高端產業鏈合作和深加工合作、加強數字經濟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投資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國際供應鏈安全穩定的發展目標。上合組織需要循序漸進推動各項目標計劃的落地,充分發掘成員國在不同合作領域的比較優勢。首先,協調和建立交通樞紐國、過境國和消費國之間的合作機制,不斷鞏固和發掘成員國在建立國際物流通道方面的實力和發展潛力。其次,構建區域數字合作格局,為維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升級提供保障。應通過強化成員國之間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對接,釋放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應利用上合組織平臺資源構建區域內海關、物流、金融領域的綜合信息共享網絡,驅動優勢資源加速流動,整體提升區域內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再次,建立并完善各領域環節的常態化合作和對話機制,為維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構建成熟穩定的合作框架。

第二,完善小多邊、次區域合作機制。當前中吉烏、中蒙俄等小多邊合作進程加速推進,為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注入了強勁動能。鑒于小多邊合作可操作性更強,效率更高,上合組織可進一步考察不同成員國之間建立和開發小多邊合作機制的可能性和優勢所在,為上合組織框架下多邊合作提供更多選擇。地方合作作為上合組織框架下的新型合作模式,對新興產業的突破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2022年撒馬爾罕峰會期間,各國就繼續拓展上合組織成員國地方領導人論壇形式和利用上合示范區深化地方合作達成共識。?未來,上合組織可進一步開發地方合作平臺在全方位互聯互通、綠色能源、科技農業、航天衛星、減災救災等領域的創新合作,通過積極發掘地方合作機制的發展潛力,為打造多邊合作增長點和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三)強化戰略協調,對沖外部干擾

強化核心成員國之間的戰略協調是推動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基礎,尤其在地區秩序動蕩分化,其他國際勢力加速滲透的嚴峻形勢下,發揮關鍵力量的帶頭引領作用更為重要。

第一,繼續強化中俄在歐亞地區發展中的戰略協作。中俄兩國作為上合組織的兩大引擎,在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上發揮著主導作用。近年來,中俄兩國在歐亞地區的戰略協調持續深化。當前,俄羅斯東向戰略加速推進,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戰略空間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帶動了中蒙俄、中吉烏等三邊合作的升級。未來,繼續強化中俄在上合組織框架下的戰略協調和發展共識始終是推動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關鍵。新形勢下,中俄兩國需持續增進互信,深化雙方在更高層級和更敏感領域的合作,進一步釋放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潛能。

第二,激活伊朗等新成員國的發展潛力。伊朗擁有豐富的能源儲備,且作為聯通非洲和西南亞、中印與歐洲市場的樞紐國家,伊朗的加入將為擴大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空間提供積極動能。同時相較于印度,伊朗對上合組織具有更強的歸屬感,對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興趣濃厚。伊朗不僅與俄羅斯有著深厚的互信基礎,與中國的合作共識也在逐步加深。伊朗是中國“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也是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臨時自貿安排的合作對象,還是俄、印等國“國際北南交通走廊”計劃中的樞紐國家。對上合組織而言,伊朗的加入將雙方形成互動共贏和雙向塑造的積極態勢。?當然,上合組織同時也要注意并規避伊朗作為新進成員與中亞、南亞國家在宗教派系差異問題上可能產生的矛盾和摩擦。上合組織在推動成員國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需對可能存在的爭議作出充分預判和前瞻性安排,明確合作方向,完善平臺協調和溝通機制,及時擱置爭議,彌合分歧。

(四)深化理念認同,推動規則引領

當前,國際格局的變革演進和分裂動蕩仍在持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冷戰思維正在加速蔓延。上合組織要團結帶領更多成員推動地區繁榮,消減全球經濟治理赤字和發展赤字,需要始終踐行“上海精神”,不斷深化互惠包容的合作理念,堅持探索真正適合區域發展的創新實踐之路。

第一,始終堅持并明確在國際和地區等重要問題上的核心立場。面對部分國家為維護霸權勢力,通過鼓動地緣對抗構筑“小院高墻”,通過干預別國內政擾亂他國發展進程等行為,上合組織始終堅持“上海精神”,秉持“結伴不結盟、對話不對抗”的合作原則,已成為引領全球發展的風向標,為更多國家參與多邊合作提供了更大空間和更多選擇。這是上合組織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關鍵所在,也是吸引更多國家參與合作的前提。對此,上合組織需不斷對外明確立場,及時就核心立場問題回應各方。在經濟合作方面,成員國需堅決抵制制度武器化、單邊經濟制裁、利用氣候議程限制貿易和投資合作等行為。通過不斷明確核心共識,凝聚發展合力,完善經濟治理,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地區經濟秩序。

第二,始終堅持普惠包容、互利合作的發展理念。作為綜合性多邊合作組織,上合組織應堅持以謀求共同發展為基本原則,不針對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則應進一步致力于推動區域內各合作倡議的深度對接,暢通區域經濟循環,為全球多邊經濟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徑作出積極探索和有益貢獻。自2005年起,上合組織就陸續與歐亞經濟聯盟、東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等地區或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為建設亞太地區多邊組織伙伴網絡的重要一員。?對上合組織而言,同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合作一直是主要工作方向之一。?尤其是在區域化進程加速推進,一系列地區發展倡議涌現的當下,充分發揮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內在包容性與融合力,推動上合組織與各類發展倡議的合作對接至關重要。對此,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應積極尋求與域內和域外國家主導的一系列發展倡議實現對接。以功能性合作為側重,以商業原則為基礎,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堅持遵循“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導向”的合作原則,從而為避免經濟合作議題的政治化提供有效路徑。

第三,始終堅持多元創新的合作理念。不同于歐洲中心的區域一體化路徑,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充分照顧彼此利益訴求,尊重發展差異,通過不斷創新多邊合作實踐來擴大利益匯合點。各方要繼續構建開放、包容的多邊互利關系。踐行真正多邊主義,不僅要為多邊主義強基固本,倡導理性的國際法治,堅持開放包容,協商合作,而且要推動多邊主義發展,努力為更多國家平等參與全球治理創造條件。

結?束?語

作為歐亞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區域合作制度平臺,充分發揮“穩定器”作用、保障地區的和平與發展是上合組織的價值所在。面對動蕩的歐亞地區局勢和變動調整中的全球地緣政治經濟格局,在面臨諸多新挑戰的同時,上合組織在資源、市場、領導力和機制效能等方面的合作潛能也開始凸顯,彰顯了上合組織作為綜合性多邊合作平臺的重要性和生命力。當前,區域經濟合作將成為推動上合組織發展過程中最主要、最活躍,對成員國保持吸引力最重要的成分。?同時也為強化上合組織制度認同,提升制度效能提供了重要手段。?基于此,上合組織應充分發揮“上海精神”的引領作用,創新發展思路,釋放區域經濟合作潛能,提升上合組織的凝聚力與吸引力,為全球發展貢獻更多的“上合智慧”。

[責任編輯:樊文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