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干預應用于老年肌少癥患者的影響評價

2023-05-30 21:28馬紅彥何孝晴
健康之家 2023年1期
關鍵詞:綜合干預肌少癥握力

馬紅彥 何孝晴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干預對老年肌少癥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河北省第八人民醫院收入住院治療的2020年2月~2020年12月老年肌少癥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32)和對照組(n=32),對照組應用常規康復訓練及電針治療,試驗組外加綜合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握力、生活活動能力和滿意程度。結果 干預后,兩組患者握力比干預前升高,且試驗組患者握力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ADL評分治療后比治療前升高,且試驗組患者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干預應用于老年少肌癥可提高患者握力,提升患者生活活動能力,且患者滿意度高。

關鍵詞:肌少癥;老年;綜合干預;康復訓練;握力

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漸明顯[1],肌少癥是老年患者的常見綜合征之一,發病機制涉及多個方面,與活動(臥床不動、久坐)、疾?。ㄆ鞴偎ソ?、心肺腎重要臟器疾病等)、營養(胃腸道疾病、嚴重營養不良)等都有關系,并非一方面因素所致[2]。通常單一治療方式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應用綜合干預,從飲食、運動、藥物多維度對患者進行治療,旨在為老年少肌癥患者的治療方向提供依據和思路。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北省第八人民醫院收入住院治療的2020年2月~2020年12月的老年肌少癥的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均根據2019 年亞洲肌少癥工作組確立的亞洲肌少癥診斷標準確診[3]。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2例。試驗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68~80歲,平均年齡(73.56±5.87)歲。對照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68~79歲,平均年齡(72.98±6.05)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在同意書上簽字。本研究經過河北省第八人民醫院的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通過。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肌少癥共識》[3~4]:本病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患者可表現存在虛弱、步態緩慢、行走困難、容易跌倒、四肢纖細或無力等癥狀,診斷要依賴肌力、肌強度和肌量評估。確診標準要綜合評估肌量和肌肉功能的,評估指標主要包括肌量減少、肌強度下降、日?;顒庸δ苁д{。我國現行篩查與評估步驟如下:(1)先測試步速,步速≤0.8 m/s則測評肌量;步速>0.8 m/s ,則測評手部握力。(2)靜息情況下,優勢手握力(該結果可能受類風濕關節炎等上肢骨關節疾病、測量姿勢或體位等因素的影響)正常 (男性>25 kg,女性>18 kg)可排除肌少癥;肌力<正常則測評肌量。(3)肌量測定首選 DXA(也可選擇CT、MRI或BIA),肌量正??膳懦∩侔Y;肌量減低則可確診為肌少癥(診斷閾值為<青年健康人峰值-2 SD)。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肌少癥共識》診斷標準;(2)年齡≥65歲;(3)患者及家屬自愿加入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多發性硬化癥、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帕金森病、肌肉營養不良;(2)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認知障礙者及伴有嚴重基礎性疾??;(3)有凝血功能障礙或治療禁忌證。

1.4 干預方法

1.4.1 對照組接受常規康復訓練及電針治療

(1)康復訓練治療。有氧訓練(采用床旁智能上下肢主、被動訓練器的主、被動訓練模式,連續訓練30 min)、 抗阻運動(動作包含推胸練習、肩上推舉、肱二頭肌屈曲、肱三頭肌伸展、股四頭肌伸展、小腿抬高等,每個動作30 s,每組動作訓練10次)、平衡訓練(應用平衡訓練儀訓練 20 min)。

(2)電針治療。主穴:氣海、關元及足三里(雙側)、陽陵泉(雙側);辨證施治:肺熱傷津加尺澤(雙側)、曲池(雙側)、三陰交(雙側),濕熱襲絡加大椎、陰陵泉(雙側)、曲池(雙側)、內庭(雙側),脾胃虛弱加中脘及太白(雙側)、天樞(雙側),肝腎虧損加太溪(雙側)、太沖(雙側)?;颊呷⊙雠P位,常規消毒后針刺治療,采用電子針療儀采用連續波(頻率5~20 Hz)在足三里、陽陵泉行電針治療。以上取穴均留針30 min/次,5次/周[5]。

1.4.2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外加綜合干預

(1)營養干預:給予患者均衡飲食,多食用粗糧、堅果和蔬菜、瘦肉等,注意食物中維生素和蛋白質的平衡,避免進食高糖、高油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2)運動干預:采用針對性的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如壺鈴訓練、適量的下蹲運動和俯臥撐、全身振動訓練等,根據患者體力和耐力緩慢訓練,酌情增加訓練強度,從每周1次逐漸增加到每周3次,從每次訓練10 min逐漸增加到30 min,后維持穩定的強度和頻率。

(3)藥物干預:根據患者血液檢測結果,針對性地增加維生素D、鈣片以及微量元素(如鈉、鎂、鉀、鐵等)的攝入。

兩組均持續治療4周。

1.5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握力:使用電子握力計測量,測試時保持患者站立、雙腳自然分開、上臂下垂,囑患者用全力握緊握力計保持5 s。間隔30 s后再次測量2次,記錄平均值。(2)采用日常生活活動(ADL)量表對比兩組老年肌少癥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分數高低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呈正比。(3)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評分量表統計患者對本次干預的滿意程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標準,總滿意=十分滿意+滿意。

1.6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選擇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選擇配對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選擇F檢驗,都用(±s)來表示。用χ2檢驗比較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來表示數據。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握力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握力比干預前升高,且試驗組患者握力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兩組患者ADL評分治療后比治療前升高,且試驗組患者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的56.25%,兩組總滿意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肌少癥發病率隨著年齡而增高,65~70歲人群患病率為13%~24%,8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則超過50%。老年肌少癥不僅會降低患者的全身功能,還會影響肢體功能的恢復。肌少癥病因、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需要完善診斷標準、評估及治療方法。但可以明確,該病不是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需從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干預[6]。本研究在常規康復訓練及電針治療的基礎上優化治療方案,采用綜合營養、運動、藥物綜合治療老年肌少癥,療效確切。

肌少癥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是營養不良,所以綜合干預措施中首先制定營養干預方案。通過均衡飲食,多食用粗糧、堅果和蔬菜、瘦肉等,保持維生素和蛋白質平衡,同時禁食高糖、高油食物以避免影響鈣的吸收。有研究顯示,肌少癥患者的骨骼肌質量與均衡飲食顯著相關。在肌少癥的營養治療中,強調加入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久坐不動也是老年肌少癥的患病原因之一,體育鍛煉(如有氧運動、抗阻訓練)是改善骨骼肌功能的最好方式;雖然目前并沒有針對性治療肌少癥的藥物,但也有學者認為維生素D、生長激素類或者睪酮等性激素類藥物對改善肌群力量有顯著效果??祻椭委煱ㄟ\動療法、物理因子治療。運動對機體組織尤其是骨骼、肌肉等效果明顯,運動力學的刺激、抗氧化反應均能延緩老年患者肌肉質量和力量的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握力比干預前升高,且試驗組患者握力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ADL評分治療后比治療前升高,且試驗組患者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綜合干預應用于老年少肌癥可提高患者握力,提升患者生活活動能力,且患者滿意度高。

參考文獻

[1] 李小鷹,王建業,于普林.中國老年醫學面臨的嚴峻挑戰與應對策略[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1): 1-2.

[2] 王歡,張磊,譚志強,等.老年肌少癥的綜合干預研究進展[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0,15(3):405-408.

[3] 姜珊,康琳,劉曉紅.2019亞洲肌少癥診斷及治療共識解讀[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0,39(4):373-376.

[4]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肌少癥共識[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6,9(3):215-227.

[5] 凌綿聰,樊偉,黃文靈,等.電針聯合康復運動訓練治療老年肌少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22,30(6):52-55.

[6] 陳崢.老年綜合征管理指南[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4-18.

猜你喜歡
綜合干預肌少癥握力
巧練握力益康壽
兩種握力計測量社區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評價
2019亞洲肌少癥診斷共識下肌少癥相關危險因素評估
肌少癥對脊柱疾病的影響
運動預防肌少癥
雙能X線吸收法在肌少癥診治中的研究進展
不容忽視的握力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新生兒血糖水平影響
社區綜合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知識-態度-行為水平的影響
綜合干預對青年人高血壓病的治療作用及預后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