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的小學作業評價管理實踐

2023-05-30 14:02許兵兵陳艷蘭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10期
關鍵詞:定制作業管理雙減

許兵兵 陳艷蘭

[摘要] 為有效落實“雙減”政策精神,華東師范大學蘇州灣實驗小學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基于大數據大量、多樣、高速和價值四個方面的主要特征,通過數據分析技術為每個學生進行“真實畫像”,形成可視化的學生作業評價管理途徑,實現從知識關聯到學習關聯,從學習關聯到評價關聯的持續追蹤和價值挖掘,助力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關鍵詞] 作業管理;雙減;大數據;定制

教育大數據是發展智慧教育的重要基礎,它使教育過程從經驗化到科學化,教與學的行為信息被精確、及時地記錄下來。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管理以豐富而多元的數據為支撐,做到精準發現問題、及時有效評價、達成深度學習,促使學生學業質量評價從經驗主義向數據主義轉變,這樣能提高教師作業評價管理效率,激發學生作業完成興趣,落實“雙減”精神。

一、大數據實現作業評價管理多樣性

1.設計多樣性

長期以來,教育者對作業功能的認識主要可概括為“作業即游戲活動”“作業即教學鞏固”“作業即學習活動”“作業即評價任務”這四種觀點。為凸顯作業設計的多樣化,我校本著課程標準落實的目的和學生發展的目標,建立以單元為主體的作業設計周期,構建以長周期作業和課時作業結合的作業布局。構建了“作業完成目標→作業完成內容→作業完成實施→作業完成結果”的大數據作業完成流程。

2.批改多樣性

作業批改是作業管理的重要一環,學校強調教師要對作業進行全批全改,強化作業分析與統計;注重作業批改的有效性,提倡在錯誤旁批注,指出存在的問題或解決問題的思路。以主觀題的批改為例,教師在批改后會給錯誤的題目做上標注,系統會智能地給學生推送解析和訓練題,并保存到“錯題本”中。對紙筆拍照上傳的作業,教師批改后需手動選擇該錯題涉及的知識點,隨后系統會進入前面的程序。學生平時還可以運用“錯題本”的攻關功能進行錯題攻關訓練,把原來的弱項最終練成強項。此外,所有學生的錯題都會匯總到教師的“錯題庫”中,按錯誤率高低排序,以便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查漏補缺、優化教學。

3.統計多樣性

精確做好小學生的作業統計是作業評價管理的重要一環。對此,要充分發揮大數據統計的優勢,做到數據統計科學,信息保存持久。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作業批改情況進行評價,統計全班同學對知識點學習的掌握情況,了解部分學生存在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數,及時調整教學。統計多樣性主要表現在,統計作業的錯誤率,為課堂講評做準備;統計分析學生的典型回答,做好質性記錄;統計作業目標的達成度,為后續教學、作業改進或作業講評提供數據支持;統計作業批改后學生的自主改正情況,重視學生自我糾錯。

二、大數據實現作業評價管理多維度

1.過程多維度

低年級小學生心理認知比較單純,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認可,他們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對作業的評價也應更加關注過程。他們在學習中的一次次努力若能得到認可和鼓勵性的指導意見,就能更有效地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诖髷祿鳂I評價系統,能夠實現學生每高效完成老師布置的一項作業,就能得到相應的積分獎勵。適時的獎勵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更能滿足學生對作業評價的心理期待。

2.分層多維度

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氣質表征、個體表現都各有不同?;诖?,在作業評價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把握評價的目的,制訂不同層次學生相應的作業評價標準。在大數據平臺的支持下,教研組長把關各科作業設計的質量,反思過去每一天的作業設計內容和形式,分析低效、無效作業的形成及危害,形成新的作業設計理念,進行分層設計、分層評價考量。分層作業評價方式設定靈活,維度適中。其中,實踐性作業注重考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跨學科作業注重考量學生對學科知識之間的融合理解;項目化作業注重考量學生的項目管理與現實世界的關聯能力;開放性作業注重考量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分層次作業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和智能因素設計出作業框架:基礎性作業(全體學生)+選擇性作業(學有余力學生)+自主作業(有特殊興趣的學生)。以小學數學口算練習為例,教師在大數據后臺系統推送30道算式練習,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時間結束系統及時批改進行評價。全對的同學得到五顆星,下一次口算練習可以免做;得四星同學,訂正錯題再補做2題;得三星同學,訂正錯題再補做5題;得兩星同學,訂正錯題再補做8題;得一星同學,訂正錯題再補做10題等形式。這樣,在對學生帶有一定獎罰性質的評價中激勵先進,帶動后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從而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均衡發展。

3.內容多維度

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中的評價要體現維度上的多元化,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對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大數據背景下的小學作業評價管理很好地提升了作業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契合新課標要求。教師通過優化作業設計,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經驗,推送一些與教學知識重點相關的趣味性的作業(游戲類、操作類、實驗類),激發學習興趣,發展核心素養。

三、大數據實現作業評價管理多元化

學習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個學習者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學生在作業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不是單一維度的數值反映,而是對多維度、綜合能力的體現。大數據引入作業評價管理,能夠做到提前系統導入,及時有效評價,實現表格化、數據化、系統化呈現。根據問題“畫像”報告中的數據,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讓大數據的積極作用真正落到實處。

1.主體多元化

小學生作業評價涉及的主觀因素有許多,參與評價活動的人除了教師外,還包括學生家長、學生群體和自己本身。充分發揮評價主體的作用,使評價結果更為客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中,對于評價標準的設定、評價方法的選擇、評價尺度的把握、評價報告的分析會因自身的主觀原因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將大數據引入作業批改管理,由傳統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批改方式,即教師在學生完成的作業本上圈畫標出錯誤之處轉變為實時性、交互式的批改方式。學生通過平板第一時間發現自己作業的錯誤之處,進行訂正和自我評價。家長則可以利用手機軟件了解自己孩子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孩子作業進行及時評價。這樣,實現了教師、學生、家長對學生學業質量的多元化關注,及時了解,發現不足,努力提高。

2.方法多元化

學生作業多元化評價包含了課堂評價、測試評價、課后評價、激勵評價等。大數據作業評價管理系統能夠根據學生對作業的完成情況、正確率及做題時間,及時推送定制化學情報告。詳細的學情報告實現了對學生階段性的學情分析,方便學生及時調整,促進所學。以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教師把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匯編成具有難度梯度的課堂、課后評價試題。課堂表現評價主要考量學生是否能夠順利地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采用平移的思想方法推導出來;課堂測試評價是讓學生計算若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并打分;課后評價是讓學生制作一個長方形框架,以此推理不同形狀框架變化的規律;激勵評價則是讓學生在方格紙上嘗試畫出兩個與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把多元評價練習提前導入學生課堂上使用平板,多元化的評價試題和評價方法有助于形成可視化的評價結果數據,教師得以點對點、點對面地實施輔導,達成教學效果。

四、大數據實現作業評價管理定制化

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的理想模式就是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利用大數據技術掃描學生的作業,在系統后臺分析出每位學生的薄弱知識點,再有針對性地推送個性化的學習手冊,提醒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加以強化訓練,達到鞏固知識重點、強化學習難點、提高學業質量的教學目標。當學生的個性問題無法在課堂得到解決時,教師針對他們的個性特征和知識缺口,幫助他們解決疑難問題。通過為學生提供針對性訓練,讓學有余力或有需求的學生獲得個性化精準指導,避免學生盲目刷題。

1.形式定制

大數據作業評價管理平臺系統,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不斷優化作業管理改革路徑,全面提升作業評價的育人功能?;诖髷祿男问蕉ㄖ谱鳂I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教師布置的形式,內容更加豐富,更具有針對性,更能體現時代感。比如,我們在小學語文作業中采用創編類作業,推送一些關于主題采集、剪貼、展評的圖文資料與繪畫創作。小學數學作業中,學生做一道題,如果很快完成,在今后的作業推送過程中,系統會自動生成其他類型的題目?;诖髷祿男问蕉ㄖ谱鳂I讓學習更有針對性,從而達成減負增效的價值旨歸。

2.內容定制

“雙減”的有效落實,不能只關心學生寫作業的時間,更需要關注作業本身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全班學生如果都做同一水平層次的作業,勢必會使得一部分學生覺得負擔過重,而另一部分學生覺得成就感不足?;诖?,我們引入大數據作業評價管理,教師可以根據后臺推送學生個性化的教學報告手冊。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個性化學習手冊與正常的作業相結合,有助于讓全體學生找出自己的學習不足,高效地開展學習。比如,四年級學生雖然知道平移和旋轉的方法,但是在實際畫圖時容易出現粗心馬虎的差錯,有時將平移格數數錯,有時將旋轉方向弄錯,有時將旋轉的角度畫錯。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將適配不同學生薄弱項的專項練習推送到人,進行有目的性的強化練習。

3.方法定制

作業評價管理大數據平臺的建設立足過往教育實踐中的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又將傳統評價同基于大數據的評價有機結合,形成方法多樣的作業評價管理模式。作業評價管理大數據平臺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習效果評價與表現形式評價、基礎性評價與綜合性評價、激勵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既肯定了能力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又激發了后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形成學生私人數字畫像,將大數據技術與學生綜合評價相耦合。

實踐證明,大數據的應用讓傳統作業評價管理變得更精準、更高效、更科學、更及時,不僅讓學校能全面管控作業的數量和質量,也讓教師跳出傳統教學和批改的固有低效模式,讓教學內容得到有效鞏固,知識盲點得到及時排除,學生疑難得到精準指導。通過作業評價管理大數據平臺進行作業全過程的管理,解決了傳統作業評價管理中的諸多瓶頸問題,讓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使因材施教真正成為可能。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大數據的小學生‘五育并舉評價創新研究”(項目編號:D/2021/02/206)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艷平.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評價與管理的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6(Z1).

[2]王克軍.小學數學課堂作業批改有效策略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2).

[3]錢長國.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評價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3(23).

[4]蒲達河.大數據時代下的教學方式與評價體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2).

猜你喜歡
定制作業管理雙減
“雙減”背景下初中生作業管理的實踐探究
“減負增質”理念下作業管理的創新策略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落實各方責任 加強特種作業管理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客車調車作業管理的探討
汽車“定制”卷土重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