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教學管理路徑研究

2023-05-30 18:24蔣琴李家豪
科技風 2023年10期
關鍵詞:路徑研究教育改革教學管理

蔣琴 李家豪

關鍵詞:互聯網+;教學管理;路徑研究;教育改革

“互聯網+”技術極大地改變了教育工作的思維方式,提高了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同時也為學生們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教師要想把好教學質量關,就必須從源頭上重視學生對學習成果和綜合素質的認知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時刻關注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認知水平,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技術手段的基礎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1傳統教學管理方式的不足

在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后,傳統教學手段的缺點將被弱化,其優點在被放大。在使用信息技術時,首先應充分考慮到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

1.1教學資源管理不夠高效

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主要依賴手工記錄、存儲、調配教學資源,容易出現信息不準確、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同時,教學資源的管理也較為復雜,例如教師、課程、學生、教學設備等需要協調管理,傳統的方式難以實現高效的資源整合和優化。此外,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需要教務人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和流程不暢等問題,從而導致管理效率低下。

1.2空間局限,不利于信息資源的共享

空間的局限確實是傳統教學手段的一個致命弱點。傳統教學通常需要學生到特定的地點參加課堂教學,這意味著學生需要承擔額外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來到達教學場所。此外,傳統教學的教室往往只能容納有限的人數,這限制了教師能夠教授的學生數量。同時在這種空間局限下,學生們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發出的信息,這樣就限制了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知識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也不利于信息資源、教學模式(包括課程結構)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從而導致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性不強。因此,傳統教學的空間局限限制了學生的選擇和機會,并增加了學習的成本和難度。

1.3教師無法實時地掌握學生學習狀態

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沒有實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無法及時、準確地進行調控課堂教學,這就使整個的教學過程變得不太容易掌握。比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由于沒有及時反饋信息,導致某些答案答非所問等。且在傳統教學中,我們的課堂提問時間很短,無法詳細地給回答正確的同學提供及時反饋信息,因此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常常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

2新時代教學管理的改進方向

2.1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教育領域內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給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師只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能力‘5],并且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指導。目前,國內有很多優秀的大學教師都能夠通過網絡來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通過學習優秀案例,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而這也是我國大學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的重要途徑。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資源,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教育評價。

2.2建立網絡空間的和諧生態系統

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人類的一大難題。一方面,網絡安全事件頻發;另一方面,網絡安全威脅日益嚴峻。如何確保在信息社會中的信息安全,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要確保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必須加強互聯網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建設。首先要明確信息安全與個人隱私之間的界限;其次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與保護機制;最后要加強個人的隱私保護,隱私是法律賦予公民的義務。同時社會也應該制定相應的制度規范和監管機制來管理個人信息,建立健全的相關法律法規,使個人信息受到更為嚴格地保護和管理。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使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中也能夠健康成長。網絡空間也是一個公共領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空間之一,因此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更好地把握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促進網絡與教育教學領域相結合、相促進?!盎ヂ摼W+”教育帶來了巨大改變——從“不可能”到“可以實現”。教育管理應主動適應互聯網對教育提出新課題、新要求,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優勢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在“互聯網+”時代中為教育發展增添新活力。

2.3注重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應始終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關注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認知水平。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培育,要時刻注意教學質量,注重學生能力素質培養,重視教學管理,提高學校管理服務質量。

隨著網絡教育技術和多媒體課件的廣泛應用,網絡課堂已經成為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手段開發、實施、創新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它可以幫助教師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地探索與改進教學方法,進而來滿足社會對教育資源提出的新要求。首先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各種媒體形式積極引導社會和學生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教育中來,共同開發利用好教育資源,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其次要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開發符合學生需求的課堂資源,通過多種手段進行整合和優化,形成一個高效、智能、互動性強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資源并合理地利用其優勢與手段來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1)合理設置學習目標;(2)適當提高教學難度梯度以適應學習能力提高所需;(3)采用多媒體形式進行互動交流以滿足學生需求;(4)及時反饋評價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2.4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落實

“互聯網+”給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它為教師提供了更多創新的機會,而學生作為教師最大的服務對象,對學習方法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因此,要把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應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課堂習慣及學習方法,同時培養他們自學能力、主動探究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的學習能力。另外,也要加強和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對新知識、新方法及各種活動的運用,使他們學會自主探究、創新和合作交流,真正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且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3“互聯網+”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具體實現路徑

3.1教師在PC端和手機端構建同步在線教學平臺

教師可以通過手機登錄平臺進行授課。教師需要提前在手機上安裝好教學資源庫,為了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教師需要將課前所需的所有課件上傳到平臺之中,學生可以下載并安裝好相應的課件。教師與學生在線互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每個學生都要使用自己的手機登錄課堂賬號,如果一個學生登錄過多,則該學生可能會出現未收到課件的情況;其次,對于新注冊用戶來說,需要在登錄后選擇注冊賬號并設置登錄密碼;再次,還要在使用教學平臺后及時對手機進行更新維護、修改和設置軟件等操作。為了方便教學管理人員和學生使用該平臺進行學習工作及生活活動,教師可以在手機上安裝好教學資源庫和學習輔導工具后直接將相關教學資源同步到PC端上進行授課。

3.2學生們可以通過直播進行自主學習

由于在線教學平臺可以實現多人同時觀看,所以學生們可以自主地進行學習。在這種模式下,老師要做的就是監督和管理學生的學習行為,而不是完全交給學生們自己來完成。因此,在這一模式下,如果沒有人監督,老師們可能會忽略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教師通過直播平臺可以與所有學生進行互動,同時也能夠看到每個課前、課中、課后教學情況或作業完成情況,還可以直接通過屏幕看到課堂上每個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收獲。這樣既提高了同學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也大大提高了教師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效率。

3.3課堂中可實時記錄學生們的學習情況

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實時記錄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們的學習狀態,還能幫助老師監督學生們的學習。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時間點對教學過程進行記錄,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關注學生們的筆記和課堂作業,而對于學生們來說,他們可以通過直播課觀看老師的授課。這種方式能夠讓老師及時了解到課堂上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并幫助老師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教育政策的要求。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而在互聯網平臺上,這些聲音都被記錄下來了,教師能夠在平臺上查看到學生們上課期間的狀態。這樣老師就可以根據這個實時記錄情況來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同時,對于一些不太聽話的同學,還可以實時通過直播平臺進行互動交流和學習指導。這種方式也是傳統教育模式下所無法實現的。

3.4直播中教師可隨時了解學生們作業完成情況和掌握學習效果

首先,直播平臺提供了實時互動功能,讓教師能夠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問題并得到學生的回答,同時也可以糾正學生的錯誤和指導學生的學習。

其次,直播平臺還提供了在線答題和實時反饋功能,通過在線答題,教師可以給學生出題并監控學生的答題情況,了解學生們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學習效果。同時,實時反饋功能也能讓教師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和意見,幫助教師更好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

3.5平臺還具有管理功能,能夠查看所有在線教學項目的進度情況

學生可以在系統上申請自己的課程,而老師也必須對用戶的身份進行審核。如果有非教師用戶進入系統,則無法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如果用戶不能完成課程目標,則需要取消該學習賬號并重新申請,才能繼續完成學習。學生可以在系統上提交自己的作業,并與老師進行互動交流。由于在線輔導教學采用集中模式進行,所以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來更好地理解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此外,由于在線輔導教學采用了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因此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來對課程進行學習。

結語

由于目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學校管理和教師工作變得更加簡便化、人性化、網絡化,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簡單,教師能夠很容易地將傳統教學中所無法實現的互動交流引入課堂教學中。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教師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程度?!盎ヂ摼W+”技術對教學的促進結果總結如下:

提供了更廣泛的教育資源: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輕松地獲取海量的教育資源,如在線課程、網絡圖書館、教育視頻等,這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促進了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聯網+”技術,學??梢越⒏油晟频男畔⒒芾硐到y,實現教務、教學、學生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提高教學效率和管理水平。

提高了教學質量: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開展遠程教育,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和個性化,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效果。

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通過互聯網,教師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思路,進而反思教學,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作者簡介:蔣琴(1973— ),女,本科,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李家豪(1997— ),男,研究生,助教,專任教師,研究方向:工業互聯網。

猜你喜歡
路徑研究教育改革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信息化問題研究
新時期高中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
談教學管理的藝術
哈爾濱新區對外開放路徑研究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