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教學語言的內涵、特征及其價值

2023-05-30 10:48吳陳兵
教學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語言素養教師專業發展

[作者簡介]*吳陳兵(1987—),男,貴州松桃人。博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摘要]教師教學語言是學校教學專用的一套特殊語言系統,是教師教學特性的彰顯,也是教師教學智慧的結晶。教師教學語言不同于“官場語言”“家場語言”和“街場語言”,它具有生活性、歷史性以及教育性等特征,它的價值體現為對學生智慧的啟迪、對學生品性的教化、對學生心靈的美化等,最終使學生關心生活、熱愛生活和享受生活。

[關鍵詞]教師教學語言;教師專業發展;語言素養;教學語言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4634(2023)01-0034-07

1問題的提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使用任何貶損、侮辱學生及其家長或者所屬特定群體的言行以及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1-2]。此外,2021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中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等5個文件通知,也強調中小學教師要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同時也應具有與同事、同行、專家等進行有效溝通交流的技能與方法等[3]??梢?,當前我國對教師教學的語言素養越來越重視。然后,當下一些教師的教學語言不斷遠離學生、遠離學生生活,變得枯燥、乏味甚至“無情”,常常給學生造成各種心理或精神的傷害,究其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教師教學語言的“獨白”。教師教學語言脫離了學生,變成了教師與自己、與書本的對話;二是教師教學語言的“異化”。教師教學語言的行動指向與其本質內涵發生了偏移,違背了教師教學語言的育人標準;三是教師教學語言的“暴力”。比如語言歧視、語言侮辱以及語言諷刺等,造成學生心理或精神上的傷害。很多教師常常把教師教學語言視為工具,沒有思考教師教學語言的切實性、合理性以及本質性等問題。教師教學語言是什么?教師教學語言所體現的價值和觀念又是什么?這些都值得深刻反思。

2教師教學語言的內涵

語言(Language)一詞源于印歐語系的Dn。g'hwéh2s(舌頭、演講、語言),經過拉丁語Lingua(語言、舌頭)和古法語Langage演變而來。Language有時也指代碼、密碼以及人工構建的通信系統。關于語言的起源,學界存在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語言是天生的,如喬姆斯基(Chomsky)認為語言是人天生的一種能力,大部分是遺傳編碼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語言是后天習得的,如維果茨基(Vygotsky)認為語言是一種文化系統,是通過社會互動形成的。此外,關于語言的起源還有其他觀點,如盧梭(Rousseau)和赫爾德(Herder)認為語言是情感的本能表達,而康德(Kant)和笛卡爾(Descartes)則認為語言是理性思維的邏輯表現??梢?,對于語言的起源,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至今沒有統一。

語言在《漢語大詞典》中主要有5種內涵:一是言語;二是喻鳴叫聲;三是說話;四是書面語言;五是交流工具[4]。在《辭?!分?,語言專指交流工具,是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征之一[5]。語言在英語詞典中除了指交流工具之外,還有方法系統、表達能力等意義。此外,美國語言學家伯納德·布洛赫(Bernard Bloch)和喬治·特拉格(George Trager)則把語言定義為一種由社會群體聯結而成的任意有聲符號系統。關于語言的定義,在西方世界也一直存在爭論:第一種觀點認為語言是一種心智能力,是人們可以進行思考的語言行為;第二種觀點認為語言是一種正式的符號系統,可以傳達意義[6];第三種觀點認為語言是交流系統,能讓人類進行信息交換和信息表達[7];第四種觀點認為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具有開放性、生產性??傊?,語言作為一種客觀的存在形式,既是人類思維方式的體現,也是人類交流互動的工具,是人類發展和進步的助推器。

什么是教師教學語言?教師教學語言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語言體系,是區別于其他語言的一種特殊的語言系統。首先,教師教學語言是教師進行“傳道、授業、解惑”的基礎,是教師進行育人、塑人、立人的前提,是教師敬業、守業、成業的開端。正如夸美紐斯所言,“教師的嘴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產生知識的溪流”[8];其次,教學語言是“教師在教學中傳授知識和表達思維的主要工具”[9],是教師培育人才、展示自我的主要方式;最后,教師教學語言是教師教學人格化、智慧化和藝術化的重要體現,凝聚著教師的智慧和品格。

總之,教師教學語言是教師智慧的結晶,是教師教學靈魂的體現。教師的本質決定了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教師的使命是培養一個個富有生命力的個體。因此,教師教學語言是富有生命力的語言,是教師教學生命的特定表達。

3教師教學語言的概念澄清

教師教學語言以教育為目的,傳授給學習者知識和技能,這與其他語言是有本質區別的。為了有效增強教師教學語言的育人價值,促進學生高質量發展,很有必要對教師教學語言進行概念澄清。

3.1教師教學語言非“官場語言”

官場語言是國家權力機構所使用的一套話語系統,以服務某一執政階級的統治為目的,它通常具有權威性和嚴格的規范性,這與教師教學語言有明顯不同。首先,官場語言的話語對象是政府工作人員,它通常是命令型、服從型的話語范式,具有鮮明的等級性,而教師教學語言的話語對象通常是學生,以育人為目的,通常具有平等性、民主性等特征。在本質上,教師教學語言是一種協商式與合作式的話語范式。其次,官場語言的本質是基于國家利益的分配與權力運作,通常是以階級利益與權利穩固為話語范疇,而教師教學語言的話語內容則是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注重學生的成長與主觀幸福感。最后,官場話語基于政治哲學,具有強烈的政治意識與使命,而教師教學語言則是以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為基礎,強調人性的善,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傊?,教師教學語言注重文化的陶冶、心靈的美化,以培養學習者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為目的,而官場話語不具有這樣的目的。

3.2教師教學語言非“家場語言”

家場語言是家庭維持生計、情感和交流的工具,雖然家場語言與教師教學語言在兒童教育方面具有某些一致性,但它們之間還是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首先,家場語言具有隨意性,在家庭之中,家庭成員可以無話不談,沒有任何避嫌或忌諱。然而教師教學語言則不同,它必須嚴謹,兼具教育性、創造性、規范性等教學專業方面的特性。教師教學語言以育人為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理解課程、理解教學,從而使其獲得知識和技能等,而家場語言的目的則不同。其次,家場語言不具有專業性,對話語者素質要求較低;而教師教學語言則比較專業,需要話語者進行專業學習才能勝任。最后,家場語言話語范疇相對狹窄,其主要涉及家庭相關事務;而教師教學語言話語范疇相對較廣,不僅涉及家庭相關事務,而且涉及國家、社會等方面的事務,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梢?,教師教學語言與家場語言在話語目的、話語方式、話語范疇等方面都具有差異性。

3.3教師教學語言非“街場語言”

街場語言是商人為了推銷產品,以獲取利益為目標,與顧客溝通交流而使用的一套話語系統。教師教學語言不同于街場語言,首先,街場語言的話語對象是商人或客戶;而教師教學語言的話語對象主要是教師和學生。街場語言通常是一種吆喝式、點狀式或簡單應答式的話語范式,結構通常比較簡單;而教師教學語言話語結構邏輯嚴密、教育性強、內涵豐富,是比較專業的話語范式。其次,教師教學語言的話語目的在于知識傳遞與文化傳承;而街場語言的話語目的側重的是產品推銷和商品交換。再次,教師教學語言針對的是一定的教學問題,以闡明其前因后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具有較強的教育性和能動性;而街場語言針對的是產品的特性,其目的是闡明商品的用途和效用,讓顧客滿意和認同,具有較強的誘導性和功利性。最后,街場語言的互動是隨意的、簡單的、淺顯的,而教師教學語言的互動則是專業的、復雜的和深沉的。

4教師教學語言的特征

根據教師教學語言的內涵和相關研究,得出教師教學語言主要具有生活性[10]、歷史性、教育性、倫理性[11]、創造性以及能動性6個方面的特征。

4.1生活性與歷史性

生活性,是教師教學語言最基本的特征。根據生活教學理論[10]和教學生活論[12-13],教師教學語言是教師教學生活的展現,體現出教師對生活的一種理解和創造。鐘海青在《論教學語言藝術的特征》一文中指出,教師教學語言分為教師教學口頭語言、教師教學書面語言與教師教學體態語言[14]。教師教學語言的生活性體現為教師教學口頭語言的生活性、教師教學書面語言的生活性、教師教學體態語言的生活性。教師教學口頭語言的生活性是教師教學語言最直接的體現,它的核心是讓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創造生活。教師教學書面語言如板書、作業批改和考試評語批注等,是教師思維活動在教學上的體現,是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思維和言語對學生生命的啟迪,也是教師對學生生活的再感悟與再體驗。教師教學體態語言是教師用自己的身體所展現的教學生活形態,比如教師的手勢語言、眼神語言、姿態語言等,都體現了教師教學語言的生活性。教師教學語言的生活性是教師對教學生活的深刻反思,是教師對教學生活的一種創造性表達。

教師教學語言具有歷史性。教師教學語言不僅是時代精神的載體,而且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教師教學語言不僅是現實的體現,而且是歷史的表達[15]。教師教學語言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感,不斷推動著人類向前行。教師教學語言作為一種生命體的存在,它與人類社會共進,追求人類社會永恒的生命價值,展現不同時代生命價值的存在感,比如古代甲骨文教學語言、殷代竹書教學語言、漢代紙書教學語言、現代電子書教學語言[16]等。此外,根據維果茨基(Vygotsk)的社會文化理論以及皮亞杰(Piaget)的認知理論,教師教學語言的歷史性,是教師不斷批判吸收前人的知識,并結合時代特點形成自己獨特而富有創造性的語言[17]。教師教學語言是教師在特定歷史下,展現人類生命力量與智慧的重要方式。因此,歷史性是教師教學語言所固有的特征。

4.2教育性與倫理性

赫爾巴特在《教育學講授提綱》一書中明確闡明,教學具有教育性[18]。教師教學語言的教育性是教學最本質的特征,是教師教學活力的重要體現。教師教學語言的教育性體現為對學生智慧的啟發、對學生精神的鼓勵、對學生缺點的包容、對學生德性的引導和對學生無私的關愛。當學生精神不振時,教師教學語言能使他們振作起來;當學生過度興奮時,教師教學語言能使他們歸于平靜;當學生沒有信心時,教師教學語言能喚起他們的自信心;當學生失意時,教師教學語言能激發他們的愿望;當學生爭論無果時,教師教學語言能讓他們的爭論擦出思維的火花;當課堂死氣沉沉時,教師教學語言能使課堂和諧歡悅[19]。教育性是教師教學語言的精髓,是彰顯教學語言生命活力的重要特征。

倫理性是教師教學語言活的靈魂,規范著教師的教學行為[20]。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教學語言的目標則是立德樹人。教師教學語言的倫理性以人類社會交往規范為規則,以法律法規為準繩。教師教學語言的倫理性是指教師教學語言能夠開啟學生的積極道德模式,以優雅、文明、規范的語言來啟迪學生智慧,而不是以諷刺、奚落、挖苦性的語言來批評學生,使學生沒有尊嚴、沒有自信。教師教學語言的倫理性體現為教師對學生深層的、發自內心的愛,對學生學習的關心、激發、創生和重構[21]。教師教學語言的倫理性是以愛為中心,以公平和公正為目標,以法律法規為準則,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同時,教師教學語言的倫理性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縮小不同學生間教育差距的有力武器??傊?,教師教學語言的倫理性是以學生幸福和教師幸福為終極價值追求的。

4.3創造性與能動性

創造性是教學的基礎[22],根據創造性教學理論,教學的創造性主要涉及情景、思維和意識的創造性[22-23],因而教師教學語言的創造性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教師教學語言思維的創造性、教師教學語言情景的創造性、教師教學語言意識的創造性。教師教學語言思維的創新主要是指教師教學語言對學生思維的啟示、激發、暗示,能高效地增進學生對教學的理解與接受,能有效地增加教師與學生的心靈溝通。教師教學語言情景的創造性是教師人格魅力、藝術魅力以及教學魅力的綜合體現。教師教學語言情景的創造性不僅是對學生思維的激發、對學生情感的體驗,更是對學生人性的涵養、對學生生命的關照。教師教學語言意識的創造性是指教師教學語言自覺自主地創新思維、理念和觀念,讓學生能夠自覺地對知識產生渴望和追求,并時刻準備著對教學不斷進行反思、改造和創新。

根據教學本體論,教學是一種交互的、發展的、特殊的認知過程,具有強力的能動性[24-25]。而教師教學語言作為教學的特殊存在,則具有教學思維的能動性。教師教學語言對教師教學有反思、促進、分析、策略等作用。教師在教學時總有一些地方是深奧、枯燥、抽象、難懂的,教師教學語言能深入淺出,使深奧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教師教學語言能使學生對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教師教學語言能使學生最渴望解決的問題得到解決;教師教學語言能使學生產生聯想、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教師教學語言能使課堂耐人尋味,激發學生思考;教師教學語言能使課堂富有文采,讓教學潤色生輝[26]。教師教學語言的能動性能給教師的教學添光增彩,使教師的教學更有魅力。

5教師教學語言的價值訴求

學界對教師教學語言價值的論述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思維發展價值、道德教化價值、審美鑒賞價值以及倫理關懷價值[27-28]。此外,黨的二十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9-30]?;诖?,教師教學語言應體現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育人理念,具有實現生命延綿的價值。

5.1思維發展價值:教師教學語言啟迪學生智慧

教師教學語言的思維發展價值在于積極引導學生從愚昧到睿智、從簡單到復雜、從迷信到科學的思維發展。根據岳曉東和龔放對思維能力的研究,課堂教學主要是發展學生的4種思維能力(如表1所示),即發散思維能力、辯證批判思維能力、隱喻聯想思維能力以及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非智力因素[26]。教師教學語言的價值也在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學生的創新發展奠定基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能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表1教師教學語言發展不同學段學生的四種思維類型

學段語言邏輯發散思維辯證批判思維隱喻聯想思維創新思維學前班像什么例:1像什么,還像什么,大家猜猜?例:調皮的孩子像什么?你覺得好不好?例:快樂像什么?幸福又像什么?例:我們一起畫一畫,什么最像數字1?小學是什么例:1-1=0,那么,2-2=?,3-3=?例:偷東西的人一定是壞人嗎?你怎么看?例:母愛是什么?父愛又是什么?例:我們已經學了《小蘋果》這個舞蹈,如果排一個《大西瓜》的舞蹈又是什么樣的動作?初中怎么做例:我們已經做了氧氣和鐵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的實驗,那么氧氣和鋁反應的實驗又怎么做呢?例:你覺得怎么做這個鐵燃燒的實驗?該實驗合理在哪里,不合理又在哪里?例:做幾何是架橋梁?做化學是變魔術?做物理呢?例:我們已經做了船的模型,你看飛機模型怎么做?高中為什么例:你為什么要參加這次比賽,理由一是什么?理由二又是什么?例:高中生談戀愛為什么不好?你怎么看?例:為什么大數據是金錢?為什么互聯網+是機遇?例:面對第一次不要輕易說“不”。為什么?請寫一篇800字的論文。學習是一個不斷持續的過程,教師教學語言是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征,來發展學生的智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維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發展區域”理論[31],教師教學語言是明確學生學習的現有水平和可能到達的水平,使學生循循漸進地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教學語言是根據不同環境、不同階段對學生進行有效點撥,打破學生思維定勢,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更富有想象力。教師教學語言在于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熬酆纤季S以邏輯思維為基礎,它十分強調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試圖形成對外界事物理解的種種模式,追求問題解決的唯一正確的答案”[32],是打破學生固定思維的有利武器。相反,發散思維則是以形象思維為基礎,是對同一問題獲得不同結果的思維模式,是引起學生思維突變的好方法。

5.2道德教化價值:教師教學語言促進學生品德高尚教師教學語言以育人為目標,以培養學生高尚品德為重要目的。黨的十八大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就是樹立德行,給學生做榜樣,把學生培養成品德高尚、對社會有用之才。因此,教師教學語言是通過構造學生典范,樹立學生社會美德,以增強學生的美德意識和美德能力,使學生具有高尚的社會美德。

教師教學語言的榜樣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師教學語言具有真實性。教師教學語言要講真話,具有科學性,內容真實可信,不欺騙學生、不敷衍學生、不壓制學生。二是教師教學語言的文化性。教師教學語言的文化性是指教師教學語言體現了我國的社會習俗、人民的生活習慣,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三是教師教學語言的教育性。教師教學語言的教育性是指教師教學語言以教育學生為目的,使學生受到感化、心靈受到啟發??傊?,教師教學語言是為了讓學生立言和立行,具有社會美德。

在我國,教師教學語言對學生美德的培養,通常采取“傳遞中心教學”,這種方法不僅抹殺了學生的主動性,也傷害了學生的創造力。因為“學習是一種能動的活動,絕不是教師片面灌輸的被動活動”[33]。因此,教師教學語言必須從“灌輸式”向“建構式”的“對話中心教學”轉向(如表2所示),使學生自覺進行道德觀念的建構,增強學生的美德內化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表2灌輸式教師教學語言與對話中心教師教學語言的對比

灌輸式教師教學語言的類型對話中心教師教學語言的類型1. 命令式1. 協商式例:上課不能說話!例:今天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怎么樣?2. 協議式2. 詢問式例:這是學校的規定,必須遵守。例:今天的課聽得怎么樣?還有其他問題嗎?3. 道德綁架式3. 激勵式例:你是班級優秀團干,幫同學打掃衛生是應該的。例:你很棒!加油!…………教師教學語言對學生的教化作用,在于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和促進學生人格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學生大義凜然、大義大德的高尚品德,使學生面對各種誘惑和威脅時能夠鎮定自若,即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貴品格。

5.3審美鑒賞價值:教師教學語言美化學生心靈

教師教學語言的價值體現為教師教學語言的聽覺美、視覺美、情感美和內涵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說“語言即音樂”“鮮活的語言飽含著濃郁的時代氣息,能喚起學生視覺、聽覺和心理美感,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34]。教師教學語言的活力正體現為教師教學語言語音的優美,它能使人心情優美、心曠神怡、富有活力。語音美是指語言的語速美、用詞美、語調美、音色美等。語速美是指教師教學語言的節奏一般以每分鐘160~200字為宜,聲音強度以65~72分貝為宜[14],如果語速過快或過慢、聲音太高或太低勢必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語言用詞美是指教師教學語言要善于使用幽默、修辭、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讓學生感到心情舒暢。語調美是指教師教學語言要抑揚頓挫,語調高低自然流暢,給人美的感受。語言音色美是教師教學語言最重要的特質,優美的語音能使學生耳目一新,使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課。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曾談到:“感人心者,莫乎情,莫始乎言?!盵35]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在知識的活的身體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這就是教師教學語言的生命和靈魂[36]。教師教學語言也是“多情”的語言,處處流動著教學真實的情感,處處充滿著感情色彩。教師教學語言容情于聲、容情于理,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學帶給他們的喜怒哀樂??傊?,教師教學語言能美化學生心靈,增加學生對教學的理解,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最終使學生對課堂教學保持濃厚的興趣。

5.4倫理關懷價值:教師教學語言呵護學生幸福成長教師教學語言是以人性的關懷、生命的呵護為使命;以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為根本。教師教學語言是以“為了學生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根本目標,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幸??鞓?、不斷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首先,教師教學語言關懷學生發展?!啊l展作為一種開放的、生成性的動態過程,不是外鑠的,也不是內發的,人的發展只有在人的各種關系和活動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實現?!盵37]教師教學語言是使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有目的和有組織地參與互動,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斷獲得發展。教師教學語言不是使學生單一地在某一方面發展,而是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其次,教師教學語言關懷學生情感。教師教學語言體現為教師對學生情感的關懷與呵護。教師教學語言總是以多姿多彩的方式,想方設法關懷每一個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情感發展。最后,教師教學語言尊重學生人格。教師教學語言屬于褒義詞,從本質上看,它不具有歧視學生、挖苦學生的含義。一言以蔽之,教師教學語言總是關懷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以每個學生的快樂為根本,為了每個學生的幸福成長而貢獻力量。

5.5生命延綿價值:教師教學語言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教師教學語言的生命延綿價值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核心,注重人的可持續發展。教師教學語言強調生態觀,從根本上說就是生命的觀點、有機的觀點、自組織的觀點、內在關聯的觀點,它把世界包括人、自然、社會看作是鮮活的生命體[38]。教師教學語言滲透環境觀念,強調大自然觀,呼呼綠色生活,并將其作為提升學生生命價值的重要途徑。

首先,教師教學語言在形式上注重環境理念的滲透。教師教學語言體現為激發學生對環境的愛、對生命的尊重。教師教學語言是通過對環境觀念的滲透使學生增強環保觀念和環保意識,提高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據觀察統計,在小學,教師每一節課說得最多的、強調最多的,就是“講衛生,愛環境”,因為在小學課本中,語文、道德與法治、科學等學科都有大量愛護環境、尊重生命的相關內容。其次,教師教學語言以大自然觀為引領,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教師教學語言是從教學整體上建構課堂生態,注重課堂的生態性,“注重課堂生態各要素、各影響因子間的聯系,突出課堂生態系統的整體價值,強調課堂生態系統的動態運行,追求課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39]。教師教學語言體現為教師對學生生命的熱愛,對學生生命形態的總體把握,對學生生命健康方式的永恒追求。簡而言之,教師教學語言體現了教師對課堂綠色、生活綠色、學習綠色等的教化,使學生以綠色為生活航標,努力追逐健康人生。

教師教學語言作為教師教學的行動方式,不僅代表著教師教學的立場,而且代表著國家的意志。因此,正視教師教學語言的重要價值,澄清教師教學語言與其他語言的區別,是教師走向專業化的必然之路。教師教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校園生活的幸福感,因而教師教學語言需要追求審美價值、育人價值以及思維發展價值等,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有獲得感、成就感,使學生永遠保持積極向上、開拓創新、品德高尚的學習精神??傊?,教師教學語言不是教師的獨白,而是師生間的一種有效的、良性的、生成性的互動形式。

參考文獻

[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EB/OL].? ?(2020-10-17)[2022-10-18].http://www.moj.gov.cn/Department/content/2020-10/17/592_3258322.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EB/OL].(2021-06-01)[2022-10-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106/t20210601_534640.html.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等五個文件的通知[EB/OL].(2021-04-06)[2022-10-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2104/t20210412_525943.html.

[4]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222.

[5] 辭海編委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892.

[6] CAMPBELL L.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C]//ARONOFF M,REES-MILLER J.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81-105.

[7] EVANS N,LEVINSON S C.The myth of language universals:language diversity and its importance for cognitive science[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09,32(5):429-492.

[8]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傅任敢,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125.

[9] 洪柳.教師教學語言藝術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1(12):21-22.

[10] 李森,王銀飛.生活性教學的基本理念與實踐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7):49-51.

[11] 朱文輝.教學倫理性的后現代重建[D].重慶:西南大學,2014.

[12] 魏善春,李如密.從“實體思維”到“事件思維”:過程哲學視域中的教學生活圖景[J].教育研究,2017(6):115-124.

[13] 張廣君,張建鯤.教學論:走進生活與超越現實[J].教育研究,2006(1):68-72.

[14] 鐘海青.論教學語言藝術的特征[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2): 61-65.

[15] 許潔英,徐繼存.教學理論研究中的“現實”與“歷史”[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2):57-62.

[16] 張廣君.教學的系統發生:歷史、心理、邏輯的統一[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64-70.

[17] 孔憲遂.試論建構主義理論對教學的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S1):128-133.

[18] 楊啟亮.教學的教育性與教育的教學性[J].教育研究,2008(10):21-26.

[19] 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20] 肖慶華.論有效教學的倫理性[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1):26-29+36.

[21] 尹宗利.愛的教育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12):42-44+70.

[22] 秦虹,張武升.創造性教學的本質與特點[J].教育科學研究,2014(12):10-16.

[23] 唐松林.論創造性教學模式[J].外國教育研究,2001(1):17-24.

[24] 李定仁,張廣君.教學本質問題的比較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3):12-21.

[25] 張廣君.論教學本體論[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1):5-11.

[26] 岳曉東,龔放.創新思維的形成與創新人才的培養[J].教育研究,1999(10):9-16.

[27] 胡朝陽.教師教學語言的教育性之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9.

[28] 侯彬.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7.

[29]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18)[2022-10-18].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30]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EB/OL].(2022-10-16)[2022-10-18].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1] VYGOTSKY L S.Thinking and speech[C]//RIEBER R W.The collected works of L.S.Vygotsky.New York and London:Plenum Press,1987(1):375-383.

[32] 王世枚.教師教學語言藝術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09(4):135-137.

[33] 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的價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34] 周璐.試論青年教師教學語言能力的培養[J].教育探索,2012(5):108-109.

[35]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白居易詩文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169-182.

[36] 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425.

[37] 葉瀾.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J].教育研究,2002(5):3-7+16.

[38] 劉貴發,朱小曼.試論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J].教育研究,2007(7):3-7.

[39] 范國睿.課堂研究的新視野——《課堂生態研究》讀后[J].教育研究,2015,36(8):157.

AbstractTeacher teaching language is a special language system of school teaching,which is the characteristic manifestation of teacher teaching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wisdom.Teacher teaching language is different from official language,family language and street shopping language,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historical and educational etc.,whose value reflects the teacher teaching language to enlighten the students′ wisdom,to educate for the students′ character,and to beauty the students′ the mind and so on,ultimately make the students care for their life,love their life and enjoy their life.

Keywordsteacher teaching langua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anguage quality;value of teaching language

[責任編輯劉冰]

猜你喜歡
語言素養教師專業發展
關于語文核心素養內涵的解讀
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方式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
技術支持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利用云錄播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研修平臺
微視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研究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回歸閱讀本味
英語教學中要注重課堂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