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高中學生管理工作探析

2023-05-31 08:34蘇英乾
國際公關 2023年5期
關鍵詞:學生管理高中學生教師

蘇英乾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的學業方面成為重點討論話題。學生隨著年齡增長心理及生理方面也在不斷發展,想法逐漸趨于成熟,考慮更加全面。該階段學生受到家庭、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可控制階段逐漸向不可控方向發展,產生一些不良行為,進而對學習方面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有效的管理可以及時抑制學生日常學習中所產生的不良行為。其足以表明學校教學管理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本文將從新形勢背景下,基于當代高中學生的整體現狀,探究高中學生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所產生的一些不良行為,并有效分析不良行為所產生的原因。進而幫助學生發現并糾正自身不足,為其提供可行性建議。與此同時,也為當代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對上述情況提供可行性解決措施。以便高效地進行學生管理,從而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班集體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教師;高中學生;學生管理

一、研究背景

(一)學生發展的獨特性

一般而言,教育活動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三部分組成。當代學生的思維方式較為獨特,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身心發展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該階段的學生正好處于青春期階段,較為叛逆,性格方面也會出現些許偏差,或許會變得較為暴躁,遇到事情時較為急躁,很難冷靜下來深入思考。因此,學生變得逐漸不可控化,并對異性產生好感與愛慕,逐漸出現早戀等現象。此時的學生變得較為敏感,可能會因為教師某一句話而多疑,也有可能會因為教師的不當評價而否定自己的能力,逐漸自我放棄。在學校中這些情況層出不窮,這一階段的學生較為特殊,對于教師來講學生變得越來越難管理。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學生產生不良行為的原因以及如何高效解決上述所出現的情況,從而為學校教育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有效措施。

(二)基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的自身要求逐漸提高

教育部新頒布的《高中新課程標準(2022版)》指出深化育人關鍵環節,對以往學校的應試教育做出了相應改革建議。改變了在傳統教育下的應試教育模式,使學生從機械學習中解脫了出來,進行更有意義的學習。其對學生各科的學習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但是,據了解大部分學生適應了以往的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應試教育,很難從機械學習中掙脫出來,達到預設的教育目標。因此,這類學生在日常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中很難適應并做出改變,在日常學習方面也逐漸難以進行管理。本文將深入探析《高中新課程標準(2022)》下高中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為當代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一個個例,也為學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啟示。

(三)師生關系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存在極大影響

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學生能否便于管理主要取決于教師自身的管理方式與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嚴于律己,對學生嚴格要求,那么學生的管理工作將會順利開展。但是,如果日常隨意放縱學生,對學生缺乏管理,那么學生會逐漸變得難以管理。在日常學校管理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較近或者較遠都會影響學生的日常管理。學生也許會因為教師的一些不當行為或一句批評逐漸否定自己的能力,在學習方面低迷,抑制學生的自身發展。因此,本文將著重側重于學生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深入分析影響學生學習方面的因素,為當代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且可行的管理措施。

二、現階段高中部分現狀與分析

(一)早戀現象頻現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身心發展方面顯著增強。這一階段學生逐漸與異性接觸較多,對異性產生好感。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很難將“友情” 與“愛情” 區分清楚。早戀,俗稱青春期戀愛,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想法較為成熟。其主要指未成年男女建立戀愛關系或對異性感興趣、癡情或暗戀。一般這種情況常出現于10歲至18歲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正在身處“早戀” 這一時期的學生來說“早戀” 是神秘的、美好的、期待的。學生早戀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的反映。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應正確引導學生。學生出現早戀現象的原因如下:

1.學校因素

歸咎于青春期異性的相互吸引,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的心理發展也在逐步成長,該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會對異性產生好感,對異性有好奇和探究的欲望。此時學校未能及時洞察發現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發展情況,忽視了對這一階段學生心理教育,學生逐步嘗試著與異性接觸。隨著時間的久而久之,他們會逐漸增加接觸交流的時長,相互產生好感。

2.家庭因素

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與生理的快速發展階段?;蛟S對大部分學生來講家庭情況較為復雜,父母日常中的某種不當舉動或言語會影響到孩子自身,會讓孩子產生不良念想。但是,家長并沒有及時發現這一情況,疏忽了對這一階段孩子的性教育。因此,可能會導致早戀情況的發生。這一階段的高中生在青春期缺少與父母的溝通,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關注。此時,他們很容易被異性的關心所打動,陷入早戀。

3.社會因素

該階段學生開始初步與社會有所接觸,很容易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學生嘗試欲較強,在大街上看到異性之間手牽手等一些曖昧舉止,可能會嘗試去與異性模仿。有時,學生也會在觀看影視視頻中被視頻中的一些不良片段所誘導而受影響。久而久之學生逐漸沉浸在這些不良風氣之中。以上均為學生產生早戀現象的本質性原因。

(二)課堂紀律難以維持

在日常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引導者。然而,隨著現階段學生身心方面的不斷發展,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當然,在日常教學中也會表現較為明顯。一個班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有所差異,并且其學習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不能夠完全適應班級中所有學生的需求,會出現學習偏差等現象。因此,課堂紀律與教學效果也會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大打折扣。

1.教學方式不符合學生學習需求

一個班級中的學生眾多,教師很難去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然而,此時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任何細枝末節都很有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正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對于眾多學生來講,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很難適應所有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會因為課堂中學習的不適而產生一些不良行為,進而影響課堂秩序。

2.學生的自律性欠缺

對于初高中生來講,他們缺乏自制力,難以進行自我控制,很難主動、自覺地學習。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總是在父母與教師的監督和督促下完成,難以進行自主學習。這個階段的學生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維及行為方面有所欠缺,未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盡管他們明白是非對錯,但也很難克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在課堂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自覺而影響課堂秩序和紀律。

3.學生的心理方面影響

眾所周知,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脆弱,可能會因為家長的一句訓斥,也可能會因為和同學相處不悅,又或者因為教師的一句評價,內心會產生自卑甚至自閉等情況。他們開始逐漸自我否定,自我孤立。這類學生可能會在課堂中甚至生活中出現一些不良舉動,進而影響課堂紀律。

三、可行性相關管理措施

(一)早戀現象的解決路徑

1.關注與了解

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對待學生的早戀情況不應該立刻上前制止,而是更多地關心和詢問學生有關具體情況,告誡學生男生和女生的正常交往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把握分寸,不應繼續上升深度。如果有的學生很難把控,教師再及時提醒與制止。這一階段的學生處于叛逆階段,如果教師直接上前制止,那么結果很可能會背道而馳。

2.引導與區分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區分友誼與愛情。這一階段的學生雖然心理與生理發展較快,但是他們還不明白什么是愛,可能學生之間相處時間較長會將相互之間的友誼誤認為是愛情。通常把握不好友誼與愛情的界限,稍有偏差便將友誼誤認為是愛情。此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異性關系的教育時,及時幫助學生認識友誼與愛情的界限,并與學生共同探討戀愛的利與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異性交往觀念,明白早戀所帶來的后果。

3.把握原則

讓學生把握中學生異性交往原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正常異性交往時,要引導學生把握好“自然” 與“適度” 兩個原則。并且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對學生提前進行心理教育,要不定時與學生談心,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克服早戀情況。

4.開展青春期教育

在高中階段的教育中,青春期教育的缺失是導致學生陷入早戀的原因之一。這種青春期的缺失很有可能會致使學生嘗試早戀。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青春期性教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有關性教育的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也可以帶學生參加一些青春期的科普展來開闊學生的心界,幫助他們揭開早戀的神

秘面紗[1]。

5.加強班風建設

面對班集體中出現的早戀現象,教師可以通過全班學生參與的方式來討論目前盛行的早戀問題。有時越不敢參與討論,越容易增加早戀的神秘感。教師可以通過班會或者其他班級活動等方式讓學生通過討論、辯論甚至演講的形式發表有關自己對于早戀現象的見解。對于正面積極的觀點及見解,教師應及時肯定贊同。對于負面的見解或觀點,教師應側面進行駁辯與糾正,改變學生對早戀的不良見解。教師應及早幫助學生分析出早戀的非現實性,從而積極正向地引導學生并糾正班風[2]。

(二)課堂紀律的有效維持

1.制定積極有效的課堂規則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應該建立在教學中的課堂規則,在制定前,教師可與全班同學共同商議制定并征得大家的許可,課堂中嚴格執行實施。如果后期有學生觸犯所制定的課堂規則,就應該接受相應的懲罰。這樣學生會意識到在課堂中自己出現不良行為影響了課堂紀律會受到怎么樣的懲處。學生便會克制自己的行為,不會影響課堂紀律。

2.教學活動多樣

學生之所以在課堂中出現一些不良行為,影響課堂紀律,正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或課堂中所設置的教學活動不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那么,在教學中教師應最大化地考慮到所有學生的需求,面向每一位學生。并且,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應該多樣化,這樣才能完全吸引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完全投入到學習中,進而促進學生進步。

3.做好課堂監控

在課堂中,有的學生還未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和其他同學的學習。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輕微的言語提示、目光接觸等方式間接提醒學生,學生便會意識到問題并加以改進。

4.培養自律品質

現階段學生身心發展較為成熟,他們能夠明白是非對錯,但很難做到自律。在學習方面尤為顯著,他們總是在教師和家長的催促下學習,很難自發自主地學習。因此,培養學生自律性不僅在學習方面幫助學生進步,也能夠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有效遏制。有效地維持課堂紀律,保證了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

5.尊重學生,言傳身教,樹立教師形象

教師不僅要多了解學生、走近學生、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成為學生所信賴的人,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要自尊自重,尊重學生,以一個言行文明、有禮教有素養的教師工作者形象,并以高尚的人格博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榜樣,這樣學生才會對其心存敬畏。以師為鏡,做正人君子,從而從德行上加以自律,這樣就能使學生從思想態度上自覺遵守課堂紀律[3]。

四、啟示

教師應明確并設立班級的共同目標。對于一個快速發展的班集體來講,共同的奮斗目標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共同的目標,班級的學生才能向這個方向不斷努力,達到最終目標。

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和樹立良好的班風。對于一個優秀班集體而言,良好的班風和嚴格的規章制度方方面面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與行為舉止。其可以凈化學習環境,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應提高自身專業管理能力水平,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學校應招納更多年輕教師的加入,為教育事業注入新鮮血液,完善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不僅要在學業方面幫助學生,促進學生進步,也要不斷學習相關的管理理論知識,通過日常管理積累經驗,以便于學生今后的日常管理[4]。

五、結束語

學生的專業發展與優秀班集體的建設均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管理較為特殊與復雜。因此,更加需要教育管理者不斷進行深入的思考、分析、探究并積累經驗,為高中階段學生管理提出多樣化的解決措施,促進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侯敬民.中學生教育管理的人性化問題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

[2] 趙清鵬.加強高中學生教育管理的策略[J].吉林教育, 2015,(18):16.

[3] 劉嵐琇,黃勝.課堂秩序差的成因與對策[J].新課程(小學), 2017,(4):60.

[4] 曹兆軍.關于中學生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1):100.

猜你喜歡
學生管理高中學生教師
最美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在閱讀的樂趣中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能力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加強高中學生社團建設的思考
圓我教師夢
協助黨委創辦高中學生業余黨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