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思結合·學用結合·學創結合: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實踐

2023-05-31 16:56顧海燕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聽說教學核心素養

顧海燕

摘 ? ?要:英語學習活動觀是保障核心素養落地課堂的重要途徑?;谟⒄Z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應在充分體驗中學習理解以形成知識結構,在真實情境中應用實踐以訓練與鞏固聽說技能,在問題情境中遷移創新以發展聽說素養,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成為意義探究的主體和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者,實現學科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聽說教學;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標》”)指出,要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1]。英語學習活動觀是一種教學思路,是實施深度教學、變革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手段。

聽說課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渠道。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實踐中,一線教師常常會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進行教學,卻未能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真正有效落地課堂。究其原因在于,一線教師在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時存在體驗不夠充分、實踐運用缺乏真實性、遷移創新活動缺乏問題情境等問題[2]?;诖?,下面以譯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中的Integrated skills板塊為例,探討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實施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策略。Integrated skills 板塊由A、B兩個部分組成。A部分包括兩段聽力材料及其練習,B部分呈現的是一段對話聽力材料。三段聽力材料圍繞好朋友的性格特點、個性品質和未來計劃展開,教學主線為future plans,旨在幫助學生制訂未來計劃與培養學生實現未來計劃應具有的精神品質,發揮聽說教學的育人功能。

一、學思結合,在充分體驗中學習理解,形成知識結構

“體驗”是《義教課標》反復強調的要義,共出現40余次。體驗語言、體驗文化、體驗情感態度,既是英語課程的目標,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過程[3]。在學習理解類聽說活動中,教師應圍繞主題創設豐富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充分體驗中獲得新知,進而通過梳理、概括、整合新知,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一)興趣導入,在參與中體驗話題

興趣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以興趣導入話題,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進而使學生在參與中體驗話題。首先,教師呈現一張自己與好朋友的照片,并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we often talk about when we are together?”,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到與教師有關的話題的討論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列舉出work、family、children等話題。然后,教師告訴學生future plans也是自己與好朋友討論的話題之一,并提出問題“Do you talk about future plans with your friends?”“Is it meaningful to talk about future plans?”,旨在引出本節課的話題future plans。上述教學過程有助于學生在真實參與討論中,初步體驗話題future plans的意義。

(二)梳理獲取信息,在預測中體驗文本

預測是有效的聽力策略之一,能促進學生持續關注文本,獲取關鍵信息,產生學習期待。在聽前,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A部分的兩個聽力練習,并回答問題“What would Nora and Sandy like to be in the future?”“What would Nora and Sandy like to do?”,旨在引導學生對Nora和Sandy的未來計劃進行預測,進而帶著問題聽對話,為“聽”作準備,為后面的“說”作鋪墊。在此基礎上,學生在進行泛聽和精聽活動時便能快速獲取信息,理解聽力內容,并在聽的過程中對之前的預測進行驗證,增強文本體驗,提高聽的注意力、理解力和判斷力。

(三)概括提煉信息,在建構中體驗結構

獲得基于主題的結構化知識是學習理解類活動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教師通過挖掘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實現深度學習的必然結果[4]。在獲取聽力文本信息后,教師引導學生分別從Nora和Sandy敘述的事實性信息中歸納、提煉出概念性知識,即關于Nora個性、能力、愿望等方面的知識與關于Sandy愛好、夢想等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繪制關于Nora和Sandy未來計劃的結構化知識圖(如圖1所示)。

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充分體驗信息的歸納與提煉、知識的整合與建構的過程,為后續應用實踐類活動和遷移創新類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學用結合,在真實情境中應用實踐,訓練與鞏固聽說技能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因主題而生,應情境而活[5]。在應用實踐類活動中,教師應創設多樣的真實情境活動,讓學生鞏固結構化知識,促進學生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一)創設真實對話情境,訓練語言描述能力

同伴間自然真實互動對話,是初中英語聽說課追求的生動情境之一。在學習理解類活動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兩人一組,借助圖2描述Nora和Sandy的未來計劃及其所具備的個性品質,旨在使學生相互操練表達、相互檢驗,提升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豐富和促進學生的語言實踐。一組學生的對話如下:

A: What would Nora like to be when she grows up?

B: She would like to be a social worker because she likes to help people with their problems. What about Sandys future plan?

A: She would like to be an artist because she wants to be as famous as Xu Beihong.

(二)創設真實討論情境,發展語言分析能力

創設真實討論情境可以推動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而在思維的碰撞中分析和判斷文本信息,深化對主題意義的認識。教師圍繞Nora和Sandy的未來計劃及其個性品質提出問題Q1~Q3,引導學生逐步歸納出制訂未來計劃的關鍵要素(符合個人性格特點、喜歡和感興趣的事、強烈的個人愿望等)。

Q1: What do you think of Nora?

Q2: Do you think Nora will be a good social worker?

Q3: Why does Sandy like Xu Beihong best?

這一過程既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文本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三)創設真實任務情境,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真實任務情境有助于學生通過語言操練和任務實踐,內化所學知識,達成以用促學的目的。在B部分的聽力中,教師先呈現表1(斜體部分為學生所填內容),讓學生聽對話獲取信息。然后,教師提出問題“Can you give them some suggestions on their future plans?”,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根據Peter 和Lucy的外貌、個性等信息,分別對他們的未來計劃提出建議。

這一過程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深化學生對主題意義的認識。

三、學創結合,在問題情境中遷移創新,發展聽說素養

問題情境能夠引導和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遷移創新類活動中,教師應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貼近學生實際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深化和拓展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創造性地解決新任務情境中的問題,促進學生能力向素養的轉化。

(一)搭建問題支架,在遷移中拓展所學

創設問題情境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激發學生遷移所學的積極性,是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實現深度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在聽后環節,教師搭建問題支架,引導學生從對文本內的討論延伸到文本外,以實現鞏固知識、延伸主題、遷移拓展所學的目的。

教師圍繞“如何實現未來計劃”設計討論問題“Is it necessary for us to make our future plans?”,并提供支架問題“Why are future plans important to us?”“What can we do to achieve our future plans?”,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學生在討論中通過推理、論證、分析、思辨聽力文本的觀點與意圖,得出新的認識——要想實現未來計劃,不僅要有堅定的目標與努力奮斗的精神品質,還要有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充足準備。這一問題情境的設計有助于學生在參與討論中理解制訂未來計劃的重要性,以及實現未來計劃所需具備的精神品質和能力準備,達成聽說教學的育人功能。

(二)創設問題情境,在遷移中創新所學

在聽后輸出環節,教師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創造語言輸出和交際表達的機會來檢驗學生聽的學習效果,反映學生聽的實際獲得,即聽的內容是否作用于學生、產生作用的程度如何等[6]。

在上一環節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What is your future plan?”“Would you please talk about your future plans with your classmates?”,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以“My future plans”為題,完成一份演講稿。學生先自主完成演講稿,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并推選優秀的組員代表在全班進行展示。這一任務設計不僅有助于訓練學生在相關主題下運用語言組織和表達的能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現學生能力向素養的轉化。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保障核心素養落地的重要途徑,聽說教學是英語教學走向“應用”與“實用”的前沿陣地。一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和探究主題意義的情境和空間,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成為意義探究的主體和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者[7],真正讓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聽說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展語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識、提升思維品質、提高學習能力的成長過程。

參考文獻: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50.

[2][3]程曉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關鍵問題解讀[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7):1-8.

[4]趙連杰.英語學習理解活動中結構化知識的建構方法及啟示[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9):28-32.

[5]李威鋒.初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主題情境創設原則[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1/2): 3-6.

[6]蔣京麗.初中英語聽后產出教學活動設計探析[J].英語學習,2020 (12): 4-8.

猜你喜歡
英語學習活動觀聽說教學核心素養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探索和創新高中英語課堂活動
例談高中英語課堂中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
淺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語聽、說教學
任務教學法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