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加強商業銀行貸后管理的措施

2023-05-31 01:44王潘婷謝家迅
中國市場 2023年15期
關鍵詞:商業銀行

王潘婷 謝家迅

摘?要:貸后管理屬于貸款業務的關鍵環節,是規避和降低信貸風險的重要方式,表示貸后管理效果直接關系到了商業銀行的資產安全程度和質量,決定了商業銀行能否保持正常經營發展。為此,首先闡述了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含義及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商業銀行貸后管理主要問題,最后總結了加強商業銀行貸后管理的措施,以期為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引導商業銀行規避運營發展風險,從而實現較為長遠的運營與發展。

關鍵詞:貸后管理;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機制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5-0000-00

引言

商業銀行運營發展面臨著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環境風險、信用風險、流動風險等多種風險,想要在這些風險中獲得發展能力和競爭實力,便需要做好貸后管理工作。具體來講,商業銀行需要保持對貸后管理的足夠重視,避免出現重業務輕管理的情況,并且通過科學的管理措施解決現存貸后管理問題,避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否則不但會降低商業銀行的經濟收益,還會導致銀行直接破產,可見規避貸款業務風險的重要性。

1?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含義及必要性

1.1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含義

貸后管理指的是銀行從發放貸款資金到回收貸款本金和利息的管理行為,具體包括風險預警、貸款風險分類管理、貸后檢查、檔案管理等[1]。貸后管理是商業銀行確保貸款業務安全進行、規避貸款風險等運營發展風險的重要手段,只有科學的貸后管理才能夠為商業銀行的穩定運營發展提供保障。如果商業銀行存在為了獲取更多經濟收益而忽略貸后管理的情況,必然會增加不良資產占比,可見商業銀行有必要做好貸后管理工作。

1.2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必要性

第一,商業銀行能夠通過貸后管理準確掌握和控制各項貸款業務和運營發展資金,從而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降低不良貸款業務的發生概率。第二,商業銀行能夠通過貸后管理降低金融案件發生概率,從而保持銀行的有序運營發展,避免貸后管理水平不佳導致的刑事案件,不但能夠減少經濟損失和社會信譽損失,還能夠避免出現違法行為[2]。第三,商業銀行能夠通過貸后管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這是因為銀行和企業、個人之間的貸款信息是不對稱的,銀行需要通過調查才能夠掌握貸款業務申請企業、個人的還款能力、資產情況、負債情況,如果商業銀行無法準確掌握這些信息,便會在貸款業務中處于劣勢,從而增加不良資產及金融案件發生概率;部分貸款業務申請企業、個人為了獲得貸款,可能會出現隱瞞不利信息、將貸款資金作為他用、逃避銀行監管等情況,商業銀行需要通過貸后管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概率,及時發現投機取巧的企業和個人,在環節信息不對稱情況的同時,還能能夠推動良好信貸環境構建。

2?商業銀行貸后管理主要問題

2.1缺乏健全貸后管理制度

部分商業銀行并未就貸后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貸后管理工作存在流于形式、不夠嚴謹、無章可循等問題。具體來講,部分商業銀行現行管理制度無法滿足貸后管理實際需求,導致貸后管理人員缺少足夠的貸后管理意識和貸后管理依據,使得貸后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盡管商業銀行設置了貸后管理制度,但是貸后管理人員在實際貸款業務辦理及貸后管理過程中卻存在沒有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的情況;例如,在風險預警處理方面,貸后管理人員缺乏對于風險預警處理的實際理解,只是按照相關制度固定完成基本信息核對工作,實際上并不能完成對風險的準確核對及解決,也不在意信息獲取是否及時、風險防范是否到位、風險防范措施是否有效。部分商業銀行未針對可貸款企業和個人建立貸后管理檔案,或者是沒有按照既定規范標準進行貸后管理檔案管理,都會給檔案查找和應用造成困難,從而降低貸后管理效果[3]。

2.2貸款風險分類不夠合理

貸款風險分類結果是商業銀行展開貸后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后續制定風險預警機制的重要依據,如果貸款風險分類不夠合理必然會降低貸后管理效果。具體來講,部分商業銀行盡管針對貸款風險分類制定了相應制度,但是卻存在制度規范與《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規定不符的情況,或者是并未滿足原則設置的最低要求,導致商業銀行得到的貸款風險分類結果與市場存在差別。部分商業銀行并沒有形成關于貸款風險分類的明確標準,例如,未明確規定貸款抵押品種類、數量、資產占比等信息,未明確規定貸款業務申請企業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提交范圍、時間、質量等信息,導致貸后管理人員無法科學完成貸款風險分類工作,致使貸后管理缺少依據。商業銀行運營發展目標為獲得經濟效益,在實際貸款業務辦理及管理過程中,容易出現為了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而擴大貸款風險的情況,導致部分非常規貸款風險缺少分類依據。

2.3風險預警機制不夠科學

盡管商業銀行會構建風險預警機制,但是或多或少存在風險預警機制不夠科學的情況。具體來講,部分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機制存在動態性不足問題,即通過機制無法完成對各項風險的有效監管及預防,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商業銀行應用的風險預警模型不夠精確,無法實現對貸款業務的全過程跟蹤管理;另外,即使是風險預警機制較為完善,貸后管理人員在實際貸后管理過程中也會出現過于依靠經驗的情況,從而增加了由于經驗誤判導致的放貸款風險。部分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機制存在系統性不足問題,即風險預警無法與貸后管理實現緊密連接,這便令風險預警機制設置失去了原本的價值和意義;從貸款業務全過程角度來講,貸后管理屬于貸款業務的一項環節,應當與貸前調查、貸中審核等工作融合到一起,從而做到相互依靠、成為整體,如果風險預警機制構建只考慮了貸后管理工作需求,必然會出現問題。

2.4貸后檢查存在明顯問題

貸后檢查對于貸后管理十分重要,表示商業銀行需要從貸后檢查角度展開相關管理,但實際情況是部分商業銀行存在重視貸前檢查、輕視貸后檢查的情況,從而導致了貸后檢查問題[4]。具體來講,部分商業銀行應用的貸后檢查方法效率較低,并且存在形式化、流程化問題。例如,大部分貸后檢查工作由客戶經理負責,但是客戶經理日常還需要負責維護客戶關系、發放貸款、回收貸款本金和利息等工作,難免會在貸后檢查時出現不認真負責的態度,從而導致貸后檢查不到位??蛻艚浝硗鶗凑湛蛻粜庞玫燃夁M行貸后檢查,檢查內容主要為企業財務報表、個人銀行流水等是否能夠達到信貸標準、是否滿足貸款應用方向等;但是企業財務報表、個人銀行流水均存在造假的可能性,在未經過注冊會計師審核的情況下,并不能作為貸后檢查的絕對依據。如果商業銀行從事貸款業務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足,也會降低貸后檢查質量和效率,同時導致貸后檢查不到位問題。

3?加強商業銀行貸后管理的措施

3.1健全貸后管理制度

為了系統解決貸后管理制度不完善問題,商業銀行可以考慮應用先進貸后管理制度。

具體來講,商業銀行可以應用“貸管分離”管理制度,即設置專門的工作崗位、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完成貸后管理工作,確保貸后管理與其他貸款業務工作崗位的分離,確保貸款業務辦理與貸后管理的獨立性,使得貸后管理形成與其他貸款業務管理工作的明顯劃分,并且規定貸后管理不受到銀行領導的干預。事實證明,上述管理制度能夠確保貸后管理工作的獨立性和自覺性,能夠實現對于貸后管理工作的細化,同時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不但可以及時將貸后管理信息反饋給上級部門,還能夠實現對于其他部門工作的監督管理,從而降低道德問題發生概率。

商業銀行可以應用“垂直扁平化”管理制度,首先,商業銀行需要構建險管理委員會,使其成為貸后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制定貸后管理政策、檢查貸后管理質量等工作。其次,商業銀行需要構建“專家型”管理制度,即聘請行業專家擔任貸后管理指導職位,使得這些專家能夠參與到貸后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夠提高貸后管理專業程度和技術水平,還能夠減少管理層對于貸后管理的干預,確保貸后管理的中立性和權威性,從貸后管理角度降低金融案件發生概率。再次,商業銀行需要規定各個部門工作責任,例如,授信管理部門負責監測及計量貸款業務風險、制定貸款風險決策、與存在問題的貸款對象進行溝通。最后,商業銀行需要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并且確保風險管理部門只對上級風險管理部門負責,而不是對部門領導人負責,從而確保風險管理部門的獨立性,避免受到其他人員的干擾。

商業銀行可以應用“三位一體信貸評估”管理制度,即開展對貸款申請對象的信貸評估、授信評估、貸款評估,從而做到對貸款對象的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信貸評估內容主要為貸款申請對象的經濟效益、經營情況,目的是確定其信用級別;授信評估內容主要為貸款申請對象的最高授信額,需要基于其信用等級確定;貸款評估內容主要為是否為貸款申請對象提供貸款業務,需要基于其貸款風險確定。針對新建企業,商業銀行一般以貸款評估為主,從而實現對于貸款對象貸款風險的全面分析,做好對于貸款對象信用等級的準確界定。目前,國外有很多大型銀行都會設置自己的“三位一體信貸評估”管理制度,表示我國商業銀行同樣有必要采取此項制度,在此基礎上還能夠形成貸后管理政策,真正降低貸款風險,提高貸款資金安全程度。

3.2強化貸款風險分類管理

商業銀行只有強化貸款風險管理,才能夠為貸后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具體來講,商業銀行可以強化對于貸后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使其能夠真正掌握各項貸款風險分類標準,避免出現分類模糊、分類不規范等問題,從而提高貸款風險分類結果的準確程度,充分發揮其在貸后管理中的作用。并且貸款風險分類及管理對于貸后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較高,商業銀行有必要開展對貸后管理人員會計、金融、計算機、法律、心理學、管理學等多項專業培訓,確保每位管理人員都能夠掌握專業的分類知識和技能[5]。

商業銀行可以設置貸款風險分類監管崗位,并且要求監管人員直接對管理層負責,因為現階段貸款風險分類工作主要由工作人員完成,而人的判斷及選擇難免會受到主觀思想和道德的影響,通過監管能夠降低人為因素對于貸款風險分類的影響。

商業銀行可以加大對貸款業務申請對象信貸資料收集和審核力度,具體包括擔保資料、抵押資料、基本信息、財務報表等,只有確保信貸資料的完整程度和真實程度,才能夠確保貸款風險分類工作的科學進行。

商業銀行可以強化對于貸后管理風險文化的建設,使得每位員工都能夠意識到貸后管理對于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重要性,意識到貸后管理效果及貸后風險預防成果直接關系到了商業銀行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保持足夠的風險意識,并且將這種風險意識帶入到各項貸后管理工作環節中,長此以往,便能夠形成一種優秀的積極的企業文化。例如,商業銀行需要在內部開展對于貸款風險分類管理的政策宣傳,使得每位貸后管理人員都能夠自覺落實政策,避免工作人員出現對于貸款分風險分類管理的錯誤認知。商業銀行需要鞏固提高資本收益率的核心經營理念,商業銀行與其他銀行性質不同,需要以盈利為運行目的,如果長期不能獲得經濟效益,必然會被行業所淘汰;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需要引導貸后管理人員將貸款風險分類管理與提高資本收益率聯系到一起,從而在貸后管理過程中貫徹以效益為目標的根本理念,設身處地地分析商業銀行在行業中的所處地位,從而更好地完成各項貸后管理工作。商業銀行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需要展示出人本化理念,對內需要切實關注員工的利益和需求,帶給員工歸屬感;對外需要保持對客戶的尊重和重視,并且有意識引導客戶培養誠實守信行為。

3.3完善風險預警機制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上文提到的風險預警機制問題,商業銀行業可以按照常規風險預警機制構建流程,審核現行風險預警機制存在不足,并且做出針對性完善。??商業銀行制定的風險預警機制既需要滿足國際慣例及國家標準,又需要符合銀行的實際貸后管理需求。商業銀行既可以選擇借鑒發達國家風險預警模型,也可以選擇自行探索適合的風險預警模型,從而構建針對性更強的風險預警機制。

具體來講,商業銀行可以按照如下流程構建風險預警機制:①確定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既可以選擇定量指標又可以選擇定性指標,需要視銀行獲取各項指標數據的難易程度而定,既需要設置政策相關宏觀指標,又需要設置貸款業務申請對象經營情況相關微觀指標;②確定預警閥值,即各個指標的界限,需要在滿足國家指標界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及經營理念對指標界限進行相應調整;③為了確保指標數據獲取及時程度和準確程度,需要選擇科學的數據處理工具,實現對所需數據的有效篩選及處理,從而為風險預警提供參考依據;④設定燈號,通過燈號代表風險預警級別,例如,藍燈預警表示貸款風險正常,綠燈預警表示貸款風險較低,黃燈預警表示貸款風險中等,紅燈預警表示貸款風險較高,使得貸后管理人員能夠結合風險預警級別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及應對策略。

商業銀行可以按照如下流程構建立體式貸后預警模式:①商業銀行需要強化與稅務部門、工商部門、檢查部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從各個部門中獲取關于貸款業務申請對象的信息,以此來提高信息獲取渠道的多樣化程度;還可以構建信息共享系統,使得貸款業務申請對象的賬戶情況能夠及時在各個部門之間實現傳遞;②商業銀行需要構建相應的風險計量模型,通過模型展開對貸后風險的準確預測及分析,充分發揮先進科學技術在貸后風險預警中的積極作用;③商業銀行需要在內部構建例會制度,定期組織貸后管理人員舉辦會議,共同分析及討論貸后風險,并且將重大風險上報給上級部門,從而獲取上級部門關于貸后風險管理的意見;④商業銀行在貸后風險評價過程中需要保持嚴謹的基本原則,從而做到對風險信號的科學預警、對貸后風險的及時處理,針對已經出現損失的貸后風險,則需要及時進行干預,從而盡量將貸后風險損失降到最低;⑤商業銀行需要不斷完善貸后預警模式,因為貸后風險形成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其中涉及到了貸款對象經營情況、經濟政策調整、擔保人擔保能力變化等較多事宜,只有不斷發現和解決現有貸后預警模式的漏洞,才能夠真正推動貸后管理工作向精細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3.4做好貸后檢查工作

考慮到貸后檢查對于貸后管理的重要程度,商業銀行需要重點做好采購檢查工作。

具體來講,商業銀行可以完善貸后檢查制度。例如,通過“雙人經辦”制度確保貸后檢查結果的真實程度,并且上級部門需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管理人員是否按照既定標準進行貸后檢查,以此來降低管理人員幫助貸款對象逃避責任情況的發生概率。通過縱向監管機制確保貸后檢查工作的獨立性,確保貸后管理不存在腐敗問題和危機隱患。通過責任追究制度能夠及時確定異常貸后檢查責任人,不但能夠提高貸后檢查問題解決效率,還能夠完成對責任人的相關懲處;并且當各個貸后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責任得到確定之后,能夠提高其完成工作的責任意識,有利于推動管理人員不斷改善自身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為了確保各項貸后檢查制度的執行效果,同時避免貸后管理人員導致的人為失誤,需要開展對貸后檢查的科學監督,確保每位管理人員都能夠按照既定制度完成各項工作;監督工作需要有具體監管人員完成,為了確保監管人員工作質量,需要強化對監管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得監管人員能夠適應宏觀經濟政策變化、貸后管理風險規避需求變化,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監管工作。

商業銀行可以提高貸后檢查規范程度。例如,明確規定貸后檢查時間、周期、頻率、程序、標準,并且做到一視同仁,避免貸后管理人員出現徇私枉法行為,管理層則需要不定期抽查貸后檢查標準落實程度。明確規定貸后檢查內容,主要包括貸款對象貸款應用方向是否與合同一致、各項業務操作是否符合法律條款規定、授信申報方案中的持續條件是否保持落實,抵押物是否出現貶值情況等,明確掌握每個貸款對象的財務情況。提高貸后檢查的細化程度,即針對具體貸款對象、貸款業務、貸款產品應用相應的貸后檢查策略,因為不同貸款對象存在的貸后管理風險不同,貸后檢查方向及內容自然不同,通過針對性貸后檢查往往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檢查效果,貸后管理人員需要重點關注中外合資企業的流動資產情況,重點關注一般客戶的融資方向及抵押情況,重點關注集團企業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聯情況;不同信貸產品的風險控制需求不同,貸后管理人員需要重點關注固定信貸產品的現金流評估是否科學、本金是否到位,重點關注流動信貸產品是否存在挪用貸款問題、貸款對象的現金流變化。

4?結論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對于貸款業務而言十分重要,為了規避各項接待業務風險、解決相關貸后管理問題,商業銀行可以采取健全貸后管理制度、強化貸款風險分類管理、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做好貸后檢查工作等商業銀行貸后管理措施??梢娚虡I銀行需要轉變傳統的貸后管理觀念,有效處理貸款風險與經濟效益的關系,真正將貸后管理作為運營發展的重點工作完成,積極面對時代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做到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及潮流。

參考文獻:

[1]王子淵.淺談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貸后管理的重要性及改進對策[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6):16-17.

[2]梁學軍.關于加強國內商業銀行貸后管理的思考[J].科技風,2018(14):209.

[3]方云玲.時空演化特征分析在商業銀行貸后管理審計中的應用[J].中國內部審計,2021(1):53-57.

[4]黃卉.信用風險管理:誤區、問題和改進——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農銀學刊,2016(3):14-17.

[5][1]張秀萍.?我國商業銀行貸后管理研究--以工商銀行為例[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4.

[簡介信息]王潘婷(1989—),女,漢族,新疆庫爾勒人,學士,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巴音郭楞分行,助理經濟師,研究方向:貸后管理;謝家迅(1988—),男,漢族,新疆庫爾勒人,碩士研究生,新疆綠洲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級畜牧師,研究方向:動物營養及土壤改良方向。

猜你喜歡
商業銀行
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迎來發展新契機
“商業銀行應主動融入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關于建立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思考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國有商業銀行軟件開發項目組合風險管理模型探索
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范策略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地方性商業銀行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