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與數字普惠金融的融合發展

2023-05-31 18:27孫凱
中國市場 2023年13期
關鍵詞:數字普惠金融綠色金融

孫凱

摘?要: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在雙碳目標下實現融合發展,在我國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闡述雙碳目標助力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基礎上分別從二者的發展理念、內容與服務對象、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三個方面分析了數字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協同發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二者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雙碳目標;綠色金融;數字普惠金融

中圖分類號:F42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3-0051-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3.051

在雙碳目標提出并實施之后,我國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在發展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驅動力,隨著二者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二者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而在雙碳目標下推動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的融合發展也成了當前關注的熱點話題,要想促進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在雙碳目標下實現融合發展,就需要在分析二者協同發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有效的融合路徑。

1?雙碳目標助力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的融合發展

雙碳目標也就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此目標的提出旨在讓各行各業朝著綠色低碳的方向發展。隨著雙碳目標的實施,金融行業也開始朝著綠色化方向轉型。在雙碳目標之下,政府需要相繼出臺一系列與低碳項目相匹配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從供給側看,各個銀行實行的環境信息披露要求、綠色銀行考核機制、碳減排支持工具等政策,都會使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業務回報率方面得到較大的提升,從而使這些機構可以提供更多的綠色金融服務和產品。

新發展理念成為當前金融行業發展的主要線路,同時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建設不斷推進,共享、開放、綠色、協調、創新為主的新發展理念正處于協同發展推進過程中。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存在內在聯系,綠色金融是凈化空氣、環境的重要工具,而數字普惠金融是向弱勢群體提供服務和幫助的重要工具。在雙碳目標提出之后,綠色金融和數字惠普金融在尋求融合發展方面得到了新的指引。在雙碳目標下,既要保證綠色金融可以讓人人享受普惠政策,又要保證數字普惠金融持續走綠色發展道路;不僅要防止高碳普惠,還要防止減碳傷民。為此,需要在推動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過程中構建完善的綠色標準體系,并明確綠色普惠的產品服務規范、轉型技術標準、融資主體范圍等[1]。

2?數字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協同發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可行性分析

2.1.1?二者的發展理念相一致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理念是要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可以讓人人都有平等地共享經濟發展的機會,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并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綠色金融的發展理念就是促進并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方式保證經濟和社會都處于持續穩定的發展狀態中。

可持續發展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環境保護與治理、社會公平與發展,其中對可持續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社會公平與發展,不僅決定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決定了人的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雙碳目標下這些可持續發展共同構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2]。金融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決定了弱勢群體是否能夠加入經濟發展潮流中,共享經濟增長服務。從這個層面進行分析,是否能夠享受金融服務與是否能夠享受教育具有同等的權利,都屬于人具有的發展權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從我國當前的金融發展形勢來看,眾多大企業、高收入人群、城市居民都已經擁有了享受金融服務的機會,但是對于中小型企業、涉農企業等群體來說,還沒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務的公平機會。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借助數字化優勢,讓中小微企業、涉農、創新創業群體等都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務,從而提升這些群體以及相應地區的發展熱情和創新激情,同時在促進社會公平與發展的基礎上,為促進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綠色金融發展就是在堅持綠色環保的基礎上實現環境保護和治理,優化生態環境質量,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多的生態產品和服務,從而讓廣大人民群眾可以平等地享受同等質量的生活。由此可見,發展綠色金融,促使全國各地開展綠色發展和環境生態治理,也是實現人群間公平和地區間協同的重要途徑,與數字普惠金融在發展目標上具有一致性。

2.1.2?內容與服務對象存在融合交叉

從發展目標看,數字普惠金融關注社會公平和機會均等,綠色金融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但兩者的共同目標都是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最終落腳點也都是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從服務對象看,中小微企業、涉農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數字普惠金融重點服務的對象;綠色金融主要服務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在鄉村振興、精準扶貧、中小微企業等方面,數字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的服務對象存在普遍交叉。由于訴求相同且服務對象普遍交叉,數字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融合發展”具備堅實的前提和基礎。

2.2?必要性分析

從當前數字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的發展現狀來看,二者的融合發展還有待加強?,F行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主要由《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版》《綠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等構成。按照這些標準,能夠使用綠色融資工具的行業集中于能源、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這些企業通常以大中型的央企、國企為代表,中小微企業在這些領域的參與度有限,獲得綠色融資工具支持力度不足。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是當前最主要的綠色金融工具,但有關統計顯示,這兩類綠色金融工具主要投向重點領域的大型企業。但從事涉農生產的相關主體、中小微企業恰恰是綠色轉型非常迫切的群體,是綠色金融應當加強的對象。

3?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

3.1?加強組織管理和制度協調

首先,從組織管理的層面來分析,建立工作聯絡溝通機制。積極溝通經濟主管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環保工作主管部門與縣市等各級地方政府,及時了解經濟、產業與金融政策變化和地方政府需求,切實保證綠色金融工作質量,防范生態與環境風險。

其次,構建一定規模的綠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制定綠色優先金融政策,堅持向綠色項目傾斜資源,為優質綠色項目定價提供更具競爭力的金融支持服務,在資金價格與結構設計方面安排專項資源予以支持,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綠色產業發展和綠色項目建設。

再次,依托互聯網打造綠色金融信息重要發布平臺,為綠色項目和資產提供另類交易市場,建立針對綠色金融評級體制,充分發揮金融樞紐集聚要素、集聚信息的功能,為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及基金等各種金融業態以及相關社會組織提供信息互聯互通服務?;诖?,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等部門可以加強協調力度,在發展綠色金融的同時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在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時候要堅持走綠色金融道路,促進二者融合發展。

最后,從制度協調的層面來分析,為了解決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存在的外部性問題,政府需要對提出的財政激勵約束措施以及金融措施等進行統一協調。要解決雙碳目標下綠色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政策重疊問題,如既歸入綠色金融之中又同時歸入普惠金融之內的綠色農業貸款問題,如果同時給予MPA考核、財政獎勵或者是稅收等,就會造成重復激勵的問題?;诖?,需要增加某個項目的比重,或者是從上述項目中選擇一項最合適的。而要解決雙碳目標下綠色普惠金融平臺相互聯系的問題,例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荒漠治理銜接問題、農村林權交易平臺和森林碳匯銜接問題,為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的融合發展提供產權和利益轉化渠道。

3.2?構建多層級、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結構

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普遍存在小規模項目數量多且項目較為分散的特征。為此,要想促進二者的融合發展就需要構建符合不同規模、不同區域客戶需求的多層級、多元化的金融組織網絡,這無論對綠色金融發展還是對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來說,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構建由地方性基層金融服務機構、中小型城商行、政策性銀行等組成的多元化、多層級的金融服務組織體系,是推動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在雙碳目標下實現融合發展的重要組織保障[3]。其中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服務機構的核心組織,可以通過成立專業部門對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業務進行統籌管理的方式來提升服務專業性,而政策性銀行要充分發揮政策激勵和市場導向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通過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進行資本合作的方式培養具有政策性的專業化擔保機構,或者是通過行業協會和農村合作社共同成立專業擔保機構的方式,來提升與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相關領域項目的增信,將此作為降低風險管理成本、提升金融服務專業性的有效路徑。

3.3?在強化信息共享的同時完善風險管理系統

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實現融合發展,需要對二者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進行分析。當前二者融合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信息基礎薄弱的問題,所以,為了促進二者的融合發展,就需要盡快構建完善的信息平臺和信息系統,只有構建出符合二者融合發展的信息共享通道,才能實現信息的全分享和全覆蓋[4]。如小微企業的環保系統、執法信息和用戶信息等以及環保、稅務、工商等部門的信息,要真正實現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機構的有效銜接,在提升信息透明度的同時為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在開展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借助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優勢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覆蓋面。此外,還要鼓勵相關主體或網絡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到平臺建設中,共享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成果和風險管理系統的建設成果。

3.4?增加創新驅動力

在雙碳目標下要促進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的融合發展,不僅要構建單獨的綠色金融部門和數字普惠金融部門,同時還要重視創新,加強兩個部門直接的聯系和溝通,圍繞二者存在的交叉性內容,利用政策導向和政策優化強化環保信息共享和信用信息共享,從而促進綠色數字普惠項目盡快完成審批工作[5]。此外,對于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方面的產品和服務需要加強創新力度,以兩者的結合點為出發,開發出類似綠色債券投資、排污權抵押貸款等具有普惠性質的綠色金融產品,從而創造出滿足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融合發展的產品和服務。

3.5?重點推動農業、小微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

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存在緊密的聯系。中小微企業、涉農企業等數字普惠金融主要群體多分布在環境較為脆弱地區,容易受環境等變化影響,而此類企業在應對環境、氣候變化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只有對二者統籌兼顧,才能取得一舉兩得的功效。

深化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重點領域在于推進中小微、涉農企業綠色低碳轉型。中小微、涉農企業是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因為生產方式和技術水平所限制,二者的碳排放統計、監測較為困難,在綠色轉型內、外動力投入方面均不充分。嘗試通過建設綠色金融創新改革試驗區和數字普惠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方式可以推動中小微、涉農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首先是在數字普惠金融全過程中將綠色金融標準、綠色金融政策制度有效地嵌入。其次是建設適用于中小微、涉農企業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完善統計核算方法,每家企業建立碳賬戶,使碳匯、碳減排量等指標可以計量統計核算。最后是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支持體制,創造一系列有助于鄉村全面振興、中小微、涉農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大環境。此外,深入探索搭建涉農碳減排發展基金、中小微企業綠色低碳創新基金和數字普惠引導基金等形式,支持中小微、涉農企業發行綠色票據、綠色債券,推進綠色產應鏈的投資與融資,將金融機構及社會資源在綠色金融績效評價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雙碳目標下盡快實現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的融合發展,需要通過加強組織管理和制度協調、構建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結構、在強化信息共享的同時完善風險管理系統、增加創新驅動力等有效路徑盡快促進綠色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在雙碳目標下的融合發展[6]。

參考文獻:

[1]雷曜,梅亞雯.推動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交織融合發展[J].當代金融家,2022(1):32-34.

[2]高勝寒.加強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J].今日財富,2021(24):40-42.

[3]田小凡.關于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的探討[J].中國商論,2019(7):71-72.

[4]俞毛毛,馬妍妍.綠色金融政策與地區出口質量提升——基于綠色金融試驗區的合成控制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2):123-141.

[5]董春曉,徐晟.“雙碳”目標下的綠色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研究[J].社會科學動態,2022(3):45-49.

[6]李鵬.“綠色+普惠”:推動商業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福建省分行為例[J].福建金融,2022(1):28-32.

[7]潘玉,陳燕和,黃琳.數字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實踐與思考[J].區域金融研究,2021(12):20-26.

[8]蔡永衛.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的研究與思考[J].財經界,2019(28):70-71.

猜你喜歡
數字普惠金融綠色金融
合肥縣域村鎮銀行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應用研究
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數字普惠金融的縣域測度
數字普惠金融推動脫貧攻堅的優勢分析、具體實踐與路徑選擇
新常態下發展綠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國際綠色債券的發展趨勢及我國應對之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