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差異性教學研究

2023-05-31 12:49祝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0期
關鍵詞:教學活動幼兒園區域

祝玲

摘要: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園開展高質量教育教學的主要形式,不僅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身心成長特點,更是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的關鍵。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幼兒的興趣習慣、氣質類型、認知能力等,在充分突出幼兒主體地位和區域活動獨立價值的基礎上,認識差異、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從而盡可能地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夠獲得全面發展。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的概念和特征,接著分析了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開展差異性教學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最后結合實例探討優化相關教學活動的科學策略,以期為有關工作者及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活動差異性教學科學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教師應在當了解實際區域活動教學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現有資源和條件,充分認識、理解和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并通過區域角的靈活設置、科學指導以及活動材料的投放等提高教學活動的豐富性、趣味性和差異性。

一、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的概念和特征

區域活動和集體活動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兩種主要形式。通常來說,前者主要強調滿足幼兒的個體化興趣愛好以助力其全面發展,而后者強調通過較為系統固定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形式增加學生的文化課知識儲備以完成基礎教育任務。一方面,差異性區域活動既可以提高各區域之間的聯動性和互動性,又可以通過必要的材料流通和設計優化,使每一個區域都能夠充分包容幼兒之間的差異性,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差異性教學高度重視區域價值,在新課程理念下其摒棄了以往僅僅作為集體教學活動延伸的性質,強調在充分尊重幼兒個體獨特性和幼兒間差異性的基礎上,通過區域角的靈活設置、活動材料的投放等來實施和優化教學活動,以發現幼兒的個體差異和在個體獨特性方面的特征與優勢。

二、區域活動中開展差異性教學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

首先,尊重兒童差異性是尊重兒童的內涵之一。在啟蒙教育階段,幼兒園教育活動應當建立在深刻理解幼兒園深化改革的系列政策內涵的基礎上,切實做到充分尊重幼兒在相關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保教并重,充分關注幼兒個體差異,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其次,差異性教學是現代教育需要深刻關注和重視的內容。差異性教學體現了幼兒教育的價值取向。幼兒已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成長與發展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如若在這一時期就以嚴格而繁雜的集體教學活動將幼兒們的思維、想法、性格、習慣等限制在千篇一律的“模具”中,則完全失去了幼教的意義與價值。最后,從根本目的上來說,差異性教學滿足了幼兒個性發展的內在需求。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幼兒間的差異在所難免。只有深刻認同、理解和尊重這種差異,才能有的放矢地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充分彰顯幼兒的主體地位。

三、實現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的科學策略

(一)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差異性,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首先,面對幼兒間的差異,教師應持一種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并寓教育于無痕之處,彰顯教育者的寬容和智慧。一方面,教師在開展差異性教學時,應當盡可能地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如表面上肯定其學習成果,而私下則引導幼兒培養和強化良好的學習習慣;表面上給予個別幼兒更多的表揚和鼓勵,私下則提出更多要求和約束;等等。另一方面,尊重幼兒差異性強調教師要充分認識、肯定和尊重幼兒獨立的思想和情感、愛好與興趣、要求與愿望等,將差異性教學滲透到區域活動的方方面面。比如,教師要注意提供“微笑服務”,要溫柔而真誠地與幼兒互動,而不能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幼兒等。其次,幼兒個體差異的存在,決定了教師不能用刻板的、統一的標準去評價所有幼兒。在不理解、不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進行的橫向比較,難免會使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從而使幼兒產生逃避、自卑、厭惡等不良情緒,嚴重威脅幼兒身心健康。因此,教師要用不同的標準去評價幼兒。最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區域活動中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有助于教師獲得幼兒的信任和喜愛,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和“對癥下藥”。

(二)靈活分解教學目標,提高區域活動多元性

教學目標的確認不僅關乎教學計劃的實施,更關系到具體教學成果的呈現,故教師要能夠靈活分解教學目標,注重提高區域活動的多元性。以“十二生肖”的認識、記憶和簡筆畫繪畫為例,教師首先要系統評估總體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對于幼兒來說,相對數字運算而言,圖形信息整合和記憶更為簡單。由于每個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存在差異,知識儲備也大有不同,故可以此作為差異性教學的切入點,請幼兒講述自己見過、了解過的動物或者一些生肖故事和傳說。將踴躍發言的幼兒劃定為“更上一層樓”小組,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其用簡筆畫呈現出更多特征和細節。對了解動物種類較少或者是缺乏發言自信的幼兒,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系統播放有關十二生肖的動畫片、音樂、圖片等等,通過“記憶比賽”的形式,加深幼兒的印象;將這些幼兒劃定為“學習家”小組,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其畫出更為貼切和形象的生肖簡筆畫,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其更多鼓勵和贊許。

(三)結合幼兒運動能力和氣質類型,加強戶外區域活動

戶外區域活動是引導幼兒更直接地接觸日常生活、接觸大自然以及接觸各項新鮮事物的重要教學活動。一方面,教師可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或不同性別幼兒在動作發展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異,靈活設計平衡區、跨跳區、跑步區、攀爬區、綜合運動區的活動項目和活動難度,爭取照顧到每個幼兒。舉例而言,在戶外區域活動“小兔子找蘑菇”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扮演小兔子,跨過“小河”(由平行的兩條繩子做成窄窄的河面),跳過“石頭”(一個小箱子),爬上“小山丘”(一個很緩的斜坡),然后到達“小樹林”拿到“蘑菇”。對于運動能力較差,不能一步跨過“小河”、不敢跳過“石頭”的幼兒,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小河”寬度和“石頭”高度,以使幼兒獲得良好的游戲體驗。另一方面,教師有必要依據幼兒氣質類型的不同設計和安排有針對性的差異性教學活動。其中,抑制型幼兒有較強的專注力,但其對“外界刺激”缺乏敏感度,故而其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表現能力等有待提高。舉例而言,在一次跳繩比賽中,平時在團隊游戲中表現不佳的陽陽卻取得連續跳58下的好成績,瞬間受到其他幼兒的關注和敬佩,于是他們紛紛向陽陽請教跳繩技巧。教師觀察到這個現象后,連忙設計了“小組跳繩爭霸賽”活動,既吸引更多幼兒參與到跳繩運動中,也極大培養、鍛煉和提升了幼兒們的團結協作和溝通表達能力。

(四)以區區聯動推動游戲發展,講究批評的藝術

提高區域活動材料的流動性和規則的自由性,能夠充分促幼兒間的團結和互動,使全體幼兒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舉例來說,在建構區,如有幼兒已經按照計劃完成了“公路”“大橋”等交通線路的構建,除了適當地幫助周圍同學完成其他“建設工程”,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選擇適當的家庭區材料,扮演“爸爸”“媽媽”和“孩子”去公園進行野餐。同時,音樂區完成任務的幼兒也可以攜帶音樂區材料“小提琴”“吉他”“鋼琴”等,在家庭區為其樂融融的一家人演奏樂曲等等。這樣的聯動不僅保護了建構區動作較慢的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使動作較快的幼兒不至于在寶貴的區域活動時間無所事事,更使幼兒在更加系統和豐富的情節中獲得全面提升。有時候,對于心智尚未成熟但又存在一定逆反心理的個別幼兒來說,“硬碰硬”的批評不僅不能規范幼兒的行為,還可能使幼兒變本加厲,從而嚴重影響班級紀律甚至產生一系列安全隱患。而采用鼓勵、贊賞或溫柔的話語,講究批評的藝術,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效。舉例而言,遠遠是一個非常調皮的男孩子,在一次區域活動中,他竟然在美術區活動室滿地打滾??吹矫佬g區和圖書角的幼兒被遠遠吸引目光,教師及時壓制生氣的情緒,講道:“遠遠的打滾是不是特別好看?以后上課時也讓他在教室為大家表演一番,大家一起為他鼓掌吧!”話音剛落,掌聲不斷,而遠遠則略顯狼狽和羞愧,連忙站起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五)制定差異性教學目標,建立健全多元評價體系

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幼兒的個性化差異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觀察幼兒的個性特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記錄和總結,是實現“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正如蒙臺梭利所說,“每位教師要將自己的眼睛訓練得如同鷹眼般敏銳,能觀察到兒童最細微的動作,能探知兒童最殷切的需要”。舉例來說,在“參觀園區蔬菜水果園和制作涼拌蔬菜和水果汁”的相關區域活動中,教師需要準備白砂糖、姜醋汁、沙拉醬、小塑料盤、榨汁機、新鮮的蘿卜、黃瓜、西紅柿、蘋果、山楂、橙子等材料,了解每個幼兒的生活經驗。如有的幼兒不僅認識常見的蔬菜和水果,還在家長的指導下制作過橙汁,而有的幼兒卻不認識山楂。教師以此為依據進行科學的分組,讓較為“成熟”的幼兒擔任“大廚師”,輔助教師的教學活動,比如帶領其他小朋友認識每一樣蔬菜和水果,向同伴推薦自己喜愛的一種水果等等。在向幼兒示范榨汁機的使用方法時,有的幼兒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專注力,而有的幼兒則因為害怕或者困惑而不能參與其中,這時教師就要進行必要的引導,明確幼兒不敢參與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以盡可能地保障每個幼兒都能夠獲得良好的體驗。在制作橙汁、糖拌西紅柿時,有的幼兒愿意并且主動與同伴分享,有的幼兒則自顧自地品嘗,這時教師也要適當地介入,強調分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建立多元的、靈活的、全面的幼兒園差異性教學評價體系至關重要。比如,由于區域活動的目標和任務不一致,那么其評價標準和評價規則也應當相應地有所改變。如果是戶外運動,就要關注是否針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幼兒設定了不同的訓練目標;如果是手工區活動,就要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想象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護,關注幼兒是否完成了基于特定差異性教學目標的學習任務,而不是僅僅著眼于評選出最優質的手工作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不斷完善和優化差異性教學理念、原則和實施途徑是保障每位幼兒獲得全面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發揮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的積極價值,幼兒園教師應以身作則,持續觀察和記錄活動過程,加強反思與總結,為每一位幼兒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賴彥芬.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分析[J].學周刊,2016(24):43-44.

[2]高莉.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分析[J].新課程:綜合版,2019(11):247.

[3]許鳳.幼兒園戶外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分析[J].考試周刊,2018(84):189.

[4]段開榮.談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研究[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11):121-122.

[5]孫建.芻議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差異性教學[J].文理導航(下旬),2020(1):94-95.

責任編輯:趙瀟晗

猜你喜歡
教學活動幼兒園區域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區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