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對比研究

2023-05-31 08:36黃俊雯
今古文創 2023年5期
關鍵詞:德語漢語

黃俊雯

【摘要】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漢語和德語中都有,但學界關于漢語德語的對比研究較少。本文將這種語言現象分為同音同形異義詞、異音同形異義詞、同音異形異義詞、同音異形同義詞、異音同形同義詞、異音異形同義詞六大類,并且討論每一類詞產生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同音同形現象來自語言中“音形少而義多”的矛盾,且漢語中同音詞、同形詞的數量遠多于德語。同義現象則體現了語言表達的豐富性。

【關鍵詞】同音現象;同形現象;同義現象;德語;漢語

【中圖分類號】H03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5-011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5.037

同音詞、同形詞在漢語和德語中經常出現。文兵提出,同音詞是語言中“音少義多”的必然產物(文兵,2009:107)。同理,同形詞的出現也是“形少義多”的必然結果,這里的“形”指的是書寫形式。因為語音和書寫形式是有限的,而人們想要表達的內容卻是無限的。同義詞的出現則體現了語言表達的多樣性,語言使用者總是傾向于用多種不同的詞匯來表達相同的內容。所謂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并不是精確的分類名稱,只是籠統的指稱。同音詞即兩個詞發音相同,不考慮其書寫形式和意義是否相同,包括同音同形異義詞、同音異形同義詞、同音異形異義詞。同形詞、同義詞也是如此,通指書寫形式相同的詞和意義相同的詞。學者們已經做了很多關于漢語和德語中同音、同形、同義現象的研究,涉及其分類、產生的原因、以及使用上的利弊。但是幾乎沒有學者將漢語和德語中的同音、同形、同義現象做對比研究。因此,本文著重對比分析漢語和德語中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的分類及形成的原因,以彌補此領域的空白。

一、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的分類

(一)詞的三要素:音、形、義

在漢語中,“詞是語言中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有音有義的語言單位”(黃伯榮、廖序東,2017:202)。德語中,“形態學中的詞是有一個或多個意義,同時可以實現例如名詞、形容詞變格,動詞變位等語法變化的語言單位(Ein morphologisches Wort ist ein Lexem, das über eine oder mehrere Bedeutung verfügt und auch sich in grammatischen Prozessen wie Deklination von Nomina und Adjektiven, Konjugation von Verben realisieren l?sst)”(朱錦,2016:54)。語言具有音、形、義三個方面(文兵,2009:105)。每個詞都有其發音、書寫形式、意義三項要素,這是構成一個詞最基本的三要素。一般情況下,兩個不同的詞應當分別對應有不同的發音、書寫形式以及意義。但當這三要素中有一項要素,甚至兩項要素相同時,就產生了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等特殊詞匯。

漢語中的發音相同指的是聲母、韻母、聲調、兒化四個發音要素都相同。例如,在“我們一塊(兒)去上學吧”和“這是一塊鐵板”中,前一個“一塊(兒)”要發兒化音,后一個“一塊”不發兒化音,這兩個“一塊”就不能稱之為發音相同。德語中的發音相同指的則是音素、每個音素發音、重音三個發音要素完全相同。例如,Restauration一詞中音素“au”有兩個不同的發音(夏正標,1993:47),這時就不能稱之為發音相同。

漢語中的書寫形式相同指的是筆畫完全相同,德語中的書寫形式相同指的是單詞的字母,字母排序,大小寫完全相同,不考慮單詞的詞性以及在特定語法下的詞尾變化,名詞不考慮其陰陽中性及復數形式。

“意義”這一概念本身具有模糊性,兩個詞的意義是否完全相同,我們很難給出準確的論斷。因此,“意義相同”這一要素我們不做過高要求,漢語和德語中兩個詞詞義相近,可做同義詞替換使用即認為這兩個詞的詞義相同。

(二)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的分類

本文中所有漢語詞匯詞義解釋均來自《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16),所有德語詞匯的詞義解釋均來自朗氏德漢雙解大辭典(葉本度,2000),如有特殊情況會另行標明。文兵把音、形、義并列作為詞的三個要素,將漢語和英語中的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細分為六種類型(文兵,2009:105)。本文參照文兵的分類標準,根據數學中的排列組合原理,控制音、形、義三項要素中一項要素或兩項要素相同,對漢語和德語中的同音、同形、同義詞細分,也得到下列六種特殊詞類:

上表中的“√”表示相同,“×”表示不同。當語音、書寫形式、意義中有一項元素相同時,就產生了同音異形異義詞、異音同形異義詞、異音異形同義詞。當這三項要素中有兩項要素相同時,即產生了同音同形異義詞、同音異形同義詞、異音同形同義詞。

二、同音詞、同形詞、同義詞形成的原因

(一)同音同形異義詞形成的原因

1.漢語同音同形異義詞形成的原因

外來詞進入漢語。漢語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大量其他語言中的詞匯,有些外來詞在翻譯成漢語時偶然與漢語中的本土詞匯有相同的發音和書寫形式(張海媚,2008:54)。例如,“粉絲”一詞音譯自英語單詞“fans”,指“迷戀、崇拜某個名人的人”。音譯過后,這個詞與做食品用的“粉絲”一詞成為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皩ο蟆币辉~在漢語中指“行動或思考時作為目標的人或事物”。而日語對英語詞“object”的意譯是“戀愛中的雙方”,隨后這一意譯詞“對象”進入漢語詞匯,與漢語本土詞“對象”形成了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

方言詞進入普通話中。漢語詞匯在發展過程中也吸收了很多方言詞匯。例如,“大”在普通話中表示程度大,體積大等,而在陜西方言中有爸爸、叔叔、伯伯的意思(田立寶,2020:75)。習近平總書記是陜西人,全國人民尊敬仰慕總書記,就稱總書記為“習大大”,這里的“大”就是陜西方言中“伯父”的意思。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使用頻率的增加,“大”作為伯父的義項就進入到普通話中。

新造詞與已有的詞音形偶合?,F在的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新事物、新概念產生,人們對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命名有時會與已存在的詞發生語音和書寫形式的偶合。例如,“晚霜”一詞是指晚上用的護膚品,這個詞是護膚品大面積普及時出現的,與此同時,漢語中之前已經有了一個“晚霜”,指“早春霜期結束階段出現的霜”,這兩個“晚霜”就構成了同音同形異義詞(田立寶,2020:75)。

漢語中的假借用字法。假借是一種漢語用字法,即同音替代??谡Z中有某個語音,但是沒有與之對應的漢字,就借用其他相同語音的某個漢字(束定芳,2014:24)。假借的原因是音同,既然借別的字,那么書寫形式也相同,借的詞與被借的詞意義完全不相同,由此就形成了兩個同音、同形、異義的詞(張海媚,2008:54)。例如,“耳朵”中的“耳”與做語氣詞用的“見事往耳”中的“耳”就是同音假借形成的(李宗俠,2016:55)。

專用詞與普通詞音形偶合。人名、地名、食品名、某些行業中的特殊用詞等也易與生活用詞形成發音與書寫形式上的偶合,形成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例如,“長壽”一詞表示人的壽命長,重慶市某一行政區也叫“長壽”,這兩個“長壽”便形成了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百|量”一詞指“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而在物理學中,“質量”一詞表示一個物理量,指“數值上等于物體所受外力和它獲得的加速度的比值”,即物體的重量。這兩個“質量”也形成了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

縮略詞造成音形偶合?,F代漢語發展過程中,為了使用更加便利,人們趨向于使用縮略詞。這些縮略詞可能會與已有的詞形成同音同形異義詞,或者不同的多字詞縮略后形成音形相同的詞。例如,“文章的體裁”縮略為“文體”,“文娛和體育”也縮略為“文體”,這兩個“文體”就構成了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田立寶,2020:75)。

漢語中詞素具有多義性。漢語中許多詞素都是多義詞素,在構詞過程中,多義詞素分別采用不同的意義,由此便形成了同音同形異義詞。例如:

參拍①:物品參加拍賣。

參拍②:參加拍攝影視片。

在兩個詞中,“參”都是參加的意思,①中的“拍”是拍賣的意思,②中的拍是拍攝的意思(孫銀新,2020:31)。詞素“拍”的多義性形成了一對同形異義詞。再如:

點播①:一種播種方法,每隔一段距離挖一個小坑,放入種子。

點播②:請廣播電臺、電視臺播送指定節目。

在“點播①”中,“點”是動詞,點播的意思,“播”是播種。在“點播②”中,“點”指的是“在許多人或事物中指定某一人或事物”,“播”是傳播、傳揚的意思(孫銀新,2020:32)。在兩詞中,“點”“播”各有不同的意義,由此形成了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

2.德語同音同形異義詞形成的原因

外來詞進入德語。德語在發展過程中也同樣吸收了各種各樣的外來詞匯,這些舶來詞與本土詞發生音形上的偶合,形成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例如,“Die Bank”一詞意為“長凳”,是一個德語本土詞,而另一個“Die Bank”意為“銀行”,這個詞來自意大利語中的“banco”,后來“banco”也寫作“Bank”。舶來的“Die Bank”就與本土的“Die Bank”形成了一對同音同形異義詞。

專用詞與普通詞音形偶合。德語中有一些人名地名和某些行業的術語也會與日常生活中的詞匯發生音形上的偶合,形成同音同形異義詞。例如,地名“Essen”州與名詞“Das Essen”,著名的汽車品牌“Benz”(奔馳)與姓氏“Benz”?!癓eistung”一詞在物理學中指的是功率,日常生活中的“Leistung”則是指成績,兩個“Leistung”也形成了一組同音同形異義詞。

語言不斷發展變化,其中有各種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素作用,形成同音同形異義詞。只是筆者學習德語年限不長,無法列出所有原因,因此虛心接受其他學者的批評補充。

3.同音同形異義詞與一詞多義的區分

同音同形異義詞與一詞多義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同音同形異義詞是兩個或多個不同的詞具有相同的讀音和書寫形式,但意義不同。而一詞多義是同一個詞有多個不同的意義。同樣是語音和書寫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同音同形異義詞與一詞多義一直是個難題。目前學者們比較贊同的觀點是看不同詞義之間是否有聯系,如果不同詞義之間意義有聯系,即為一詞多義,否則就是同音同形異義詞。但上文中已經提到,意義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詞義之間是否有聯系更是模糊,究竟是多強的聯系可以稱之為有聯系?語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詞義也在不停地發展變化。對于詞義之間是否有聯系,我們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因此,二者之間的區分了解即可,不必過于深究。

(二)異音同形異義詞形成的原因

漢語中異音同形異義詞的形成主要是造詞過程中書寫形式的偶合,兩個不同的字恰好采用了同一個書寫形式,例如表示朝向某個方向的“朝cháo”與表示早晨的“朝zhāo”恰好書寫形式一樣,膀胱中的“膀páng”、肩膀中的“膀bǎng”、膀腫中的“膀pāng”字形恰好相同。此外,同一個單字詞有不同的用法,人們就使用不同的語音加以區別,隨后就形成了異音同形異義詞。例如“中心”的“中zhōng”表示中間, “中毒”的“中zhòng”表示遭受。最后,漢字簡化合并過程中將不同的字合并為一個字,這也產生了異音同形異義詞。例如,繁體字“發fā”是發出的意思,“髪fà”是頭發的意思,后來這兩個字被合并成了“發fā fà”。

德語中異音同形異義詞有三種情況:重音不同、長短音不同、同一音素發音不同(夏正標,1993:46)。在德語中,重音、長短音、音素發音都具有辨義作用。因此,改變單詞的重音、長短音、音素發音即可改變單詞的意義,由此形成異音同形異義詞。例如,“übersetzen”重音在ü上時,表示渡河,重音在e上表示翻譯;“Hochzeit”中的o發長音表示盛期,o發短音表示婚禮;“Restauration”中[au]有不同的發音,分別對應“修復”和“餐廳”兩個語義(夏正標,1993:47)。

(三)同音異形異義詞形成的原因

同音異形異義詞即生活中常說的諧音詞,諧音詞來自造詞時語音的偶合。在所有的語言中,音節的數量都是一定的,那么由音節排列組合而形成的發音就是有限的。但是人們想要表達的概念與思想卻是無限的,因而必然會產生同音現象,同形現象也是如此。歸根到底,就是“音形少而義多”的矛盾,這是語言中不可調和的矛盾。

(四)同音異形同義詞形成的原因

漢語中的同音異形同義詞主要來自異體字,同一個字有不同的寫法卻不改變意義,例如“峰”可寫作“峯”,“緣故”可寫作“原故”;此外,還有簡體字與繁體字的對應(文兵,2009:106),“陳”與“陳”,“開”與“開”。德語中也有與之類似的異體詞,如circa與zirka,st?tisch與st?tig??s略詞的讀音和意義都沒有改變,但是書寫形式變了,這也會形成同音異形異義詞,如z.B.和zum Beispiel。

(五)異音同形同義詞形成的原因

漢語中的異音同形同義詞就是一個詞有多種讀音。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首先是口語與書面語讀法不同,如“熟悉”一詞書面語中讀“shú xi”,口語中讀“shóu xi”(文兵,2009:106)。有時方言中的讀音與普通話中的讀音也不同,例如“靚”在粵語中讀“liàng”,在普通話中讀“jìng”。此外還有文白異讀,文言文中某些字的讀法也與普通話中不同,“見”在普通話中讀“jiàn”,在某些文言文中“見”通“現”,因而讀“xiàn”。

德語中的異音同形同義現象主要來自異讀詞,Toffee、Tamburin、passiv、Balkon等詞都有不同的讀音,但意義沒有改變(夏正標,1993:47)。此外,各地方言與官方用語中某些詞讀音也不同,K?se一詞官方用語與地方方言的讀音就不同。

(六)異音異形同義詞形成的原因

異音異形同義詞就是同義詞,或者叫近義詞。同義詞可能來自于外來詞,如“話筒”是漢語本土詞,“麥克風”是英語單詞“microphone”音譯過來的外來詞(文兵,2009:106),“Gastwirtschaft”是德語本土詞,“Restaurant”是來自法語的外來詞。同義詞還可能來自方言,例如中國北方的“湯圓”南方稱之為“元宵”,白菜官方用語是“Kohl”,在南德地區人們則使用“Kraut”一詞。

三、對同音、同形、同義現象的三點思考

(一)形成同音同形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音形少而義多”

文兵(2009:107)認為,語言中“音少義多”的矛盾不可調和,所以同音現象是必然的。語言中同樣也有“形少義多”的矛盾,所以同形詞的出現也是必然的。此外,語音、書寫形式與意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具體用什么樣的語音與書寫形式去表達一個意義是隨機的,因此,具體哪些詞會出現同音和同形現象也是偶然的(文兵,2009:108)。而同義現象則體現了語言表達的多樣性,語言使用者總是傾向于使用多種不同的詞匯來描述同一件事物。

(二)漢語中的同音同形現象比德語更普遍

縱觀上文,發現漢語中的同音詞、同形詞數量更多,使用頻率也更高。因為漢語是孤立語,詞沒有曲折變化,沒有語法意義。如果要表達人稱、時態、語態、單復數等語法意義,只能通過加入更多的詞來實現。而德語詞本身的曲折變化就能表達出人稱、時態、語態、單復數等的變化。例如:我吃蘋果/Ich esse Apfel/我已經吃了一些蘋果/Ich a? ?pfel。當要表達時態和蘋果數量變化時,漢語需要加入“已經”“了”和“一些”,德語只需要將動詞變過去式,單數名詞變復數。所以漢語需要更多的詞匯來表達同等的意義。在發音和書寫形式數量有限的情況下,語言中的詞匯越多,同音、同形現象出現的頻率就越高。

漢語中,“語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義的語言單位”(黃伯榮、廖序東,2017:201)。德語中,“詞素是最小的能承載意義的語言單位(Morpheme sind die kleinsten sprachlichen Einheiten mit bedeutungstragender Funktion)”(朱錦,2016:56)。為了理解方便,也將漢語中的“語素”稱之為“詞素”。在漢語和德語中,詞素都是構成詞的基本單位。文兵(2009:108)提出,漢語詞匯音節較短,因而同音詞出現的頻率較高。實際上,漢語詞匯音節短,與之對應的詞素就少,同形詞出現的頻率也會更高。而德語中卻有大量的多音節詞,音節長,詞素多,所以德語中的同音、同形詞出現的頻率較低。

(三)同音同形同義現象有利有弊

使用同音同形詞可以產生特殊的修辭效果,使得表達更有趣味。李宗俠(2016:56)認為,漢語中的“假借”充分利用已有的漢字,緩解了文字與語詞的矛盾。同音詞同形詞也是如此,充分利用語言中已有的語音和書寫形式來表達更多的意義,大大緩解了語言中“音形少而義多”的矛盾。但是同時,同音詞同形詞的使用也會造成人們理解上的偏差。使用同義詞可以使表達更豐富,更有趣味,但無疑加重了語言使用者記憶詞匯的負擔。語言一直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同音同形同義現象,恰當使用,使語言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文兵.英漢語同音詞對比分析[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04-110.

[2]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朱錦.德語語言學導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4]夏正標.德語中的同音異義和同形異義[J].現代外語,1993,(3):44-48.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6]葉本度.朗氏德漢雙解大辭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7]孫銀新.現代漢語雙音節多義詞和同形同音詞的分合[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6(1):

26-42.

[8]張海媚.同音同形詞略倫[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2):53-55.

[9]田立寶.現代漢語同形同音詞的形成機制與構詞特征[J].宜春學院學報,2020,42(10):72-78.

[10]束定芳.什么是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

[11]李宗俠.假借字出現的原因及其影響[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6,36(4):53-56.

猜你喜歡
德語漢語
學漢語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輕松松聊漢語 洞庭湖
德語學習中英語的干擾性問題及其在德語基礎教學中的意義
德國1/5小學生不會德語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漢語新韻》簡介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合作學習在大學德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