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表達性藝術療法提高高校心理育人質量芻論

2023-06-01 02:02秦婧
成才之路 2023年13期
關鍵詞: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秦婧

摘要:與統招新生相比,擴招新生在學業問題和人際交往方面更容易出現問題。在進入大學后,伴隨著角色的轉變、環境的差異、人格特征的發展等,學生要面臨各種矛盾和壓力,容易陷入消極情緒狀態中。曼陀羅繪畫療法既能用于心理評估又能用于心理療愈,是心理咨詢師必備的心理技能。研究針對高職院校擴招班學生群體,利用曼陀羅繪畫對學生進行心理調適,改善學生的情緒狀態,幫助學生重構積極情感,提升自我接納程度。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團體輔導;擴招班新生;自我接納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3-0005-04

高職擴招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在招生門檻降低的同時保證擴招的學生的質量,需要高職院校切實推進“寬進嚴出”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擴招學生進入大學后,伴隨著角色的轉變、環境的變化、性格特征的發展等,與統招生相比在學業方面和人際交往方面更易出現問題,容易陷入自我接納程度低的狀態中。遵照《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隊伍“9+X”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實施細則》的要求,高職院校應堅持將育心與育德相結合,致力于以活動探索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以課題項目推動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不斷提升心理育人工作質量,形成特色,提升水平,護航青春發展。

自我接納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標準和評價要素之一,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具有的所有特征,都樂意去了解、面對并無條件接納。自我接納是個體自我客觀化的能力,也是獲得健全人格的必要條件。范寅螢等研究發現,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自我接納水平顯著相關。面對新的環境和挑戰帶來的相應問題和沖擊,自我接納程度和評價程度低的新生,通常會有入學適應不良的情況,容易表現出自卑和抑郁的傾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也無法接納心理預期的大學生活和客觀現實之間的差距,在面臨新的挑戰時容易逃避和退縮。如果不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可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巨大影響。

心理學家榮格一直把曼陀羅的形式聯想為自我及整體個性的核心,他在自己的探索過程中發現曼陀羅繪畫具有較強的暗示潛能和獨特性的能量。借助曼陀羅繪畫特有的整合功能修復個體內心的分裂狀態,能夠使個體獲得穩定的情緒,是一種較好的藝術治療方法。本文研究曼陀羅繪畫作為一種自發畫形式,是否可以在擴招班新生心理調適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改變學生的情緒狀態,改善學生的心境,幫助他們提高自我接納程度。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考查曼陀羅繪畫活動對擴招班新生自我接納心理狀態的干預效果。采用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前后測實驗設計,實驗對象為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技術與工程學院2020級擴招班汽車電子專業新生。該新生班級共22人,隨機選擇11人為觀察組,剩余11人為對照組。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新生實驗前量表評分進行差異化分析,未表現出顯著差異(P<0.05)。團體輔導過程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正常學習和生活,對照組不進行心理干預,觀察組進行為期8周的團體輔導活動。

2.研究工具

第一,曼陀羅模板。繪畫模板選用陳燦銳博士設計的《心靈之路:曼陀羅成長自愈繪本》,從該書173幅曼陀羅模板中選出8幅標準模板,使用24色彩色鉛筆進行繪畫。第二,自我接納問卷(SAQ)。實驗前后進行自我接納問卷(SAQ)測試,進行信息收集。SAQ于1999年由叢中和高文鳳推出,該問卷的Cronbacha系數為0.86,分半相關系數為0.7,重測信度為0.77。SAQ共有16個條目,分為自我接納和自我評價兩個因子,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3和0.91??偭勘淼梅衷礁?,表面自我接納程度越高,反之越低。從繪畫的結構、顏色、線條、意向及繪畫時的情緒進行分析,評估被試者安全感、凝聚感、整合性等五個方面的變化,考查曼陀羅繪畫對擴招班新生社交焦慮情緒問題的干預作用。第三,繪畫工具。使用得力24色水彩筆和24色彩鉛,由實驗對象根據自身狀態和喜好選擇彩色水筆或者彩鉛。第四,視頻記錄和錄音記錄。在征求實驗對象同意的前提下,對繪畫團輔活動過程進行記錄,從參與者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分享話語中尋找變化,收集大量質性資料,并進行分析。

3.干預活動流程設計

本研究在陳燦銳博士的曼陀羅繪畫療法理論框架之下設計干預活動流程,干預周期為8周,每周1次,每次45分鐘,記錄每次繪畫的繪前思考和繪后思考。對擴招班新生進行分組,向實驗組學生充分講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說明填寫問卷方法及注意事項,采用陳燦銳博士編制的曼陀羅繪畫量表,收集兩組資料。8個主題分別為:第一周保護篇———了解曼陀羅繪畫知識并隨意繪畫;第二周保護篇———母愛;第三周分化篇———感動的事件\人物;第四周凝聚篇———最近一周的情緒;第五周整合篇———向陽而生的感覺;第六周指引篇———未來的自己;第七周超越篇———禮物;第八周開悟篇———心靈之鏡,我是誰。(1)團體輔導環境準備。本次團體輔導選擇了二級心理工作站心動力空間作為研究場所,綠色裝修基調帶來輕松愉悅感。室內播放自然主題素材的舒緩音樂,使實驗對象可以放松身心。與此同時,項目配套茶飲小食,充分考慮人文關懷。(2)團體輔導活動流程。本次團體輔導干預根據實驗對象的空余時間情況,選擇在每周三16誜00開始。團體輔導由帶領人播放愉悅舒緩的背景音樂,以柔和的引導詞帶動實驗對象放下情緒的干擾,達到身心放松的狀態。根據心理分化的不同階段,每次從《心靈之路:曼陀羅成長自愈繪本》的相應階段中選出5個曼陀羅模板。根據每周主題安排,實驗對象可以從這5張圖中選擇自己想要創造表達的。模板已標記出繪前思考和繪后思考,帶領人鼓勵實驗對象記錄當時的心情。等記錄完畢,不進行任何指導和干擾,給實驗對象充分的時間進行自我表達和宣泄。繪畫結束后,讓實驗對象為繪畫命名,進行繪后思考,分享在表達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如色彩選擇的原因、腦海中出現的意象、想到的事件和場景、過往的情緒感受等。實驗對象會提到最近讓自己開心的經歷、美好的人事物留在心底的感受、對自己內心的自我畫像等。鼓勵實驗對象將近況和畫作聯系到一起,獲得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新視角,賦予作品特殊的意義,從而獲得新的體悟。(3)團體輔導存檔。團體輔導活動結束后,按照每周階段主題保存繪畫作品和影音材料,形成一人一檔,待研究活動完全結束后,原件全部掃描存檔并返還給參與者。

二、結果與分析

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團體輔導結束后,對照組1例因準備出國留學辦理了休學,但繼續參與了問卷調查,最終完成研究的擴招班新生對照組11例,觀察組為11例。

2.兩組干預前后得分

兩組干預前后得分比較如下。(1)對照組自我接納程度從38.39±5.12提升到39.78±5.16,(前測M±SD n=11,后測M±SD n=11)。(2)實驗組自我接納程度從38.08±5.20提升到45.92±4.25(前測M±SD n=11,后測M±SD n=11)。

3.曼陀羅繪畫療法的效果討論

輔導員在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往往受學生數量眾多、學時限制、個性化要求等因素的影響,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利用曼陀羅繪畫對擴招班新生進行團體輔導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參與一次活動的前后會有一定的變化。在進入房間時他們的面部表情比較嚴肅,肢體語言也較拘謹,經過了45分鐘的活動后,他們的面部表情更為豐富,多展現平靜或愉悅的狀態。而在8次活動結束后,通過對視頻和繪畫作品的分析可發現如下現象。(1)活動參與度明顯提高。實驗對象開始比較謹慎,部分實驗對象羞澀不敢表達,話語較少,坐的間隙也較大,保持了相對社交距離?;顒雍笃诳砂l現大家能夠自然圍坐在一起,放松地畫畫和釋放,愿意積極主動分享自己的繪畫感受。在參與過程中,針對肢體回避、面部表情較凝重的實驗對象進行重點觀察,可發現一定程度的進步。觀察對象A起初面色沉重,獨自坐在房間角落,在帶領者的引導詞提示下,并未有及時響應,拿到繪畫材料后也未主動提筆。隨著活動次數的增加,該對象的警惕性降低,自我認同感提升,能夠跟隨引導進行繪畫表達,能夠簡單表達當天狀態及繪畫想法。在后期引導中,可以更為放松地參與團體輔導活動,所繪出的混亂的具有顏色沖擊力和形狀攻擊性的線條色塊減少。(2)繪畫表達方式發生改變。實驗對象繪畫作品的顏色選擇及繪畫方式表達會有較明顯變化,主要體現在顏色、線條和形狀改變上。開始收集的作品的顏色以深色元素較多,黑色、褐色等顏色占比較高。繪畫線條色塊對比明顯,邊界凌亂不圓潤,出現顏色疊加修飾和破壞。不難發現實驗對象在進行繪畫表達的時候,不自覺地將內心的無序和失衡進行情緒外化。在后期活動中,實驗對象的作品顏色更加明亮,有渲染性,線條色塊柔和,畫面和諧、有力量,平衡感彰顯其中。(3)命名更加積極正向。實驗對象對曼陀羅繪畫作品命名從選擇消極情緒詞向選擇平靜詞和積極情緒詞匯變化。在團體輔導過程中,輔導員運用正向詞匯,鼓勵實驗對象將圖與心境進行連接,嘗試獲得新的視角和體悟對待生活和學習,賦予作品更多的意義。實驗對象在取名時,更傾向于尋找能表達包容、自我認可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的詞匯。(4)繪前思考、繪后思考更加深入。實驗對象在分享自己的思考過程中,剛開始更關注最近的人、事、物所引起的情緒感受,到活動的后期,更關注自我世界探尋、美好愿望和人生意義思考等內容。觀察對象B開始是靦腆地微笑,能配合引導詞進行繪畫創造,在分享表達環節處在沉默等待狀態。在輔導員發出邀請之后,可以簡單說明作品命名及心情,未展開更多心情闡述。經過幾次開放性的表達后,觀察對象B嘗試突破,將內心目前正在擔心的社交關系及對未來的茫然傾訴出來,用顏色和線條表達出內心的沖突和失衡。觀察對象C能夠較好地融入團體輔導過程中進行自然表達。在團體輔導后期,其使用曼陀羅的花瓣分別代表自己最近的苦惱、面對的壓力、對親人健康的擔心、對自己的認可、和朋友的相處關系、學業遇到的困難、對未來何去何從的迷茫,深入挖掘到內心的擔憂和不安。其還運用了明亮顏色賦能,用綠色、粉色和橙色肯定自己的有愛、努力和堅持。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其看到了自己的一體兩面,不再認為情緒是好的或者壞的,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就像月亮的陰晴圓缺和海水的潮漲潮落,允許接納自己的感受,嘗試和這些感受共處。隨著實驗干預的增加,實驗對象愿意暴露內心的程度有明顯增加??梢钥闯?,一些實驗對象有創傷經歷,如不和睦的家庭、一場痛徹心扉的失戀、友情的破碎、學習上的受挫等。這些經歷帶來的體驗會通過潛意識內化為實驗對象自我否定的防御機制并產生自我懷疑。想提高自我接納水平,就需要理解并重新解釋這些創傷,而曼陀羅繪畫療法能讓實驗對象將內心深處的各種創傷投射到繪畫創作中,將壓抑的情感釋放出來。

總的來說,經過連續8次的曼陀羅繪畫團體輔導活動的干預,觀察組新生的自我接納程度有顯著改善,而對照組新生的自我接納程度無顯著變化。觀察組的自我接納程度高于對照組,這表明曼陀羅繪畫團體輔導有助于提高新生的適應性,滿足其個性需求,提升其自我接納程度。其機制在于曼陀羅繪畫療法是藝術表達治療方法的重要形式,它以投射機制為基礎,具有特有的對稱性和重復性,具有保護性和整合性功能。繪畫者可以通過圓圈中有中心對稱和軸對稱的曼陀羅模型,進行象征性表達,將內心深處的沖突、矛盾、渴望和負性情緒投射到繪畫創作中,有時候也能將孩童早期記憶中隱藏或壓抑的情感釋放出來,獲得對生活的新感悟,達到內心的平衡和穩定,學會自我接納,從而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三、反思與展望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的目標是提高青年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把認識自我、處理各類人際沖突、調控負面情緒等學生的深層次發展問題納入學校德育與思想教育工作,可以推動高質量的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發展,響應學?!罢n程、活動、服務、干預、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工作要求,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機制、心理教學體系、心理活動體系、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建設。高職院校通過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新路徑,積極在擴招班中發揮心理調適功能,可提升大學生的情緒狀態,改善其心境,幫助他們重構積極情感,提升自我接納程度。

1.樹立全方位多視角育人理念,積極形成育人合力

高職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樹立全方位、多視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理念,考慮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的同時,深入挖掘資源,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多種形式的有機融合,創新心理育人形式,為學生營造“充分性、持久性、營養性”的環境,健全特色心理實踐活動體系,銜接知識、文化和實踐這三個環節,通過育人合力的形成,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性平和的積極心理品質。

2.良性循環促可持續發展,創造沉浸體驗氛圍

根據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身心發展的時代特征,高職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形式,以實踐活動為主體展現人文關懷,營造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良好氛圍,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既要給學生帶來情緒價值,也要收獲自身的經驗成長,彼此良性循環,形成教師愿意嘗試、學生愿意參加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3.發現本質提煉規律,凝心聚力實踐運用

教師應保持職業敏感和探索習慣,聚焦熱點問題,從對學生的訪談中、學生的統計數據里,以及從學生工作案例里挖掘內容,發現本質,提煉規律。要做到工作實踐和科學研究相互促進,著力解決大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將所學、所思、所做、所得進行文字總結與分享,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凝練成特色工作方法,進一步提高心理育人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建明.中國人的心理健康標準與評價要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02).

[2]范寅螢,張灝,陳國典.高職院校大學生自我接納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08).

[3]陳欣,蔣艷菊.大學生自我接納與交往焦慮的關系:身體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4(04).

[4]劉芳,李松.大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接納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09).

[5]陳燦銳.曼陀羅的特性、功能及應用[D].華南師范大學,2012.

[6]吳愛梅.團體輔導對大學生自我接納水平的影響研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1(02).

Discuss on Using Expressive Art Therap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Qin Jing

(Shanghai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hanghai 201411,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with freshmen enrolled in unified enrollment, expanded enrollment freshmen are more prone to problems in academic issues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fter entering university,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roles,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tudents fac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pressures, and are prone to fall into a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Datura painting therapy can be used for both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psychological healing, and is a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skill for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The research aims at expanding the enrollmen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sing Datura painting to conduc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or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motional state, help students reconstruct positive emotions, and enhance their self acceptance.

Key words: universities;mentalhealth education; group counseling;new studentsin expanded classes;selfacceptance

猜你喜歡
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輔導的應用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