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浸潤式網絡素養培育機制研究

2023-06-01 02:02顧郁
成才之路 2023年13期
關鍵詞:培育機制網絡素養高職院校

顧郁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素養不僅關系到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形成,而且關系到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予以重視。文章從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的問題及成因入手,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培育的內涵與要求,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包含文化浸潤、課程浸潤、管理浸潤和教師隊伍浸潤四位一體的網絡素養培育機制,以形成全方位的多維互動的教育合力,切實提高高職學生的網絡素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網絡素養;浸潤式;培育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3-0009-04

作為活躍在新興媒介中的即將步入社會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學生呈現出一些獨有的時代特征。他們迫切需要自主獨立地思考,但并不能正確應對網絡中的一些問題,往往在自身思想判斷與輿論分析方面存在一些偏差。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的問題及成因入手,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培育的內涵與要求,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包含文化浸潤、課程浸潤、管理浸潤和教師隊伍浸潤四位一體的網絡素養培育機制。

一、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培育的時代背景

2021年11月16日,中央網信辦表示,將以《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為指導,與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等部門持續開展校園好網民、青年好網民等系列主題活動,著力提高青少年網絡素養,引導廣大青少年養成崇德向善的網絡行為習慣和文明守法的網絡行為規范?;跀底只夹g,新媒體時代的用戶運用音視頻、文字、圖像等多種方式,通過以微博、微信、抖音為代表的媒介進行信息傳播。高職學生群體的網絡素養不但包括熟練地使用網絡媒介的能力、利用互聯網交流并獲取信息的能力,還包括整合信息的能力、分辨不良信息的能力、利用網絡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借助網絡媒介創新的能力。簡單來講,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素養是利用信息認知、加工、再創造的能力,具有系統性、綜合性的特征。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的培育是高等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職院校應多加引導,形成廣泛的多維交互的教育合力,切實提升學生的網絡素養。同時,高職院校應運用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基于項目式的多樣互動型教育與學習方法,增加思政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廣度與深度,實現高質量網絡素養教育。

二、高職院校開展網絡素養教育的重要意義

1.理論意義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個人為了適應新的媒介環境和社會關系的變化,應具備構建更好的社交網絡、獲取更佳的網絡資源、保持理性的互聯網批判思維的能力。一般來說,網絡素養包括:媒介基本應用素養、信息生產和消費素養、網絡交往和協作素養、網絡社會參與素養等。在互聯網、媒介技術迅速發展、網絡信息激增的時代背景下,網絡素養教育刻不容緩。在很多國家,網絡素養課程是終身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但我國網絡素養教育的發展滯后,還未能建立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較完善的網絡素養教育體系,高職院校的網絡素養教育也尚處于探索階段,這就使得大部分學生即使步入高校以后對網絡的了解認知也仍然較為自我。雖然高校在教學工具、辦公軟件、作業作品方面也在主動或被動地進行網絡素養、媒介素養教育,但相對于其他國家在中小學時期已經進行過的全面、系統的教育,差距仍然很大。

目前,高職院校大多是利用通識課程、公選課培養學生的網絡素養,而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通過頂層設計落實具體課程安排與實踐的較少。浸潤式網絡素養教育體系,能夠創新我國網絡素養教育研究的本土化模式,促進高職院校網絡素養教育的理論體系研究。同時,網絡教育是解決大學生思政教育問題的關鍵,而本文所探索的面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素養培育機制,既能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又能為高職院校浸潤式教育方式提供理論依據,為素質教育相關問題深入研究提供基礎。

2.實際應用價值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素養教育是順應產業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必行之道?!笆奈濉睍r期,傳統行業在“數字化、智能化”生產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并通過創新推動了產業高效和可持續性發展。高職院校應該緊跟數字化、智能化給產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在專業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網絡素養教育,促進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這對于高職院校專業的創新、行業的進步、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至關重要。

隨著“媒介融合”“媒介多元化”發展,互聯網成為信息發布和收集的重要渠道,使用互聯網也成為高職院校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有必要對網絡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和利用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明確高職院校網絡素養教育的具體方向、設計實踐路徑,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三、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的現狀

1.傾向于新興媒介,但缺乏清醒的認識

網絡時代,高職學生更傾向于互聯網和智能移動設備等新媒體。在校園內,可以接入互聯網的移動電子設備,如交互式屏幕、智能互動機、自助借還書機等,都受到學生的歡迎。課堂上,教師也會利用手機和智能屏幕進行教學,利用一些APP作為簽到和發布作業的工具,同時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也是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內容,這些都順應了教學智能化的時代趨勢。在網絡傳播信息的辨別與判斷上,高職院校學生對不同類別的媒介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對其所承載信息特征也有一定的判斷力,但對互聯網的發展進程與變化幾乎一無所知,時常忽略網絡媒介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在公民思想、生活方式、意識形態中的作用,以及對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也缺乏對互聯網媒體及其傳播內容進行合理判斷辨別的意識與能力。

2.網絡使用時間長,但使用習慣差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不少學生具備了基本的網絡素養,但同時也形成了對網絡的依賴性。2019年10月,中國青年網針對手機上網話題,對全國1220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成大學生日均上網時間超過5小時。而且除了使用時間過長外,在使用方式上也存在不太恰當的情況。從獲取信息、消遣娛樂到掌握新鮮資訊,網絡抓住了一些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部注意力。在上網內容的選取方面,一些學生選擇聊天、網絡游戲、看影視劇、瀏覽八卦信息等休閑娛樂項目。不用思考的“快餐文化”獲得了學生更多的青睞,而學術性、思想性強的網絡內容則很少有人問津。這些錯誤的網絡使用習慣不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3.網絡道德水平低,網絡法治觀念差

互聯網環境的虛擬性,使得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忽視了道德和法治問題。另外,由于自媒體的迅速發展,網絡信息傳播門檻越來越低,而高職院校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不足,在運用媒體的過程中易受錯誤言論的干擾,導致出現不辨真偽就傳播虛假消息等問題,給網絡傳播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另外,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對著作權、信息管理等領域的政策法規幾乎一無所知。

4.運用網絡媒介的傳播能力不足

高職院校學生雖具備較高的受教育程度,對各種媒介也較為了解,但網絡信息的自主編輯能力不強。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雖然對抖音短視頻、微信公眾號文章等互聯網產品制作很感興趣,但是缺少信息制作技術以及相關的創意平臺,也很少參加互聯網傳播媒體的創意賽事。另外,高職學生對互聯網媒體的影響力認知不夠,缺乏主動在互聯網上進行正向信息傳播的動力??傮w來看,高職學生網絡素質還處在自發階段,只具備在平時對媒介的了解和互聯網知識基礎上,結合自身體驗和使用經驗形成的網絡素養。這種自發形成的網絡素養,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使用能力參差不齊,他們對互聯網上的一些錯誤信息沒有戒備心理,盡管可以快速掌握網上的信息,但并不能對海量信息的傳播源和信息本身進行正確的判斷,無法合理地評估信息的作用,也無法全面合理地運用合適的媒介渠道來充實和提升自身。所以,高職學生往往只是網絡信息的接受者,卻不能對信息進行有效正向的判斷、回應和傳播。

四、高職院校浸潤式網絡素養教育的創新模式

浸潤式網絡素養教育新模式要求學校從德育視角入手,以“立德樹人”為立足點,突出網絡素養教育在實現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美的陶冶上的重要性,提出含蓄的、漸進的、普適的教育與教學方法,為學生的理解實踐營造適宜的“人文教育”環境,以實現量變到質變。創新的網絡素養教育模式,是文化浸潤、課程浸潤、管理浸潤和教師隊伍浸潤四位一體的網絡教育機制形成的完整多維交互的教育合力,能切實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素養。同時,高職院校應結合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多樣化、滲透型、互動式的教育與學習方法,增加學校思政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廣度與深度。

1.文化浸潤

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因此,高職院校應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給學生營造健康、優良的媒介生態環境。高職院??梢蚤_展媒介技能大賽、網絡法治道德教育、科普活動、網絡文化節等,激發學生對活動的參與興趣,提高學生對互聯網方面的技能和認識。在活動中,要著重發揮班級、學生會、學生社團組織的作用,可以由各院組織開展不同類別的網絡素養活動,也可以由學校宣傳部門牽頭,對時下熱門新聞話題進行探討和引導,鼓勵學生在網絡平臺正確發聲。同時,高職院校應當遴選適合學生學習的網絡平臺,豐富網絡素養教育的媒介資源。例如,中國大學慕課平臺就有“新媒體素養”“信息素養:效率提升與終身學習的新引擎”等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都可以作為線上講座安排學生觀看。高職院校應以網絡媒體平臺為基礎,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發揮自媒體的宣傳教育作用,利用校內網絡媒體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各類社會突發事件,提升校內媒體的網絡素養教育水平。高職院校還應整合優質的線上線下資源,舉辦各種各樣的傳媒社團活動,建立學生自己的發聲渠道,形成媒體矩陣,讓學生的校內媒體文化活動變得豐富多彩。高職院校應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因地制宜建設網絡素養教育的“第二課堂”。例如,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用了很多新興數字媒體技術,將傳統與現代展示手段結合,打造數字化沉浸式展覽。高職院校就可利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作為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實踐載體,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時,主動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正能量的傳播。

2.課程浸潤

目前,高職院校的媒體素養課程還不能構成系統教學體系,還缺乏相應的專業課程和相應的課程書籍,所以研究本土化的媒體素養培訓教材與課程刻不容緩。網絡素養教育包含通識類教育和專業性教育,許多高職院校會將網絡素養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主題班會教育中,但跨專業、跨學科的網絡素養教育的教學內容容易被忽略和模糊,導致教學成效不佳。所以課程浸潤更應當注重獨立的通識類教育,涉及德育、智育、美育等多個方面,與法律、政治、數字媒體藝術都存在一定交叉。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依托人文素質教育中心,共開設包含“新時代下的媒介文化”等線上線下網絡素養、媒介素養教育類公選課10門,把網絡素養教育納入高職院校的通識課程中,并將與專業發展密切相關的互聯網數字智能知識與技能教育納入專業課程中。鑒于高職教育及其職業培養的新特點,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強調互聯網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的銜接互通。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目前使用中國大學生慕課作為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智能云課堂作為混合式教學手段,將課堂活動與評價及云端相結合,深入開展數字化課堂建設,將網絡素養教育潛移默化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將思政教學和網絡素養教學交叉滲透,有機融合。思政教育為網絡素質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標桿,網絡教育為思政教育建立更為寬廣的渠道,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3.管理浸潤

高職院校應強化對校園網絡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防止傳播內容商品化、娛樂化、低俗化,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目前,高職學生對互聯網的應用過度娛樂化問題突出,合理的監督和適時的引導,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互聯網使用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高職院??山M建學生自我管理隊伍,深化對學生線上互動實踐平臺的管理工作,加強教師與學生互聯網平臺的有效溝通,對學生網絡使用的全過程進行監督,這不但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還能避免互聯網不良信息的影響。同時,高職院校應當引導學生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合理分配時間,培養學生的自我管控能力。社會也應當承擔起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的責任,加大信息的審核力度,承擔網絡素養教育中的公共教育與監督職責,設置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的相關議題議程,供社會、家庭、學校與學生進行討論,鼓勵正面引導性言論的發布。

4.教師隊伍浸潤

高職院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充實網絡素養教育的師資隊伍,做到校園與地方傳媒行業緊密結合,強調學生通過網絡素質教育培養人文素質、專業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高職院校應注重專兼融合,培養一支網絡素養教育的專職教師、專業課程有關的學科教師、學校輔導員與思政教師相結合的專兼職教師隊伍。還應加大對網絡素養教育專職教師的系統化培訓,提升其他專業課教師、學校輔導員以及思政教師的網絡理論知識水平,使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以循序漸進、潤物無聲的方式,增加網絡素養教育的深度與廣度。高職院??裳埿侣勛悦襟w從業人員進校園,開設專題講座或者訪問沙龍,讓學生了解網絡媒體的實際狀況,增加對網絡的感性認識,強化社會責任意識。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依托“網絡名師工作室”培育計劃,鼓勵教師隊伍應用教育信息化2.0和“互聯網+”思維進行信息化教學,開展技術與教學融合實踐,將理論與實踐有效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移動互聯、跨越時空、大數據和智能化的技術優勢,努力提高信息素養,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平臺、技術和工具,建設好網絡空間,更好地服務網絡教研,推進專業和學術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五、結語

互聯網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網絡素養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高職院校創新浸潤式網絡素養教育的模式,目的是在青年大學生受教育的階段幫助其形成正確判斷網絡信息的能力,再做出正向回應,從而在全民參與網絡議題探討時能夠做出理智的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大環境,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國新辦舉行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EB/OL].(2021-11-16).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 wqfbh/ 44687/ 47406/wz47408/Document/1716302/1716302.htm?flag=1.

[2]李婉婷.高職院校學生媒介素養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1(04).

[3]吳勇.網絡傳播下的媒介素養教育———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J].學術論壇,2011(03).

[4]肖亞慶.奮力譜寫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新篇章[N].人民日報, 2021-04-19.

[5]張一春.學術引領共同成長———談網絡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內在機理與發展動力[J].江蘇教育,2021(34).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Infiltrating Network Literac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Gu Yu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000,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 literac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values and behavior style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must be paid attention to.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students network literac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network literac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article takes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a network literacy cultivation mechanism that includes cultural infiltration, curriculum infiltration, management infiltration, and teacher team infiltr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ve educational synerg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twork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network literacy;immersion type; cultivation mechanism

猜你喜歡
培育機制網絡素養高職院校
中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的途徑
傳媒類院校大學生網絡素養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英模文化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