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環境下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創新路徑研究

2023-06-07 00:20孟青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互聯網+互聯網

孟青

摘 ?要: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互聯網+”環境也就應運而生。教育領域也同樣在追求將互聯網技術運用于教育實踐中,目前幼兒園教育也在逐漸嘗試轉型為信息化教育。而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卻發現幼兒園教育中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運用過于單一,沒能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需要更進一步地針對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方面進行創新。因此文章中深入分析當前幼兒園教育信息化所存在的問題,逐步探索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的創新路徑,豐富教學的內容,讓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在幼兒園教育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幼兒園;教育信息化

一、“互聯網+”環境下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認知匱乏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確能夠給幼兒園教育帶來諸多的便利,但這是從客觀層面所得出來的結論,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給幼兒園教育帶來多大收益,還是取決于教師對互聯網技術的正確應用。

然而實際情況是當前幼兒園轉型信息化教育的時間不長,許多新入職的幼兒園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培訓,再加上幼兒園所使用的教育系統并非是統一的,在沒有給幼兒園教師安排培訓的情況下,很多幼兒園教師在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幼兒園教學時,需要從頭開始學習,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認知匱乏,導致很多教師并不能得心應手地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教學。

(二)缺少科學的教學規劃

科學的教學規劃能夠讓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明確教學方向,可以將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于合適的地方。但是很多新入職的幼兒園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缺少一定的教學經驗,他們在嘗試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時,只能夠憑借自己對互聯網經濟技術的認知而進行摸索,這種方式所帶來的結果是不確定的,而且在實際的教學中,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試錯成本能夠留給這些幼兒園教師來進行教學摸索,因為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認知匱乏,導致他們也沒有辦法做出科學的教學規劃。

(三)幼兒沒有參與空間

在開展教學時,很多教師會過分依賴教學經驗,會憑借主觀印象去選取一些自己認為幼兒會感興趣的元素,但是近年來一直在強調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樣完全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來開展教學的方式,剝奪了幼兒在教學時的參與空間,而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特點是運用各種新穎的事物以及能夠吸引幼兒園注意力的元素,讓幼兒能夠更加積極地配合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工作,這樣完全讓幼兒沒有參與空間的教學方式與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初衷相違背。

二、“互聯網+” 環境下幼兒園信息化的創新途徑

很多幼兒園教師在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會過多地把焦點聚集在課堂教學的內部環境上,從而忽略了校園外部環境對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的影響,而想要讓幼兒園教育能夠完全轉型為信息化教育,就必須要充分利用好幼兒園的校園環境以及課堂教學環境,發揮出硬件設施的作用。因此,此次研究針對幼兒園信息化的創新性應用途徑的探索的著力點,將從校園外部環境和課堂教學內部環境兩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加強校園信息監管系統

想要獲得家長的信賴,提供給幼兒更好的校園環境,校園內部各種硬件設施的齊全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硬件設施的跟進是幼兒園轉型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加強校園信息監管系統,除了能夠獲得幼兒在園內生活的各種信息反饋之外,也能夠借助校園信息監管系統來確保幼兒的安全。

首先是預警設備,即在幼兒遇到了各種危險情況時,能夠及時通知幼兒園教師的一種警備設施,該設備應當放置在幼兒日常生活的場所中,如休息室、教室、公共衛生間等,確保幼兒能夠觸碰到警鈴。在幼兒進入幼兒園學習時,教師就應該帶領他們去了解這些預警設備,讓他們知道自己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向教師或者是其他的教學人員求助,要先給予幼兒更多的安全感,他們才會更放心地在幼兒園進行學習生活。

其次是校園監管系統,這個設施是對預警設備功能的補充,考慮到幼兒此時的心智還沒有發育成熟,在應對危急情況時會缺乏冷靜的思考,沒有及時地通過預警設備來通知教師,所以在校園內增添監管系統,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在幼兒遇到危險情況時,能夠讓園內的教學人員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對幼兒進行全面的安全防護。

最后是日常評價系統,即用來監管幼兒園的一些日常生活習慣的系統,幼兒園的主要工作除了讓幼兒能夠獲得一定的知識以及擁有美好的童年回憶之外,還要讓幼兒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針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學,除了要依靠教師的親身引導之外,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或許也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就是在一些日常設施中增添語音系統,如水龍頭,在幼兒飯前便后洗手時,對幼兒進行表揚,如“真乖,你是最愛干凈的好孩子”之類的鼓勵性語言,在幼兒忘記及時關掉水龍頭時,也會有語音提示,通過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學會生活自理,并且能夠建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二)建立“家園互通”平臺

教育的實施必須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家長對教學工作的支持與理解,能夠讓教育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對幼兒園的教育來說,家長的支持對幼兒園教學工作的作用要更大,其原因就在于幼兒本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都還正處于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的日常行為大多是以家長為模板進行模仿,可以說家長的教育以及言行能夠主導幼兒的行為習慣。以往,想要獲得家長對園內教育工作的支持,最大的困難就是彼此的信息不對等,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了解得不夠詳細,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幼兒在園內的學習表現,也是他們想要知道的事情。為了能夠更好地獲得家長的支持,應當充分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信息交互特性,建立“家園互通”平臺。

該平臺需要具備兩大功能,一是實時視頻傳輸,這一部分功能可以與校園監管系統聯動,將幼兒在園內的學習生活情況傳輸到家長的信息設備中,家長能夠隨時了解幼兒在園內的具體情況,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家長對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安排有更多的信任,教學工作對家長的透明化,能夠讓家長更加支持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同時也是對幼兒園教師的一種變相監督,讓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時能夠更加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教學的質量。二是保證幼兒園與家長之間溝通的及時性,幼兒園的教學工作與家長支持是分不開的,在開展一些公共教學活動如家長會、感恩母親節之類的活動時,幼兒園方面需要能夠及時知道家長的情況以及了解家長對這些公共教學活動的態度,通過“家園互通”平臺,幼兒園方面能夠更好地敲定這些活動具體開展的一些細節。

(三)構建課堂監管考勤系統

無規矩不成方圓,課堂紀律是教學的保障,性格活潑開朗是幼兒的性格特點,但同時也是開展幼兒園教育的難點,構建課堂監管考勤系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幼兒。在以往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有的幼兒過于貪玩,而沒有及時回到教室上課的情況,通過課堂考勤系統能夠讓教師第一時間掌握幼兒是否全都回到教室,建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家園互通”平臺的支持,可以讓家長直接了解課堂的考勤情況,在家長的支持下,幼兒會更加注重課堂考勤,有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讓幼兒能夠參與到教學工作中

幼兒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占據更多的自主空間,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采納幼兒的意見,避免走入經驗主義的誤區。在實際教學情況中,教學的主體情況還是要按照教師的教學備案為主,但是教學的形式以及融入教學中的元素,則可以讓幼兒來進行選擇,如選擇哪些圖片來進行教學、要用哪些元素來布置教學場景等,這些方面都可以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選擇能夠更加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元素來開展課堂教學。

三、“互聯網+”環境下幼兒園教師的自我提升

想要讓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在幼兒園教育的更多方面發揮作用,僅僅關注互聯網技術的功能開發是遠遠不夠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從屬性上來說,只是給教學提供便利的新型教學工具,而能否讓教學工具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還取決于教師如何使用它。所以在創新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使用途徑的同時,也應當注重提高幼兒園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知水平,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

(一)針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開展培訓

鑒于幼兒園的實際教學情況,不同地區的幼兒園都會采用更加適合他們自己的教學系統,所以每個幼兒園教學系統的特性和功能上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為了能夠讓教師更加適應幼兒園的教學環境,能夠對這些教學系統的功能有更好的認知,針對新入職的教師以及一些沒有接觸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老教師開展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能夠對這些教師進行分層培訓。對新入職的幼兒園教師,他們教學經驗雖然匱乏,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強,針對這部分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內容應當是對幼兒園教學系統的全面了解、幼兒園教學系統的功能的全面了解以及一些教學功能的普及,確保每一位新入職的幼兒園教師都能夠熟練地運用幼兒園所采用的教學系統開展教學。而至于一些沒有接觸過互聯網信息技術,但是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對他們的要求是能夠做到基本應用,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這些教師能夠很快判斷出哪些功能能夠為自己的教學提供便利,通過這樣的分層培訓方法,能夠更合理地實現幼兒園內部的資源配置,同時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二)對幼兒園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備案預選

想要合理地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能夠讓更多的教師迅速掌握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方法,也為了幫助他們建立教學的自信心,幼兒園內應當建立教學備案預選機制,這一機制主要針對的人群是新入職的幼兒園教師,即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當準備一份教學備案,將自己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計劃安排梳理清楚,然后讓其他的教師來進行評價,并給出建議來確定該教學備案是否科學合理,重點是針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在以往的教學中,幼兒園教師在準備教學備案時缺少參考的對象,他們應用教學備案進行教學時,只能夠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來判斷教學備案的科學性,通過增添教學備案預選機制,在集思廣益之下,能夠幫助新入職的教師迅速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幫助他們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的質量。

(三)對幼兒進行教學回訪,得到及時反饋

幼兒是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的直接體驗者,他們對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效果有最直接的發言權,所以在開展了一定周期的幼兒園教學之后,應對這些幼兒進行教學回訪。教學的及時反饋使教師能夠根據反饋的信息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調整,能夠以更高的效率來提高教學質量??紤]到線下進行教學回訪的效率和工作量,可以將教學回訪與所建立的“家園互通”平臺相結合,讓幼兒完成教學之后,能夠通過這一信息平臺,對教師當天的教學工作進行評價,并且給出建議,也能夠讓家長知道幼兒園內教師對教學工作的認真負責,進一步取得家長的信任,提升幼兒園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創新應用與教師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認知程度密不可分,在注重不斷拓寬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各方面應用時,也應當注重幼兒園教師的自我提升,合理地做出教學規劃才能夠充分發揮出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作用。文章中對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創新著力點,主要放在對校園監管系統的完善和信息互通方面,在關注課堂教學內部教學環境構建的同時,通過提升校園環境來促進幼兒園的教育信息化。

參考文獻:

[1]宋南.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美術教學的創新路徑探尋[J]. 美術教育研究,2021(02):114-115.

[2]史杰梅.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路徑[J]. 商場現代化,2019(20):64-65.

[3]王志強. 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模式創新路徑研究[J]. 信息記錄材料,2020,21(08):82-84.

[4]張秋蘭,陳婷婷. 互聯網+視域下,民族地區高校聲樂教學創新路徑研究[J]. 中國文藝家,2020(11):98-99.

(責任編輯:向志莉)

猜你喜歡
教育信息化互聯網+互聯網
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探討
高職學院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和思考
創新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變革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