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2023-06-07 06:48迪麗巴爾·努爾蘭加春陽陳妍嬌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

迪麗巴爾·努爾蘭 加春陽 陳妍嬌

[摘 要]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普及民族理論、提高政治覺悟、提升道德素質的重要職責。運用結構理論的思想,整體把握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層次性、有序性的教育表征,可從基礎理論教育、核心思想培育、發展技能引導等方面構筑起相互聯系、彼此作用的主客體關系,有效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時代 少數民族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課題: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結構理論視閾下新時代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SGH21Y0056)。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準確把握和全面貫徹我們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普及民族理論與政策、加強現代文明教育,提升公民道德建設、深入實施文明創建、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的重要環節。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國民生活質量的改善,高等教育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普及程度得到顯著提高,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和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增進民族認同、維護民族團結、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但因區域分布、歷史文化、民族風俗、宗教信仰、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制度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改進和提升。

1.理想信念教育有待加強

理想信念是人類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次、最核心的精神形態,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最集中體現,是人生發展的內在動力。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其特有的生活環境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思想、價值觀念和文化形式,具有一些固有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民族思想根深蒂固、跨文化認同薄弱、民族意識和身份感強烈,在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加之受以往應試教育模式影響,多注重書本知識傳授,在國家教育、黨史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相對不足。長此以往,導致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價值認同較為多元、價值標準復雜多樣、國家情懷較為淺薄,沒有堅定的國家信仰和科學共同體觀念,尤其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亟待加強。

2.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薄弱

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少數民族分布都有較大差異。少數民族大多生活在西北和西南地區,這些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教育水平較弱于內地,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數量有限。部分少數民族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這些民族的大學生從小接受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和傳統,對文化知識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使用能力不強,造成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不足、認知程度不深等現實問題,局限了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和經濟文化發展。

3.對政策的依賴性較強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得到了國家的大力幫扶,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更是享受到了國家與學校的諸多政策性扶持。家庭經濟狀況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不僅可以申領國家專項助學金,還可獲得學校提供的一部分助學金。以上舉措能夠起到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實現個人成長目標、順利完成學業的作用。但是,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在出臺各類幫扶政策和措施的同時也要看到,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會對此產生一定依賴,一旦現實目標沒有達成,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低落現象,嚴重影響了他們在大學階段正確價值觀的培育及良好學習態度的養成。

4.思想容易受到沖擊

當前,國外分裂勢力加大了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攻擊,妄圖通過挑起民族沖突、營造虛假輿論等伎倆來抹黑、分裂中國。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經過這么多年的實踐,雖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缺乏強有力的防御措施,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獨立性和多變性的特點,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認同、行為模式很容易受到外來思想的沖擊。一方面,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立場不堅定,容易被自由主義、普世價值、民粹主義等思想侵蝕,也容易被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價值觀左右。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大學生也容易受到狹隘民族主義和宗教極端思想的控制,成為境外反動勢力挑撥民族分裂、煽動民族仇恨、宣傳反動思想的棋子。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學生有效抵御西方錯誤思潮侵蝕、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主渠道,不僅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層次性,還要結合學生的思想特點切實提高教育質量。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培養為祖國繁榮、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作出貢獻的合格建設者,通過教育政策、教育資源、教育技術的綜合應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2.有效防范錯誤思想侵蝕

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任務艱巨。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在科學技術、經濟水平、文化發展等方面較我國略顯優勢,它們將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通過影視作品、文創作品、商業投資、休閑娛樂等方式輸送到我國,腐蝕年輕人的思想觀念,戕害青年人的價值判斷,控制青年人的思想行為,使得拜金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錯誤思潮在青年中間廣泛傳播。大學生作為活躍的社會群體,對外界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受到墮落思想的誤導,甚至失去辨別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成為青年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發達國家通過互聯網向少數民族大學生散播歷史虛無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民粹主義、恐怖主義等內容,這些極端思想會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主流意識造成沖擊,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所以,應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有效防范其受錯誤思想侵蝕。

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于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覺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觀念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針對性,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力量引導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層次性、有序性的特點,以系統化思維、結構化理論分析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變化的核心要素及其各部分構造關系,對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全方位認識,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實踐方法,推進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專業化建設,做到精準把控、有的放矢,分類分層地精準施教,以保證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4.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各高校的分布相對分散,非民族類院校的接收數量也非常有限,應該采用分類、分層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按照所屬年級、培育方式、學科專業等,允許學生在一定范圍內自主選擇專業課和選修課,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教材、課堂和活動,充分發揮學生黨建、學風建設、心理輔導、社會實踐、職業規劃、就業指導、日常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注重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強化學習效果,通過各類實踐平臺、教育平臺、科研平臺等,培養學生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的能力。借助于黨支部、團支部、班級及社團的溝通交流渠道,培育少數民族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以豐富的校園活動、充實的課堂內容、優質的教育設施、自由的學習氛圍、開放的實踐平臺、多元的育人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針對性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在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在歷史長河與時代變遷中,形成了你我融通、交錯雜居、共生互補的多元一體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鄙贁得褡宕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扎實做好民族理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理想信念教育特別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才能不斷實現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各高校要依照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習慣、心理結構、文化傳統、學習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可行性的教育規劃,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科學合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族的方式融入少數民族學生的知識體系之中,應注重尊重民族文化、具備民族特色,體現新時代特點。通過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分類、分層的培育和管理,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針對性、人文性得到顯著提升。另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民族觀的相關教育,強化民族團結教育與民族認同教育,以增強各民族學生的團體意識,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觀,正確看待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和地位。

2.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

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改革和創新教育模式,通過理論教學與情景教學相結合、線下輔導與線上講授相結合、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傳統教育工具和現代融媒體技術相結合、民族文化和新時代思政教育要求相結合等方式,形成線上+線下的教學合力,構筑起有效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矩陣??刹捎迷⒔逃跇返膯l式、合作式、情景式、沉浸式教學模式,讓思想政治教育有溫度、有深度、有尺度、有真情,讓少數民族大學生從內心接受,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有深入感受。例如,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學習通、騰訊會議、電子郵件等網絡工具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及時解答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成長、成才、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利用課外教學對課堂教學進行拓展補充,讓學生通過實踐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根據教材內容和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體驗式教學、調查式教學、模擬式教學;讓學生零距離深入紅色教育基地、革命歷史博物館、科技館等,使其在現實生活中深切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3.培育專業化、職業化的教師工作隊伍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币虼?,要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可靠、業務能力突出、熟悉少數民族學生特點的思想政治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道路上的引路人,應堅持從學生的特殊性出發,滿足少數民族學生的精神需求,注重少數民族大學生道德觀念的樹立和培養,使其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不斷研究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特點,提升他們調節自我情緒、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強化責任擔當的能力,以有效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效果。高??啥ㄆ陂_展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培訓課程,幫助教師更快更易地走進少數民族學生群體之中,高效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此外,高校要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職業化、專業化水平,使其能夠沉下心、俯下身,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認真做好、做實、做細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定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

4.建立健全溝通交流平臺

在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要突出對他們的人文關懷,用以情動人、以愛感人、以理服人,讓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深入生活、深入內心??稍O立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咨詢室,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定期為少數民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心理疏導。另外,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學校也可開展線上匿名咨詢活動,為其解答疑惑,保障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通過設立少數民族大學生專項基金,幫助那些成績優異、家庭貧困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通過設立民族學生互幫互助、互學互鑒的合作平臺,促進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學關系、民族關系的形成,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校園、融入集體。在尊重少數民族學生風俗習慣、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基礎上,高??山M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藝活動,給少數民族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現本民族文化、學習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個平臺,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文化交流能力、文化學習能力,培養他們互幫互助、互學互鑒的良好意識。

5.做細做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務工作

在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當中,要按照不同學生的民族特點、家庭情況、成才需要、就業意向等做好相關管理服務工作。高校要不斷完善少數民族大學生動態信息數據庫,搭建家校聯系的紐帶和渠道,通過談話、走訪、電話訪談等方式,加強與學生及其家長的溝通,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和意愿,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成才目標。通過“課堂內外,雙管齊下”的學生幫扶機制,以黨員亮崗履職、一對一學習幫扶活動等形式,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組織成績優秀的學生黨員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課業輔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針對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差的狀況,可在落實國家相關助學政策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募資渠道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提高生活補助,同時,要認真做好少數民族學生建檔立卡戶、農村低保家庭和城市低保戶的登記工作,為有效開展資助補助工作提供可靠依據。在就業上多措并舉推動少數民族學生就業,如建立少數民族學生畢業生信息庫,精準掌握每一位少數民族畢業生詳細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提高少數民族畢業生的就業擇業能力。

結 語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政治性強、專業性明顯,對社會發展影響深遠的基礎性、系統性工程。高校應從堅持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點出發,系統統籌教育資源、人力和技術等,以結構理論的思維建設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特點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探索有效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工作方法,為國家富強、民族繁榮培育合格可靠的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J].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2021(5):10-13.

[2]新華社.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新華日報,2019-03-19(01).

[3]劉洪珍,張國忠.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2):153-155.

[4]陳云玲,唐莉.基于三重認同的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6(6):229-232.

[5]彭驥,謝丞.新時代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2):73-77.

[6]王琳琳.新時代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路徑探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9(3):199-202.

(迪麗巴爾·努爾蘭:陜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加春陽、陳妍嬌: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大學生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
現代大學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的創新方向
關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調查研究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體視域下少數民族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