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課堂本位的大學生財經素養情景教學模式探索

2023-06-11 22:54張攀楊紫藝張晨劉璐璐
高教學刊 2023年17期
關鍵詞:體驗學習情景教學教學改革

張攀 楊紫藝 張晨 劉璐璐

摘? 要:中國大學生財經素養教育尚處在起步階段,將財經素養教育融入大學課程的“課堂本位模式”是提升大學生財經素養主要途徑。然而,隨著教學實踐探索,“課堂本位模式”的大學生財經素養教育呈現出明顯的不足——缺乏與實踐場景的連接、不注重知識技能的實踐遷移、難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將“財經知識”轉化為“財經素養”。為解決這一問題,該文基于體驗式學習理論,從情景開發、互動模式開發、課程方案設計和思政教育四個方面探討立足課堂本位的大學生財經素養情景教學模式,推動大學生財經素養教育改革,切實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財經素養。

關鍵詞:大學生財經素養;課堂本位;體驗學習;情景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7-0119-04

Abstract: The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main wa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literacy is to integrate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based" courses. However,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such "classroom based on programs" shows obvious shortcomings which are lack of connection with practice scenes, lack of emphasis on the conversion of knowledge to practical skills, and difficulty in effectively helping students to transform "financial knowledge" into "financial literac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classroom-based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from four aspects: financial situ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active mode development, curriculum desig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literac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literacy; classroom-based; experiential learn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近年來,財經素養教育(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成為各國重點關注的教育領域之一。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居民的財經素養水平不僅關乎居民個人及家庭的財務健康狀況,還關系到整個國家乃至全球的金融穩定和經濟健康發展。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剛剛開始獨立生活,面臨諸多的財經壓力。大學生過度消費、校園貸等財經行為層出不窮,大學生財經素養成為高等教育管理者關注的重點問題。

中國的大學生財經素養教育尚處在起步階段,通過將財經素養教育融入大學課程的“課堂本位模式”(Classroom-Based Programs)仍然是提升大學生財經素養主要途徑。通過開設學分制財經素養課程、由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執教,課堂本位模式是實現學生個人財經教育的有效機制,其優勢是能在短時間內把財經教育推向學生群體[1]。但同時課堂本位模式也呈現出一定的弊端,如重視知識傳授和財經意識培養、忽視了對學生財經決策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訓。

財經素養教育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還包括財經思維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以及價值觀和人格特質的培養。大學生提高財經素養的目的是為了應對現實生活中的財經問題,并為畢業后的社會經濟生活奠定基礎。因此,財經素養教育應強調實踐連接性,注重財經素養教育與實踐場景的融合,注重財經知識技能的實踐遷移。否則,即使大學生具備了較高的財經知識水平,也難以有效解決實際財經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現階段大學生財經素養教育的“課堂本位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革,通過多樣化的情景教學手段,有意識地創設財經場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進行參與、學習和體驗,引導學生“學中做、做中學”,切實將“財經知識教育”轉化為包涵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決策能力的“財經素養教育”。

一? 大學生財經素養教育的目標

2012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起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首次提出“財經素養(Financial Literacy)”概念,并將其定義為“個體擁有的關于財經概念和風險的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的技能、動機和信心,以便個體在不同的經濟背景中做出有效決策,提高個人和社會經濟利益,促使個體積極參與經濟生活”[2]。財經素養與金融素養不同,金融素養指消費者所擁有的為其一生金融福祉而有效管理其金融資源的知識和能力,更多偏向于宏觀的國民金融素養[3];而財經素養則體現在個體自身經濟活動之中,涉及個體理解、管理和計劃他們自身財經事務的方式與方法,如日常消費、理財規劃、風險管理等。PISA強調,個體作為社會中能思考、能行動的一員,對更廣泛的社會群體能夠產生影響,也有助于國家甚至全球穩定、生產及發展[2]。

猜你喜歡
體驗學習情景教學教學改革
基于省級精品教材多元自主學習平臺的螺旋上升學習研究
漫談小學語文體驗性學習的策略與途徑
模擬情景 重在參與
運用情景會話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情境教學在語文課堂的應用淺探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體驗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