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書院的“忠”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2023-06-12 12:19李輝王嵐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民族復興岳麓書院文化自信

李輝 王嵐

內容摘要:通過對岳麓書院校訓的解讀以及其中“忠”文化傳統的追溯,引出“忠”文化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即個人的誠信價值觀念以及對國家民族的忠誠,這與當代我國愛國和誠信主流價值觀相契合。以史為鑒,解讀岳麓書院的“忠”文化,有助于樹立國民的文化自信,培植愛國情感,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有利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更好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價值觀導向,為社會發展夯實基礎,為中華民族復興凝神聚氣。

關鍵詞:岳麓書院 “忠”文化 民族復興 誠信 文化自信

在岳麓書院實地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曾面對青年學子引起對“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歷史記憶,高度肯定了岳麓書院作為千年高等學府對于古今優秀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岳麓書院始建于北宋,此后千年,歷經七毀七建,即便在清末民國之時,日軍轟炸毀滅大量建筑,依舊堅持初心,不輟教育大業,直至今天,作為湖南大學所屬的獨立學院,岳麓書院仍舊招收本、碩、博學生,被譽為“千年學府,弦歌不絕”。

作為四大書院之首,岳麓書院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書院建筑群,至今仍留存多座明清遺構建筑,以及13塊由宋至清刻畫的石碑。沒有圍墻的岳麓書院以開放的姿態向青年一代傳道授業解惑,培養了一代代影響中國歷史的岳麓師生。巍巍學府,櫛風沐雨;薪火相傳,弦歌不輟。[1]從南宋末年,數百名學子不懼和元軍拼殺,為保衛長沙城獻出生命,到王夫之、曾國藩、魏源、譚嗣同等,奮志安壤,維新圖強,后有蔡和森、鄧中夏、毛澤東等,傳播新火種,領導新革命,這樣心憂天下,不怕犧牲的愛國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歷久彌新,不斷在創造中轉化和發展。

岳麓書院歷經千年,學脈綿延,是中國文化史上孕育新思想、創新學術的文化基地,更是中國高等教育悠久發展歷史的縮影。岳麓書院人才輩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忠”的價值觀培養有非常重要的關系。文中主要論述岳麓書院“忠孝廉節”校訓中的“忠”文化以及當代價值。

一.“忠孝廉節”:開校訓及忠義育人之濫觴

我國最早對“校訓”概念的解釋可見于《中華百科辭典》,“學校為訓育之便利,選若干德育條目制成匾額,懸見于校中公見之地”,“目的在于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由此可知,校訓自提出之始就具有道德教育的隱性價值,全校師生都需要了解并認同其道德規范,并遵守其行為準則,個人的道德認知與情感隱于內,具體道德實踐顯于外,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

在中國,岳麓書院作為第一個提出校訓的學校,同時也首次把“忠孝廉節”當做校訓來使用。[2]岳麓書院的“忠孝廉節”校訓是由南宋時期張栻所確定,朱熹所書,鐫刻于講堂,并鑲嵌于壁。雖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文獻記載將其明確為校訓,但從《中華百科辭典》的解釋以及留存千年的古跡可看出它是學院承認的校訓文化?!爸倚⒘潯毙S柹鷦釉忈屃藷釔圩鎳?、孝敬長輩、清正廉潔、持節守義的價值目標追求,集中體現了書院的人才培養思想,這使得岳麓書院的學生有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質。[3]自宋代起,“忠孝廉節”慢慢成為社會大眾普遍認可并踐行的價值觀,也因此被當做古時學校對學生所要求的道德規范,并成為了個體成長發展的行為準則。自從岳麓書院的管理者將“忠孝廉節”四字定為書院的校訓之后,全國各地多處書院都紛紛效仿。公元1219年,廣東玉巖書院內也有朱熹“忠孝廉節”題字;江蘇鐘山書院有清時寫的“忠孝廉節”四字,成于公元1743年。

“忠孝廉節”每個字都代表不同的內涵,隱含著學校的德育理念,與岳麓書院經世濟國人才的培養有非常緊密的關系?!爸倚⒘潯痹谡w上體現了對學院師生品質養成的關懷和高校以德育人的精神,穿越歷史的長河,具有歷久彌新的時代性。

二.校訓中的“忠”:對中華民族愛國精神及誠信理念的發揚

岳麓書院“忠孝廉節”校訓中的“忠”是中華民族傳統愛國觀念的集中反映,是中華民族自覺遵循的道德規范?!爸摇痹诠糯m然包含了忠君的封建意識,但也有其他的內涵。歷史實踐證明,“忠”在古代不僅指“忠君”,還包含著忠于國家和民族的含義。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君為最高統治者,所屬臣子需要服從其統治。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古代又是家國同構的社會體系,這意味著君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同時又代表整個國家和民族。尤其是在國家處于危亡之際,忠于國家民族往往便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隨著歷史的推進與時代的發展,岳麓書院的“忠”文化也逐漸擺脫了“忠君”這一消極因素。

岳麓書院清代著名學生譚嗣同對“忠”曾提出自己的見解,“古人之謂忠,以實之謂忠也。下之事上當以實,上之待下乃當以實乎?則忠者共辭也,交盡之道也,豈又專責之臣下乎?”[4]可見,“忠”的一層含義是“共辭”,是君臣之間的信任,以國家的繁榮與人民的幸福為目的,“下之事上當以實”是指臣子對君主要誠實,將各時各地的百姓經濟文化狀況實事求是地進行稟告,而“上之待下乃當以實”指君主對臣子要推心置腹,不要隨意猜忌,使得君臣關系不和睦,影響社稷發展,君臣兩方最終都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共同奮斗?!爸摇绷硪粚雍x是“實”,實便是誠實,具有社會范圍的普適價值,每個人在為人處世時都需要誠實守信。

類似于譚嗣同對“忠”的上述理解,在先秦時期便有儒家學者進行論述?!墩撜Z》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把為朋友盡心竭力視為“忠”,將之列為每人日??尚兄?,而非泛泛而談。孟子曾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在孟子看來,“忠”是相互的,是君臣之間所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這與譚嗣同對“忠”的看法不謀而合,也體現出岳麓書院對于儒家思想的有機傳承。

“忠”作為重要的德育理念,被岳麓書院提升為校訓,“忠”文化也隨著社會的變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去除“忠君”理念的消極文化因素后,“忠”的文化內涵在后期既代表忠于國家和民族,又代表個人的誠信理念。據歷史記載,在“忠”文化教導下,岳麓書院著力于實事求是的教育理念,培養了一批批將愛國主義貫徹實施的棟梁之才,或者說書院所進行的愛國主義的隱性道德教育,在岳麓學子的道德認知和情感上得到了完全地認同,并應用于日常的道德實踐中。南宋淳熙到嘉定年間,無數手無縛雞之力的岳麓學子拿上武器,登上長沙城與敵軍英勇作戰,他們不懼危險,犧牲自身保家衛國的偉大愛國精神,一直銘記于后人的心中,為母校首開了忠義的愛國主義篇章,對學校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清末將領曾國藩統領湘軍,力圖挽救國家于危亡之際,成為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左宗棠年歲已高,依舊抬棺西征收復新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毛主席三次寓居于岳麓書院自修、工作,開始了思考世界、追尋真理的漫漫求索。這些不僅證明了岳麓書院的“忠”文化作為一種隱性的道德教育結出碩果,培養出一批批為國家和民族可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志士,還有力的體現了岳麓書院“忠”文化中的熱愛國家及民族的深刻內涵,這一內涵在不同歷史時期體現出先進性和創新性。

除此之外,岳麓書院的“忠”文化還包含個人的誠信理念,這在《岳麓書院學規》中可看出。學規是乾隆時期由山長王文清以碑刻的形式公諸講堂,在《岳麓書院學規》總學規的十八條中,其中兩條是關于如何對待朋友,其八提出“痛戒訐短毀長”;其九提出“損友必須拒絕”。這要求學生必須親賢遠佞,嚴于律己,不做損害他人之事。這兩條便暗含個人的誠信理念,表面上對學子是一種被動式的約束,實質上需要學子由內而外自發遵循道德觀念,是將“忠”文化理念轉化為現實的肯定。從學規上啟示學子們從道德上不斷自我反省,做到對人“忠”。

綜上所述,岳麓書院將愛國及誠信的道德原則濃縮為“忠”,并融于學規中使之成為學子們可以在實踐中進行具體操作的規范,促使學子們時刻內省,誠信待人,熱愛國家與民族。岳麓書院“忠”校訓文化經歷歷史的變遷,現今不僅體現了忠于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還體現了誠實和互信的精神,“忠”文化歷久彌新現已成為岳麓書院彌足珍貴的優秀文化傳統。

三.“忠”文化的當代價值

岳麓書院的“忠”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深深烙印在中華民族子女的血脈里,筑牢于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精神追求之中,積淀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它超越歷史時代的發展和德育的隱性功能,表征了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兼容并包的價值理念,它的價值更多在于培養了一批批為國效力的仁人志士,為民族作出貢獻的濟世之才,與時代同步發展,將傳統理念與現代社會觀念相融合,不停地更新創造,使得千年高等學府留存至今。

1.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導向

岳麓書院“忠”文化傳統是從古至今無數仁人志士愛國主義精神的生動寫照,是中國古人留存于后人璀璨的精神財富,其間將中華兒女骨子中所滲透的氣節展露的淋漓盡致,植根于一代代受其教育理念影響熏陶的莘莘學子,愛國志士的身體力行之中,達到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培育個人的愛國理念,滋養個體的精神世界,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在當代這一關鍵時期,國外的思想與我國的社會生活具有一定的沖擊力,對多數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國內外價值觀念的不同對于部分國人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我國社會主流思想與個體的發展發生沖突,價值觀發生紊亂,從而不利于個人的全面發展。而岳麓書院“忠”文化通過校訓思想德育浸潤的方式,激活個體對于國家的熱愛之感,從外界的約束到自我內心的價值認同,以前人的英雄事跡做榜樣,由外至內,通過培養愛國情感這一途徑,弘揚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當前立德樹人的發展理念相契合。與之相伴隨的是,隨著社會與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物質生活較為豐富的同時,大部分人對精神層面有更多的期待和訴求,期望物質與精神同向同行發展。優秀的文化傳統作為我國文化建設中珍稀的精神養分,對于個體精神文明方面的發展與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振奮個體的愛國情感、弘揚愛國精神、強化對于愛國方面的理性認識,以德育為發展導向,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7]

2.為社會和諧夯實基礎

書院的發展變化是與時代及社會的發展相適應的,岳麓書院“忠”文化傳統映射出一個時代的變遷,體現出社會發展變化的時空境地,承載著岳麓書院整體師生的共同政治理想追求,從中引發出對于社會和諧美好發展的美麗期冀,其內蘊含的個人價值理念訴求、家國情懷、求真務實精神衍生為社會所認可與遵循的個體行為準則和德性道義。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岳麓書院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留存著一代代愛國志士心中濃厚的愛國情感、高遠的強國志向和身體力行的報國實踐,作為經過歷史不停地檢驗、實踐不斷證明的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其中深深的蘊藏著與時代發展接軌永續推進的處事法則及愛國智慧。[6]

處于新的時代情境之下,愛國也具備了不同以往的語境含義,在當代社會中愛國的含義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即“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而岳麓書院的“忠”文化不僅可以使人產生敬畏感和信服感,內心自覺的轉向誠實守信,真正做到老子“路不拾遺,門不閉戶”的理想世界,還可以化為個體由內而外的自律及自省意識樹立可遵循可踐行的行為準則,引導大眾自覺有序的處理好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規避與消弭其間產生的利益沖突有力的處理價值紊亂這一社會現象,特別是在這一階段嚴峻的國際環境下,有些國家對我國的文化侵略及污蔑誹謗,更需要個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擴大格局,開闊視野,這些都有助于個人在正確的政治遵從和法律規范的牽引下,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做出正確的道德行為,更有利于確保社會各界長期的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

3.為中華民族復興齊心合力

岳麓書院從古代書院發展到近代學堂再成長為現代高等學府,千百年來,岳麓書院始終貫穿建校之初傳道濟民、愛國務實的教育理念,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經世致用的人才,這些人才為歷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推進作用。岳麓書院的“忠”文化不僅具有優秀傳統理念的繼承性,以原有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底蘊,而且具有與時俱進的歷久彌新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進行了不同的改革,做出有效的創造性轉化,真正做到與時代發展接軌。正是這些特性,使岳麓書院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突破社會形態的局限性,不斷強化自我,更新自身的實力,獨具感召力和凝聚力。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5]弘揚岳麓書院“忠”文化中實質上便是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方式,通過文化傳統的傳播與交流,有利于激勵各高校學生乃至整個民族建立文化自信。在各國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具備獨有的傳統優勢,理應挖掘高等教育方面的傳統優勢與國學底蘊,培植優秀傳統文化滋生成長的現代化土壤,人們可從中受到關于愛國情感的啟蒙,感悟人本身的生命意義以及在社會活動中的生存價值范式。受其愛國傳統的熏陶,中華兒女在“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與豁達、“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的使命和擔當中,構筑家國共同體、擘畫報國同心圓、匯聚強國磅礴力,齊心協力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向同行共創人民的美好未來生活。

岳麓書院作為四大學院之首,留存千年至今,這與它“忠”文化傳統密不可分,“忠”寓于“忠孝廉節”校訓之中,留于書院辦學理念及人才培育之中,更存于每位學子的血液中。這種愛國精神及誠信價值觀念作為書院的德育目標給予人潛移默化的影響,書寫了中國高等教育史輝煌的一筆,無國何以為家,在多元文化碰撞的當今時代,國家和民族觀念顯得極為重要,只有每個人為國家和社會添上一磚一瓦,才能修筑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個人的道德修養代表的不僅是自身的高尚氣節,更是民族的氣節。因此理應重視其“忠”文化,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開拓創新,使得歷史文化的陳淀因現今的創造性融合而發光溢彩。

參考文獻

[1]王興國.湖湘文化縱橫談[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6:61-69.

[2]田湘波.岳麓書院的“廉”文化及其育人功能[J].文化軟實力,2021(03)37-39.

[3]弘揚傳統文化,不負時代重托,不負青春韶華[N].光明日報,2020-09-23(07).

[4]陳谷嘉.千年學府精神追尋——南宋時期岳麓書院“忠孝廉節”校訓詮釋[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3):13-18.

[5]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N].人民日報,2019-11-12(06).

[6]湯素娥.岳麓書院愛國主義傳統的當代價值及賡續路徑[J].文化軟實力,2021(03)27-30.

[7]湯素娥,馬華華,付湘龍,王詩吟,田湘波,潘彬,張佳.“岳麓書院優秀文化傳統的當代傳承”筆談[J].文化軟實力,2021,6(03):27-45.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猜你喜歡
民族復興岳麓書院文化自信
岳麓書院
走在全面現代復興大道上的岳麓書院
Portal gas in neonates;is it always surgical? A case report
岳麓書院舉辦己亥年祭孔大典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特”在何處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