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入路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

2023-06-12 11:39林斌珍尹小鋒曹立穎陳開明
微創醫學 2023年2期
關鍵詞:單側入路椎體

林斌珍 鐘 南 尹小鋒 曹立穎 陳開明

(龍巖市第二醫院,福建省龍巖市 364000)

骨質疏松是常見的代謝疾病,主要因骨吸收增加、骨形成減少導致,吸煙、缺鈣、體力活動減少等均是誘發骨質疏松的重要因素,病情輕者無明顯癥狀,但病情較重的患者會出現脊柱疼痛、乏力等表現,骨折發生率可明顯增高[1]。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骨質疏松常見的并發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不僅會破壞脊柱穩定性,嚴重者還會導致脊髓神經損傷,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3]。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是治療OVCF的重要手段,可緩解骨折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使塌陷的椎體骨折復位,提高椎體強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4]。但不同入路PKP治療OVCF的臨床效果存在顯著差異,單側、雙側入路是常見的入路方式,其中雙側入路雖然可促進骨水泥分布,但多次操作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神經損傷風險。本研究旨在比較不同入路PKP對OVCF患者術后椎體高度及并發癥的影響?,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OVCF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接受單側入路PKP治療的39例患者納入A組,同期接受雙側入路PKP治療的39例納入B組。A組中男15例,女24例;年齡50~76(63.36±4.19)歲;骨折部位:胸椎20例、腰椎19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0例、墜落7例、跌倒或其他22例;單節段22例、雙節段17例;骨密度(T值):-3.10~-2.50(-2.89±0.22)。B組中男14例,女25例;年齡51~78(63.96±4.22)歲;骨折部位:胸椎21例、腰椎18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9例、墜落9例、跌倒或其他21例;單節段24例、雙節段15例;骨密度(T值):-3.07~-2.47(-2.80±0.20)。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納入、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OVCF診斷符合診治專家共識[5]中相關標準,且經病史、癥狀、影像學或骨密度等檢查確診;②有外傷史,新鮮骨折者;③骨密度T值低于-2.5;④在本院接受PKP治療;⑤精神正常,可配合完成本研究。(2)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導致的骨折患者;②合并骨腫瘤者;③伴心、肝、腎等臟器疾病者;④伴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系統疾病者;⑤伴其他骨關節疾病者;⑥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A組 接受單側入路PKP治療:術前進行常規檢查,如血常規、肝腎功能等。體位選擇俯臥位,適當將胸部、髖部墊高,于C型臂X射線機透視下確定傷椎椎弓根體表投影,并做好標記,常規消毒、鋪巾,用2%利多卡因逐層浸潤麻醉,麻醉滿意后,于標記點外緣約1 cm位置做一長約0.5 cm切口,穿刺點選擇椎弓根投影的右側2點鐘、左側11點鐘方向,穿刺針與矢狀面保持一定角度(10°~25°),穿刺直至傷椎骨皮質表面,透視滿意后繼續穿刺,在側位下,針尖位于椎體中心1/3處,正位下,針尖位于椎體中間。然后將穿刺針針芯抽出,在導針引導下,建立工作套管,置入球囊進行擴張,恢復傷椎高度滿意后,將球囊取出。調配骨水泥,使其呈牙膏狀,透視下緩慢注入傷椎,保證骨水泥彌散超過椎體中線。觀察骨水泥的分布,操作過程中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感,若發現骨水泥有滲漏跡象應立即停止注射。注入滿意后將穿刺組件拔除,并包扎穿刺點。

1.3.2 B組 接受雙側入路PKP治療:雙椎弓根同時定位,C型臂X射線機透視下雙側椎弓根同時穿刺。穿刺成功后雙側球囊擴張、注入骨水泥。操作(如穿刺方法、球囊擴張、骨水泥注入等)均同A組。

1.3.3 術后處理方法 術后給予患者常規預防感染干預;術后當天指導患者臥床休息,術后1 d可指導下床活動;進行常規抗骨質疏松治療。

1.4 評價指標 (1)圍術期指標:記錄兩組手術用時、骨水泥用量、透視次數等指標。(2)疼痛程度、脊柱功能、椎體高度:于術前、術后1個月,分別采用VAS[6]、Oswestry障礙指數問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7]評估疼痛及脊柱功能,其中VAS評分總分為0~1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重;ODI共包括10個問題,每個問題記0~5分,共計50分,分數越低提示脊柱功能越好。椎體高度:以傷椎為中心,利用X線片通過比例尺測量椎體的前緣、中央高度。(3)并發癥:比較兩組骨水泥滲漏、鄰近椎體骨折、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手術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圍術期指標比較 A組手術用時短于B組,骨水泥用量、透視次數少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 (x±s)

2.2 疼痛程度、脊柱功能及椎體高度比較 術前,兩組VAS評分、ODI評分、椎體高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1個月,兩組VAS、ODI評分顯著下降,傷椎前緣、傷椎中央高度顯著提高(均P<0.05),但A組與B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ODI評分、椎體高度比較 (x±s)

2.3 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A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13%,低于B組的20.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

3 討 論

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骨質量下降,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發生病理性骨折,以胸腰椎骨折較為常見,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臥床休息、支具固定等措施是以往治療OVCF的主要方法,但長期臥床休息,不僅會增加褥瘡、深靜脈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發癥發生風險,還會加重或惡化內科疾病,進一步加重骨質疏松,不利于預后[8-9]。因此,手術成為OVCF治療的首選方案,可有效恢復椎體高度,矯正椎體后凸畸形,效果較理想。以往多通過雙側入路PKP治療,但近年來單側入路PKP不斷被應用于臨床。然而何種入路手術治療OVCF的臨床價值更高仍存在分歧,需進一步探究。

以往雙側入路PKP是治療OVCF的主要方式,雙側穿刺下,骨水泥在椎體內的分布更充分,但操作次數多,可能會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10]。曹武臣[11]的研究顯示,單側入路PKP應用于OVCF患者中,可達到與雙側入路相近的疼痛緩解效果,且在改善傷椎高度方面與雙側入路無明顯差異,均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與雙側入路相比,單側入路PKP治療OVCF可縮短手術用時,減少骨水泥用量及透視次數。原因可能為:雙側入路較單側入路增加了一側的穿刺、骨水泥注入等手術步驟,進而延長手術用時,增加透視次數及骨水泥用量;而單側入路可避免雙側穿刺的損傷,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透視次數[12]。本研究中,兩種入路方式在減輕疼痛程度、提高脊柱功能及椎體高度方面無明顯差異,提示兩種入路方式均可有效緩解疼痛,提高脊柱功能及椎體高度。兩種入路方式均是微創術式,患者容易接受,術后疼痛程度較輕,且對機體影響小,術后限制活動時間短,利于促進康復,提高脊柱功能及椎體高度[13]。本研究中A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B組,可見單側入路安全性更高。這可能與單側入路只進行一次穿刺,避免了多次穿刺對椎體的影響,降低骨水泥滲漏發生率有關。

綜上所述,與雙側入路相比,單側入路PKP應用于OVCF患者中,手術用時更短,可減少骨水泥用量及透視次數,在減輕疼痛、提高脊柱功能及椎體高度方面效果與雙側入路相近,并發癥更少。

猜你喜歡
單側入路椎體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快速取出殘留骨水泥柱2例報道
尺骨冠狀突骨折的入路和預后
關于單側布頂內側安裝減速頂的日常養護及維修工作的思考
不同手術入路(外側、后外側)治療外踝骨折的對比
前外側入路結合Kocher入路治療肱骨遠端冠狀面骨折療效觀察
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CT引導下椎體成形術骨水泥滲漏的控制策略探討
中間入路與外側入路行單側甲狀腺葉全切除術的對比
超聲檢查胎兒半椎體1例
椎體內裂隙樣變對椎體成形術治療椎體壓縮骨折療效的影響
同期雙髖,單側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嚴重髖部疾病的臨床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