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合理性評價機制的培養目標修訂對提升高校機械類人才培養質量影響研究

2023-06-14 01:59唐玲艾桃桃劉文義劉艷廖仲尼
高教學刊 2023年15期
關鍵詞:評價機制合理性培養目標

唐玲 艾桃桃 劉文義 劉艷 廖仲尼

摘? 要:在國家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國內各大高校對工程教育認證逐漸重視,越來越多的高校專業開始申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培養目標是指依據國家的高等教育方向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定位、任務提出的具體培養規格要求,培養目標是專業發展和建設的指南針。陜西理工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已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該文以陜西理工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為例,介紹該專業在培養目標的制定及合理性評價方面開展的周期性工作。

關鍵詞:培養目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合理性;評價機制;機械類人才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5-0153-0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with the gradual emphasis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by major domestic universities,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gan to appl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goals refer to specific training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country'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the nature and task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goal is the compa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e specialty of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n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passed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aking the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major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the work done by the major in the formulation of training goals and rational evaluation was introduced.

Keywords: training objectives;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rationality; evaluation mechanism; mechanical talents

陜西理工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緊密圍繞本校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嚴格按照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專業認證標準,以及“四新”(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卓越計劃2.0有關要求,以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全面審視培養方案與社會發展和學生發展需求的契合度,課程設置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支撐度,構建“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多元化、個性化、高水平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自2016年以來,參與了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其專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都得到了持續提升和系統性的推進。陜西理工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2019年啟動專業認證至今,已經完成了專業認證的3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申請受理、自評報告通過和專家進??疾?,已經參加了CEEAA 2021年認證結論審議會議,已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此在專業認證和一流專業建設的背景下,科學合理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是大學本科專業教育的工作方針,也是實現“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的重要途徑[1-3]。以本專業為例,介紹本專業在培養目標的制定及合理性評價方面的持續性改進工作。

一? 研究背景

陜西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程教育和教師教育為主的省屬重點多學科性大學,擁有61個本科專業,6個省級重點學科,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8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學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源于1978年的熱加工工藝及設備專業,歷年來曾獲批陜西省名牌專業、陜西省特色專業建設點、陜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陜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和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21年5月完成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進??疾?。2009年材料成型技術基礎課程獲批省級精品課程,2013年材料成形工藝課程獲批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019年“材料成型虛擬仿真實訓”項目獲批陜西省首批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020年材料科學基礎課程獲批省級一流線下課程。專業依托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建成陜西省材料加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陜西省材料科學與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經過近40年的發展和建設,專業在材料成型制備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所培養學生受到了企業和行業的歡迎,在同類高等院校的業界享有較高聲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制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時,緊扣學校辦學定位,密切調研國家發展戰略、地方經濟發展對現代先進制造技術人才的需求,建立了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的機制,成立了含有行業或企業專家參與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組,定期開展評價培養目標的合理性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用于本專業培養目標的持續改進。

二? 培養目標的制定依據

(一)? 培養目標與學校定位的一致性

陜西理工大學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突出“重應用、強能力、高素質”人才培養特色,秉承“明德、勵志、博學、篤行”校訓,弘揚“扎根秦巴、艱苦奮斗”的辦學傳統,逐步建立起符合教育規律和社會需求、具有學校辦學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辦學定位為立足陜西,服務基層,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開拓進取,爭創一流。建成教師教育與工程教育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本專業根據學校的發展定位,始終將培養“適應國家建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貫穿于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符合學校的定位和發展目標。按照“重應用、強能力、高素質”的要求,以培養明德博學、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實踐教學4年不斷線,將工程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增強學生專業適應性和就業針對性,彰顯專業優勢。

(二)? 培養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一致性

1? 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材料成形是現代工業、裝備制造、交通運輸、城市建設、能源與冶金、現代通信、航海及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和精良裝備的基礎,是人民生活需求及國防建設的保障。國家和社會高度重視制造業領域的發展,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穩步發展,特別是《中國制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逐步實現制造強國的發展目標?!吨袊圃?025》為我國建設制造強國制定了行動綱領,部署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構筑了一批重大創新工程和智能制造重點項目,為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而創新是引領制造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是支撐科技創新的核心資源。

目前,機械制造業中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呈嚴重缺乏的狀態,出現了千金難求的情況。隨著經濟飛速發展,新時代機械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更側重于“自動控制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與機械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為此要不斷加強對新技術、新理論的掌握,跟上時代的腳步,促進機械行業的發展。故本專業在培養目標中明確提出培養能夠在機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相關交叉領域內使用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進行技術開發、設計制造、科學研究和生產管理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成為適應國家建設和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適應行業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2? 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從區域經濟建設看,陜西省堅持把發展先進制造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組織實施“陜西2025”,著力構建制造業創新體系,大力培育發展支柱產業,狠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開展造鏈、擴鏈、強鏈和補鏈工作,形成“建好一個、帶來一批”的磁場效應。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等建設穩步推進,“陜鼓模式”在全國示范推廣。

陜西也是我國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其中汽車產業、工程機械行業等十大裝備產業集群是陜西省裝備制造行業的核心領域。陜西制造業正在加快材料數字化設計、快速成型、關鍵部件等技術的開發應用,推進3D打印及智能制造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新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擴展重大機型配套業務,航空航天與高端裝備產業提質增效,新材料尤其是有色金屬產業特色突出。由此可見,上述產業發展對高素質的機械、材料工程技術人才形成巨大的需求。

三? 培養目標的合理性評價與修訂

(一)? 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制度

為了制定出既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對材料成型人才的需求,又符合本校人才培養定位的培養目標,學校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建立了可落實、可執行、可持續的人才培養目標評價機制,并定期對培養目標進行合理性評價。

本專業現行2018版培養目標:立足陜西,面向區域,培養適應行業經濟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具備堅實的數學、力學、物理和計算機基礎,必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以及機械、材料等工程技術基礎,能夠在機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相關交叉領域內使用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進行技術開發、設計制造、科學研究和生產管理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畢業5年左右預期達成以下目標。

1)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與規范,具有良好的機械工程和材料工程領域的實踐積累,能夠評價工程實踐對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2)能夠在道德、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環境等約束條件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研究材料成型過程中質量控制、工藝設計等問題,勝任機械和材料工程領域設計制造、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可解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3)能夠通過繼續學習適應職業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的新趨勢,能夠應對挑戰和機遇,具有職業競爭力。

4)在機械工程和材料工程相關領域的工作中,能擔任重要角色,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

通過上述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其總體目標和分指標預期目標,能夠體現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的要求,也將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應具備的工程倫理及素質精神提到首位,符合機械行業發展和社會經濟建設對材料加工類人才的需求。

(二)? 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的方法

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基于2個方面:①目標定位。服務面向是否明確,畢業生可提供服務的領域和可從事哪些工作,是否符合學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定位要求,這是衡量培養目標合理性的基本條件。②目標預期。用人單位和社會預期畢業5年左右學生具備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競爭力及對社會需求變化適應性的評價,這是對培養目標是否合理的最終檢驗。為保障本專業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落到實處,從內部評價和外部評估入手,建立了專業培養目標評價制度與體系(表1),專業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流程如圖1所示。

專業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以學校辦學定位、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調研和畢業生職業發展調研為依據,結合問卷調查、座談會及走訪等方式,參考專業教師、畢業生、用人單位及企業專家、行業及高校專家的意見。

在問卷調查中,將培養目標的合理性評價分解為10項指標,每項指標的評價分為非常合理(5分)、合理(4分)、基本合理(3分)、不合理(2分)和不評價(1分)5個等級,對獲得的數據計算平均分,形成規范性的數據文件。

(三)? 培養目標的修訂制度

本專業依據《陜西理工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管理條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制度》全面開展人才培養方案(含培養目標)的修訂工作。根據校、院兩級文件要求,教學副院長、學生工作副書記、專業負責人等分別按照規定時間周期組織人員開展相關評價數據調研、收集、整理工作。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數據統一交由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修訂工作組進行匯總分析,形成評價報告并提交教學副院長審核,交由專業負責人轉入培養目標修訂流程。

培養方案具有很強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必須嚴格保持培養方案的相對穩定,原則上,各專業在4年實施過程中不能變動,培養方案(含培養目標)每4年修訂1次。

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畢業生及其用人單位對培養目標的意見和建議等,本專業培養目標修訂程序如圖2所示。

①學院成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組,根據學校、專業的辦學特色、目標與定位,提出培養目標修訂的原則意見和基本框架,經學院討論決定后執行。②專業系負責人組織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修訂小組根據形成的有關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數據分析報告,擬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初稿。③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專業培養目標修訂情況,并把審核意見反饋給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組,進行修改。④學院組織校外專家進行論證。其中,行業企業專家人員不低于參加人員的1/3,且原則上應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具有5年以上從事本專業工作的經歷。⑤論證后的培養目標,提交教務處和學校審核論證。

四? 結束語

本專業的培養在制定過程中,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專業培養目標,把體育、美育、勞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體育教育、美育教育、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思政教育和通識教育的有機融合,堅持面向需求和產出導向,圍繞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總目標,分別從“服務面向區域、服務面向領域、人才培養定位規格”對培養目標進行了總體描述概括,然后通過“會做人、會做事、會溝通、會合作”4個方面對畢業生畢業3~5年后的預期目標做了相應的闡述。通過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表述可以清晰地看出本校培養的畢業生的人才定位、服務面向、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等[4-6]。在國家工程教育認證的七大標準中,培養目標的預期實現主要依靠畢業要求、課程體系的分階段完成,培養目標的制定與修訂正如金字塔的塔尖,頂層設計不好,直接影響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的制定與修訂。因此,培養目標的制定與修訂不能閉門造車,不能脫離時代發展的脈搏,必須具有一定的預判性和前瞻性,但是又不能照抄照搬,不根據本校的實際發展情況而定其水平層次。所以必須根據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機制定期對培養目標進行合理性評價,此項工作的開展將會在高校、專業、用人單位等之間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饋機制,不僅能夠體現創新性和視野性,還能夠強調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對同類高校機械類人才和本校其他類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雷慶,趙囡.高等工程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7-15.

[2] 王嚴淞.凝聚共識·交流經驗·分享實踐——“一流大學本科教學高峰論壇”綜述[J].中國高教研究,2016(7):14-20.

[3] 王嚴淞.論我國一流大學本科人才培養目標[J].中國高教研究,2016(8):13-20.

[4] 沈亮,閔凡飛,劉令云.專業認證背景下培養目標的制定及合理性評價[J].廣州化工,2020,48(21):182-184.

[5] 呂中,程波,江南.基于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培養目標合理性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2021,38(4):38-42.

[6] 劉焱,關山,張海波,等.以提升實踐與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高教學刊,2020(22):34-36.

猜你喜歡
評價機制合理性培養目標
論博物館學教育的名實關系與培養目標
新形勢下新聞采訪行為的合理性探討
我國法學教育培養目標的偏失與矯正探析
域外證據領事認證的合理性質疑
至善主義、合理性與尊重
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微
注重實績的高層次創新人才評價機制研究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討
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培養目標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