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bD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設計研究

2023-06-15 14:00黃榮
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逆向設計深度學習

黃榮

摘要面對當前地理教學效率低的困境,筆者提出將逆向設計理念下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支架,引領學生走向深度學習。本文主要描述了基于UbD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的內涵、原則,并以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七節《澳大利亞》的課堂學習單設計為例,提出學習單設計的策略:單元整體分析,設計大概念統領下的學習目標;基于學生差異,設計體現層級的反思性評價;創設真實情境,設計驅動性問題引領下的進階任務。

關鍵詞? 課堂學習單 逆向設計 深度學習

在當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學情的了解不深入、課堂教學內容繁雜、教學評價反饋不全面、教學活動設計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互動方式單一、課堂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學生存在虛假學習和淺表學習的現象,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造成學習效率低下。逆向設計理念下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支架,是引領學生走向深度學習的重要途徑,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狀況。

一、基于UbD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的內涵

課堂學習單是教師基于學生立場,圍繞某一具體的學習單元,為達成學生學習目標而設計的課堂學習任務群。學習單能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習過程,使學習結果可視化,呈現學科思維方法,是課堂實現深度學習的重要支架。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根據學習單的任務鏈開展體現思維層次的學習活動,進行自主學習與協同學習。

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是一種以終為始、評價先行的教學設計理念?;赨bD理念,課堂學習單設計首先要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具體學情確定預期結果,即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內容的優先次序。然后,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即能夠證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證據、表現。最后,在頭腦中有了清晰明確的結果與關于理解的合適證據后,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達成理解性的學習目標。通過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表現來達成學習目標,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基于UbD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將“定學習目標—給評價依據—開展學習活動”作為學習單設計的基本思路。通過學習單的使用,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使學習過程能被看見,進而幫助教師實現教學有異、評價有異,從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二、基于UbD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的設計原則

1.整體性原則。

過去以課時教學為主的地理課堂學習,較少考慮一個單元內的不同課時之間的聯系,更少考慮整冊教材中不同單元之間的聯系,更未提及學科大概念之間的聯系。地理課堂學習單設計要在單元整體設計下開展,體現整體性原則。課時目標依據單元目標進行分解,實現單元學習目標與課時目標的統整性;圍繞目標設計能使學生獲得所需知識和技能的活動,實現活動和目標的關聯性;圍繞學習內容,選擇合適的材料和資源,使用恰當的方式指導學生開展學習,實現方法和內容的一致性。

2.層級性原則。

學生的年齡特點、現有認知水平、信息素養等各方面都存在客觀差異,教師在設計地理課堂學習單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將學習任務設計得具有層次性、開放性。同時,評價設計也應體現層級性,使全體學生達到學業水平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礎上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和信息素養。

3.反思性原則。

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反思,不僅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地理思維能力。因此,在設計地理課堂學習單時,要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性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深入推動探究任務學習,形成顯性可遷移的學習成果,提升其元認知能力。

三、基于UbD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設計策略

以《澳大利亞》的教學為例,在設計地理課堂學習單時,以大概念為引領,在確定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的基礎上,設計評價依據,然后通過問題情境化、過程活動化、指導精準化等方式以及貫穿全過程的反思性評價活動,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1.單元整體分析,設計大概念統領下的學習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及教材內容,凝練大單元大概念,并建構大概念體系。在大概念的統領下確定素養導向的單元學習目標,然后進一步細化課時學習目標,讓學生知道課堂中每一環節、每一節課,乃至每一單元、每一冊教材學習之后最終可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做什么。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的大概念是認識世界不同尺度地理區域,分為三個單元,分別是大洲、地區和國家?!栋拇罄麃啞芬还潪椤罢J識國家”單元的最后一節,以澳大利亞為案例,學習如何了解國家的地理特征。聯系前兩個單元及本單元中其他國家的案例,本節的核心概念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地理特征”?!澳硡^域的地理特征”概念結構如下圖所示。

基于以上分析,在設計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時,要充分考慮本冊不同單元、本單元不同課時之間的聯系和差異,再結合本節的具體內容進行設計。本課時的學習目標:運用地圖,從地理位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空間分布、人地關系,以及區域差異和區域聯系等角度,描述并簡要分析澳大利亞地理特征,同時進一步掌握認識國家地理特征的方法,形成從地理視角看待、探究現實世界的意識和能力,初步具備全球視野。因此,課堂學習單的設計既要相對獨立,又要關注與本單元其他國家的聯系和差異,同時在學習單中嵌入方法指導和問題解決路徑,引領學生有效達成學習目標。

2.基于學生差異,設計體現層級的反思性評價。

評價的主要功能是導向、激勵和診斷,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評價的主體要多元化,通過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反思性學習能力。

設計課時學習目標后,教師要確定課時的預期學習結果,然后思考采用怎樣的評價工具落實學習目標,把評價嵌入活動全過程,讓學生不斷回望目標及達成目標的路徑,如在每一個活動前和活動后向學生展示自我或同伴評價的標準。在《澳大利亞》學習單設計中,評價設計從水平一到水平三,由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由低階思維走向高階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考的評價標準,開展學生自評和小組評價,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自我監控和調節的作用。

學習單中驅動性問題和探究任務的設計需要體現層級性,學生通過完成學習單上的探究任務,讓學習過程可視化,在小組交流、全班匯報等活動的基礎上,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因為學習單能夠記錄學生課堂學習過程和課后探究的全過程,也有利于家長參與評價。

3.創設真實情境,設計驅動性問題引領下的進階任務。

學習情境一般圍繞單元主題創設,與教學內容相聯系,是能夠體現知識發現的過程、應用的條件,以及知識在生活中的意義與價值的一個事件或場景。真實的學習情境主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資源。

在《澳大利亞》一節中,課堂學習單圍繞中澳兩國經濟合作的真實情境展開,設計了相互關聯的驅動性問題鏈,結合課堂探究和課后拓展,引導學生建構思維化、邏輯化的知識結構與體系,并在問題探究過程中將地理知識提煉為地理觀點,并逐步升華為地理理念。學習單作為學生學習的支架,能引導學生讀圖思考、歸納總結。

在導入新課環節,播放達爾文港位置及介紹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的位置和景觀特征,激發探究興趣。然后設計四個層層遞進、相互關聯的驅動性問題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了解澳大利亞的相關地理知識,并嘗試解決問題。通過驅動問題一的探究,學生在讀圖描述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的基礎上,了解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學生對比中國與澳大利亞的位置關系,嘗試解答中國選擇租賃達爾文港的原因。在驅動問題二中,根據學習單的提示,學生讀澳大利亞人口及城市分布圖,以及氣候分布圖,了解澳大利亞氣候分布特點、人口及城市分布特點,分析其相互聯系。在此基礎上說明達爾文港不受澳大利亞重視的原因。關于驅動問題三,學習單設計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讀圖描述澳大利亞工礦業和農牧業的特點。學生結合澳大利亞的工農業特征以及人口特征等,理解澳大利亞與我國在經濟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驅動問題四設計的是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課后查閱資料完成,理解該國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等方面的聯系及意義,從而進一步理解國際合作的必要性。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

創設情境2013年,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倡議,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同發展。2015年,澳大利亞將達爾文港租給中國嵐橋集團,租期99年。2019年10月,我國與澳大利亞簽訂“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達爾文港被視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評價設計驅動問題探究任務水平一:會描述澳大利亞的位置與范圍。

水平二:知道從哪幾個方面描述國家地理位置。

水平三:能說出達爾文港位置的優越性。一、描述澳大利亞的海陸位置,思考中國為什么要在澳大利亞眾多港口中選擇租賃達爾文港。澳大利亞由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組成,面積774.1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6位。

半球位置:位于赤道以南,為半球;160°E以西,為半球。

緯度位置:(重要緯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地跨帶和帶;

海陸位置:位于洲,獨占一塊大陸,西北與洲隔海相望,東臨洋,西臨洋。

小結:請嘗試回答中國為什么要在澳大利亞眾多港口中選擇租賃達爾文港。水平一:能描述澳大利人口、城市、氣候特點。

水平二:能說出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水平三:能歸納影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二、達爾文港為什么不受澳大利亞重視?2018年,約為2499萬人,大多是英國移民的后裔,為人種,英語為通用語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稀疏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的首都是,最大的城市是。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從氣候來看,澳大利亞以氣候和氣候為主,大部分地區氣候比較干旱,氣候類型分布呈狀。人口較密集區氣候。

小結:請嘗試回答達爾文港為什么不受澳大利亞重視。水平一:澳大利亞工礦業和農牧業有何特點?

水平二:分析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條件。

水平三:說出澳大利亞與我國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三、2021年,澳大利亞終止了與中國簽訂的有關租借達爾文港的合約,中澳經貿合作關系也由此跌入了歷史谷底。為什么澳大利亞商人怨聲載道?1.分析澳大利亞工礦業的特點。

澳大利亞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了業,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工業和工業,被稱為“坐在礦車里的國家”。其工業分布特點是:。

2.澳大利亞為世界上放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分析澳大利亞養羊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①地形:有大面積低緩的和,牧場廣闊。

②水源:東南部有河;中部平原有。

③氣候:大部分地區地處中低緯度,氣溫普遍較,適合一年四季露天放牧。降水在200~500毫米的地區,牧草品質差,產量低,適宜發展帶;降水在500~1000毫米的地區,適宜發展帶。

④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適合露天圍欄放牧。

小結:請嘗試回答為什么澳大利亞商人怨聲載道。水平一:能根據分工任務搜集相關資料。

水平二:能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與提煉,形成答案。

水平三:能流暢地把本組答案講給同學聽。四、將達爾文港租賃給中國,可以為中、澳兩國分別帶來哪些好處?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查閱相關資料,完成探究任務,并開展匯報交流活動。在課堂學習單中引導學生思維從低階走向高階,實現思維進階,并滲透學法指導,掌握學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以終為始的UbD理念強調教學目標、評價和學習活動之間的一致性,自上而下地促進目標向評價、評價向學習活動的有效轉化,為初中地理課堂學習單設計提供了很好的路徑。課堂學習單的設計同時體現了教、學、評一致性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吳婧.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學習單設計探究〔J〕.中國教師,2021(7):115-116.

[2]格蘭特·威金斯,杰伊·麥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3.

[3]戈向紅.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學習單設計〔J〕.小學教學研究,2021(25):16-18+35.

猜你喜歡
逆向設計深度學習
基于OBE的逆向設計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核心置換
有體驗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逆向設計在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