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一日生活滲透幼小銜接探研

2023-06-16 03:40項麗娟
成才之路 2023年16期
關鍵詞:一日生活幼小銜接合作學習

項麗娟

摘要:幼兒園與小學存在著較大差異,幼兒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需要一個漸進的適應過程。幼兒園如果能進行合理的銜接設計,有效培養幼兒獨立生活、合作學習能力,必然能為幼兒進入小學后,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做好鋪墊。文章從日常制度銜接、任務活動銜接、行為習慣銜接、課堂教學銜接、家園(校)溝通銜接等方面對幼兒園一日生活滲透幼小銜接進行探究,以期增強幼兒執行能力、提升幼兒互助意識、樹立幼兒規范意識、培養幼兒學習習慣、激發幼兒上學意愿。

關鍵詞:幼兒園;幼小銜接;小學;一日生活;獨立生活;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6-0105-04

幼小銜接,即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幼兒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后,在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規矩、新的教學模式時,難免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對此,幼兒教師如果能提前對幼兒進行一些有效引導,可以大大縮短幼兒的適應期,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成長?;诖?,幼兒教師需積極進行幼小銜接方面的研究,并從不同角度展開探索,推出科學的應對方案,優化教學活動組織和設計,有效提升幼小銜接品質。在實際教學中,幼兒教師可以將幼小銜接內容合理融入幼兒園一日生活管理之中,以保證幼兒未來能夠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一、日常制度銜接,增強幼兒執行能力

幼兒教師在執行日常制度時,要注意滲透銜接內容,對幼兒的時間管理能力、獨立能力、集體意識等進行有意識的培養,以此為幼兒進入小學后,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1.合理調整“一日常規”制度

幼兒園和小學通常都具有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幼兒教師要做好幼兒園和小學制度的對比分析工作,找出幼兒園和小學制度的不同點,并結合小學制度要求對幼兒園的相關制度進行調整,以使其盡量貼近小學的制度要求。這不但可以給幼兒帶來全新的情感體驗,還可以提前讓幼兒建立起制度和規則意識。幼兒教師在對幼兒園的“一日常規”制度進行調整時,要從更多細節方面展開設計。具體如下。第一,作息制度執行方面。大多數幼兒家長都能嚴格按照幼兒園規定的時間接送孩子,但也有部分幼兒家長和幼兒缺乏時間觀念,不僅有遲到現象,還會隨意請假,這對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十分不利。對此,幼兒教師要與幼兒家長進行積極溝通,讓幼兒家長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并能按照幼兒園規定的時間接送孩子。另外,幼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做到按時上下課,按時組織幼兒做操、就餐、午睡等,以此幫助幼兒形成時間觀念,為幼兒進入小學后,適應小學的時間管理規定奠定良好基礎。第二,課堂紀律方面。幼兒教師要對相關規則制度進行重點講解,并提出更多細致化的要求,如要求幼兒在課堂上集中精力學習,不能隨意說話、隨意上廁所等,也不能出現其他不合乎課堂要求的行為,這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第三,課間活動方面。幼兒教師要告訴幼兒,在課間活動時不可以隨意追逐打鬧,以免發生意外事故。與此同時,幼兒教師要加強對幼兒的監督和觀察,如發現幼兒出現違規行為,要及時制止,以培養幼兒的秩序意識。第四,班級管理組織。幼兒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置一些由幼兒參與的班級管理組織,培養幼兒的制度意識,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

2.培養幼兒的獨立生活意識

幼兒年齡較小,生活經歷較少,獨立生活能力較差,隨意性較強,對師長存在較多依賴,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幼兒教師通常不會在獨立生活意識方面對幼兒提出較高要求。但是,為了讓幼兒未來能夠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幼兒教師需要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增加一些獨立生活訓練內容,以此對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進行有效培養。雖然幼兒園和小學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管理的,但管理內容、管理制度、管理形式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要想做好對應滲透,幼兒教師就必須對班級管理結構組織、班級管理方法、班級管理評價等進行創新設計,以此幫助幼兒建立獨立生活意識,促進幼兒綜合能力提高。具體來說,首先,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學會獨立管理自己的物品,如書本、學具、玩具等。其次,幼兒教師要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獨立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包括穿衣、穿鞋、洗漱、吃飯等。最后,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學會獨立思考和探索,如當幼兒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與同伴共同探討,再向教師尋求幫助。另外,幼兒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幼兒創造獨立學習的機會,以有效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

二、任務活動銜接,提升幼兒互助意識

大多數幼兒都具有良好的規則意識,但不太重視與同伴的互動和合作,對完成任務的要求也沒有概念。對此,幼兒教師在為幼兒布置活動任務時,要做好強化要求,以幫助幼兒樹立互助意識。

1.培養幼兒的互動意識

幼兒園的學習活動通常帶有游戲性,幼兒教師在組織這些活動時,在分組、調整、指導、操作等環節都顯得比較隨意,這使得幼兒雖然對活動規則有一定的了解,但遵循活動規則與同伴進行有效互動的意識卻較為薄弱。而小學階段,無論什么樣的活動,都帶有鮮明的任務性特征,有著明確的完成任務的指標要求,這和幼兒園完全不同?;诖?,幼兒教師在做幼小銜接設計時,要適當增加一些互動任務要求,并對幼兒活動情況進行定量評價,以使幼兒的互動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繪畫活動時,可引導幼兒從不同方向對同伴的繪畫過程進行評價,如繪畫工具的使用、繪畫效果、繪畫表達等。幼兒在評價同伴畫作的過程中,會與教師、同伴進行相關互動,這樣其互動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培養。又如,在組織幼兒開展唱歌訓練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演唱視頻制作任務,鼓勵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自行設計制作音樂電視作品。大多數幼兒在接到制作演唱視頻的任務后,都表現出了極高的參與熱情。經過一番努力后,很多幼兒都成功錄制了歌唱視頻。幼兒在家長的指導下制作演唱視頻的過程中,需不斷與家長進行相關互動,這樣其互動能力會得到提高。

2.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雖然,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中也存在合作內容,但要求不高,這使得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小學階段的很多學習任務、學習活動都是以團隊為單位組織開展的,其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為了讓幼兒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的生活和學習,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活動時,要有意識地滲透合作內容,引導幼兒對合作任務進行分解處理,以此有效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幼兒通常對游戲活動比較感興趣,幼兒教師可針對幼兒這一心理做好對應設計和組織,推出一些合作學習任務,從而有效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漂流瓶閱讀”游戲活動,讓幼兒將家里的繪本圖書與同伴做交換,讓幼兒自覺進行合作互動,從而形成“接力式閱讀”。這樣的互動活動不但可以提升幼兒的合作意識,還能讓幼兒在合作中學會遵守規則。另外,幼兒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和幼兒家長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活動,促使幼兒與幼兒家長就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合作找到解決方法。這樣幼兒的合作意識會進一步得到增強。

三、行為習慣銜接,樹立幼兒規范意識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教師要重視對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幫助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組織生活實踐活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如果幼兒在此階段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短板,勢必會給其小學生活帶來困擾,也會增加矯正難度?;诖?,在組織開展幼兒活動時,幼兒教師要緊緊圍繞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要求進行活動設計,并在活動中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和提醒,以提升幼兒行為習慣的規范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一個過程,教師需要進行科學的設計,并有效組織相關實踐性活動,切不可急于求成。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值日生”活動,讓幼兒以值日小組為單位參與打掃衛生的實踐活動,并定時檢查值日小組的衛生打掃情況。當前,大多數幼兒在家庭中都很少參與勞動,因此沒有形成主動打掃衛生的意識。幼兒教師通過組織幼兒開展“值日生”活動,可以增加幼兒的勞動機會,促使幼兒在勞動實踐中提升意識,實現成長。又如,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一些生活化實驗任務,組織幼兒開展實驗操作學習任務,引導幼兒進入生活環境中搜集實驗材料,展開實驗操作,并做好實驗總結。幼兒對這樣的實驗任務往往有著更多期待,幼兒教師根據幼兒這一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會有效激發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幼兒一旦有了主動操作的經歷,其學習認知會更加豐富,學習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這可以為幼兒未來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2.組織學習鍛煉活動,提升幼兒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很多內容,如在生活、學習、活動中有獨立操控能力,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能夠獨立解決一些生活難題。幼兒的自我學習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幼兒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這些情況的基礎上,推出一些管理活動和實踐任務,組織幼兒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鍛煉活動,促使幼兒在實踐探索中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并自然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幼兒園的學習任務難度不大,學習形式多以集體性活動為主,因此當幼兒面對自主學習任務時,難免會感到不適。對此,幼兒教師要有清晰的認知,要設計一些有梯度的學習任務,以引導幼兒逐漸進入學習核心,進而實現不斷成長。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制作性任務———將碎布條、廢舊彩紙制作成粘貼畫。在任務開始之前,幼兒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操作過程以及操作方法的視頻,以此為幼兒自主操作提供支持和幫助。在幼兒觀看完視頻后,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自主設計和制作。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操作對于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幼兒進入自主操作環節后,幼兒教師要深入幼兒群體中,觀察幼兒的操作表現。當幼兒遇到問題時,幼兒教師要及時與其展開互動交流,并給予幼兒更多鼓勵,讓幼兒帶著信心自覺進行探索行動。這樣,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四、課堂教學銜接,培養幼兒學習習慣

在課堂教學方面,幼兒園和小學存在著較多不同,幼兒園的學習內容比較隨意,而小學則有固定的課程內容,在學習組織形式上,幼兒園和小學也完全不同。為了幫助幼兒未來進入小學后,能夠盡快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一些觀摩、體驗活動,以便給幼兒傳遞更多真實的小學信息,促使幼兒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組織觀摩活動

大多數幼兒都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和期待,對小學階段的課程內容、班級管理、活動組織等充滿好奇,幼兒教師可根據幼兒這種心理訴求,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甚至真正進入小學的課堂進行體驗學習,以此讓幼兒對小學建立起更加直觀的認知,并明確準備方向。具體來說,幼兒教師要組織幼兒參觀小學的內部設施,這是幼兒最期待的事情。在參觀之前,幼兒教師要做好前期功課,利用多媒體介紹小學課程設置、學習活動、班級管理、制度設計、作業操作等內容,以此讓幼兒有一定的認知積累。在進入小學校園后,幼兒教師要帶領幼兒參觀一些重要場所,如教室、操場、食堂、宿舍等,還要組織幼兒體驗小學的課堂教學過程、課間操等,以使幼兒對小學形成全面、綜合的了解。如果有可能,幼兒教師還可以邀請小學教師、小學生為幼兒做介紹,指導幼兒參觀,這樣幼兒獲得的信息會更加全面、豐富。在參觀結束后,幼兒教師要組織幼兒做總結回顧,并將一些重要信息進行梳理。雖然通過參觀幼兒不能完全掌握小學學習的全過程,但實地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兒獲得的信息是豐富的,由此建立起來的體驗感是飽滿的,這有利于幼兒未來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2.優化閱讀和計算教學

大多數幼兒會對小學可能接觸到的學習內容有較多期待,幼兒教師可以針對幼兒這一心理,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小學的閱讀和計算教學內容。這既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又可以讓幼兒感受小學的學習氛圍。幼兒通常對故事、動畫等內容較為感興趣,對圖形結合的計算問題有著較高的探究熱情,幼兒教師可以從這些角度出發進行相應教學設計。具體來說,在進行閱讀滲透教學時,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一些有趣的、深受幼兒喜歡的閱讀任務,如網絡閱讀任務,以激發幼兒主動閱讀的熱情。網絡上有大量的適合幼兒閱讀的資源,幼兒教師可以請幼兒家長幫助幼兒搜集適合其閱讀的素材,并指導幼兒觀看圖形信息,協助幼兒閱讀,也可以為幼兒講解相關內容,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進行計算滲透教學時,幼兒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為幼兒設計一些圖形結合的計算問題,如點數教室里的圓形、正方形數量等,從而初步培養幼兒的數感,為幼兒進入小學后,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五、家園(校)溝通銜接,激發幼兒上學意愿

重視家園(校)溝通,這是幼兒園和小學學習管理相通的地方。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教師可以在家園交流活動中增加一些幼小銜接方面的內容,為幼兒家長提供一些學法指導,讓幼兒家長參與到幼小銜接中來,從而與幼兒家長形成合力,給幼兒帶來更多正面幫助,共同培養幼兒上小學的主動意愿。作息時間管理、活動任務組織、學法傳授應用、課外作業完成、生活實踐活動等都屬于幼兒家長需要關注的內容,因此在家園(校)溝通時,幼兒教師要在相應活動任務布設、活動要求等方面作出細化處理,并為幼兒家長提供多樣化的方法指導,以提升銜接效果。幼兒園都有親子活動設計和安排,幼兒對親子活動通常比較感興趣,幼兒教師可根據需要進行親子活動創新設計,并保證幼小銜接內容有效滲透其中,如親子運動大會、大班畢業典禮等。幼兒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設計具體的要求。以“親子運動大會”為例,親子運動大會有著各種運動項目,幼兒教師要鼓勵幼兒家長積極帶領幼兒參與各種運動項目,以此為幼兒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又如,在畢業典禮活動上,幼兒教師要有意識地增加一些展示內容,并鼓勵幼兒家長與幼兒一起制訂學習和生活計劃,引導幼兒家長利用假期帶領幼兒實施這些計劃。通過這些互動交流活動,幼兒對小學的學習生活會有更多了解,也會逐漸在思想上做好準備,并產生強烈的上學意愿。

六、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與小學分屬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在環境、管理、要求、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要想讓幼兒進入小學后能夠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幼兒園大班合理滲透幼小銜接內容是必然選擇。幼小銜接是幼兒園最常規的工作,幼兒教師要有創新探索意識,要作出科學規劃,以提升銜接效率和品質。在大班幼兒的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教師要合理滲透幼小銜接內容,做好日常制度、任務活動、行為習慣、課堂教學、家園(校)溝通等各方面的銜接工作,以此為幼兒進入小學后快速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做足準備。

參考文獻:

[1]劉君.幼小銜接“四聯動”,特色活動助成長[J].教育家,2022(17).

[2]雷錦.幼兒一日常規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問題與對策探析[J].成才, 2021(04).

[3]何茶香.淺談中班幼兒一日生活活動常規問題的研究[J].學苑教育,2021(18).

[4]劉麗英,陳寒.“幼小銜接”背景下做好幼兒入學準備的實踐探究[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22(12).

[5]董愛霞.幼小銜接視角下助力統編三科教材實施的教育實踐研究[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22(06).

[6]周素娟.幼小銜接視域下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探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04).

[7]程紹仁,王欣林.幼小雙向銜接背景下幼兒數學領域游戲活動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2(04).

[8]蔣淑琴.基于幼小銜接的幼兒園游戲探析———以親自然游戲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02).

[9]張乃潔.幼小銜接中大班幼兒的關鍵素質培養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10).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One Day Life in Kindergarten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Xiang Lijuan

(Xingtian Nanyuanling Primary School, Wuyishan City, Fujian Province, Wuyishan 354300,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and when children leave kindergarten to enter primary school, a gradual adaptation process is required. If the kindergarten can carry out reasonable connection design and effectively cultivate childrens independent lif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it will certainly pave the way for children to quickly adapt to the learning life of primary school after they enter primary school.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daily systems, task activities, behavioral habit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into the daily life of kindergartens, aiming to enhance childrens execution ability, enhance their mutual assistance awareness, establish their awareness of norms, cultivate their learning habits, and stimulate their willingness to go to school.

Key words: kindergarten; earlychildhood transition; primary school; onedaylife;livingindependently;cooperativelearning

猜你喜歡
一日生活幼小銜接合作學習
幼兒一日活動中感知數量關系的指導方案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音樂游戲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