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探究

2023-06-18 18:27馮蕓
客聯 2023年2期
關鍵詞:轉型升級制造業數字化

馮蕓

摘 要: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所在?!笆奈濉币巹澝鞔_提出要“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這充分肯定了制造業在我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轉變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而沒有明確的轉型目標和方向、需要投入大額的資金以及專業人才的缺乏等成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攔路虎”。本文認為數字化轉型需要循序漸進,通過數據積累與實踐經驗結合,打通各個模塊之間的壁壘、各部門協同配合,基于數據做出系統性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一、研究背景

自德國工業理論4.0以來,經過數年的發展,智能化、數字化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其理論普遍包括"超越4.0"、"5.0"工業甚至更高層次、更前衛的思想,因此,"新荒"已成為制約智能制造發展的阻礙和束縛。然而,在這一理論的背后,市場上爭論的一個問題是,有多少公司實際上通過數字道路的實踐實現了根本性的改進。

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轉型的重要意義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發現。很多企業都將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中,甚至列入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中,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其根本原因,除了一些表于形式的工作外,更多敢作敢為的人被縛住手腳的是沒有找尋到正確的方法和方法,不懂得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事實上,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升級不是傳統的技術轉型,而是涵蓋企業戰略、管理、組織、運營各個方面的全面轉型晉升。這一項目需要從上到下一步推進,貫徹實行。它通常需要大量的創新實踐,這也意味著存在巨大的實現風險。

大多數制造企業很難憑借自身的能力制定出系統、實用的戰略規劃。在外部咨詢機構的幫助下,少數企業成功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和規劃。數字化轉型難以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意識形態障礙。大多數傳統認知認為,只有有形的東西才有價值,而知識和觀點是無形的。當然,它們應該是便宜的,甚至是免費的。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對于數字化和智能制造來說,最有價值的是無形的知識、創意和規劃,最大的悲哀是購買智能制造所需的所有軟件和硬件。然而,它無法規劃和設計能夠在地面上實現的智能制造戰略和技術解決方案。此外,即使你想到依靠外部世界的能力,也并不意味著成功,因為選擇"外部大腦"作為合作伙伴似乎很簡單,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巨大的雷區,有很多困難和猖獗的真假。每個人都聲稱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專業人士,但最終,他們一無所獲。

2021年11月19日,2021屆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省合肥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發表書面講話。劉鶴指出,制造業是大國經濟的"壓艙石",對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就業質量十分重要。會議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如今,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必然。但實際的企業卻很少,主要是思想和行動不明確。數字化轉型會對制造企業的績效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制造企業要進行數字化轉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數字化轉型。

二、概念辨析

"數字化轉型"實際上是對業務流程進行重組,使其更適合更全面的在線環境,從終端用戶的聯系到后端實際工作的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無需人工訪問。"數字化"的廣義定義強調利用數字和信息技術能力重建商業網絡。它不僅是降低成本、提高績效的簡單解決方案,也是制造企業創新、突破新商業模式的核心能力。數字化轉型是指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推動組織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系統重構的途徑和方法。

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簡單理解為傳統制造業將生產、銷售全方位結合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推動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運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數字化轉型。對于制造商來說,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可預測的業務目標,包括在充分智能化的情況下降低運營成本,以及創造機會支持新的收入增長和提高資產效率的能力。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們會看到消費者的預期不斷提升,制造行業競爭加劇,網絡平臺的不斷增長,這些會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的腳步。為了盡可能快速的適應行業高速發展,在制造業中推行數字化轉型非常有必要。

制造業企業要做數字化轉型,是因為消費者已經習慣數字化生活。在電商、社交網絡、直播等等普及,人們已經體驗到數字化生活的便捷,越來越多人習慣,甚至依賴這種數字化的生活。在這個買方市場的時代,倒逼著制造業企業需要迎合用戶的習慣,從而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制造業企業數字化,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實現,分別是決策、運營、生產、產品服務、盈利等。但是制造業企業進行數字轉型,不能盲目跟風,要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從而提升客戶體驗,提升企業整體運作效率。如果數字化轉型,對于提升客戶體驗,提升運作效率,沒有作用,那么很有可能是導致企業提前淘汰的導火線。

但是,如果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充分了解當下企業目標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的情況下,逐步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而不是急于求成,是一種自我革新的好辦法。能夠對企業的績效帶來良好的促進作用。除了消費者習慣數字化生活,還有當下的政策鼓勵,數字化時代的進展加快,企業想要跟上時代趨勢,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需要有所作為。

2017年,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數字經濟"的概念。2018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發展壯大新動力"和"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國家對數字經濟的定位不限制于新興產業的層面,而是作為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的國家戰略。

三、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一)先將部分數字化轉變

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在核心管理者的轉型。在轉型中,首當其沖的是核心管理者要做出改變,要勇于打破陳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數字化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在轉型中最為重要的是組織戰略層面的改變。當管理者發自內心的認可數字化轉型,客觀的看待轉型,理性的認識到轉型會給企業帶來的盈利和價值后,才會通過優化政策、投入資金等多種方式在企業中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

(二)數據和經驗

在數字化大時代中的制造業,任何發展都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在數字商務的背景下,制造企業需要依靠數據支持和實踐經驗來實現高效運營。在過去,制造企業生產線上的有經驗的師傅是單位中非常重要的人員。生產線上任何的工序、流水環節都需要經驗豐富的師傅憑借積累的豐富經驗人工檢查。但是在機械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大部分的時候,生產線由機械化的機械代替了原先生產線的工人,現在生產線上缺少的是操作各類機械的生產線人員。然而,在生產線上積累了大量經驗的老師傅如果能將豐富的生產經驗和尖端前沿的技術結合起來則是發展新趨勢。這些經驗豐富的師傅利用自身業務知識進行生產風險評估,有新的技術支撐執行,就可以加快整個生產運行周期。

(三)數字化挖掘制造企業新價值

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必然需要數字化能力作為重要支撐。當下,制造企業要強化數字化轉型意識,鞏固市場占有率,制定專項戰略方針,為企業轉型奠定良好基礎。企業可以抓住當地對制造企業扶持的相關政策,完善企業數字化技術體系建設,高效推動企業搭建轉型平臺,推動企業快速、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在繼續鞏固"數字化"的基礎上,從發展觀念轉變、領導層轉變、組織結構轉變、經營管理轉變、技術能力轉變、對外合作轉變六個方面進行推進,實現網上員工、網上產品、網上購物、網上購物、網上購物、網上購物,在線客戶和在線管理。

(四)增強企業的內生能力,打造數字技術高效供給體系

數字化能力是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根本條件。目前,制造企業要提高數字化改造意識,強化市場領先地位,制定數字化改造策略,為數字化改造打下基礎。利用現有良好的政策扶持,增強企業內生能力,促進創新發展。同時,加大企業創新水平,提升企業轉型技術,通過不斷提升的智能制造帶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努力實現企業從傳統的封閉、成本第一、產品導向能力向開放、數據驅動、智能決策能力的轉變。

(五)加快技術輸入和數字化創新人才的招募

在高速發展的如今,制造企業應提升企業員工數字核心技術的業務水平,不斷補充數字創新人才。明確新新人才的素質標準,強調技術轉化和創新,確保企業各崗位數字技術人員專業素養、思維模式、創新理念和企業規劃相匹配,從而將新新人才與企業需求相融合,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不斷創新升級。通過不斷提升生產技術,可以克服企業的技術難題,因而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縮減所產生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通過創新管理技術,我們可以把更先進的管理模式實現數字化運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還可以與當地高校進行深入合作,將高校精通信息技術、熟悉企業管理的新型人才與企業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互相融匯貫通,起到互補的作用。

四、數字化轉型對制造企業績效的意義

(一)優化企業生產流程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如何提升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刻不容緩。在轉型過程中大量積累的各項數據可以指導現有較為落后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對生產流程進行優化升級。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企業績效。

推行無紙化辦公是企業開始走向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數字化轉型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F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實現了數字化、無紙化線上辦公,曾經辦公需要很多紙質文件、報告記錄、存檔,以備后期查閱,現在僅通過移動端線上服務的模式,將各類服務資源精準對接企業用戶,滿足企業多樣化的需求,將企業需求發掘用"互動"的形式融合到日常制造生產運營中去,強化信息的溝通效率,管控更加可行有效。

(二)完善企業系統架構

企業內部的傳統IT架構很難快速更新。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架構具有清晰的層次結構和清晰的分工,可以幫助制造企業滿足快速變化的業務發展需求。

在企業內部推行數字化信息平臺,這個系統平臺可以直觀了解企業人員信息、不同崗位的權限,實現每個業務崗位職責和權限的明確,將責任劃分到部門,落實到各崗位、各員工,促使各位員工厘清崗位職責,專心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推行數字化信息平臺也能加強各工作環節和工作流程的監督管理。管理者可以準確地控制員工的特定趨勢,也能及時將企業管理層的工作管理方案推行到基層,落實到實際工作流程中,滲入生產線上,從而使管理更加規范有效。

(三)打通企業數據壁壘

數字轉型可以打破商業壁壘,促進數據流動。數據的流動打破各部門間的業務及數據孤島,實現小顆粒、精細化的業務數據全面沉淀,幫助領導實時掌握企業的經營數據,以及在領導決策時提供準確、全面的數據支撐來提高企業績效。

2021年4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智能制造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從發展路徑、具體目標、重點任務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初步實現智能化轉型。

2021年,制造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2021年1月至11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累計產量達到330098臺,比去年同期增長49.0%。金融行業也加大了對工業機器人的投資和融資力度。截至2021年10月,我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共舉辦融資活動70場,融資總額近200億元人民幣?;I款活動的數量和數量超過了2020年的年度數字。其中,美團、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已進入市場投資工業機器人。與此同時,機器人的應用也在不斷拓展,工業機器人也正朝著高性能集成、移動操作、人機協作、智能聯網等方向發展,這對于數字化制造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五、結論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發展理念、組織模式、商業模式和商業手段的全面轉型。它需要整體規劃、頂層設計和系統推廣。要想成功將企業轉型,必須要做好詳盡的企業戰略規劃。當然,數字化轉型不可能一步到位,這是一個持續的長期的升級改造過程。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能成功轉型,可以有效幫助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吸引更多資金,引入更多高尖端人才,從而給企業績效帶來顯著的提升。

"數字化轉型"將是對制造企業信息化建設思維模式的轉變甚至顛覆。與此同時,企業也需要改變固有的“建設模式”,我們要通過不斷重組、升級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改變傳統制造業生產模式、業務模式、管理方式和組織構成。

在新型冠狀病毒病的背景下,數字經濟代表著時代的潮流,在時代浪潮的沖擊下,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事不遲宜。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穩步推進的中流砥柱,數字化轉型是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改造的首要步驟。轉型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樣對企業而言也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傳統制造業要順應時代的潮流,抓住當下機遇,快速推動數字化發展,開啟數字化轉型的篇章,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新動力。

參考文獻:

[1]胡有林.數字化賦能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J].科技智囊, 2022(08)12-16

[2]孫婉君.數字經濟下制造業轉型升級中的問題研究[J].經濟視野,2022(24): 92-94

[3]馬丹.朱清.余佳每.數字化轉型與中國制造業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

——基于資源基礎理論視角[N].貴州省黨校學報,2022(4): 74-88

[4]王華慧.數字化對制造業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2(20): 6-7

[5]童雨.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2(3): 124-128

猜你喜歡
轉型升級制造業數字化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數字化制勝
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升級路徑
地面電視頻道“新聞立臺”的一次轉型升級實驗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