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用典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意蘊

2023-06-18 23:45劉妍
客聯 2023年2期
關鍵詞:用典中華中華民族

劉妍

摘 要:善于用典,精于用典,是習式話語風格的一大顯著特點和亮點??倳泴χ腥A優秀傳統文化蘊含智慧的汲取和轉化,對這些經典賦予的思想張力和時代內涵,為我們努力做到古為今用樹立了榜樣,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大意義,具體表現為:習近平用典堅定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引領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習近平用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等引用了大量的經典名句和歷史典故,這種以中國經典展現中國智慧,用中國故事訴說中國經驗的語體風格,不僅使更多的國人傾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而且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具魅力,有力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回歸、走向世界。

一、習近平用典堅定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文化孕育著民族的根與魂,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力量源泉。中華民族上下綿延五千年,歷經風雨磨難,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們擁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豐厚滋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洞察并揭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發展的內在統一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新的判斷、新的概括和新的定義,強調文化自信在“四個自信”中的獨特地位和價值,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位作用的認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時代高度,對中華文化這一主體性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深沉的文化擔當。這樣的定位本身就是一種基于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高度認同的文化自信,也無疑會激發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引發國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關注。

古人說,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共產黨人讀書作文,更會把目光投向干事創業、治國理政的大境界。習近平用典是習近平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其用典背后是治世,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沉熱愛,以及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強烈的文化自信。2017年10月25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面對中外記者,習近平引用元代詩人王冕《詠墨梅》中“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名句,以詩言志,讓全世界看到了大國大黨放眼全球、面對未來的自信;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他引用“計利當計天下利”;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演講時,他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比利時《晚報》發表署名文章中,他引用“智者求同,愚者求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他引用“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凝聚著古老智慧的東方文化,在中國領導人的生動闡釋中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內涵,為人類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也向全世界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精髓和豐厚底蘊,極大增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習近平對古代經典的活學活用,常提常新,既彰顯了大國領導人執古御今、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智慧的大視野、大氣魄,又展現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更堅定了我們對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重塑了整個社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二、習近平用典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習近平用典,樹立起一面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精神旗幟,不僅喚醒了全體國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民族精神命脈的意識,而且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生機。

在量次的呈現上,習近平用典具有用典多、用典廣的特點。自擔任地方領導以來,據不完全統計,習近平在講話、文章、賀信、演講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多達幾千余處,這其中既有為人熟知的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名言,又有老子、墨子以及名家、法家、兵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名句,同時也有不少詩詞歌賦和民間諺語,可以說囊括了經史子集的各個門類。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冷門的古籍典藏之佳句,比如他曾引用戰國尸佼《尸子》作品中的“見驥一毛,不知其狀,見畫一色,不知其美”來強調整體思維的重要性,這些滄海遺珠雖鮮為人知,但其蘊含的哲學思想也不失令人贊嘆,也可見總書記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如此廣泛地從最能體現中華文化內核的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取材引用,這無疑是“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的生動典范。

在質效的呈現上,習近平用典具有用典活、用典妙的特點。習近平用典形式上不拘泥,更不簡單套用成典,而是對經典名句活學化用,根據具體語境、場合進行一定的化用改造,或改其字、或減其字、或襲其意、或用其語、或賦其新意,又常以典破題,有畫龍點睛之妙,其用典信手拈來卻又恰到好處,善于用典卻不隨便用典,具有高超的翻新運作能力,使這些古典名句契合實際的同時又令人耳目一新,既綻放著古代智慧的光芒,又閃爍著新時代思想的光輝。如2014年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時,總書記曾引用《晏子春秋》中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這本是晏子在出使楚國期間被楚王侮辱時回擊的一句話,總書記跳出原典帶有辛辣諷刺意味的故事背景,取其字面意思,生動闡釋了中國政治道路的中國特色,一則小小的典故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也讓人們熟知的典故變得別有意味。

習近平用典切口小、視角大、影響深,把治國理政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把古典名句、經典詩句等與當代話語體系結合起來,既繼承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賦予了其鮮活的時代內涵和現實意義,激活了其內在價值和生命力。

三、習近平用典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

這些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啟迪,為治國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鑒。

習近平通過一則則典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給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如他引用《論語》中“君子義以為質”,說明義與利不是并駕齊驅的關系,而是義高于利,義在利先,重義輕利,小到個人修養,大到國際關系,這都是一個基本的遵循;引用左秋明《國語》中“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告誡領導干部要加強內心自律;引用李贄《藏書》中“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是矣”,說明是非的價值標準具有時代性,需要打破思維定式,更新思想觀念;化用榖梁赤《春秋榖梁傳》中“獨陰不成,獨陽不生”,說明陰陽相生,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引用吳兢《貞觀政要》中“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四個自信”是根本;引用王符《潛夫論》中“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說明法令關系國家治亂興亡,強調法令的重要性。從人生智慧、哲學思維智慧到治國理政的大智慧,這些典故都充滿了對執政之要的深切認識,為領導干部建立崇德修身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體系給出了生動的標注,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及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

四、習近平用典引領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

“道在人倫日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實踐中創造和延續的,唯有貫穿到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去才能使其“鮮活起來”。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很重要的就是要打破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刻板印象,讓晦澀難懂、束之高閣、曲高和寡的傳統文化以一種人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走近、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習近平把古人的智慧運用到現代化的國家社會治理中,通過現代語言的表達方式習慣為經典賦能,對經典名句進行貼合實際、場合、語境的闡釋、轉化,有力地繼承和創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使我們既能追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活水,又能在古為今用的創造性轉化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使幾千年積淀下來的傳統文化閃爍著時代的光芒,這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來自專家學者及各方媒體的關注、研究及報道,也極大增強了普通大眾對傳統文化學習、了解的興趣,激發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創作,有力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開來、傳承下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聚焦聚力文化精品創作生產,《記住鄉愁》《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典籍里的中國》《“字”從遇見你》《千古風流人物》等一大批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視綜藝節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文化精品力作,不斷賦予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強大魅力,傳遞著新時代積極向上的中國精神、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傳統文化面貌一新,文物熱、非遺熱、傳統節日熱紛紛興起,全社會共同擦亮了歷史文化的金名片,屬于我們的國潮時代來了。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M].(第一輯)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

[2]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M].(第二輯)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8.

[3]劉戀.習近平用典的特色和價值[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9).

[4]張賢裕、吳從芳.習近平用典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意義與啟示[J].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0(12).

猜你喜歡
用典中華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用典與墓志文字考釋舉隅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習近平用典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