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學教學滲透勞動教育的探究

2023-06-20 19:45李拓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教學實踐

李拓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勞動和勞動實踐活動的內涵得到了延伸,不只限于體力勞動,勞動教育也相應有了更多的內容。在學生的成長階段,教育要順應勞動的發展變化,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創設各種不同的勞動情境,使學生樂于參與勞動實踐,逐步樹立生活與勞動相輔相成的理念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引導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習慣。文章以實例說明如何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初中生物學教學中,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高勞動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教學;勞動教育;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 G633.9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09-0041-03

2018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边@強調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2020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梢?,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初中生物學教材中蘊含豐富的勞動教育素材,因此,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勞動教育相關概念

(一)勞動的概念

馬克思認為,勞動首先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通過自己的活動中介,調節和控制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流。人類通過勞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在對大自然進行改造的勞動過程中,人們也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和社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是塑造人、培養人的關鍵,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在勞動中,學生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形成對集體、對社會、對祖國的正確態度,才能真正成為社會中的一員。通過勞動,學生的體格、品德、智力等各方面都能得以發展。

本文所探討的勞動是指學校教育中的勞動,所關心的是勞動的教育作用。勞動既有身體上的勞動,又有精神上的勞動,從廣義來說,甚至包含精神上的培養、情操上的修養、素養上的提高。以勞樹德、以勞礪行、以勞為智、以勞為體、以勞育美、以勞賦能,勞動能推動學生的成長與全面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勞動是一種為人類創造財富與價值的實踐活動,它使人們能夠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

(二)勞動教育的概念

馬卡連柯認為,勞動教育能培養一個人的勞動素質,對于學生的成長有深遠影響。這說明勞動教育是智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知識教養與技能相結合的具體體現。

檀傳寶認為,勞動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勞動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積極的勞動態度、熱愛勞動等)、培養勞動文化(形成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有能力開展創造性勞動等)為目的的教育活動。由此可知,勞動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所探討的勞動教育,是指初中生物學教師根據生物學的學科特點,通過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實驗課、生物勞動實踐活動(如制作生物模型、調查學校草坪上某些植物的密度等),并在活動中介紹相關的勞動知識和生物學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掌握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良好的勞動意識,通過勞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價值

從當前的時代背景來看,生物學既具有較大的教學價值,又具有較強的教育性和實踐功能,能促進勞動教育的發展。隨著“雙減”政策、素質教育的落地,新時代的初中學生必須具有勞動意識和勞動精神,因此,教師需要在生物學課堂中滲透勞動教育,建構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初中生物學教學模式,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科學與基本知識中所蘊含的勞動素材,并對勞動存有熱愛與欽佩之情,日積月累,將之轉化為自身的勞動意識。

三、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路徑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勞動價值觀主要指判斷與選擇勞動價值,涵蓋對勞動目的、勞動意義以及勞動價值等方面的基本態度以及看法。正確的價值觀念可以引導人做出正確的行為,錯誤的價值觀念則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初中學生應該緊跟時代步伐,以國家教育方針為導向,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成為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性人才。

在初中生物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形成以下勞動價值觀:第一,熱愛勞動、愿意勞動,明白任何實踐活動都離不開勞動,只有勞動才能實現個人價值,不愛勞動、不愿意勞動則會阻礙個人的發展。勞動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要改變“期待不勞而獲”等錯誤的觀念。第二,尊敬每一位普通崗位上的勞動人民,不僅要對科學家心存敬意,而且要尊敬千千萬萬堅守在普通崗位上的勞動者,例如農民工、外賣員、清潔工人、護林工人等,學生應該明白勞動不分貴賤,勞動也不分高尚與低下。第三,珍惜勞動成果,例如不浪費糧食、不隨地吐痰、嚴格進行垃圾分類、遵守交通規則等,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珍惜頂著烈日辛苦勞作的農民的勞動成果、珍惜為城市守護整潔環境的清潔工人的付出……讓學生知道今天正在享受的美好生活,源于千千萬萬勞動者的辛勤付出,讓學生明白勞動改變生活,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二)深化學生的勞動認知

要使勞動教育順利進行,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如在人教版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上冊“植物細胞”的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實驗,有一些不熟悉實驗過程的學生易產生懶惰心理,導致只有少數學生做實驗。因此,教師要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中,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看到的植物細胞的模樣記錄下來并在小組里進行討論,鼓勵每個學生都加入這個活動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其在實際操作中得到鍛煉,從而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結合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滲透勞動教育

課堂教學是初中生物學教學的主要形式,也是滲透勞動教育最廣泛、最重要的方式。教師可以采用“提出問題—師生探究—解決問題—拓展應用”的教學模式,把傳統的生物學課堂轉變為師生實踐的體驗式課堂,通過合理利用初中生物學教材中能滲透勞動教育的素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利用科學史和探究史的資源

勞動精神是指在勞動者身上體現的對勞動的熱愛程度和在勞動過程中表現出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應該是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生物學教材中蘊含豐富的勞動教育素材,科學家的探索研究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因此,教師可結合相關事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學教材中,教師通過講述科學家的事跡讓學生知道任何研究成果都是需要付出辛勤勞動才能得到的,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學習、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在人教版生物學教材八年級下冊“科學家的故事? ? 袁隆平與雜交水稻”中提到袁隆平雖已高齡,但堅持為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做貢獻的故事,引導學生尊重勞動、崇尚勞動,進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人教版生物學教材八年級下冊中“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走近“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對孟德爾產生欽佩之情,借此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發現知識的過程是科學家不斷勞動和探索的過程,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意識。

2.依托生物學探究實驗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進行實驗就是勞動的一種形式,做實驗不僅需要體力勞動,還需要腦力勞動,學生要通過腦力勞動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如動植物細胞模型制作,肺的模型制作,基因、DNA(脫氧核糖核酸)和染色體的關系的模型制作等,可由學生討論、選取制作模型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并完成制作,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講解。這樣,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在人教版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下冊“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一節中,需要使用肺部模型演示吸氣和呼氣的過程及原理,讓學生可以完成對模型的制作。通過此過程,學生了解了呼吸系統的組成,也理解了呼吸的基本原理。在模型制作過程中,學生思考如何設計,如何解決“支氣管”的安裝和密封問題,從而不斷動手去做實驗,鍛煉動手能力。在人教版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下冊“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中,學生體驗完探究過程后,思考如何改進此實驗。通過集體討論,學生決定把米湯當作主要的實驗材料,還提出了獲取唾液的另一種方法:將舌頭用力抵住上顎便會有唾液流出,然后直接用試管接住即可,以此達到收集唾液的目的。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會促使學生不斷思考,讓學生在原有的實驗方案上提出更好、更新的想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四)將勞動價值觀融入校園生活

把勞動教育滲透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要注重對學校規章制度、班級紀律等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為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設良好的勞動教育環境。首先,教師應要求學生有規律地進行如打掃衛生之類的勞動;其次,教師應要求學生合理安排生活、學習與勞動的時間,讓勞動成為一種常態;最后,教師自身應成為發揮積極作用的勞動模范。

(五)營造高效的課堂氛圍

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教學需要和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來營造課堂氛圍,以此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勞動技術與生物學密切相關,例如雞卵的孵化、農作物的生長等。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他們參與到勞動中去,因此,要積極地把勞動教育的有關要素滲透在教學中。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種子的萌發”的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動畫視頻,生動呈現了從播種到發芽的全過程,這樣的視頻能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也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讓他們有一種想探索的沖動。又如,一些實驗要求學生投入體力勞動,這容易導致學生對實驗有抵觸心理;一些實驗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但部分學生難以達到相關要求。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的鍛煉,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自覺地參加勞動,提高勞動能力,培養勞動意識,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六)體驗勞動的快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貫徹“以美為本”的教育思想,讓勞動教育成為一種美好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勞動的樂趣。在進行人教版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上冊“開花和結果”一課的教學中,生物學和美術兩個學科的教師聯手教學,學生需要完成“花的結構”的觀察、解剖以及插花等多個環節。首先,生物學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雌蕊的結構,解剖雌蕊,并觀察其內部結構,了解“子房的發育”與“果實、種子的形成”之間的聯系。其次,美術教師通過介紹插花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能了解花卉的不同質地,并掌握插花的原理。雖然是剛入門,但是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按照不同的花形,精心地修剪、彎折,完成播花任務。玫瑰、向日葵、百合等,在學生的巧手之下,化作高低錯落、俯仰生輝的藝術品。

通過實踐,學生在興趣、動手、勞動中用心認識美和創造美,他們能在實踐中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藝術的優雅,從而掌握勞動技能。

(七)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一方面,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在生物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和要求的傳遞;另一方面,教師要以身作則,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因此,要使我國的勞動教育更加適應現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應以完善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基礎,而不應拘泥于形式。

總之,初中生物學教學應結合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優化教學方式、充實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以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讓學生學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

[? ?參? ?考? ?文? ?獻? ?]

[1]? 張青蓮.初中生物教學中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J].新教育,2022(16):31-32.

[2]? 趙翼.基于課程思政的勞動教育:價值、問題與實現路徑[J].教育觀察,2021(23):54-58.

[3]? 柳友榮,張嘉懿.本科勞動教育教材:內容組織、問題審思與未來進路[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4):61-67.

[4]? 杜淑紅.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22(6):23-26.

[5]? 李治國,李霞.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技術教育的研究[J].科幻畫報,2022(1):203-204.

[6]? 周丹丹.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研究:以重慶兩江新區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21.

[7]? 李志興,韓杰.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路徑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5):39-40.

(責任編輯? ? 黃? ? 曉)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教學實踐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