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下的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研究

2023-06-25 17:06曹利黨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建設與發展群眾文化新媒體時代

曹利黨

【摘 要】伴隨信息化時代到來,加快新媒體的傳播和拓展速度。在此背景下,群眾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新媒體平臺的有效應用下,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完善與優化,切實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感?;诖?,本文立足新媒體時代下,著重探究當前群眾文化和建設,并提出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因而對精神生活也越發注重。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既能夠對文化民生進行有效改善,同時還進一步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從目前情況看,群眾文化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推動群眾文化持續發展,則必須要解決問題,做好各方面的創新工作。

一、新媒體的內涵及特點

(一)新媒體內涵

相較于傳統媒體,即電視、報紙、廣播等,新媒體是通過數字化網絡技術所形成的新型媒體形式,在具體應用中就能夠有效突破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隔閡,進行文化交流。伴隨近幾年社會不斷發展,新媒體形式得到進一步拓展,具體表現在微信、微博等方面[1]。

(二)新媒體特點

1.靈活性

通常情況下,人們在獲取信息時,可直接通過智能設備,即手機、電腦、平板等移動終端實現。與此同時,使用者還可隨時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由此可說明,新媒體具有較強的靈活性。

2.海量性

通過調查顯示,使用微信、微博等媒體形式的人數不斷增加,且包括各個行業,可通過網絡發表對生活、娛樂等信息的看法,進而使得新媒體信息越發豐富。

3.及時性

站在新聞角度分析,更加注重及時性,因而對新聞更新速度有較高的要求。在傳統媒體中,新聞更新速度一般是隔天一發,這與新媒體存在明顯差異。在新媒體的使用下,用戶可隨時對相關事件發表意見,因而信息傳遞具有良好的及時性。

二、新媒體時代下群眾文化工作概述

(一)群眾文化工作特點

1.先進性

通過深入了解,群眾文化就是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對核心價值理念進行傳遞,以此在潛移默化中陶冶群眾的情操,并優化其思想認識的活動。具體而言,群眾文化就是通過開展多樣性的文化藝術活動,不斷提升社會效應。在實際中,群眾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體現,能夠充分反應出新時代呈現出的思想觀念,接著利用不同的群眾藝術形式,對群眾進行教育、引導和宣傳[2]。

2.開放性

群眾文化開放性比較強,既能夠體現優秀傳統文化,還可融入新時代發展的先進文化。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創新最為關鍵,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在創作中具有較強的創新和改革意識。在具體開展文化活動中,不僅要能夠融入現代最前沿思想,還要考慮到人民群眾思想需求,通過運用藝術性方式進行群眾文化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保證群眾文化與新媒體之間的有效融合,進而滿足當前群眾的精神需求[3]。

(二)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實現群眾文化的功能

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下,文化活動開展充分體現出其功能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其一,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如通過博物館、文化館建設為群眾提供具體的文化服務,也可通過家庭文化和社區活動開展,不斷豐富現代人們業務文化生活。其二,通過不斷提升文化活動,可對人民群眾進行有效教育。具體來說就是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逐漸融入社會精神,以此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群眾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品質。其三,開展新媒體群眾文化活動,可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審美能力。群眾文化活動主要是圍繞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活動進行,這不僅有效滿足群眾在娛樂方面的需求,同時還可通過對群眾文化思想的熏陶,不斷提升其審美意識,進而增強其審美水平,切實感受到文化活動開展具有的魅力[4]。

2.為群眾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對于新媒體時代下群眾文化活動,給群眾帶來精神和智力這兩方面的影響。對廣大群眾來說,積極且開放的文化活動,能夠讓其逐漸擺脫以往思想束縛,放松自己,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緊跟社會文化發展求趨勢。通過多種文化活動開展和影響,不僅增強群眾精神品質和價值觀念,同時還促進其人格發展。另外,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文化活動融入更為豐富的資源,進而對群眾文化內容進行更好補充[5]。

3.利用提高國民綜合素養

在現如今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下,要想有效提高群眾思想文化水平,則必須要做好文化建設工作。通過進行有效的文化建設,能夠將新的文化、新的理念以及思想逐漸滲透在群眾中,進而發揮宣傳、示范和引導的作用??傊?,通過群眾文化建設中不斷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以此不斷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切實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6]。

三、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的現狀和影響分析

(一)新媒體時代群文化工作現狀

1.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

眾所周知,新媒體是現階段應用最廣的信息交流平臺,因新媒體信息承載力極大,且信息傳播速度快,通過對新媒體的合理利用,可有效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可視性,促使更多群眾參與到文化工作中。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不少文化館缺乏信息化建設意識,往往注重的是傳統形式群眾文化活動,缺乏信息化工作思維,難以使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實施群眾文化活動。如,缺乏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直播平臺、缺乏用于報名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程序等[7]。

2.沒能提升群眾參與度

新媒體環境下的群眾文化工作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在具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通過對新型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吸引更多群眾參與活動中。但是因有些基層文化館運用新媒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缺乏主動性,未能合理運用美篇、微推等方式對群眾文化信息進行及時傳遞,最終導致群眾文化活動信息的播報存在滯后性。

(二)新媒體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

1.新媒體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影響

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促使群眾文化活動得到普及,同時還給群眾文化內容帶來新的形式。對于新媒體給群眾文化活動產生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新媒體模式下,文化資源的學習形式更為多樣化,而多元化文化內容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可逐漸衍生出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二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突破以往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還為群眾文化交流活動提供更為便捷的平臺,從而推動文化發展。三是,將新媒體技術應用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能夠體現出人性化,有關組織者可在技術的幫助下,不斷提升文化活動內容。另外,還可借助新媒體進行快速文化傳播交流,以此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參與度[8]。

2.新媒體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消極影響

通過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可對優秀傳統文化活動進行補充和創新,但是新媒體技術在應用中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態度。從文化內容上分析,群眾通過對新媒體技術的有效使用,能夠隨時對不同文化內容進行了解,這也使得其失去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興趣。如這幾年人們對春節晚會觀看熱情明顯下降,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因平常對各種文化內容的過度接受,雖然節目質量在不斷提升,但依然給人們造成審美疲勞。另外,在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下,人們對信息技術越發依賴,如智能手機、網絡游戲的發展,使得群眾對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逐漸下降。通過實際調查,大多數民眾通常是以手機或電腦放松壓力,很少主動參與文化活動。此外,在新媒體背景下,開始出現各種虛假廣告、網絡詐騙等現象,這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與發展[9]。

四、新媒體時代下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具體策略

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下,為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有關部門需做好相關工作,具體包括:創新群眾文化建設思維方式、加強群文干部隊伍的建設、利用新媒體拓展群眾文化宣傳途徑、利用多媒體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等。

(一)創新群眾文化建設思維方式

在新媒體環境下,不少人員思維并未得到有效改變,依然是按照以往群眾文化活動模式進行工作,這使得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處于僵局狀態。在推動群眾文化活動中,思維方式會發揮重要作用?;诖?,相關工作人員要注重對自身思維模式的創新,以此在設計群眾活動中體現出前沿性特點,順應新時代發展趨勢,從而吸引更多群眾參與文化活動中。因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讓人快速獲取到信息,還可讓其遠離現實世界。新媒體不僅可傳遞虛假信息,影響群眾文化發展,還可對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進行創新。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予以重視,樹立正確的創新思維,具體而言就是將新媒體創新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借此可突破以往群眾文化發展建設僵局,切實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和物質文化需求[10]。

(二)加強群文干部隊伍的建設

在現如今社會發展環境下,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越來越高。為給群眾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則需加強對群文干部隊伍的建設。對于如何做好這方面工作,可從以下幾點進行:一是,積極引進具有豐富知識、群眾文化工作經驗的文藝人才期間還應借助多媒體平臺建立志愿者引入機制,以此能夠更好吸引具有藝術特色的人才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中。二是,建設群眾文干部學習業務知識的平臺,在新媒體的輔助下,不斷提升業務干部的專業技術能力。另外,還可通過運用新媒體組織開展文化館干部培訓工作,之后通過新媒體構建互動培訓機制,要求群文干部學習群眾文化工作方法。三是,在新時代下通過新媒體建立建立群眾文化干部的評價機制。作為群文干部不僅要具備良好的網絡思維,還要能夠通過網絡新媒體深入了解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后在參與到相關數據信息考核過程中能夠明確自我提升的主要方向,切實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三)利用新媒體拓展群眾文化宣傳途徑

任何活動開展都要進行宣傳。通過對群眾文化活動深入分析,發現群眾參與度并不高,基于此,有關部門需積極做好這方面的宣傳工作。在當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進行群眾文化活動宣傳時,在考慮傳統媒體的同時,還要能夠合理利用新媒體工具,以此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群眾文化活動宣傳的有效性。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微博、微信等平臺用戶人數不斷增加,相關人員則可利用這些渠道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具體來說,相關部門可開設微信、微博等公眾號,對于地方部門則可需合理設置官方網站,同時還要深入研究對新媒體平臺的運用,以此能夠更好吸引群。眾所周知,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且有海量信息,通過對各平臺的有效經營管理,定期發布文化活動信息,這不僅能夠對群眾文化進行宣傳,還極大的增加文化活動的曝光量。此外,還要注重對群眾作用的發揮,利用群眾力量實在新媒體平臺中的對話內容進行轉發和評論,從而能夠讓其更為深入了解群眾文化活動,切實提高活動宣傳效率。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如今媒體時代下,群眾文化活動已逐漸突破以往時間和空間帶來的阻礙。為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建設,促進穩定發展,有關部門則需深入分析當前群眾文化活動面臨的問題,并在基礎上合理應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改善,切實做好群眾文化宣傳活動,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進而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劉征,閆凱.新媒體時代從學生思想入手提升教育成效——評《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設與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思考》[J].中國科技論文,2020(3).

[2]沈曉近.新媒體時代下的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研究——評《群眾文化的現代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1(3).

[3]錢竹.建議重視新媒體產品公共文化服務問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健康發展[J].數碼設計,2022(3).

[4]王丁馨子,閆歡.縣區融媒體對區域共同富裕形象建構策略研究——以溫州甌海融媒體中心新媒體矩陣文本為例[J].新媒體研究,2022(9).

[5]李志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為例[J].空中美語,2021(11).

[6]孫健.讓文化之花開滿群眾心間——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中文信息,2019(7).

[7]管玨.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分析及發展建議[J].中外交流,2020(1).

[8]王麗華.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新媒體傳播實踐研究——以2021年全國村晚示范展示活動為例[J].大眾文藝,2021(21).

[9]索南孫斌.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路徑研究——評《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J].新聞愛好者,2021(3).

[10]肖和虎.淺談“后疫情時代”如何運用新媒體做好群眾公共文化培訓、推廣工作——以湖北省恩施州文化館連廂培訓為例[J].文存閱刊,2020(37).

猜你喜歡
建設與發展群眾文化新媒體時代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校園建設與發展研究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