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讀寫情境,消除情感隔閡

2023-06-25 03:48呂程程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5期
關鍵詞:創設情境情感教育

呂程程

摘要:長期以來,由于受知識本位教育觀和職高語文非專業性地位等因素的影響,職高學生應有的審美情感未能得到較好的培養,情感教育的實施情況不盡如人意。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從情感教育的角度出發,對如何消除學生與文本的情感隔閡略作探討。

關鍵詞:創設情境 職高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研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我們不難發現若干個高頻詞語,其中一個就是“情境”。關于“情境”,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組組長王寧先生說:“所謂‘情境,指的是課堂教學內容涉及的語境。就是‘從所思所想出發,以能思能想啟迪,向應思應想前進?!比欢?,由于受知識本位教育觀和職高語文非專業性地位等因素的影響,職高語文教學中學生在閱讀文本、寫作之時往往脫離真實的情境,與真實的情感產生了一些隔閡。多年的職高教學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特別是一名職業中學的語文教師,面對職高學生這樣一群相對特殊的學生,應該腳踏實地,真真切切地引導他們,發揮語文學科特有的優勢,結合文本及學情,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感受到情感教育的力量。

一、農村職高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阻礙與可行性

(一)教學對象情感的缺失

農村職高的學生在其成長、學習經歷上存在很多共性。比如,他們多為留守兒童,或者缺乏父愛母愛,或者祖輩過分溺愛。尤其是單親家庭和貧困家庭學生,由于愛的缺位,他們往往逆反心理普遍,對教師和長輩的教育抵觸情緒嚴重。不少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學習不太重視,致使其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動力不足,基礎較為薄弱。學生易受周圍環境影響,功利心強,學習目標不明確,幻想掙大錢,等等??傮w來看,農村職高學生大多存在自卑、偏執、盲從、冷漠等情感問題。這種狀況令許多一線的教育同行深感頭痛。

(二)課程定位有局限

職高的教學任務是以職業教育為主,輔以一些高中知識的傳授,其目標是教會學生一定的職業技能,所以學生要用大量時間來學習操作技術。因此,職高的語文教學不可能和普通高中的語文教學一樣,它必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這首先體現在課時的安排上,職高語文和專業課的安排是一樣的,每周五節課,課時數明顯少于普通高中,這使得很多教師難以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其次,教材的編寫也與普通高中存在明顯差異。職高三年的教材分為基礎模塊、拓展模塊和職業模塊,課文也本著體現職教特色的原則來編排。許多經典篇目沒有選用,加入了一些旨在塑造職業素養的小眾文本。最后,教學目標因為學生的發展方向不一樣而有了一些調整,考查更偏重于實用性,能力等級要求較低。

教材的趣味性降低、實用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難以激發。語文課堂多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凸顯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卻忽視了更深層次的人文性。很多時候,教師為了完成學期教學任務,對情感教育并不愿花費過多的精力與時間,經常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雖然上述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高語文教學,但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仍存在一定可行性。

語文是一門最富情感的課程,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情感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能傳授語文知識,同時還能靈活地借助對文本的解讀融入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相比枯燥的說教,一篇能引起情感共鳴的文章更容易使學生得到情感的熏陶。農村職高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要求相對較低,所以教師可以有所取舍,深挖重點篇目,從而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

二、農村職高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嘗試

(一)悅納學生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基礎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痹谵r村職高的教學中,教師的親和力顯得尤為重要。語文教師借助母語教學這一途徑,可以創造很多諸如談感受、說體會等溝通機會,從而走近學生進而親近學生、了解學生。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學生就會理解、信任教師,那么教師就能順勢而為,收到理想的情感教育效果。關于這方面的論述及經驗方家所談十分豐富,此不贅述。

(二)育人情懷孕育著情感教育的機智

語文學科具有豐富的育人價值,要想充分發揮這一價值,教師需要具有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和以文化人的情懷,當然還需要有豐厚的學養。以職高基礎模塊教材的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積極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學生的生活中,最能直接體會也最容易忽視的情感即親情,特別是父母之愛,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對此,學生一直學,教師一直教,但真正懂得感恩的并不多,教學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我在執教公開課《我與地壇(節選)》時,曾設計了一個“說說我的母親”的環節,要求學生沉思靜想兩分鐘,然后說說母親現在會在干什么。時間過去了,沒有學生起來回答,還有學生已經走神,甚至在偷笑。鑒于這種情況,我抓住時機動情地說道:“我想現在我的母親可能在洗衣服,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母親仍舊很節儉,能手洗的衣服還是不愿意用洗衣機洗。我想這種天氣,水應該有些涼了,不知道她有沒有聽我的話,希望母親的手今年不要再受凍了?!敝v完這番話,學生們安靜下來……不一會,一個女生站起來說:“這個時候,我的母親應該在建筑工地搬磚,我希望……”講到這里,學生已經哽咽著說不出話來。緊接著其他同學也受到感染。一位學生說母親在幫人家帶孩子,經常睡不好覺,希望母親睡個好覺;一位學生說母親在食堂干活,現在應該在洗菜,母親的手常年被水泡著……學生都很激動,無論是說的人還是聽的人。接著又陸續有幾位學生自發地站起來發言。在進行后面的教學環節時,很多學生的態度都有了大的轉變。課后,我順勢布置了一項練筆作業,題為“媽媽,我想對你說”。在交上來的作業中,滿滿的都是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因為這個特殊環節占用了過多時間,這節課后半部分的教學任務并沒有完成,但我自認為這樣的教學環節很有意義。相較于對文本細枝末節的切割解讀,我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層次上,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育人的教育目的。

反思這節課,我對宋運來老師的觀點更加認可:“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善良和悲憫情懷,首先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情感豐富的人。要讓學生學會感動,學會流淚,這是語文獨特的任務?!弊屍匠ky以調動的學生哽咽難言、情難自已,從情感交流上升到情感教育自然水到渠成。抓住母愛的這個情感點,進而推及自身,一定會讓學生領悟“感恩”的道理,從而獲得情感上的升華。

在職高學生的管理上,班主任比較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早戀。職高學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學生,他們在職高階段是以學習一門技術以便今后更好就業為目的,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不是非上大學不可,更有甚者并不鼓勵孩子繼續讀書。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職高生早戀就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家長并不反對,學生毫不顧忌,甚至中途輟學成婚。

鑒于這種特殊的情況,在教學基礎模塊上冊的第五單元,涉及愛情這一敏感話題時,有教師就建議不能把課上得太深入,最好不要展開。因為學生往往不會去注意教師的說教,還會借此起哄。我不認同這種觀點,既然教材這樣編排,那么教師就應該好好利用,借此才能糾正偏差,一味地回避終不能解決問題。

因此,在教學《致橡樹》一課時,我就這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做了大膽的處理。預備鈴打響后,學生開始唱歌,我順勢從學生唱的一句歌詞切入:“剛才同學們唱的‘自由飛翔,在愛情里也同樣適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边@讓學生來了興致,漸漸也放開了膽子。課上在回答“你的愛情觀”這個問題時,可以看到,除了一些“官話”“套話”外,十五六歲的學生把愛情想得簡單而美好。課的最后,我送給學生一句話:“愛情像是一枚青橄欖,過早地收獲品嘗的只有苦澀?!毙蜗蟮谋扔鞑]有矯枉過正,傳遞的價值傾向不言而喻。對課后習題中“如何理解作者的愛情觀”一題,我想學生應該都會有正確的理解。

抓住文本中的情感點,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在欣賞文本時對照自身經歷深刻體會,并在練筆中鞏固這種情感觸動。這樣堅持下來,學生的情感態度一定會有顯著的變化,語文素養也會大有提升。

(三)積極開展各種活動是拓展情感教育的良方

語文教學天地廣闊,不能僅僅局限于有限的教室空間和一本教材之內,有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及學校安排,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為同學們的寫作提供活水源頭。一是抓住熱點話題,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活動,增強學生的是非觀念,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正確的審美情感。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新時代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不是只會吸收而不會輸出、不會表達的木頭人。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還經常組織學生就一些中學生熱點話題開展辯論。如“給同學起綽號是否無傷大雅”“是否只有升學才有出路”“幫助他人可否要報酬”“學習不好是不是就是差生”“按考分排名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通過這些問題的爭辯,使是非曲直愈顯分明,辯論時,雙方各自引經據典,據理力爭,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可謂一箭多雕。二是利用節假日開展社會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里鍛煉自己的思想,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如學習《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時,我讓學生利用星期日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點燃了學生的興趣之火,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以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等得到了培養,保證了素質教育質量的提高。三是利用每次學校開展活動的契機,為特長生創造展示才能的機會。學校為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成立了一些興趣小組,還經常開展一些活動,每當有這些活動時,我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如詩朗誦、演講比賽、書法比賽、手抄報比賽、歌曲演唱會、美術攝影展覽、影評征文等。通過組織學生參加興趣小組和一些比賽活動,同學們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競爭意識得到了全面的培養,學生獲得更加真實的情感體驗,收到較好的效果。

農村職高學生的特殊性或者說職高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情感教育應該褪去浮華,追求具體而真實,細致而入微。正所謂“文以載道”,語文教師應該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不斷創新,讓情感教育能夠依托文本去適應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發展需要,讓每一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都能獲得情感上的觸動與收獲,從而以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去迎接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3]《語文建設》編輯部.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是”與“非”——北京師范大學王寧教授訪談[J].語文建設,2019(1):47.

[4]從曉.閱讀教學消除學生與文本情感隔閡的策略[J].江蘇教育,2018(5):3133.

責任編輯:唐丹丹

猜你喜歡
創設情境情感教育
如何將生活實踐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淺談初三語文閱讀教學
也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